第二十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速鹏家,桌上也是一个鱼,一个鸡,是王速鹏买了托郑翠儿带回来的,还有一个豆腐,一个蔬菜,是王速鹏母亲用王速鹏托郑翠儿捎回来的钱在集上买的。
母亲和王速飞身上都是件新衣服,是王速鹏买的,比郑翠儿给父母买的还没有档次,不过,在这个破旧的家里,母子俩已经新鲜得夺目了。
母亲和王速飞吃着年夜饭,没有电视,偶尔说几句话是为了打破沉默,他们都在想只身在外的王速鹏,如果不是为了那几个钱,儿子(哥哥)是不是就可以回来过年啦?
城里,鞭炮齐鸣,礼花绽放。除夕之夜,万家团圆。那些因为各种原因留守岗位的人留守的原因都是什么?
王速鹏站在柜台里,看着一道道眩目的光,听着一声声震耳的响。别人的春节,对他来说是什么?
有钱的人多,缺钱的人也多。为了这几十块钱,欣姐为他还行使了她的特权。
今天,只有他自己,留守的门童也过除夕去了。能赶回去的客人都赶回去了,几个住店的客人安静得象不会喘气,都在房间看着电视想家吧。
今年的年这样过,以后的年呢?他总是缺钱的,一天多的那几十块钱对他太重要太重要。
王速鹏搬了个凳子坐下,拿出厚厚的一本书。胡乱翻了几页,看不下去,又放下。
唉。
转过年的日子过得很快,花红柳绿间到了春末夏初。郑翠儿想见的人一直没见到。每次来客她心里都激动一下,盼着那是李安俊,可是都不是。
郑梨花接到台湾客的电话,说要接她去看他给她买的房子。
郑梨花问辛欣,“姐,你说我去不去?”
辛欣毫不客气地打了她一下,“你傻呀,怎么不去?”
“可是......”郑梨花还是下不定决心。
辛欣把脸往郑翠儿这儿一扭,“翠儿,你说去不去?”
“去,”郑翠儿异常坚定。郑翠儿对郑梨花的前途不是十分有信心,是辛欣的坚定让她坚定。
“你看吧,你俩姐姐都说去。让他把房子写你的名,把房产证要过来。他要是不给,你就回来;他要是给,你也回来-辞职。对了,带着身份证去。”
第二天,台湾客接梨花去看房了。
整整一天不见郑梨花,辛欣在宿舍里急的转圈,“这个傻丫头,她准不好意思要房产证,虽然台湾客象好人,还是多长个心眼儿好。TMD,要是我能替梨花去看房就好了,保证给她要下来。”
足足等到晚上八点,辛欣差点就去问台湾客要人了,郑梨花才回来。
辛欣一把拉住她,“怎么样,梨花?”
郑梨花笑吟吟地打开她很值钱的包包,拿出一个红本本。
“哇,房产证吧!翠儿,快看,房产证是这个样子的。”辛欣笑得象拿的是自己的房产证。要是有高音喇叭,她准吆喝得全酒店都知道。
郑翠儿是第一次见到房产证。红红的色彩透着喜庆,象征权力的大印透着威严,“郑梨花”那几个字要多好看有多好看。
“梨花,快二百平方了耶,”辛欣关注的是房子的面积。
“嗯,他说以后要买别墅呢。”郑梨花小脸因喜悦而红扑扑的。
“TMD,为了别墅也应该好好表现啊,再说,我们梨花也表现不差。对不对,梨花?”
“嗯,”郑梨花羞羞地点头。
“等装修好了领我们看看。”
“装好了。”
“装好了!买的精装房?什么时候领我们去看?”
“他说姐姐们要是有时间,他明天来接。”
“哇,好人,好人,大好人。翠儿上下午班,我中午有时间,让他中午请我们吃饭,吃完饭去看你的房。”
“好。”
然后几个人又商量郑梨花辞职的事。
辛欣说:“梨花,辞职报告直接交给原总,一个客房服务员,原总肯定放人。交给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又推三阻四。”
郑梨花说:“我真要走吗?”
“怎么不走?钱有没有?房子有没有?还在这干什么?对了,梨花,钱一定要保存好,他给你就要,别傻乎乎地不要。”
“噢,我都存着呢。”
“别给你妈多钱,别告诉她你有多少钱。”
“噢。舍不得姐姐们。”

“舍不得我们干什么?去享你的福吧,我们又不是再不见。”
“噢。”
三个人兴奋地讨论着,下半夜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第二天中午,郑梨花的那个他果然开着奔驰来了,又潇洒又儒雅,又体贴又周到。
郑翠儿悄悄对辛欣说:“真看不出这样的男人会养二奶。”
辛欣不以为然地说:“男人嘛,怎么叫男人,男人都有这个心,不然就不叫男人。”
郑翠儿不知道该不该赞同辛欣的观点,她想,李安俊看起来是个好男人,大概没有这个心。可是郑梨花的他也是好男人,是个大好的男人,不一样有这个心?
宴席上,“他”地主之宜尽得非常到位,充分体现了对郑梨花的好、对她姐妹的认同。郑翠儿和辛欣不约而同给他打了一百分。
辛欣问郑翠儿:“后不后悔?”
是的,那台湾客本来是郑翠儿的。可是她不后悔,因为她不是台湾客喜欢的类型。如果她接受了刘维娜的“邀请”,得到的只是五千块钱,不会再有别的。郑梨花那样小鸟依人、凡事要人帮她拿主意的小女孩才是惯于做主的台湾客掌心里的宝。
车子来到郑梨花“家”所在的小区。这是个高档小区,人人看起来都衣着光鲜、气度非凡。不知是小区提升了人的气质,还是人提升了小区的“气质”。郑翠儿和辛欣感觉自己矮了一截。
郑梨花的房子宽敞明亮,装修得现代气派,家具之类也购置齐全,只差主人入住了。房子不是精装房,是“他”买到手装修布置完毕后给梨花的惊喜。昨天,郑梨花看得满意,他拉着她去办了房产证,二话没说就写了郑梨花的名。
辛欣说:“要是有个男人这样对我,我愿意把我的心眼儿都贡献给他。”
原来辛欣的心眼儿这么值钱。
郑梨花交了辞职报告,直接交给原志成。果然,原志成当场就批准郑梨花可以马上走,还嘱咐她别忘了常回来看看。
也许,原志成想说的是别忘了常带着钱回来“看看”。
郑梨花收拾好她的东西,她的高档用品足足装了两个箱子,由辛欣帮她提着送上了“他”的奔驰。
郑梨花本想学梁艳丽那样买点“念想”送给姐妹们,辛欣说:“我要领着姐妹们常去你家聚会呢,别烦我们就是。”
于是郑梨花就把聚会的“念想”留给姐妹们。
郑翠儿觉得她们也富有了,梁艳丽送她们高档化妆品还送她们找个好男人的祝福,于爱萍许诺她们大餐,郑梨花那富丽堂皇的家她们又可以常去聚会。看,她们和富人联系在一起。
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耳濡目染,不久的将来她们都会变成富人。
郑梨花辞职后的第三天,“他”由于台湾紧急事务飞了回去,辛欣接到这个好消息就召集了一批人到郑梨花家。
有些人是不愿意去的,但又忍不住想看看现实中的二奶住什么样的房子,吃什么样的菜,于是都跟着去了。
辛欣故意发坏,打车只打到小区门口,肯定她也体会到在这个小区低人一等,想让那些平素看不起她们的三姑六婆也体会体会。
您看她找的这些人就明白了-“城市人口”,自己没“本钱”挣钱也没本事挣钱,看见比她们有钱的就说人家钱不是正道来的,看见比她们钱少的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比人家高级。
这些人不过是前半生的运气比她们好些,父母给她们打了点底,又不用她们挣钱养,到时候还贴补她们两个。至于后半生这些人的运气是不是不比她们好,郑翠儿看不会,这些人的性格和“本钱”注定她们一辈子发不了财,而她们却有好几个人已经发了财。
辛欣说过,财不看你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它看你有没有发它的心,有发它的心还得拼命去“发”才行。所以她们的人生目标就是:一门心思发财。
这些人很大方地到处张望,“小区挺好的哈,”“得六千一平方吧。”
似乎是随口一说,但怎么听怎么有些恨恨的意思在里面。一个月只花三十块钱的农村妞住进了这么好的小区,她们恐怕这辈子和这小区无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