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周末郊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七夕情人夜晓青和杨丹相互依偎着诉说相思之情,皎洁的明月似乎因**了他们的初吻而害羞了,扯过一片云纱遮住了她的容颜,她也似一位初露情怀的含羞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晓青和杨丹约定这周末,和班中几个要好的同学去附近郊外野炊。而且他们还认真地做了筹划,决定了每个人的分工:有准备疏菜的、有准备餐具和柴禾的、有带油和米的、也有带熟食和准备锅碗的,真是有意思极了。他们和各自的家长商议后各自都准备好一切,在周末骑着自行车踏上行途。一路上兴高彩烈地说说笑笑,兴奋到极点。虽然下了一阵蒙蒙细雨可是不一会雨就停了,太阳冲出了云层,出现在天空中。万丈光芒照耀着大地,灰蒙蒙的天变的蓝莹莹的像一块明镜,那般,一尘不染。清爽的空气中弥漫着野花野草飘来的馨香。万里晴空中,偶尔还能看见有一朵朵棉花似的白云懒洋洋的蠕动着。远远还能听到鸟儿的叫声。树枝上挂满了一颗颗晶莹透亮,宝石般闪闪发亮的小水点。小水点在阳光照耀下,显示出种种美丽的颜色,有橙红,翠绿,天蓝,金黄...同学们有的说它像小彩灯;有的说它像美丽的小宝石;还有的说它像光滑圆润的珍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晓青鼓励大家继续前行.
“大家快看啊,天空中出现了彩虹!”杨丹兴奋得高声喊着。七色彩虹,确是那么美丽。看它是那么柔和、宁静地贴着蓝天,柔和、宁静地折射着五光十色、绚丽璀璨的柔辉,映照了雨后大地上流淌的河流,也映照了草地上一颗颗晶莹的小水珠,四周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氛围。杨丹竟然甜甜地唱起儿歌:“彩虹儿弯弯,小船儿弯弯……”惹得同行的伙伴们哈哈大笑.
开始登山时,大家仍兴致勃勃地欣赏沿途美景。一路沿着铺满陈年落叶的石板路上山,眼前飘过的阵阵雾气让人仿佛置身仙境,还有路旁不时掠过的不知名的小野花和野浆果,都为这样的负重登山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真正待到站在视野开阔处,才看到满目的金黄,无数的山头环绕四周,满山的梯田层层叠叠,静静地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虽然已经过了稻子收割的季节,还是依稀飘来丝丝稻香,让人心醉。走在梯田的田埂上,想象自己是这里的一分子,能够在这里享受五月灌溉时阳光照射下来片片的闪亮,享受九月稻谷成熟时厚如地毯般的满目繁茂,享受冬日大雪覆盖的银白壮丽.从居高临下的山上往下望,又另有一番景色山脚下一片片农田、绿油油的作物铺垫大地。远处的城市是一座依山临江而建的节次邻比的山城,分外壮观。往上看是松林茂密的悬岩陡壁,十分险俊。晓青和杨丹并肩而行、边走边看、面对美好山河心旷神贻,不时停下来指点一番。晓青为了缓解大家的疲惫,特意讲了两个故事:
《晋书.孟嘉传》记载晋朝永和年间,明帝的女婿桓温为征西大将军,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担任参军,很受桓温的赏识与器重。有一年重阳,桓温在龙山宴请幕僚,吟诗作对,当时所有的幕僚都在,而且穿着作战石穿得衣服。正当酒酣耳熟,诗兴大发的时候,突然刮起一阵风,不巧把孟嘉的官帽吹落,而孟嘉好久竟然没有察觉,还津津有味的和别人饮酒赋诗,中国是礼义之邦,有“君子死,冠不可免”之说,所以官帽落地没有察觉,有伤大雅。桓温看到这一情形,暗中叫参加聚会的文学家孙盛趁孟嘉上厕所的时机,把帽子拿到孟嘉座位上,并作文章嘲笑他。后人便把“孟嘉落帽”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

唐明皇更是喜爱射箭关于他重阳射箭还有一段神话传说故事。据《集异记》记载天宝十三年的重阳节,唐玄宗和大臣在沙苑打猎,突然发现一只孤鹤在空中徘徊,唐玄宗一箭射中,可是这只鹤并未掉到地上,却带箭飞向西南边。原来这只鹤是四川青城山成仙道士徐佐卿变的,他回青城山后把箭留于壁上,对其他道士说「我到山中行走,刚好被箭射中,这支箭不是凡人的,我把它留于壁上,等待后年这支箭的主人到这里时再还给他,千万不要遗失了,并在墙壁留下得到箭的时间“天宝十三年九月九日”。不久,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一天恰巧到青城山道院游乐,发现墙壁上插着一支箭,拔下一看,原来是自己用的箭,心中十分奇怪,问道士,才知缘故,自己当年所射下的鹤,原来是道士徐佐卿变的。
晓青和杨丹手拉手互相帮助着,呼吸着潮湿的、带松树香味的空气,向山上爬去,身后是朝阳映红的群山。山上的树木越来越茂密,凉凉的山风是那么苍劲有力,松林发出了山呼海啸般吼声。杨丹看到此时景色,填了一阙词:“潭飞潺湲,薜萝连天远。猿啸幽篁天青眼。云容风袅处,一点闲心,逍遥半。携天邀地共盏。一溪清舸流,才饮石泉,却踏笙草吴歌软。央水洞涔流,千锤百炼岩涧路,荫松潄玉在人间。晚夏绿汀洲、应追游,疑作神怡为,醉逸翁缱.”
杨丹和晓青刚才爬山,出的一身汗也被吹干,但是肚子却咕咕叫了。几个人选了一块靠山溪流水较近,而又较平坦的地方,准备生火做饭。遍山都是柴禾、带的柴多余了。三块石头支起了锅灶,山上流淌的清泉正好用来淘米。晓青迫不及待地蹲下,往灶膛里添柴,然后倒入柴油,划着火柴,火很快就旺了,可不一会儿,又没了火苗。晓青急了,使劲往里面吹气,此时,灶膛正冒着烟,熏得他直流泪,咳嗽不止,用手一抹,变成京剧里的大花脸,同学们都笑得前俯后仰.火好不容易生着了。杨丹把鱼放在锅里炒了一会儿,倒入水,盖上锅盖,待快熟的时候,放入盐,过了三四十分钟,新鲜的鱼汤就做好了。晓青也露了一手,他先放米,再放水,盖上锅盖。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打开锅盖,一阵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杨丹也不甘示弱,给我们炒了一盘青菜和一盘蘑菇。杨丹再拿出鱼,把鱼鳞弄掉,放在火上烤,大约快熟时,放上盐,三四分钟后,一阵鱼香让人馋得直流口水。最后他们把捉到的野鸡杀了,拔去毛,放在火中烤,一小时左右,就好了。那欢声笑语连同锅碗瓢盆的撞击声,交织成一支美好欢快的交响曲。随着交响曲鲜鱼汤、青菜、蘑菇、烤鱼、烤鸡摆在了用凉席做成的“桌子”上。大家团团围坐着,垂涎欲滴。开钣了。也许是第一次吃自己弄的饭菜、也许是爬山饿了,吃起来竞那样香美可口。尤其杨丹炒的黄葱炒肉,令晓青时时回味,成了他一生最爱吃的菜肴。
吃完饭匆匆洗完一切,收拾好东西就向山洞出发。他们可是精力充沛,一路上又活跃起来了。来到山洞寺庙、他们把东西存放在一位好心人家那儿,然后就轻轻松松地去游玩。别看杨丹小小年纪,对那些慈眉善目的神象,却还是十分感兴趣,还十分谦诚地合手而跪,不知是否许下了什么心愿。最后他们沿山路而上,到最高处远眺群山美景和壮观的山城。他们登上最高处,极目四望,才第一次看清了山城的全貌.杨丹更是快乐得象个小天使,晓青看杨丹一脸无忧无虑的愉快表情,暗下决心:一定要和她一起,去更多更美好的地方,让她更高兴、更愉快。这一天他们过的好快活!晓青禁不住对杨丹吟诵一首小诗: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