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降临第五节 学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远山很会察言观色,很快觉察到了母亲的异色。想到会不会是家里收入出了问题。于是小心的询问:“妈妈,是不是今天去找活不顺利?家里如今我最大,应该为你多分担些了。我想去县城找个事情做做”。胡因春听了一愣,慈祥的看了李远山笑着回道:“别担心,今天只是张掌柜家出了点事情,为娘还会别的手艺,总之不会缺吃穿的,你先在家待几日,等我托二叔去县城问问县学是怎么入学的,你是家里的希望好好读书考个秀才,娘就开心了!”李远山见如此也不深问,说一会子闲话也去睡了,只留下胡因春在油灯下埋首纳着新的鞋子。
李远山白天闲的无事,顺着村子开始四处转悠,仙桃里有三百多户人家,约莫有四分之一是姓李的,还有四分之一的是姓张,剩下的一半都是些杂姓人家,故而李家和张家的族长在村里有很大的权威。村里最大的人家就是张掌柜家,因为村里大多人家都是有自己的地的,不像邻村的东庄,大多人家都是靠给毛员外家种地过活,没有了女人纺织的收入对他们的影响要比仙桃里的人家严重的多。东庄和仙桃里就隔着一道小河,叫温水河,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村里也没人知道,但是小河浇灌了两个村子几百亩的水田,很是受乡民的敬重。在张、李两家族长的带领下还修了了个河神庙来供奉。里面供奉着一只形如龟仙的河神。
李远山也没见过,很是稀奇,不知不觉的瞎逛也消磨了不少时间。来到一个河流转弯处,河水湍急清澈见底,里面不是还有鱼儿、虾儿的往来嬉戏,李远山一时兴起跳下河去捕捉起鱼来。初夏里河水还是不深,不像雨季里水深流急,李远山虽不善于捕鱼可是河里鱼儿也是傻乎乎的,七转八转的还让他摸到三两条肥鱼,当下兴高采烈的用柳条系好,拎着就回家去了。
走到回村的小石桥边,对面迎来几个衣着光鲜的后生,为首的一个更是穿着一身绸布马褂,戴着一顶镶玉瓜皮小帽,长相尖酸。几人与李远山交错而行,突然一个眼尖的看见李远山手中所提的三尾肥大的鲤鱼,当即就叫住了李远山。众人正意外不知何事,那个眼尖的就凑到当间身着绸布马褂的耳边低语几句。这人立即听得喜笑颜开,指挥众人将李远山围在当间。绸布马褂开始上下打量起李远山来。
过了半响,为首身着绸布马褂的尖酸后生开始阴阳怪气的教训起李远山来:“你是仙桃里的吧。你不知道这河有一半是我们东庄的吗!”李远山哪里知道这些,当即也不反驳,只是耐着性子不耐烦的回答:“这又怎么了?”一听到这,旁边立马跳出个瘦猴般的仆人,指着李远山的鼻子大声说:“我们家少爷就是东庄毛员外的二公子!东庄八成的地都是毛员外的!那这半条温水河也就是毛员外家的!”旁边的几个后生立马起哄,齐声道:“就是,就是!”紧接着瘦子又接着道:“既然河是毛员外家的,那河里的东西也是!既然你是仙桃里的,那你手里的鱼只能拿走一半,剩下的要还给我们毛少爷!”

李远山这才明白这帮小子想不劳而获敲诈自己的鱼。这些鱼准备拿回家给母亲还有弟妹好好补补的,哪能轻易就让他讹去了。当即反驳道:“就算河是你家的,鱼也是我自己打的,要想要自己下河去捞,凭什么要我的!”几人似乎早料到了李远山会不同意,当即分别开始抢夺起李远山手中的鱼来。有的扯住李远山的胳膊,有的就抢鱼。为首的毛少爷对着李远山的脸就是一拳,当即打得李远山眼冒金星。李远山双拳不敌四手,对方人多,被几人抢走了鱼。几人得意洋洋的走了。临走还嬉笑着告诉李远山:日后擅自来河里捉鱼小心狗腿。李远山看着几人的背影咬牙切齿,但是明知不能取胜也只能暗自发狠而已。过了半天身上疼痛减轻才无奈的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胡因春刚做好晚饭。正四处寻找李远山回来吃饭。只见李远山一步一瘸的回来了。连忙迎出去问道:“你是怎么了?在哪弄成这样了?”李明远不愿母亲担忧便敷衍道:“没事,就是走路不小心跌跤了,不碍事的,妈,我们回去吃饭吧。”胡因春见其没有大碍,只是跌倒了,也就稍稍舒缓了。
当晚,李远山穿起夜行的黑衣准备出门,刚小心的掩好门出来就见母亲站在院子里等着他呢。胡母又是伤心又是难过,禁不住的哭了起来,对李远山说:“今天你回来我就感觉你不对了,是不是这几日没有鱼肉让你难受了,家里虽穷但是过的堂堂正正,你若是回头做贼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了!”李远山吓得慌忙跪倒在地,扑到母亲的身边抱住胡母的腿哭道:“妈,别不要我,我也不想再做贼了,可是毛家的那个人太坏了,抢了我给你捞的鱼,还不让我以后去捕鱼了,我想他家既然如此坏,去偷他些钱出来也好救济一下家里。”胡母轻轻用手扶着李远山的头。叹了口气说道:“其实你被毛家少爷抢了东西一早二婶就看见告诉我了。毛家仗势欺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忍忍就过去了,若是你意气用事走回老路不是前功尽弃吗?”
“为娘知道你一心想为家做点事情,为娘也想好了。既然你如此坚持,明日就跟你二叔一起去广州谋份学徒吧。一边干活一边学些功课也不耽误的。二叔和店铺老板也是熟悉的,不会太为难你。只不过须得离家独自生活你要照顾好自己啊!”胡母一脸的不舍。李远山点点头,抱着胡母的腿也不说话。
第二天,李远山跟着同族的二叔一同去了广州。在二叔的介绍下进了一个李家同宗的远亲家里开的一个小酒肆当学徒。白天在店里打杂跑腿,有时也去酒窖学习酿酒。晚上李远山跟着账房先生一起睡,没事就跟他请教一下古文、写字,老先生对李远山的聪明真是赞叹不已。老先生常说:“这个孩子一教就会、一看就明白,真是难得的好苗子,日后肯定有出息!”
广州的日子过的平凡倒也是非常平静,间隔些日子胡妈就会来看看他,带些吃食什么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