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紫焰黑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条瀑布,洁白如帛,细密如锦,从天而下,其声势浩荡,如万马奔腾;其落差湍急,令人心惊胆战,仿佛挟着天地之威,令群山震荡。先生站在一块光滑如镜的岩石上,背负双手,举目望瀑,如岳峙渊渟;衣诀飘扬,又显得超凡脱谷,飘逸如仙。
叶七望着先生的背影,双目掠过一丝仰慕,一丝疼惜。从今往后,自己不能陪伴左右,先生孑然一身,不知又是何等的寂寥。只不知,自己的以后,是否也如先生一样?刀道?其路何其遥远,何其渺茫,又是何等的孤寂?千百年来,储般武林人士,穷毕其生探索,达巅峰者,如沧海一粟,能窥见刀道一角者,更是凤毛麟角。纵是昔年刀圣关羽,刀法已达巅峰造极之境,然离刀道极限,终是一线之差,引以终生遗憾。
叶七无声无息,落于先生旁边。先生指着瀑布道:“需穿过瀑布,方能取刀。”叶七惊奇,自己在此瀑布练刀十五年,从未觉察有异,难道另有关机不成?
先生脚下一点,纵身飞起,从瀑布当中穿过,瞬息不见人影。叶七紧跟其后,穿过瀑布,落在一块滑不溜湫的大石上。但见此地的空间,仅容三人,震耳欲聋的瀑布,擦身而过。先生双手按在光滑的石壁上,运力一推,但听“咂咂”之声,露出一个仅容一人出入的石门。叶七惊诧得目瞪口呆。先生道:“此石重达千斤,非内力深厚者不能推动。”说罢弯腰步入石门。当叶七进入时,先生在石门边的圆形机括上一按,石门“咂咂”关闭。入内是一条细窄黑暗的甬道,寒气逼面而来。行走将近一杯茶水的功夫,眼前豁然洞开,亮如白昼,寒气却更甚几分。原来是个可容百人的大洞,右侧凹凹凸凸的洞壁上,一颗夜明珠,耀眼生辉。叶七暗道:“没想到瀑布之后,有此等洞天福地。”叶七举目四顾,但见大洞尽头有座石棺,长一丈有余,高五尺,棺盖密封,不知是何事物。左侧石壁上,雕刻有挥刀的人形图画,走近一看,原来是“自然七刀”的图解,只是从第五招后,却只有刀诀法门,不曾有图解。先生道:“此图是我五十岁时雕刻上去。当时未曾和你相遇,只度外出寻觅传人未果,怕此刀法失传,于是刻之上去,留待有缘后人习之。”先生说罢,走近石棺,双手按在棺盖边沿,用力推动。叶七立在旁边,不禁暗自猜测:“难道此棺,装有创立此七招刀法的老先生的遗体不成?”
棺盖推开之后,叶七但觉股股寒气袭来,比之刚才,不可同日而语,瞬息之间,满洞冰冻,如立冰天雪地之中。叶七需得暗运内功心法,方可与之相抵。叶七甚是诧异,走近一看,哪有什么老先生的遗体。但见棺内装的是一块如石棺般大小的寒冰,其色如莹,剔透而生成,其形若垂天之云。寒冰中间,插着一柄黑黝黝的大刀。此刀较普通大刀长些,长达三尺,宽四寸,刀背厚两指,刀刃甚薄,刀身尽入寒冰当中,只留个刀柄露在外面。刀身雕刻着如火焰的形态,刀柄古典,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吐珠之形,甚为威武,又显尊贵。先生道:“此冰为千年寒冰,千年不化,聚天地之寒气,集万物之灵光,采于南冥之极端。《庄子.博物志》记载,传说此冰一化,谓之冰封千年之蓝莲花开也。”叶七目露神往之色,不知此刀有何神奇之处,需用千年寒冰冰封,右手不自觉伸出,方触刀柄,却觉火辣辣的疼痛,立即缩回。再看右手,却不觉有异,当真如梦一场。先生道:“此刀名‘紫焰黑刀’,为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叶七甚觉诧异,此事为何史书未见有载。先生道:“你有疑惑,不足为奇。世人皆知,上古十大神剑中的轩辕夏禹剑、湛泸剑、赤霄剑、泰阿剑、七星龙渊剑、干将、莫邪、鱼肠剑、纯钧剑、承影剑,就有五柄为欧冶子所铸。其所铸的湛卢、巨阙、镆邪、鱼肠、纯钧名流千古。就是后期所铸的龙渊、泰阿、工布,也非同凡响。世人只知欧冶子为铸剑大师,却不知其铸刀之术,却毫不逊色,只因当时盛行配剑而已。想那欧冶子,一代铸剑大师,所铸的五把名剑,却不曾留传于世。哎!”叶七道:“传闻那湛卢剑,在吴越争霸时,越王勾践战败,将湛卢剑作为贡品敬献吴王阖闾,吴王视为国宝,终日佩带在身,后飞往楚国被楚昭王所得,后来传到南宋名将岳飞手中,岳被害后,不知去向。”先生颔首微笑。叶七又道:“纯钧剑为吴国名将伍子胥所佩,伍曾用此剑指挥干军万马历沙场,后沉入杭州钱塘江,若干年后,伍子胥也葬身于此。而鱼肠剑,公子姬光指使专诸用此剑刺死吴王僚谋夺王位,公子姬光继位后称阖闾,吴王做贼心虚,害怕见物思情,总觉得鱼肠匕首是不祥之物,因而封藏不敢佩用。事过十八年之后,阖闾王在吴越战争中受伤死亡,吴太孙夫差于公元前495年嗣位,并在破楚门外的海涌山为其父做了坟墓,连同鱼肠剑一同埋葬海涌山。楚王所用的龙渊、工布配剑,被秦始皇缴获成了他腰中之物。干将镆邪剑却是在吴越争霸时沉入延平剑溪。”先生道:“不错,你能将这五大名剑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般道来,着实难能可贵。”叶七道:“叶七班门弄斧,让先生见笑了。”先生哈哈大笑,甚是开怀。
叶七道:“此刀甚是古怪,不知是什金属所铸,这等炙热烫手?”先生道:“老先生年逾六十,曾在一座山民家借宿。夜间亥时,一条火龙倏地划破天际,黑夜瞬息亮如白昼,火龙最后落于山上,刹那方圆百里,地动山摇。众皆惊惶,出来一看究竟,但见山上火光通明,熊熊大火,烧了三个昼夜方熄。老先生出于好奇,上山探索,终于在山腰中,一个长七丈,宽四丈的大坑上,找到了一块大石,虽受一场大雨所淋,尚冒着烟气。该大石通体黝黑,非金非铜非矿非石,以先生眼界之宽,腹笥之广,却也是从所未见。老先生拔出从山民家所借柴刀,一刀砍在该大石上,柴刀断裂,大石丝毫无损。老先生知此大石非同小可,于是运回,交由铸剑大师欧冶子。欧冶子耗时五年,想将此石铸成长剑,却不知此石甚有灵性,数十次铸成非刀非剑的模形。欧冶子苦思不得其解,于是干脆铸刀,却甚为顺利。历时半年,此刀铸成。此刀出炉时,通体火红,火焰烧达三尺,由红转白,炙热非凡,再由白变紫。紫焰腾挪张扬,瞬息紫焰大盛,一条紫色光柱,穿破屋顶,冲天而起。欧冶子和老先生连忙逃奔屋外,木屋崩塌起火,紫焰光柱瞬息即没。然此刀从此之后,变得炙热烫手,以老先生之能,费时两年,方可奴卸此刀。后来老先生将此刀,冰封于千年寒冰之中。老先生临行时曾道:‘此刀出,紫焰生,惊天地,泣鬼神,慎之,慎之!’”叶七暗呼一口气,没想到此刀尚有此等非凡来历。先生道:“千百年来,此刀一直在此静处,无人将之拔出,令人甚是疑惑不解。而老先生所创的‘自然心法’也缺了第六第七层。此事为千年不解之谜。”叶七道:“难道要拔出此刀,需得学全‘自然心法’?”先生颔首道:“想来是老先生顾虑此刀灵性过重,甚是霸道,后人无法奴之,被其反噬成魔,从而为害苍生,是以才故意将心法残缺,也不足为奇。”叶七道:“历经千年,尚且无人拔出,想来我也并不例外。”先生道:“世事诸多难料,各人缘分际遇不同,不可一锤定音。纵是一线之机,也不可放弃。且按传例,也该让你一试。如你能将此刀拔出,于你尽悟七招刀法,不无裨益。加之第七招‘倾城倾国’,挟着天地自然之威,如不用此刀,又如何承受得住?”叶七道:“那我姑且尽力一试。”先生道:“你有七天时间,我已备好干粮,如果七天之内,你当真与此刀无缘,需得二十年后方可再试。”

先生说完后,举步走出山洞。
叶七自问,没有一分信心,但既来之,则安之。此时洞内寒气团团流动,越聚越浓,愈加冰冻。叶七冻得直打哆嗦,手脚麻木,不禁担心,这七天如何熬过。叶七只得默运内功心法,运行一周天,虽有好转,行动却也失去灵活。
叶七再次走近石棺,双手互搓,一咬牙,双手握住刀柄。一阵阵火烧火燎的疼痛,传遍全身,之前的寒冷不复存在,此刻如置身火炉当中烧烤般,难受异常。叶七汗流满面,却也不敢松手,运起十层功力,向外抽拔,刀却不动分毫,当真如生了根般。叶七咬紧牙关,再次运功相试,尽管衣衫和汗毛,传来一股烧焦之味。这次刀不但没动,一股汹涌如潮的火热气流,还沿着手臂,流遍全身。叶七一个支持不住,一口鲜血喷射而出,瘫软于地。叶七摇头苦笑,连忙运功疗伤。一个时辰过后,叶七站将起来,发现石棺右角处,丢弃着一把单刀,不禁暗道:“刀是没法拔出的了,难道兴不准我将千年寒冰劈碎,刀不就出来了么?”想到此层,叶七不禁喜笑颜开,走去将刀拾起,却见刀身已锈,不知丢弃了多久。叶七抽刀在手,不禁又犯愁了:“千年寒冰贵为异宝,采取不易,劈碎了岂不可惜。”但一想到先生十几年的养育之恩与殷切的目光,当下不再犹豫,手腕一动,刀身翻转,越转越快,瞬息形成一个大漩涡,单刀从漩涡中心冒出,挟着开碑裂石之威,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劈下,“当”的一声巨响过后,山洞又复寂静。
叶七紧闭双眼,暗自摇头叹息。一杯茶水的功夫,叶七慢慢睁开双眼,目之所见,惊得跳了起来。却见千年寒冰安然无恙,丝毫无损。倒是刀却断为两截,手里拿的,只有半截刀身。叶七暗自嘲笑:“我恁地愚蠢,想来此法,前人早已为之,如能凑效,早将刀取出了。”
经此折腾之后,叶七绞尽脑汁,尽其所能,却屡试屡败。叶七累得全身骨架酥软,气喘吁吁,终于气妥地坐在石棺边沿,垂头丧气地喘着粗气。叶七经过一番折腾,倒不觉寒冷。半刻之后,热气尽散,寒气袭击,叶七打了个哆嗦,脑子清醒,目之所触,却见石棺盖内顶边,有一行模糊的绳头小字。叶七蹲下身来,凑前细看,却见其刻着:“汝当……叩首千……刀……方可出。”中间一些字体无法辨认,想来是经多次移动棺盖,棺盖与石棺边沿摩擦所至。但如果不细心留意,却也不能觉察。叶七暗道:“汝当,叩首千?此句难道连着来读,是‘汝当诚意叩首千回,此刀方可出’?难道另有机括开启此刀不成?不管真假,自己贵为传人,此刀又是如此神奇,老先生虽然不曾开宗立派,但显然此刀,可说是老先生一脉相传的信物,叩首千回也当应该。”当下虔诚跪拜,诚诚意意磕起头来。
叶七叩首已超一千,额头也磕碰出血来,却不见有何异动。石棺仍在原地,刀也安安静静地插在千年寒冰之中。
叶七站了起来,暗叹一声:“自己终是与此刀无缘。”于是不再想什么方法,将此刀拔出。此时寒气更重,叶七暗自推算时辰,想来此时已近黄昏,当下草草吃了些许干粮,就地躺下,转念一想:“先生叫我留洞七天,想来知我必是无功而返,但如果在此洞潜修七天功法,吸取千年寒冰与‘紫焰黑刀’的精气,也不无裨益。”当下默运内功心法,潜修起来。
卷一终
后注:《七刀传说》第一卷风起云涌耗时一月,终于结束。叶七是否与“紫焰黑刀”有缘,也是第二卷苏州烟雨的故事了。第一卷基本是为以后的章节作铺垫,故事的开展,人物的涌现,人性的美丑,江湖的恩爱情仇怨恨,将从第二卷开始,逐渐展开。叶七也将正式踏足江湖,探素他的刀道之路。敬请众位大大关注,一如既往的支持,红绿灯在此多谢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