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七招刀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注:郁闷呀,此书在才上传两天,就比在起点的点击高出数倍。由于点击太少,这几天都是打麻雀看电影。兄弟们,票票呀,砸吧,我更新也带劲呀。正文:
叶七辞别了楚天舒,沿着石阶下了天都峰,又翻越了几座山峰。清晨的黄山,更见葱茏叠翠。千沟万壑中,云来雾去,腾挪变化,阳光照耀下,折射出缕缕灿烂金光。阵阵清风袭来,叶涛层叠,停息松叶间的红隼、或白鹇、或勺鸡、或鸢、或赤腹鹰、或雀鹰,扑翅飞起,平添姿色;或鸣叫回响,清脆婉转,更显清幽静谧。地下草纵中,偶尔蹦出几只獐子,见了叶七,倏地远遁。空气更是清鲜,令人心旷神怡,叶七虽是彻夜未睡,却不觉疲惫,沿路的飞泉,流溪,花草,树木,莫不赏心悦目。
叶七沿着一条幽深小径行走。小径尽头,一座山峰堵截,山峰下,一座树木搭成的房子,隐约可见。叶七再走片刻,浪涛也似的声音逐渐加大,一座峰峦间,一条瀑布飞流直泻,奔胜雷鸣,湍急异常,如千军万马般,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当真是“森森古木覆苔阴,四顾苍山一径深。六月长廊不知暑,飞泉终日响潮音。”
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木房子边淌过。叶七跃过流溪,推开篱笆小门,见木门敞开,先生正躺在木椅上小憩。先生闻听响声,睁开双眼,伸了个懒腰,吟诵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叶七走进房去,木房虽则简陋,然一切生活器皿具全。先生道:“小叶回来啦。”叶七道:“是的,先生,倒是扰了先生清梦。”先生道:“无妨,无妨,清梦可是天天有。桌子上尚有早饭,你且吃些吧。”叶七道:“已在‘剑圣山庄’吃过早饭。”先生道:“哦,雕刻可曾卖清?”叶七道:“先生的手艺,刘老拍案叫绝。说先生的雕刻,线条细腻,流畅自然,不着斧迹,件件别出心裁,手法精细,所刻之物,更是栩栩如生。可谓自成一家,大家风范。哪有不照单全收的道理。”叶七学那刘老摇头晃脑的模样,当真令人忍俊不禁。先生呵呵笑道:“刘老过于夸赞,言过其实,信不得真。你可莫卖口乖。我虽对此等雕虫小技,颇为自毫,却也不敢自诩大师水准。”叶七道:“先生是谦虚了。一共卖了五十两银子。”叶七将银两将给先生,先生道:“你也长大了,留着自个儿用吧。”叶七也不推迟,将银两放入床铺底下,暗道:“日后用以购置生活用品吧。”妥当之后,叶七将此次池州之行,所见所闻,告知先生。先生沉呤片刻,道:“我虽不是武林中人,毕竟也是学武之人,对于这个盒子的传说,倒是略有所闻,想来江湖又要风起云涌了。”叶七道:“我在‘剑圣山庄’时,楚大哥曾将其来由仔细说来。”先生讶道:“楚大哥?”叶七道:“是‘剑圣山庄’的楚天舒楚大哥。”先生道:“哦,楚天舒为人正直,倒是可深交。你也长大了,理应交些朋友。你彻夜未睡,姑且运功休养,醒来后,有些话再与你说罢。”叶七道了声“是”,就躺在床铺上,默运心法:“精有主,气有原,持满乾坤,专气抱一,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神气相合,呼吸元气,合于自然……”片刻之后,内息在各处经脉间循环,周流不息。叶七渐入静虚玄默之境,呼吸似有似无,逐渐入了梦境。叶七修练此心法已有十五个年头,先生称之为“自然心法”。叶七倒不知武林中的内功心法,均是坐着来练,且分阴阳两气,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以及若干别络与孙络,更是按部就班,次序混淆不得,否则轻者经脉断裂,成为废人,重者走火入入魔,成痴成狂。
叶七醒来,但觉周身舒泰,于是走出木房,见先生正在小溪边举目远眺。叶七悄悄走近先生,蹲下身来,用手拨弄着流水。溪水清澈凉爽,几尾小鱼,摇摆着尾巴,聚拢过来,在叶七的手背上嬉戏、轻啄,痒痒的,甚是舒服。先生将目光落在叶七身上,道:“你跟我学习刀法,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吧。”叶七道:“我七岁就跟了先生,已有十五年了。”先生先是一愣:“十五年了?”又无限感慨的道:“光阴荏苒,逝如流水;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悬花。才眨眼的功夫,昔年一个尚流鼻涕的毛头孩儿,已然长这么大了。”叶七道:“叶七由先生抚养**,恩同再生父母。”先生甚是开怀,哈哈笑道:“你能有这份赤子之心,我也甚觉欣慰,此生毫无建树,最为自豪的,就是将你抚育**了。”叶七道:“叶七定会陪同先生,在黄山终老。”先生道:“孩子,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两三年来,你刀法停滞不前,已到瓶颈之处,纵是再百般苦练,也是毫无突破。需知功夫练到一定的程度,就要讲究契机与顿悟。你此趟回来,神光内敛,显是有所精进,显然闭门造车,终不可取。”叶七道:“叶七只想陪着先生,刀法练不练成,却不强求。”先生道:“你这份淡泊的心境,倒是甚合此刀法旨意。你可知先生为何要教你刀法?”叶七道:“练武可强身健体。”先生笑道:“练武固然是可强身健体,但总不能永远停留在此层次上吧。需知练武既可强身健体,也是一种追求,说其修生养性,并不为过。”叶七惊讶道:“难道先生想我终其一生,追求武道极限?”先生捻须颔首,微笑道:“然也,你悟性之高,胜我十陪,且心性纯朴自然,如一块璞玉,需经雕刻,方可大放异彩。此刀法也仿佛为你量身定做,通悟此七招刀法,天下大可去得,也可尽会天下英豪,一争长短。”叶七道:“先生,您不是说,这上千年来,除却已故的老先生,尚没有人,尽悟出此七招刀法吗?”先生道:“你有此顾虑,也属平常。正如你所说,除创立此七招刀法的老先生之外,确实没人悟出。也正因为后人无法尽悟,传人羞于出黄山,江湖才不见所闻。”叶七道:“那先生为何要让我出走江湖呢?”先生道:“我由于资质,只停留于第四招刀法上,第五招‘荆轲刺秦’,虽有其形,却不得其髓,想来此生无缘了。朝闻道,夕死足矣。此生终是遗憾之甚呀!”叶七道:“先生学究天人,终会突破此关卡。”先生道:“正因为我各处略有涉猎,所学甚杂,才不能专一刀道。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我专一雕刻,却由雕刻的运刀法门,结合所会的几招刀法,自创一套飞刀之技。且此飞刀之技,你已得我真传,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先生又道:“近年来总在想,我等隐于黄山,此等练刀之法,无异于闭门造车。需知天下武林,刀法杰出人物,层出不穷;各门各派,更是百家争鸣,自有其借鉴之处。纵论黑白两道,佛法魔教,只是形式不同,却殊途同归。要成为一位刀法大师,需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呀。此路甚为艰辛,寂寥难耐,无人与共,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姑且放心去吧。”叶七道:“那先生也跟叶七一块去吗?”先生笑道:“孩子,先生有遗训在身,却不能离开此地。且你也需得自个儿磨砺,方可获益良多。你离开在却,有些事也需对你言明。”叶七静静地听着,此刻内心甚是难受,长这么大,从没离开过先生,上次池州之行,也只是离开了两三天而已。先生道:“你从七岁起,就开始练习‘自然心法’,此刻内功已有所成,已达神光内敛之境。而此心法,共分为七层,你已练到了第五层,以后无需刻意为之,由于十五年来养成的习惯,睡觉时,默运功法,其自然会运行修炼,且不受外界影响,而走火入魔。然而第六、第七层心法,却是残缺不全,这二十年来,我也啄磨不透,所以才没教之于你。你也从七岁起,练习刀法,却不曾告诉你刀法的来历。此刀法自战国时期,一名老先生创立以来,由于老先生一生豁达,不参与朝政,不涉于江湖,一生历游山水,闲云野鹤。所以老先生不曾留下名号,也不曾为此刀法名命,然各招刀法却有叫法。老先生最后远行之时,将此刀法和其内功心法秘笈,传于其书童,也将一柄刀,藏于黄山之中。老先生留下遗训,如果不曾将此刀拔出,一生需得终老黄山。我之所以不入江湖,此为缘由之一。”叶七内心甚是诧异,此事从未曾听先生提起过,却不知又是何方宝刀。
先生将目光移向瀑布处,又道:“此刀法共为七招,后人为和内功心法相配,称之为‘自然七刀’,七招你已学其四,虽然第四招‘大漠孤烟’,只得其形,想来精通,为期不远。第一招‘风卷残云’,讲究气势,运刀形同螺旋。想那大河中的一个大螺涡,其威何其大,纵是大船,也能吸其入内,将之摧毁。然这只是此招其中的一种运刀法门,另有一种变化,练至极处,无需刻意运刀螺转,只需一刀挥出,以狂风席卷残云之势,其威力更增。此法容你日后慢慢体会。第二招‘银河九天’,此刀精髓也在于气势,招法刚劲猛烈,其旨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南宋时,一位先生对此招的心得描述,其借用李白的诗来说明。前两招刀法太过刚烈,第三招‘水中井月’却与之有天壤地别之分。需知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水中井月’讲究的是速度。速度就是威力,你速度快,对方纵是有千万般变化后着,也无从出手,已然落败。”叶七问道:“那第四招‘大漠孤烟’呢?”先生道:“此招刀法取弧线,却弧中有直,直中带弧,盈不可久,缺乃容皿,刀法才无坚不摧。需知刀法也讲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刀法将发未发,将满未满之刻,最为难得。你可有所体会?”叶七点了点头。先生满意微笑,又道:“第四招如果一年之内,你还未悟出,就去大漠走一趟吧。亲临其境,对此招刀法的精髓也可触类旁通。”叶七道:“大漠风景尚未见过,去一趟尚好,也可滋长些许见识。只是此招刀法真的要到大漠才能练成?”先生道:“那也不尽然,创此招刀法的老先生,却真的在大漠时所创。我等目触凡所运行之物,远观为弧,近看为直,直取为速,弧却能助势,加其速。只要明白其中道理,此招可成。”叶七略为思索,似有所悟。
先生拿出一本薄书,郑重地交与叶七,道:“第五招刀法的运刀法门与变化,你已知晓,第六第七招刀法,我已写在此书上,容你日后参悟。此书千万不可落于歹徒之手,最好是记熟后将书毁灭。”叶七“嗯”了一声,轻轻摩挲着这仅有几页的书本,一会将其放入衣衫之内。先生道:“第七招‘倾城倾国’,已超越武道极限,可说是非人类的武学范畴,如果你日后有缘悟出,切记不可轻易使出。”叶七不禁向往此招的辉煌,前面五招已非凡响,那最后一招,却是如何的光景呀!
先生道:“从你十三岁开始,为了能奠定你的根基,我就逼你在瀑布之下练习刀法,乃是为了让你掌握运刀的法门。此法苦是苦矣,收益却十倍于别人,令你终生受益无穷。你也不曾令我失望,于水中悟得了许多顺刺、逆击、直砍、横削、倒劈的刀理。”叶七目注瀑布,内心感叹万千,此瀑布陪伴着自己长大,十几个春秋,从不曾断,其中的艰辛乐趣,不为外人道哉。先生又道:“你的飞刀之技远胜于我,除却你苦练之外,在瀑布之下刀法的练习,也是功不可没。从今日起,瀑布之下的练习功课,你可不必做了。练习刀法,也要有所松弛,再说你再练下去,对你也帮助不大。我让你学习书法,是为了让你从书法中,体会刀法的运行轨迹,要知万法相通,皆可从中触类旁通。而雕刻之术,除了练习耐性,恒心、定力之外,尚可让双手沉稳有力,运力收放适宜有度:该慢则慢,该疾则疾,该轻则轻,该重则重,该缺则缺,该盈则盈。”叶七道:“先生的教诲,叶七紧记在心。”
先生微微一笑,纵身跃过小溪,道:“孩子,你随我来,且看你和此刀有没有缘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