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五月天山雪(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说杨雪玉二人逃离那么多人的哀求后,就在这山中无目的地转了起来。想想那些人,只所以走上这条路,还不是为势所逼,要是能有另外的出路想来也不会那样,现在不让他们在此胡作非为了,那就必需要给他找一活路,可是张庄又不是自己的长久之地,唉,只有走一步说一步了。
二人就在这山中漫步,两情相悦,卿卿我我,倒也别有一翻情趣。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间,已到正午,这才感觉肚子有点饥饿。寺中的斋饭的确是没有多大的吃头,想起昨晚的烤肉,不觉间口水直流,杨雪玉乃提意说:“碧儿,不如我们还去龙潭那边,昨天我看到潭中有鱼,不如中午咱们就烤鱼吃吧?”
“嗯,不过你要好好的烤,用心的烤,要是不好吃的话,我就吃你!”闻人碧答道,说着话还不忘娇横的看了杨雪玉一眼,在秋波流转中却是道不尽的万种风情。杨雪玉看得魂儿早就飞到了天外。
“臭官人,你看什么?”闻人碧拍了一下杨雪玉。这话叫得,那真是肉软骨酥。
再看那杨雪玉,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把抱起他的心爱的碧儿,向远方掠去。七拐八拐的来到一个山洞中,俯下头来,找到那诱人的小嘴,不停的亲吻起来。好一番舌战,正是:
二龙戏水自空中,
弄玉萧史共乘凤。
香津四溢魄飞散,
身心俱醉荡仙翁。
人间夫妇同罗帐,
世上万事皆成空。
襄王为何驾车去?
巫山**融坚冰。
自是水到渠成,激战春色。待风住雨歇,早已是落红一片。杨雪玉手指轻抚那柔亮晶玉,深情的凝视着那两颗若水银罐里的两粒黑水银,点点秋水,莹莹波光,闪耀的是擢人心扉的柔光。指下颤动的是新打的凉粉,鼻中吸进的是无边的芬芳,入眼的是天际的霞光,充心的是无垠的幸福。无语还是无语,是欢乐的失语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失言。
“咕噜”不知谁的肚子叫了一声。才打破了这旖旎的景象。
“你!”二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同时用手指指向对方。“哈哈”、“咯咯”,二人快乐地笑了起来。。。。。。收拾好战场,穿好衣服,二人就要出洞,腿刚抬起,闻人碧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嘴里还发出“嘶”的一声。
“碧儿,怎么了?”杨雪玉关心的问道。
“你说怎么了?还不是怪你,人家疼死了!”闻人碧红着脸说道。
“嘿嘿,要不你先在等着我,稍许我就捉鱼回来!好吗?”杨雪玉温柔的说。
“那好吧,不过,你快去快回,我就在这先等你一下。对了,我要你亲我一下再去。”说着就抬起了头,扬起那吹弹欲破的俏脸。
“啵”的一声,四片嘴唇就又粘在了一起。
告别了闻人碧,杨雪玉展开身法向龙潭掠去,不稍片刻便来到了目的地,除去外衣脱掉鞋袜,一招青龙入海,潜入潭中,运二目,早看分明,伸手捉到一条二尺来长的一尾青鲤鱼。正要返岸之际,眼光扫到那笑容可掬的笑弥佛。心下一震,原来,此时正是当午,阳光直入潭底,一缕光线注入佛之百汇**,一缕光线注入劳宫**,还有一缕经反射进入涌泉**,是巧合,还是另有深意?
再细看三缕光线居然又汇于气海处,后经反射穿出水面直指山下八卦石的方向。令人奇怪的是,此气海处却有瑕,似乎是少了一部分,再看这一凹陷,又好似在哪里见过一般;思忖良久,才猛然想起那族长张二交给自己的东西和这十分象似,这才从怀中掏出那非金非玉的物事,他细对照,慢慢**,竟然完全吻合,只听“啪”的一声轻响,佛腹洞开,感情这玩意原是一把钥匙。洞里面竟别有洞天。探手入内,摸到两本绢册,上面分别写着:《转丸》、《却乱》。一时不及细想,只是纳入怀中,再去掏时,只是一些珍珠之类,再无它物。杨雪玉也真的是不客气,一鼓作气的全部收入怀中,这才拿下原先的钥匙,石佛又重新合上,恢复如初。真正的鬼斧神工,浑然天成,要是没有这钥匙的帮助,又有谁能知道此中妙处?
杨雪玉穿出水幕,运内功烘干衣服,收拾好刚抓的大青鱼,这才向原先的山洞赶去。这次收获可真不小,虽然有那几箱珠宝,可必竟是肖日正的东西,而这次发现的就是只属于自己的了。这些只是身外之物,而那两本册子单从外表上来看就必非凡物,心内兴奋,想赶快回去和闻人碧分享这份喜悦,脚下不由得快了几分。不及洞口,就开口大叫:“碧妹,碧妹,我回来了!”
可是令他奇怪的是,并没有听到闻人碧的回答,更没有看到闻人碧的身影。转而一想,定是闻人碧躲了起来和自己开玩笑,也不多想。自去寻些枯枝升起火来,然后再把鱼串在树枝上架在火上慢慢烤。这时的杨雪玉也微微觉出不正常了,因为闻人碧要是真的和自己开玩笑的话,也早该出来了,可是她一直不出来,那她又上哪儿了?心下焦急,不由不得大声唤喊起来,可是回答他的只是山风,又到处细细找了一遍,还是不见踪影,这下也顾不得肚子饿不饿了,转身向万僧寺掠去。可是令他愤怒的是,万僧寺内早已是僧去寺空,没有一个人影,这下连张淼也不见了。

见此情景,杨雪玉顿觉浑身冰冷,两眼发黑,一时也是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前时的花草也失去了生机,怡人的鸟鸣却成了呱噪的烦声。想不明白,也不愿意往深处想,他只是相信这一切都是和他开玩笑的。她们也只是悄悄的躲了起来,想逗自己开心。可是内心深处又隐隐知道这一切并非那样的简单,四月午后的阳光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温暖,反而觉得四周都是冰冰的,又好似全身都是跌进了冰窑,有一种说不出的惊惧。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想起不能这样下去,必须要行动起来,至于如何行动,却是不知,只是觉得必须动动,要不然自己就真的完了。这才活动起身子,在寺内穿来穿去,眼中却看不到什么,只是没有人,没有声音,没有生命,什么也没有。一阵冷风吹来,打了一个冷颤,人才回到现实之中。正是:
天山雪中冰,
人世心间藏。
爱人何处去?
四处缈茫茫。
可是事已至此,而自己又必须要去面对;不得不强打精神,在寺内仔细搜索起来,这一搜索,果然发现了一丝线索,在住处的桌子上就有一张字笺,上面写道:
字谕儒侠杨君,碧儿和淼儿与吾有缘,现在吾处,一切均安,万勿挂念,缘份天定,授其武功,自当后见。
天机老人字
看完字笺,杨雪玉这才明白过来,好受了许多,可是还是不能平下自己的愤怒,心下暗想:你要是教她们武功,当可言明,为何又这样鬼鬼祟祟,什么天机老人,完全是一卑鄙小人的行径。别让我碰到你,否则小爷我定饶不了你这老不死的。
就这样离去,心自是不甘,可是又上哪里寻找他们呢?自己离开的时间又不长,这里面莫非有什么暗道不成?想到此处,这开始寻觅起来,可是把整个寺院找遍也没有找到一处值得怀疑的地方,这下是真的泻了气。坐在椅子上发起了呆。
就这样在寺中呆了两日,第三日时突然想起那个山洞,又想起了在山洞中和闻人碧的结合,思人恋物,不由就向那山洞奔去。眨眼间就来到了山洞之中,鱼已焦枯人却渺,空洞孤影闻风声,凄切双目泪纵流,心下凉蝉鸣不停。寺中没有收获难道说一切在这里才有结果?想到此处,就开始了观察,连一处小点也不放过,还是一无所获。
这下彻底的失去了寻找二女的念头,静下心来,才觉肚中叽噜,不觉暗笑,三天滑吃饭了,也是该吃点东西了。重新抓了条鱼,开肚去脏,架火烘烤,食不知味地填好肚子。从怀中掏出那两册绢书,翻开《转丸》,先看前言。这才知道,原来是鬼谷之十三、十四篇,为鬼谷子所著。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相传早已失传,杨雪玉早把前十二篇看得滚瓜烂熟,也时常猜测这十三、十四讲的什么东西,不想却在此处得到,实乃天意。想到此处,不由大喜,迫不及待的往下翻去,只见上写着:
转丸者,转其力而攻彼身,执其锐而下其坚,与分两之更重轻,则异其名,异其治,有如转丸者,故名转丸;纵横捭阖者,面临八方之艰辛,四周之善变。稍有不慎,则身首异处。故凡吾鬼谷之门徒,必应善于察敌势,摩彼意,固守门户。稍有变动者,精于转丸之术,应变之术如同转丸之任由心意,故可迅速消其势于弥形,纳其力于己。故善于转丸者,可八面玲珑,只手遮天,导阴阳于一身,化万物于无形。转天地如一丸之称心如意,化奇祸如翻手之易行!圆者不行,方者不止,转丸之最高境界也。。。。。。
这是什么?怎么和前十二篇不一样,这,这分明是一门内功修炼法门。震惊之余,赶紧打开《却乱》篇,读后更是讶然失色。原来那上面也是另有秘辛,是关于医药的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