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二) 一劳永逸(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云曹长带领的第一工兵小组全部阵亡不过,五分钟后,随着地堡内又一名战士的牺牲,第二拨日军工兵再度冲进了战壕。这一次,再也没有奇迹发生了,两大包炸药把整个地堡炸上了天。硝烟尚未散尽,日军已经高呼着涌入了阵地。
一个关键节点被攻破,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整条防线的逐渐崩溃。半个小时后,右翼的地堡已经四去其三,只剩下一个稍稍坠在主战壕后面十多米处的主地堡还在疯狂地倾吐着火舌。这个主地堡和其他三个小型地堡不太一样,是武进照搬未来德军地堡的防御特点修筑的,四面均开有射击孔,其作用就在于一旦阵地被攻破,作为核心的主地堡即可进行全方位射击,以阻挠敌军的深入进攻,打乱敌军的进攻节奏,从而为己方的反攻赢得时间。
不过,抗日铁血军的反攻仍然遥不可及,所以这个孤零零的主地堡也只是在突入日军的围攻之下多支撑了十来分钟,随着地堡内的战士不断伤亡,机枪之间渐渐无法相互掩护,日军便趁着射手换弹匣的间隙步步逼近,直至最后“轰隆”一声,将这个地堡也送上了天,至此,抗日铁血军左翼阵地已经全部沦于敌手。
紧接着,日军便将进攻矛头转向了阵地中段,这里的情况比左翼好不到哪里去,二营留下的机动兵力所余无几,半小时后,两个小型地堡便陆续失守,张志先见势不妙,一旦剩下的两个地堡再告损失,整条战线便无险可守,便及时从为数不多的预备队中抽调了大半个班的战士填进了主地堡,这才堪堪阻止住了日军前进的步伐。
此刻二营的兵力可谓捉襟见肘,少了这平时微不足道的一点人马,张志先手头可用的兵力更加不虞分配。
“营长,部队伤亡实在太大,再这样下去,可就撑不住啦!”一个满脸烟熏火燎的连长跑过来,大声喊道。
张志先略一思量,咬了咬牙:“传我的命令,放弃右翼阵地,剩余人马退守中央,以地堡为依托,固守待援!”
那连长迟疑了一下,小声问道:“营长,那样罗司令和武团长要是救不了咱们,咱们可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张志先一瞪眼:“你才是王八!鬼子要想把咱们一口给吞了,也得看看他有没有那牙口!”
命令一下,二营剩下的几十名战士便开始有意识地从右至中央地逐次收缩防线,交替掩护,向仅剩的两个地堡方向撤退。
半小时后,第二线阵地除了中央百来米长的一段战壕,已经全部被日军所占据。张志先表面上镇静如常,心里却是说不出的焦急:难道自己堂堂一个特种兵穿越者,就要陨落在和鬼子打的第一场硬仗里?没理由啊,小说里可没主角死得这么快的!等等,连那些老外在内,超过十个穿越人士,难道自己不是主角?!或者,自己不属于主角这一边?
这想法宛如一桶凉水,从头浇到脚,让张志先打了个寒噤:武进啊武进,你可一定要把鬼子打回去啊,不然,咱们可就没得玩了。
“蛮牛,你真打算带着这帮新兵蛋子去冲日本人的阵地?”罗立胜看着正在整理队伍的二团战士,话语中充满了不安。这些战士朝气蓬勃,热血有的是,可基本上都是从没上过战场的菜鸟,不要说在东北军当兵,就连做过土匪、在民团警局混日子的也没几个。
武进苦笑了一下:“难道老罗你有更好的办法?”
罗立胜沉默了几秒钟:“或许我们当初的决策有误,不必在这里和鬼子硬拼一场……而且,我们对按现代方法训练出来的士兵的战斗力也估计过高,或者说,仍然低估了鬼子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唉,那些个电视电影害人不浅呐!”
“老鬼子和小鬼子当然是两码事,不过从书上看和真正亲身体验起来,还是不一样的,要不然,关东军虽败,怎么还能让朱可夫在诺门罕损失惨重?说实话,打到这程度,我已经很满意了,只要熬过这一仗,部队肯定能很快成长起来!”

“说是这么说,可老鬼子长谷现在发了疯,对他来说,鬼子的伤亡已经算得上是惨重,回去他跟多门二郎可不好交待……我看只要撑过这一波攻击,我们就可以撤退了,看鬼子以后还敢大摇大摆地往前闯!”
“呃,老罗,这种狠话咱们回头再说,当务之急,是怎么把老张和他的二营给救出来!”
罗立胜再次担忧地看了看外面已经差不多整理好队伍的二团:“小武,先不说这些菜鸟能不能救出小张和二营,伤亡惨重恐怕是在所难免了……我不怀疑他们不怕死,可就这么把已经有一定基础的部队投入到这样的进攻作战中去,是对他们的生命不负责任啊……”
武进点点头:“老罗,你说的不错,但是我们别无他法,打仗总要死人,除非咱们听任老张自生自灭……”
门帘一动,人未到声已到:“还有一个办法!”
咦,奇怪,在鬼子侧后游荡的小白脸怎么回来了?武进一回头,就看见一脸风尘仆仆的李葆红正掀帘而入。看到他,武进和罗立胜都是心头一动。
“哦?你是说?……”
“不错!斩首行动!”
半小时后,抗日铁血军对第二道阵地的右翼发动了进攻,指挥进攻的不是武进,而是经验更为丰富的总司令罗立胜,他将一团一营的残兵和三营的部分精兵组成敢死突击队,由郑常松带领,形成攻击箭头,志在击破右翼的日军,即使不能击破,也要令其无暇对张志先固守的中央阵地继续攻击,以减轻其三面受敌的压力-----之所以选择右翼,自然是因为之前日军将重兵大都投入对左翼阵地的进攻,在右翼只有一个中队左右的兵力。但是如果再拖延下去,等到日军完善了防御兵力分布,其增援部队再赶上来,势必将更加取得难以突破。
可就是这一百多名日军,凭借着抗日铁血军的既有阵地,以机枪和掷弹筒为火力支撑,牢牢地阻挡着郑常松所部的突击。如果说在阵地防御作战时,铁血军官兵的表现还算得中上水平,那么在行进间的躲避、射击能力,就与久经训练的关东军士兵相差不至一个档次了。所以任凭郑常松急得满头大汗,也徒呼奈何,他是人不是神,虽然穿越过一次大难不死,可也没有猖狂到全凭一己之力往枪林弹雨里冲的地步----鬼子的枪法绝非吃素的。
好在不久之后,冼峰带回来一个利好消息:以勃利民团、部分退至吉林的辽宁军和一些绿林队为主干组成的勃利抗日义勇军从北面对长谷支队发起了袭击,以配合抗日铁血军的阻击战斗----裴老爷子是其主要首领之一,唇亡齿寒,在他的据理力争之下,该部拖延了数天,才最终决定对长谷支队实施攻击,而不再袖手旁观。
该部义勇军鱼龙混杂,素质良莠不齐,但是胜在人数众多,七七八八加起来不下万把人,对长谷支队负责侧翼警卫的日伪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迫使长谷部照晤不得不抽调了两个中队的日军,分别向北向西展开警戒,并构筑简易防御阵地,同时尽量收缩北面的防线,以防被勃利抗日义勇军的大股部队渗透进来,进而威胁到支队指挥部的安全。这样,除了预备队和守卫炮兵阵地的部队,手握重兵的长谷居然也开始觉得兵力有些紧张起来,一时之间,便无法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对抗日铁血军的攻击中去。
当然,这也是因为在他看来,日军已经基本占领第二道阻击阵地,那一撮仍在负隅顽抗的小股支那军队不足为道,击破穆棱河对岸支那军的阵地已是指日可待。而一旦击破当面的支那所谓东北抗日铁血军,长谷支队便可以向北展开,再寻机歼灭勃利抗日义勇军。打垮这两股支那军队之后,支队便可继续挥师东进,直至密县,最终进抵中苏边界,这样,即使是以凶残暴躁闻名的多门师团长也不好再对长谷支队在穆棱河两岸的巨大伤亡多说什么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