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一) 防守反击(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天前,吉林自卫军主力就已经迂回到了密山县城的西南方由于多门师团在南翼的兵力依旧相当强大,包括一个基本完整的联队外加若干辅助部队,总兵力近于四千人,如果贸然发动攻击,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突袭效果,但是在防御作战中,以日军的战斗力,如果有较为充足的兵力,能够在很长时间内阻挡住训练和装备水平都贫弱得多的中队,从而使得其南翼被突破的风险大大降低。所以,在李杜司令的再三考虑之下,并经罗立胜、武进根据密山城内战斗情况的认真评估,双方多次协调,共同决定城内的守军打得更猛一些、再坚持几天,迫使日军从南翼抽调兵力支援攻城作战。
通过抗日铁血军各守城部队的浴血奋战,并半真半假地不断向东门方向退却,让前原宏行生出了一种再加一把劲就能够夺取最后胜利的观点。同时,抗日铁血军在密山城南面的守军摆出了只能困守、无力反击的态势,最终成功地使前原说服了多门二郎,从南翼的步兵第30联队抽调了两个大队的兵力,投入了密山这个血肉磨坊。
如此一来,日军的南翼便骤然变得漏洞百出,以区区一个大队及辅助部队、一千余人的有限兵力,又无机动部队提供支援,根本无法守住宽大而空虚的防线,当然,日军的指挥官们也没有考虑中队进攻的问题-----支那人会发动反击?这怎么可能!
日军的最高指挥官,还有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军国幕僚们,对于战斗的进程过于托大,在他们看来,当面的抗日军队无疑会拼死守城,如此只需在城内予以对手沉重打击、占领城池,支那守军必定溃散无虞。
虽然在穆棱河畔,日军在渡河时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但那只是酒井隆那个酒囊饭袋太过愚蠢造成的,第二师团主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因而未能对那场战斗加以足够的重视。而且,在日军官兵的潜意识里,他们仍然对中队、尤其是非正规军不屑一顾,说是眼高于顶也不为过,完全是老子天下第一的自大念头。
此外,城区作战时双方距离过近,城外中国守军的防线又基本处于密林边缘,日军航空队的支援作用大打折扣。开始的时候,还时不时有两三架飞机精神振奋地飞到中队的控制区域袭扰一番。没过几天,日军飞行员们便发现,再这么做下去,除了继续浪费宝贵的航空汽油和炸弹之外,对守军造成的打击微乎其微。
等到战斗热情一过去,高傲的帝国飞鹫们便对这种无关痛痒的作战方法提不起任何精神了。在密山的上空,这些嗡嗡乱叫的铁鸟们出现的频率便一日少似一日,直至最后终日不见。至于让这些自觉高人一等的大爷们来执行侦察任务,更是痴心妄想:对不堪一击的支那军队,有必要如此重视么?还是让陆军那些两条腿的家伙们干脆利落地解决掉他们吧!
偶尔有一架飞机在密山上空飞过,也纯粹属于敷衍了事,高贵的飞行员是决不肯降低高度仔细搜索的,一来当地密林遍布,视野不佳,不容易观察情况,二来机遇与风险并存,那两架在穆棱河畔折翼的倒霉鬼的下场没人想去尝试----以帝国飞鹫们托大的程度,他们一致认定那只是个意外的意外。
这样,异常骄纵的日军在懵懂无知中,慢慢陷入了极为不利的战斗态势:东面,被抗日铁血军死死顶住,进展以米计算;南面,数万吉林自卫军正悄然砺兵秣马、枕戈待旦,只待时机到来;北翼,冯占海的吉林抗日义勇军与浜本喜三郎大佐的步兵第16联队原本就僵持不下,在多门二朗将该联队的一个大队抽调走之后,仅凭其剩下的两个大队,便不足以发动有力进攻,事实上,除了零星的小规模进攻,该联队已基本上处于守势,再加上在北面活动的小股抗日军队,对第16联队的侧后造成了一定威胁,令日军不胜烦恼;西面,活动频繁的抗日铁血军侦察营和狙击大队,就不是让日军烦神这么简单了,多门二郎简直对这些神出鬼没的袭击者无比抓狂,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抓来剥皮抽筋,却仍然不得不将有限的预备兵力中的很大一部分投入到围剿作战中去。

虽然关东军第二师团仍然保有相当强大的力量,但在四个方向上的处境都好不到哪里去,然而,以多门二郎为首的日军军官对此没有丝毫的清醒认识,他们只对前原宏行的第3旅团在密山县城内的战斗进程之缓慢感到极不满意,却绝不以为中国抗日军队会有什么翻盘的机会。
抗日联军是为保家卫国而战,占据了人和之利;神不知鬼不觉地对日军侧翼形成了包围之势,又占据了地形之利;随着步兵第30联队的主力被抽走,发动进攻的时机的选择权已经完全落在了抗日军队的手里----天时、地利、人和,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然,最后的结果,还得取决于日军的战斗力、组织和反应。至于日本人的运气如何,用不了多久,便会自然见分晓。
前原宏行拿着电报译文的手在颤抖,多门二郎比他更加不堪,浑身上下都在发抖。突如其如的噩耗,仿佛一下抽空了他那肥胖身体里所有的力气。如果在南翼有一个联队的兵力,多门二郎断然不会如此慌张,根据刚刚传回来的情报,支那军队在南翼发动进攻的兵力不下三万人。现在已经不是八国联军进北京、随意屠戮义和团民的那个时代,一千对三万,日本兵再怎么强悍,也不可能守得住漫长而空虚的防线,更何况支那军队乃是有备而来,趁着日军开晚饭、异常松懈的时候,才断然全军出击。
这三天来,步兵第三十联队第二大队在南翼的作战可谓波澜不惊,十分轻松惬意。既然兵力捉襟见肘,无法发动进攻,而支那军队一如既往的瘫软,没有一丝一毫反攻的迹象,就连若有若无的骚扰都几乎完全停止了,日本人便乐得清闲,就在几处简易营地里待着,无聊地打发时光。士气不谈低落,也高昂不到哪里去,警惕性更是降到了最低。
黄昏时分,除了那些心不在焉的哨兵,大多数日军都吃上了比中队要丰盛得多的晚饭。就在这个时候,随着李杜将军的一声令下,吉林自卫军决然发动了进攻。一阵突如其来的炮火急袭将日军的几处营地炸得一片狼籍。
日本人在自己的营地里还没有带着枪去吃饭的习惯,更谈不上躲起来吃饭了,大多是和自己的好友乡亲围成一圈,边闲聊边吃饭。没想到刚吃到一半,炮声一响,炮弹便在营地里炸开了花。
日军遭此突袭,顿时乱作一团,没头苍蝇似地到处乱跑。一时之间,官找不兵,兵找不官,就连枪支弹药也不知道丢哪儿去了。雪上加霜的是,一发炮弹无巧不巧地落在日军大队长的饭桌上,当场将心情愉快的大队长撕成了碎片,前来陪酒的三个中队长两死一重伤。几乎是一瞬间,日军的指挥机构就彻底瘫痪了!
群龙无首,亦是难免一败,何况失去了指挥的日军还算不上龙,惊慌失措之下,其混乱程度更是不堪。虽然日军的战斗意志仍然坚强,但是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因而,仅仅不到一个小时之后,关东军第二师团第十五旅团第三十步兵联队第二大队的顽抗就被潮水般涌来的吉林自卫军彻底粉碎了。兵力分散的日本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命大能够逃回去报信的,不过十之一二,基本算得上是全军覆灭。
吉林自卫军打垮当面之敌后,几乎是紧踩着溃兵的脚后跟,马不停蹄地继续推进。根据计划,该部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向东,从背后夹击攻城的前原支队,另一路则折向西面,直扑多门二郎的师团部,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多门那个胖子搞定,切断日军的后勤线,第二师团便将不战而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