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九) 扛旗大战(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东军第二师团从南北两翼抽调来的三个大队的生力军逐次投入攻城作战通常说来,添油似的兵力投入乃是兵家大忌,不过,密山城内的兵力展开空间有限,再加上前原宏行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供在难熬的等待中浪费,所以,日军的增援部队在两天内分别赶到后,便立即对守城的铁血军发动了攻击。
虽然增援的日军对铁血军的城区作战模式相当陌生,但是所谓一力降十会,在日军的精强战力以及将近三倍的绝对兵力优势的日夜重压之下,抗日铁血军所控制的区域被步步压缩,到了第三天的中午时候,只剩下东门附近的一块有限地区还在二团、三团和决死队的手里。由于几天来日军漏夜猛攻,侦察营无从发挥其战斗特长,武进又不愿意把这样的特种部队损失在阵地消耗战里,便早早地撤出城外休整去了。
到了午后时分,前原宏行向多门二郎保证的三天时间还剩下大半天。根据两天多来的战斗进展情况,前原少将绝对有信心在天黑之前将城内的支那守军彻底歼灭,如果再能幸运地抢回东城门上插着的联队旗,那就是非常完美的结局了----至于伤亡问题,暂时不在少将的考虑范围之内。
成百上千的日军掀起了一波接一波更加猛烈的攻击。从空中往下看,整个密山城几乎完全化作了废墟,弥漫的烟尘使得视线极为模糊,稍远一些便难以看清周围的环境----实际上也没什么好看清的,除了残垣断壁,就是碎砖断梁。前原宏行早已没有了酌上几杯清酒的,只想着越早占领全城越好。
在日军不要命的狂攻之下,抗日铁血军的建制早已被打散,不少连队基本拼得差不多了,还活着的官兵们并不退缩,他们自觉地组织在一起,由军衔最高者指挥,继续和日军奋勇拼杀,直至战死,或与阵地偕亡。
东城门上的守卫者们不顾日军火炮轰击所造成的惨重伤亡,牢牢地控制着这个制高点,用机枪火力一刻不停地压制敌人的疯狂突击。正是他们的绝大牺牲,才使得城内的部队能够在日军的兵力、火力双重优势下苦苦支撑到现在。
怎么还没有结束战斗?!前原宏行看了看渐渐西移的红日,心里的焦急感愈发强烈。这些支那守军为什么如此之顽强?东城门处那块不大的阵地,就好像海边的礁石,一的海浪冲涮上去,可任凭浪花再怎么猛、再怎么大,浪潮退去,它总能再次浮出海面!
前原宏行已经无法形容自己那无比郁闷的心情,明明看着部下扑上去了,似乎就要占领阵地,支那守军却一次又一次地仿佛从地下冒出来一般,在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在一阵让前原看得心惊肉跳的残酷肉搏之后,日军便很是无奈地一次次被打退下来。
双方的战线犬牙交错,相隔不过十余米,不消得几步,便能和对方刀枪相见。穿着灰色和黄色军服的尸体在瓦砾上堆了一层又一层,不等刚刚阵亡者的尸体冷却下来,每每隔上半个小时左右,双方的军人便踩着它们展开新一轮的亡命拼杀。几分钟后,人潮退去,原来的尸体上便又铺上了一层热血流淌的新鲜尸体。
前原宏行实在无法明白,帝人的无畏于死亡是出了名的,从日俄战争以来便是如此,他们的勇往直前可以让对手杀到胆寒、杀到手脚发抖!可是,武装到牙齿的他们在装备简陋得多的支那守军面前,为什么屡屡无法突破?就连最擅长的近战、夜战、恶战,都不能从对手那里讨得一分一毫的好去!这些支那人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石头,还是钢铁?抑或是他前原所不知道的什么物质?

前原宏行咬牙切齿地诅咒着对手的顽强,在潜意识里却仍然不得不心生敬意,毕竟,日本人对传统的勇者是相当尊重的。
日军又一次被打退后,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却没有如惯常般再次发动进攻。武进明白,这是日军在作最后的兵力整合,即将到来的,将是最为猛烈的决定性一击,不拿下最后的这块阵地,日军绝不会停止进攻。能不能在这次无穷无尽的搏杀中坚持下来,武进一点底都没有,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武进推测得没错,前原宏行的确是在作兵力调整,以作最后一击。他也能够看得出来,城内的支那守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出意外的话,胜利的欢呼不久就可以在东城门上响起!
可一小时后,就在前原即将下令发动进攻之前,师团部发来的一份紧急电报让他脸色大变,一颗心更是完全沉到了谷底。
前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双手捧着电报,又把译文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读了两遍,最终仍然不免失声惊叫:“什么!南面出现大批支那军队?!支那主力?这怎么可能?不!这绝不可能!!!”
六月,后来的所谓“满洲开拓之父”、时任伪满吉林省依兰地区(位于哈尔滨附近)警备顾问的东宫铁男,向石原莞尔提出向北满武装移民的“以在乡军人编成吉林屯垦军基干部队,永久驻在吉林省东北地区的意见书”,认为实行“军事的长期镇压,不如移来武装移民团体永久地定居更为彻底”。其意十分明显,便是将东北作为日本的殖民地,通过大量的殖民,达到最终将东北完全日本化的目的。可以想见,如果此计得逞,数十年后,东北的居民将只剩下日本人,充任奴隶的中国人仅能苟延残喘而已。
一日,马占山所部在呼兰、海伦一带与日军发生战斗,战况甚烈。
三日,李顿调查团在沈阳附近视察柳条湖铁路爆炸现场,当然,是日本人重新布置过的,不过,即便如此,在场的日本官员解说起来,依旧是漏洞百出,不难看出其中大有猫腻。
六日,国民党政治会议决定进行恢复中苏邦交的谈判,以使日本有所顾忌,再次证明了丘吉尔的看法:利益是最重要的,至于意识形态,在利益面前,至少暂时是可以忽略的。
十三日,伪满洲国通告接收大连山海关,从而阻绝了关内关外的海关通道,致使关外海关税收尽数落入敌手。
十四日,日本众议院通过决议:“政府应迅速承认满洲国。”意图通过国际公法上关于对新国家承认的规定,造成伪满洲国存在的客观事实。
十五日,日本骑兵第一旅团在大连登陆,关东军在东北的力量继续增强。
十六日,蒋介石出动五十万军队发动第四次“剿共”,与对东北沦陷的不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二十五日,南京政府外交部向九国公约关系国提出:“满洲国是日本人一手包办的,日本政府终于予以承认,这是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就此,日本外务次长有田恐吓英国驻日大使Ldley:“这次中方就承认问题向国联发出呼吁,国联如果予以受理并作出任何意味着禁止日本承认的决议,都将刺激日本的国内舆论,或许将使我国政府不得不加速承认的时间。”于是,十九国委员会和国联行政院没有受理中国方面的请求----强权再次了公理。
二十七日,伪满洲国发表接收东北关税的声明,大连等九个税关改为伪满税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