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一) 新的考验(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到了五月头上,春回大地,山野间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对于东北的抗日武装而言,严冬却即将来临在东北的广袤土地上,虽然活跃着近二十万打着各种旗号的义勇军、抗日军,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将是大批武装到牙齿的精锐日军和伪满军队。
历史上的这时候,驻东北的日军不超过十万,但是现在,由于长谷支队的惨败,导致东北各路抗日武装士气大振,更多的民众投身到抗日救亡中来,从而迫使日军不得不将其在东北投入的兵力大大增强了。
至五月初,关东军主要兵力下辖:第2、第6、第8、第14师团全部、第20师团大部、第10师团一部,混成第4、第8、第38、第39旅团及骑兵第1旅团,陆军航空队则包括第10、11、12大队,再加上几个旅团规模的守备队、宪兵队等等,其兵力达到了空前的十五万余人。
其中,第4混成旅团是以第8师团步兵第17联队为基干编成,即将归建;第8混成旅团以第10师团部分兵力编成;第38混成旅团以第19师团第73、76联队编成,第39混成旅团以第20师团第77、78联队编成,这两个混成旅团均由进驻东北的第20师团师团部指挥----第38混成旅团本应在当年6月重归朝鲜军建制,现在不但赖着不走了,而且干脆连带着第19、第20师团全部划归关东军建制,两师团主力也即将从朝鲜进入东北。
第6师团在历史上到1932年末才从日本侵入东北,现在提前船运而来;第8师团原属于朝鲜军建制,于4月进入辽西地区,归属于关东军统辖;第14师团在年初乘船前往上海,准备增援参加“一二八”上海事变的日本海陆军,不过待其抵达,战事已然结束,于是便略加休整,比历史上提前十天重新上船,于4月下旬直抵东北。
至于第2师团步兵第3旅团长长谷部照悟少将被击毙所产生的空缺,由参加了“一二八”上海事变的第9师团第6旅团长前原宏行少将调任,其麾下的步兵第4联队长的职务,在大岛陆太郎大佐同样客死他乡之后,由参谋本部作战部的中国课课长、刚刚晋升大佐的酒井隆继任。
说起这个酒井隆,虽然现在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大佐,但绝非简单人物。其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0期、陆军大学第28期,1924年以少佐衔任日本驻济南领事馆武官。四年后,他一手策划制造了“济南五卅惨案”,并因此晋升中佐,回国后在参谋本部作战部任职,是个出了名的中国通。历史上,1934年8月,酒井隆调任日本驻天津的支那驻屯军参谋长,亲自起草了何梅协定,穷凶极恶地将军刀架在何应钦的脖子上,逼迫何应钦立即签字,自此把国民党及东北军名正言顺地逐出了华北。1941年11月,酒井隆以中将衔升任驻广东第23军司令官,同年12月率军占领香港。1945年2月,酒井隆在北京设立酒井机关,和重庆国民党方面进行和平谈判,同年底,被中国政府以战犯罪名逮捕,次年8月27日,被南京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并于9月30日在南京雨花台被执行枪决。现在,由于大岛大佐的身死,酒井隆提前担任了一线军职,至于他还有没有机会重复他在历史上所干的罪行,就得看东北抗日武装的英雄好汉们能不能把他给永远留下了。
长春。关东军司令部。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大将端坐在宽大厚重的办公桌后面,表情严肃而狰狞,双眼凝视着下手两侧就座的一众将佐。十余位中将、少将目不斜视,戴着白色手套的双手放在膝盖上,腰杆挺得笔直,同样表情严肃。
几分钟后,本庄繁一声咳嗽,打破了司令部的沉默:“各位将军,时至今日,我关东军虽已夺取满洲的所有重要城市,但是,那些所谓的支那抗日军、义勇军、自卫军,屡屡袭扰我军交通线和驻地,对当地治安造成了很大威胁,必须加以清剿!”
“其中,尤以辽西、吉东和黑龙江北部的匪患最为猖獗,想必诸位都已经知道长谷少将在吉东的不幸遭遇,因此,皇军清剿的重点,将放在以上这三个地区。……我命令!”
连同本庄繁在内,将官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一个个挺胸腆肚,志得意满,在他们眼里,那些不堪一击的支那土匪必将被大日本帝国的精锐部队碾得粉碎、必将成为他们晋升的垫脚石!

“第6师团、混成第38旅团及骑兵第1旅团负责在辽西清剿匪患,混成第39旅团接替第2师团驻防哈尔滨周边地区,第2师团进剿吉东,第14师团攻击黑龙江马占山所部,第8师团作为全军机动部队。航空队第10、11、12大队分别支援上述各部作战。……作战代号:三省大讨伐;作战时间,自五月十日至六月三十日。望诸君多加努力,务必将支那土匪尽数剿灭!”
“哈依!天皇陛下万岁!”
“第2师团,老对手!”罗立胜随手把李杜派人送来的情报放在一边,“小武,你看看。”
武进拿起来,翻了翻:“换得挺快呐,才被干掉一个少将,就又送了个中将来。老罗,咱们要是把多门这老家伙也解决了,关东军的乐子可就大了。”
“呵呵,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谁不想啊,可这一回,第2师团是倾巢出动,啧啧,常设四单位制挽马师团,足足两万五千人呐!本庄繁真是一片好心,让多门找咱们报仇雪恨来了。”
武进摸了摸下巴:“是不少,咱这几千新兵蛋子可抗不住。不过他多门还不至于把咱们铁血军放在首要位置吧?鬼子先要打的,恐怕是李司令的吉林自卫军。”
罗立胜一翻眼,没好气地道:“你还真把自己当外人!好歹你也是自卫军独立旅的团长吧?”
“呵呵,咱俩就甭自欺欺人了,好处是得了不少,可没帮人家李司令什么,基本上就是一独立王国。不过呢,话说回来,打鬼子不分东西南北,咱们是不可能鞋底抹油的,打,是一定要打的!”
“嗯,根据赵参谋的说法,吉东这一带的抗日武装已经不下六七万人。人数是不少,但是鱼龙混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根本无法整合到一起,战斗力实在堪忧啊!”
“是啊,大部分人是真心抗日,也有想混水摸鱼、见风使舵的,还有的就是被鬼子收买的汉奸卖国贼!想一心打鬼子,难!难!难!”武进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天气这么好,武团长叹什么气呢?”门帘一掀,进来一位身材高大的军人。
刺眼的阳光洒在武进的脸上,让他不由自主地眯起了眼睛,背着光,看不清来人的模样,不过,光听声音就知道了:赵远志。
“呵呵,赵参谋,我说今天一大早起来就听见喜鹊叫得欢,原来是您这位财神爷上门来了!是不是又给咱们独立旅送好东西来了?”赵远志这阵子为抗日铁血军弄来了不少物资,便水到渠成地得了个“财神爷”的雅号。
赵远志也乐了:“武团长,看不出来您还能掐会算呐……没错,我是带了一批弹药来,算是大战前最后一次补给吧。”
“有劳费心有劳费心,咱们就不多客气了……咱探个口风,这次关东军第2师团东进,咱们怎么办?”
“我也正是为这件事情来的……李司令请各部主官明天下午二时去司令部开个作战会议,商讨作战方案,还请罗旅长准时参加。”
罗立胜点点头:“好!没问题,我一准到!”
武进插了一句:“老赵,是打还是撤?有没有什么风声?李司令怎么想的?”
赵远志咋吧了一下嘴唇,为难地摇了摇头:“李司令的想法我不太清楚,至于大家伙儿,有坚决要打的,也有建议撤的,还有个别人畏敌势大,想临阵投敌,被李司令拿下关起来了。”
“呵呵,这还有人敢往枪口上撞?李司令是一心打鬼子,怎么可能容忍这种卖国求荣的东西!要我说,直接拉出去毙了省心!”
赵远志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武团长说得对!只是李司令觉得人心有点不稳,大敌当前,杀一儆百这种法子有利有弊,须得慎行。……好了,不说这个了,话已带到,罗旅长、武团长,赵某人还有公干在身,就不多说什么了,等这场仗打完了,咱们再找机会唠嗑!”说着,拱拱手,就要告辞。
两人连忙送到门外,看着赵远志上了马,在一队警卫地簇拥下往村口纵马而去。罗立胜扬声叫道:“赵参谋,一路顺风!明天见!”
赵远志回头摇了摇马鞭,一转眼的功夫,几十匹战马便绝尘远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