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六) 分合之势(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司令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就是听宣不听调嘛!”李杜在官场里打过这么年的滚,显然早就预料到了这种结局的可能性,没有什么迟疑地就一口答应下来,“行,没问题!至于部队的番号,以贵军的意思为主,贵军需要哪些物资的,直接跟赵参谋说,赵参谋就留在贵军处,这样联系更方便些
联系是方便,不过探查抗日铁血军的底细也很方便,赵远志担当的角色和大使馆的武官差不离,说是钉子可能不太好听,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好,有赵参谋在,我们就放心了。”罗立胜也是睁眼说瞎话,不过这会儿不接受赵远志显然是不符合经济学定律的,所以大伙儿慨然受之。
赵远志微微一笑,抬臂敬了个军礼:“还请几位多多关照。”
大伙乐呵呵地表示了一番欢迎之意,李二鬼甚至和赵远志很快就勾肩搭背起来,热络得好像失散多年的兄弟。
看到抗日铁血军的主官们并不排斥赵远志的存在,李杜也放下了不少心思:“那么,诸位,合并抗日的事情就这么说定了,贵军所需的物资,李某回去之后就尽快调拨一部分来。……队伍上还有不少事情亟待处理,李某不便多作叨扰,就此告辞了!”
武进、罗立胜等纷纷拱手致意:“李司令客气了,有什么事情尽管派人来通知就是。”
李杜呵呵一笑:“好!赵参谋,得空就向罗司令、武团长他们多请教,这几位都是对付日本人的高人!有什么事情,一定及时通知我。”
赵远志又敬了个礼,表情严肃:“是,司令!”
李杜满意地点点头,同在场众人挥手告别,便在警卫连的簇拥下纵马而去,不一刻,便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
穆棱河一战,关东军固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抗日铁血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团就差要被撤销编制,二团在日军的炮击下也蒙受了些许损失,还有二三十个吓破了胆的家伙打消了在抗日铁血军混饭吃的想头,借着炮击造成的混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另一个损失惨重的就是冼峰的侦察连,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日军重压下,一批最精锐的战士血洒疆场。除了人员损失,弹药和枪械的损耗也非常之大,如果再打上两天,战士们就得靠拼刺刀肉搏了。
所以,放在抗日铁血军主官们面前的,基本就是一个破了七八个洞的烂摊子,武进脑子里就一个词来形容目前的境况:百废待兴。
“一团必须重建!”武进斩钉截铁地道。
“对!尤其是一营!”李二鬼挥舞着鸡毛,当成了令箭使唤。
“嗯,一营的表现确实非常顽强,值得全军学习。”大伙儿对此一致认同。
“那当然,有什么样的营长,就有什么样的兵!”李二鬼听着大伙的夸奖,不但心里乐开了花,眼睛也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司令,团长,怎么着也得给点奖励吧?”
罗立胜乐了:“行!好兵紧着你们一营先挑!”
李二鬼的一营露了脸,作为直属上司的武进也是面上有光:“我提议,将一营命名为穆棱河营,以表彰他们在这次战斗中的英勇表现!”
这种以战场地名命名参战单位的方式,通常只会授给立了大功的部队,而且这样的部队日后多半会成为王牌。命名的头牌啊!一听这话,李二鬼的眼睛已经笑得彻底不见了。
“嗯,是个好主意!就这么办!”罗立胜立刻拍板。
武进呵呵笑着,用力拍了拍只顾得上傻笑的李二鬼:“李营长,再接再厉啊!”
大战之后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招募新兵、掩埋阵亡将士、治疗伤员、筹措物资、整编部队,诸如此类,让一行人等忙得晕头转向。几天后,吉林自卫军送来了第一批物资,总算让焦头烂额的丁玲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这一战东北抗日铁血军打出了赫赫威名,大长了民众的志气和信心,慕名而来参军的青年在征兵处排成了长龙,乐得主官们嘴都快合不拢了。只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丁玲已经快被后勤物资的匮乏逼得发疯了。

短短几天功夫,抗日铁血军的人马就从不足两千飙升到了七千余人,显而易见,尽快训练新兵成军,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与抗日铁血军的乐中带苦相比,多闻二郎中将则完全处于暴走的边缘,如果不是第二师团主力之前顺利拿下了哈尔滨,这场北进东征之战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前所未有的失败!关东军的耻辱!
自从日俄战争之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这样的大亏日本军队几乎从来就没有吃过:自第三旅团长长谷部照悟少将和步兵第四联队长大岛陆太郎大佐往下,日军共计阵亡七百二十三人,负伤两百三十六人(至于被子弹擦破一点皮之类的小伤是不算在内的),失踪十七人,总计损失九百七十六人-----这意味着一个满编大队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至于伪军这样的炮灰,死得再多,也只是帐面上一些冷冰冰的数字,对生性残忍暴躁的多闻中将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近千名精锐关东军官兵的伤亡,就像一团烈火,无时无刻不在灼烧着多闻的心。
司令部里的各种器具被怒火满腔的多闻砸得面目全非,十几位将佐靠在墙边站成一排,腰已经弯得无限接近九十度,但是没有人敢于动弹一下,全都勉力支撑着有些不稳的身形。
“八格!吉林自卫军!东北抗日铁血军!很好,很好,非常好!”多闻一脚将一张已经歪歪斜斜的椅子踹得四分五裂,咬牙切齿地道:“我实在不明白,一群支那土匪,居然能打败所向无敌的大日本皇军?”
将佐们无人接声,他们也无法相信这一点,但是裸的事实就摆在眼前,容不得他们不认帐。
屋子里沉默了两分钟,军衔仅次于多闻的步兵第十五旅团长天野六郎少将小心翼翼地微微直起身子:“中将阁下,对于这些顽抗的支那土匪,必须派遣大军予以坚决的剿灭!只是,眼下我师团兵力严重缺乏,占领尚嫌不足,根本没有相应的机动兵力进行清剿作战,所以,必须向朝鲜军和军部请求支援!”
听完这番话,多闻慢慢转了两圈,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发报!”
三月一日十时许,伪满洲国宣告成立,熙洽发表了所谓《满洲国建国宣言》,并贴出了“关于国体和国旗”的布告----本来这活儿是大汉奸张景惠干的,奈何他已经成了枪下之鬼,便由熙洽硬着头皮上了。
十二时十五分,奉天冯涵清、吉林张燕卿、黑龙江赵仲仁、内蒙古苏宝麟、呼伦贝尔凌陞、东省特别区保康到达旅顺向溥仪“请驾”。
三月九日下午三时,一百三十名日伪官绅、记者在破旧不堪的原长春道尹衙门集会,举行溥仪的“执政”典礼。熙洽和臧式毅分别将用黄绫包裹的伪满洲国国玺和执政玺捧献给溥仪,然后由郑孝胥宣读了不足百字的“执政宣言”。可笑的是,这完全是一帮跳梁小丑的自娱自乐,群众拒挂伪满洲国国旗,外国领事也无人参加庆祝晚餐会。
三月十二日,伪满洲国外交总长谢介石向十七个国家发出“对外通告”,要求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然而,甚至连日本也没有贸然承认伪满洲国。
三月十四日,国联调查团抵达中国,以调查“九一八”事变的原委与责任所在。
至一九三二年三月底,伪满洲队约八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原东北军收编而成;伪警察约十二万人,其中六万人为原东北警察。叛变投敌的原东北军将领主要包括原洮辽镇守使张海鹏、原驻吉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原第十六师师长于琛澂、原延吉镇守使兼东北军陆军独立第二七旅旅长吉兴、原驻山城镇的东边镇守使兼辽宁省防军第一旅旅长于芷山、原驻满洲里的独立骑兵第八旅旅长程志远。
而且,伪满洲各编制序列的主官均由叛国之东北军将领组成,包括:奉天第一军管区司令官于芷山、吉林第二军管区司令官吉兴、黑龙江第三军管区司令官张文铸、哈尔滨第四军管区司令官于琛澂、兴安警备军司令凌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