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盐与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7盐与碱
“陈先生,今天给我的惊喜是什么?难道是索尔维法成功了?”一早范旭东就被陈剑锋喊着到了大院,说是要给他一个惊喜,他看见陈剑锋手里一个白色细粒晶体的广口瓶,这段时日,作为外事厅长,范旭东周旋于各家报刊的记者评论员以及各国驻华外交人员那里,从北京到上海,控诉日本人纵匪为乱祸害地方的罪行,刚回鲁北没几天,对鲁北的实业建设和科研研究的进展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步步紧盯。
“旭东兄,不是纯碱,是精盐。”说着陈剑锋递给范旭东一个广口瓶,里面装着少许细盐。
“不错,颗粒均匀,晶莹洁白,与久大产的精盐差别不大,只是颗粒略微大一点。”范旭东可是盐业方面的行家,凑到眼前仔细看完,边说边到处一小撮,捏起几粒细盐放在嘴里细细品味。
“咸味正,比久大的精盐多了些自然的味道,但是略微带点苦涩,估计是最后的冲洗过程不彻底,有氯化镁的残留,不对,我们鲁北精盐厂的设备都是采购美国的真空罐精制盐设备,不应该存在这个氯化镁残留的问题,也不对,我们的精盐年后就投产了,不是这种,难道又改了工艺?”范旭东有些疑惑,又觉得陈剑锋有些大惊小怪,这也算惊喜。
“厉害,旭东兄不愧为制盐专家,仅仅看看尝尝就发现这种盐诸多的优点缺点和与久大和我们鲁北精盐的不同,不过,旭东兄,这盐可是直接晒出来的。”
“什么?直接晒出来的,不可能,盐粒如此均匀洁净,色泽如此晶莹剔透,一点其他杂质都没有,怎么能晒出来呢?”范旭东原先在天津拥有过参股的盐场,对于盐田生产并不陌生,所以他相信这种盐确实是晒不出来的。
“走,知道你不信,今天和你一起去盐场看看。”
不止范旭东不信,黄长锁也是多年的老盐工了,可是看见自己管理的盐田里晒出了如此好的盐,如非亲眼所见,他也不相信。
与其他的盐田不同,黄长锁管理的这幅盐滩是经过特殊改建的,抽取上来的卤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先进入的是一个过滤池,过滤池是一个十亩左右的长方形水池,底部池壁先是铺上十公分后的红泥粘土作为防水层,红泥上面再铺就一层本地土,这个和其他盐田的蒸发池没什么两样。
红泥质密不渗水,但是却是见水粘糊糊的,缺水就干裂板结起皮,本地土就是本地所有的不是红泥的土,铺在红泥上面压实起保护防水层的作用,但这个过滤池又在本地土上面打了一层十公分的三合土,又在三合土上面铺了厚厚的一层经过水洗的粗沙。
经过粗沙吸附过滤的卤水进入蒸发池,蒸发池大小与其他盐田一样,只是也在本地土上面打了一层三合土,这层三合土的表面经过压实平整,光滑的像是镜面一样。
最大的不同就是结晶池,结晶池的底部处理依旧有红泥本地土三合土,但在三合土上面铺的却是石板,池壁也是石板,石板直接的缝隙也用石灰抹平,除了材质的不同,这些结晶池全是长五十米宽两米的小池子。
而且从蒸发池到这些小池子的水道还有用蛭石木炭纱网做的过滤层,蒸发池的卤水要经过这些过滤层才能进入结晶池,当然沉淀池进入过滤池,再从过滤池进入蒸发池的卤水也要经过纱网的过滤。
不仅盐田的构造不同,这片盐田的作业方式也不同于传统的制盐方式。
传统的制盐方式,应该说是陈剑锋指导下改进的鲁北其他盐田的制盐方式和过程是这样的:
抽取卤水,经过沉淀池蒸发池的蒸发后,接近饱和浓度的卤水进入结晶池准备结晶,卤水这一阶段主要将卤水中的水分蒸发。
进入结晶池的卤水卤度大约是23度上下,氯化钠常温下的结晶卤度是24度,一接近24度,盐工开始往结晶池里撒“盐种”,盐种就是之前生产的原盐,撒入饱和卤水中起到催化加速结晶的目的,类似于人工降雨中碘化银起的人工冰核作用。
有了盐种,同时阳光和风继续对结晶池里的水分进行蒸发,氯化钠即原盐逐渐从卤水中析出,但卤水的卤度却是在增大,随着卤度的增大到一定程度,氯化钠结晶速度的峰值也到达顶峰开始放慢,一般这个卤度是28度,这时结晶池的卤水就要排入另一个结晶池,重新撒上盐种继续结晶,但这个盐池里氯化钠的结晶速度大大变慢,数量也很少,到了32度左右就停止了析出,这些卤水称之为“老卤”,如果没有利用就要排掉;而排净卤水的结晶池就可以收盐。
整个制盐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制卤,即制取高浓度的卤水,在晒盐法推行之前,广泛采用的是煎盐法,直接将海水卤水放入大锅中蒸煮去水分,得到食盐,所以这样的盐工又称之为灶户,民国现在的两淮地区还存在大量的灶户。
晒盐法省去了燃料这笔费用,对人工的需求量也少于煎盐法很多,就是建设盐田的初期投资远远大于煎盐法对炉灶的投资也能获得比煎盐法高得多的回报,原盐生产成本更远远低于灶户的生产成本。
但却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推行晒盐法的,晒盐主要是依靠太阳和风的蒸发作用,蒸发掉海水卤水中的水分,留下盐,但是却不是太阳最毒即蒸发量越高,风力越大的地方就能晒盐,还要有一个降水量大小的因素,还不是降水量小了就能晒盐,还要一个蒸发量和降水量差的大小,最后还要要求降水的季节性不均衡。
这些气候条件对晒盐业的要求限定了只有在以山东北部沿海为主的渤海沿岸能建设成本效益都有比较优势的盐场,特别是莱州湾畔除了满足气候条件的要求,还有地下卤水这个资源优势,这两大优势一结合使得鲁北的盐场具有压倒性的成本优势,更不用说陈剑锋指点下研发的新工艺流程。
鲁北羊角沟南面的南桥盐场去年年底刚刚建成一小半,与美方的合资盐场那时还没有开工,经过年后这两三个月的建设,南桥盐场已经大半完工,正在利用雨季前的最后时日抓紧制卤,羊角沟所在的地区听那些老农说,降雨集中在阳历678月份,老盐工也说,春盐的生产量能占全年的六七成多。
不遇到降雨的时候,制卤的一般周期是一个月左右,第一次结晶的周期大约在两三天,期间肯定会刮风,这时候,盐池里的水会随风荡漾,就会搅动池底的本地土层,将细小的土粒混合在卤水中,扬尘也会落入卤水中,此外在收盐饿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往原盐里混入泥土等杂质,这就导致原盐发暗黄白色,晶体也不透明,是为粗盐,精盐就是将原盐融化后取出泥沙等杂质重新结晶后得到的精制盐,但是黄长锁管理的这片盐田却直接得到了精盐这怎么不能不让人吃惊呢?
“旭东兄,实际很简单,原理是尽量使卤水避免晒盐过程中受到污染。沉淀池过滤池可以将刚抽取的卤水中的泥沙过滤,处理过的蒸发池结晶池避免受到盐池自身的污染,两者之间的过滤设施使得进入结晶池的卤水更加的洁净,而特殊建造的结晶池又避免了在收盐过程中的再次污染,收盐方式也采用的新方法。”陈剑锋从头到尾将这个盐田介绍了一遍。

范旭东边听边颔首,突然“如何避免制卤过程中受到扬尘的影响呢?还有这个盐粒如此细小,盐种怎样处理呢?”撒了盐种的原盐洁净颗粒大,原盐颗粒越大表明质量越高。
“缩短制卤周期,一是扩大蒸发池的面积,二是减少蒸发池里卤水的深度即水量,同等表面面积下,水量越少,制卤周期越短。”陈剑锋指着盐田周边郁郁葱葱的野草和龙须菜,“这些植物就像毯子一样把附近的地表都盖住了,裸露的地表,盐工们也要定期泼水,防止扬尘,这两项举措就可以减少绝大多数的扬尘的污染。”
“旭东兄,你看这些结晶池为什么弄得这样小,也是为了缩减周期,一次结晶量少,但是频率却很高,我估计即便是到了雨季,只要能抽个几天的好日头,水量再减少一些,也能抢回一些产量。
盐种的问题,这个盐池里不散盐种,自然结晶,而且盐工要随时观察盐结晶的程度,随时用细目筛捞盐,这个池子弄得只有一米也是为了捞盐方便,缺点是产量低。”
“这已经是奇迹了,产量再低也比精制盐的成本低很多,有一半就顶天了”确实如此,鲁北盐场原盐粗盐的单产是其他盐场的几倍,即便这种细粒盐的单产低于粗盐,可仍能大于其他盐区粗盐的单产,成本比起精盐就更无从比较了,一次性建设投入几乎是十年不用再花一分费用。
范旭东却有很多感叹,这里面除了污染防控这一点涉及的方面与化学基本常识关系不大,其他的都是采用了最简单的化学物理常识,就是污染防控这些举措,甚至不用多少专业的知识,可是就没有人能想到这一点。“陈先生,这些看过了后才知道不是太难,难的是没有人去做去想,随便一个化学系学生多试验几次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可是没有人去做,学以致用,必须要学以致用。”
陈剑锋却是在后世偶然了解的这个知识,老家那里加工海菜需要用盐把里面的水分弄出来,但是老家不产盐,那里的盐由当地盐业公司专卖,每吨四五百元,精盐的价格更高,而在盐产区,即便是完税后原盐的价格也不过一百多元,一些海菜加工厂就会偷着去弄点私盐,(即便是完税了,在当地盐务部门那里也是私盐,非产盐区的盐业公司远远肥于产盐区的盐业公司)陈剑锋他们来到寒亭一个盐场,不上税一吨原盐那时才七八十元,就在赶往盐场厂部的路上,陈剑锋发现了与周边盐田不一样的小块盐田。
借着谈价格的空袭,他和盐场的技术员攀谈起来,那个技术员告诉他,这个是专门出口棒子国的细粒盐,不撒盐种,结晶速度满,产量也低很多,但是价格高。
陈剑锋就问,棒子们为什么要专门弄这个盐,细盐不是一样吗?
技术员说,精制盐几乎全是氯化钠没有其他杂志,但是这种天然细粒盐由于没有经过加工,含有卤水中带着的部分其他无机盐结晶物,主要是氯化镁,棒子们腌制泡菜就要用这种盐,泡菜用这种细粒盐腌制出来光泽好,还不烂不破相。
近了观察,这些小盐池底部四周都用塑料薄膜兜着,技术员的解释是防止池底和扬尘的污染,影响品质,他还说了一件事,过去的原盐作为工业盐出口日本不达标,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盐场都是采用的红泥做防水层,但是红泥质地紧密但也细密,那些细小的颗粒就作为杂质混在原盐里导致泥沙含量高,以后换为塑料薄膜做防水层,又在池边种草或者泼水防止扬尘污染就解决了这个泥沙含量高的弊病。
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使陈剑锋得到了许多盐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以后又和那个朋友多次聊起盐场的事情,就这样成了“专家”。当然这个他不能和范旭东说。
“学以致用,有学问的人不屑干盐工这些下里巴人的活计,盐工们有丰富的经验,但却缺乏理论指导,他们知道卤水晒了就能得到盐,但是却不知道溶解度,凝结的过程是什么一回事。旭东兄,科技进步实业强国,并不是非要造万吨巨轮,造飞机大炮才是,而是这些点点滴滴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小发明,都是科学进步。”
“陈先生,当头棒喝。真知卓见,我们这些文化人心高气傲,自觉才比天高,但真干起来,大事成不了,小事又不屑干,口号喊得光光响,却一事无成,于国于民一点作为都没有。可惜我们的人才太少,能干事的人更少,不仅是鲁北,全国一样的现状。”
“旭东兄,这些文化人可不包括你和调甫他们。人才少,能干的人少,那我们干不了大事就从小事做起,做一万件小事总能赶上一件大事吧,我们要的是进步,哪怕是一小步,我们更要不断地进步,一刻也不能停止。旭东兄,我们就从这点点滴滴开始积累,不管是哪一方面,都要积累,先把量上去,量变导致质变。”
“量变导致质变?”范旭东不断颔首“对,先干起来再说。”
“好了,旭东兄,还有一个惊喜,纯碱我们试制成功了,而且不是索尔维法,而是联合制碱法,对原材料的利用率更高,更具成本优势。”
“真的,那太好了,调甫他们辛苦,肯定也是陈夫人辛苦。”
“小雅这次没出多少力,她只是提供了个反应式,这个调甫他们也能搞出来,对工艺有个大致的构想,主要还是调甫烛尘和那些技师们辛苦。”反正是搞开发不如一步到位,两种制碱法的开发难度差不多,真正起作用的不是秦冬雅也不是陈调甫他们,而是“钱”,开发新工艺离不开试验,试验就要耗费金钱。
在敞开口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下,还有机械厂提供的设备上的技术支撑,技师也是调配的最好的,而且人数众多,原来候德榜做一次实验就能成功的工艺,陈调甫他们做四次五次后也能成功,但是候德榜他们做一次试验用的时间却是陈调甫他们的十倍二十倍,因为陈调甫他们不仅不间断的试验,而且同时开展多种试验,在大资金大投入下的研发团体形成的团体优势在这次研发中显露无遗。
“那么这次去美国我们又有新的筹码了,陈先生,要与美方采取何种合作方式呢?”范旭东将于后天即5月13日启程赴美进行新一**采购。
“比照索尔维公会同盟,我们组建新的联合同盟,除了美国原来的合作方,从德国选一家化工企业加入新同盟,甚至有可能我们两个同盟会合并。”垄断是暴利的根源,陈剑锋绝对不会公布联合制碱法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