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到民工家里去采访(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二里铺乡(日,外)
公路两旁是新旧交错的房屋。
长途客车在路边停下,乔燕和方八婶随旅客下车。
乔燕站在车边四下张望。
方八婶:“这就是二里铺。有人来接你吧?”
乔燕:“县里帮我和乡政府联系好了,会有人来接我。”
说话间,赵副乡长和孙干事迎过来。前者是个四十来岁的男子,后者是个二十来岁的姑娘。
方八婶一见有干部过来,马上离开了。
赵副乡长走近乔燕问:“你就是乔燕同志吧?”
乔燕:“是,我就是。”
赵副乡长跟乔燕握手:“欢迎欢迎,欢迎到我们二里铺乡来检查指导工作!”
孙干事介绍:“这位是我们乡政府的赵副乡长。”
赵副乡长:“她是乡政府的孙干事,嘿嘿,这次专门给你当勤务员!”
乔燕:“不敢当!孙干事,你好!”她连忙与孙干事握手。
赵副乡长:“乡政府招待所已经为你安排了住房,我们走吧!”
乔燕:随二位乡干部而去。
18、乡政府招待所(日,外)
虽叫招待所,却是一栋很有气派的四层楼房。
乔燕跟随赵副乡长和孙干事走进招待所。
19、招待所套间(日,内)
里外两间,装修豪华,设备现代。
孙干事为乔燕倒茶。
乔燕参观了一圈,感叹道:“赵副乡长,你们的招待所好气派哟!少说也能评个四星级。”
赵副乡长:“过奖了。我们二里铺乡有的农民,家里盖的房子比这强多了!”
三人边说边就座。
乔燕:“看来,二里铺这些年发展得很不错嘛。”
赵副乡长:“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多亏上级领导好,万众一心奔小康!小孙,等会儿给乔记者送几份材料来。”
孙干事:“好的。”
乔燕:“谢谢!另外,明天我想到茅草沟村去看看。”
赵副乡长:“好哇,我和小孙陪你去。”
乔燕:“孙干事陪我就可以了。”
赵副乡长:“我也正好要到那边去,检查铺设国际电话直拨线路的情况。”
乔燕:“我听说,茅草沟还是有不少困难户。”
赵副乡长:“那里出去打工的多,都脱贫致富了。”
乔燕:“打工的很多,是不是赚钱的很少?”
赵副乡长:“小孙,是吗?”
孙干事:“我也不清楚。”
乔燕:“茅草沟村的民工大多集中在沙北市,据我所知,他们大部分人被拖欠了工资。”
赵副乡长:“那也不奇怪哟,我们乡的老师都有半年没发工资了……”
孙干事连忙提醒他:“赵乡长……”
赵副乡长赶紧纠正:“当然,最近都补发了。”
乔燕:“那就好。赵乡长,茅草沟村有个纪大忠吧?”
赵副乡长:“有,他长期在外打工。”
乔燕:“他家里有个老妈,身体不太好是吧?”
赵副乡长:“有点病,可乡政府、村委会照顾得挺好的。”
乔燕:“明天我想先上他家看看。”
赵副乡长略犹疑地:“可以,一切都满足你的要求。”
20、金业公司会议室(日,内)
于新发、齐辉与几个项目经理在开会。
于新发:“法院把我们的案子又拖下来了,年关也到了,火烧,你们都得在工地上给我盯着,不能出事,不能耽误工期!”
一项目经理:“于总,为难哪……”
于新发:“不为难我要你们这些项目经理干吗?我警告你们,在这个节骨眼上,谁出事谁走人!”
齐辉附和:“听清了吗?”
21、劳动保障局会议室(日,内)
马局长、廖国义和劳动保障局的干部在向市委胡书记汇报工作。
廖国义:“跟往年一样,随着年关临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不过,今年情况更加严重。”
市委胡书记:“金业公司的民工拦截老板的婚车,就是个典型例子,闹得满城风雨,远近闻名。”
廖国义:“据我们初步了解,金业公司所属的三个工地,有三百多名农民工,被欠薪最久的有一年多,最短的也有五个月。民工的情绪极不稳定,搞不好要出大乱子。”
市委胡书记:“出大乱子,廖大炮,你不是吓唬我吧?”
廖国义:“胡书记,绝没有胡编乱造。”
市委胡书记:“那全市的综合情况怎么样呢?”
马局长:“我们掌握的情况显示,单是企业对民工集体欠薪的就五十九家,被欠薪的民工有五千七百多人,被拖欠的工资总额达三千二百多万元。因为欠薪矛盾,个别企业出现了停工、停产、斗殴和破坏生产设备的问题。”
市委胡书记:“我们学习讨论做报告,总说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是群众的利益,切身利益!你们要抓紧时间,尽量在矛盾没有爆发之前解决。我看,可以选择金业公司作为突破口,它的问题不解决对其他企业影响很坏。我也同意你们的建议,开设举报电话与110联动,方便民工投诉。”
廖国义:“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执法手段太弱,需要其它部门的配合。”
市委胡书记:“市里很快就开个会,召集你们与公检法、建设局、工商、税务等部门协调一次,统一部署这方面的工作。不过,出台新的法规,要等市人大开会,可能有些来不及。你们先做起来,主动出击,和用人单位、和那些老板正面接触。需要市委、市政府协调的,可以直接来找我。当然,也要兼顾企业的实际情况,保证他们正常运作,避免干扰经济建设的大局。”
22、金业公司会议室(日,内)
于新发还在向经理们述说:“我本人原来也是个打工崽,工人的辛苦甘苦我都知道,数九寒天的更是不容易,我也不想拖欠大家的工资。可是乾坤公司这些建设单位一直拖着工程款不给,法院还护着,我又有什么办法?公司总不能把仅有的一点保命钱拿出来发工资吧?”
齐辉:“绝对不能!公司能有今天的业绩来之不易,这都是于总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绝对不能让几个闹事的民工给毁了。”
于新发无奈地一挥手:“工资能不发就先不发,但也不能太苦了大家。这样吧,先从财务上拨出五万来改善工地伙食,争取从明天开始到春节放假,每天让民工们吃上一顿红烧肉。”
23、简易公路(晨,外)
一辆吉普车沿路驶来。
赵副乡长坐在前座,乔燕和孙干事坐在后座。
24、茅草沟邻村村口(晨,外)
村口空地上竖起了横幅:热烈庆祝我乡首个国际电话直拨村开铺线路。
树上垂挂着对联:千家电话响,万民财富来。
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那辆吉普车开来。
赵副乡长叫司机停下车:“乔记者,这里就是我乡首个国际电话直拨村,今天开始铺设线路。”
乔燕:“真不简单!”
话音未落,一群农民围过来,手里拿着各种农具,带头的是个老汉。他们开始撕扯对联。
乔燕惊愣。
组织庆祝会的干部连忙制止农民:“你们干什么?胆敢破坏乡政府的部署!”
老汉:“开口闭口乡政府,乡政府应该代表群众利益!”
“老头,你还讲理论,讲得过我?”赵副乡长忍不住跳下车跑过去:“我问你,装电话帮群众致富,难道不是代表群众利益?”
老汉:“你们这是帮咱们致富?呸,这是来揩咱们的油,榨咱们的血汗钱!”
赵副乡长:“你诬蔑政府!我告诉你们,谁破坏‘村村通’工程,肯定要受严厉的处罚!”
老汉:“谁规定电话必须家家装,谁规定要装就得装国际长途?是县里、省里还是中央?村里有几户装得起?装了会打吗?打了交得起钱吗?说白了吧,你们就是想借装电话的名义榨钱!啥正事都干球不成,尽折腾咱穷老百姓!”

赵副乡长:“你放肆!”
老汉:“中央让给农民减负,直接摊派你不敢搞了,现在又变出新花样啦!”
赵副乡长脸色铁青回到车里:“走!”
吉普车启动,车外一片起哄声。
乔燕感到很尴尬。
25、行驶的吉普车(日,内)
赵副乡长转为一副笑脸:“乔记者,刚才的事情你千万别在意!”
乔燕:“可能有的群众对你们的部署,还不理解吧?”
赵副乡长:“这个村就有那么几个刁民,茅草沟就好多了,那里的农民老实听话。”
26、茅草沟村口(日,外)
吉普车卷起一路尘土开进了村。
27、纪大妈家(日,外)
吉普车在院门前停下。
村委会莫主任从院里跑出来迎接。
赵副乡长跳下车,又连忙为乔燕打开车门,介绍道:“这位是乔记者,这位是村委会莫主任。”
乔燕握手:“莫主任,您好!”
莫主任:“您好您好!欢迎欢迎!”
在赵副乡长和莫主任的陪同下,乔燕进了院子。孙干事为她提着包,跟随其后。
院子不大,房屋也很旧,但打扫得很干净,还养着一大群鸡鸭。
屋里传出说笑声。
莫主任:“嘿嘿,纪大妈她们在打麻将,嘿嘿……”
赵副乡长:“老有所乐嘛!”
28、纪大妈家正屋(日,内)
确实有几个妇女陪着纪大妈在打麻将。纪大妈五十多岁,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衰弱、憔悴得多。
赵副乡长进屋就热情一唤:“纪大妈,有人看望您老人家来了!”
乔燕:“纪大妈,您好!我叫乔燕……”
纪大妈:“就是你们说的那个记者?”
赵副乡长:“对,专门深入基层,关心百姓!”
纪大妈:“你随便看,随便看……”
站在纪大妈身边的妇女:“纪大妈,该您出牌了!”
纪大妈:“出啥呢?”
那妇女:“七条。”
纪大妈:“哪个?”
那妇女赶紧帮她出了牌。
赵副乡长:“乔记者,你就先参观一下吧!”
乔燕:“好的。”她走进侧向睡房。
29、纪大妈家睡房(日,内)
乔燕进门,扫视房内。
一架新床,铺盖被褥也都是新的。
其它几件家具虽然陈旧,但擦拭得干干净净。
30、纪大妈家厨房(日,内)
乔燕又进了厨房。
缸里有水,灶边有柴,篮子里有菜。
乔燕有些纳闷。
31、纪大妈家正屋(日,内)
麻将打得正热闹。
乔燕走到纪大妈身边:“纪大妈,您什么时候得闲,我来和您聊聊好吗?”
纪大妈一个劲地摆手:“不聊不聊!我耳朵背,听不见。”
赵副乡长打着哈哈:“行了,乔记者,纪大妈的牌瘾大得很,哈哈!”他转过头对乔燕说:“该看的你也看了,我们快走吧!乡长、书记还等着请你吃午饭哩!”
32、乡政府招待所套间(夜,内)
乔燕坐在桌边,望着电话机发愣。
她终于拿起话筒拨号:“喂,廖队长吗?我是乔燕……我不知道该给谁打电话,也许你是最合适的……采访一点儿也不好,我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不是纪大忠欺骗了我,就是乡政府在欺骗我……明天看能不能甩开乡政府的人,再到茅草沟去一趟……”
有人敲门。
乔燕:“有人来了,不说了。祝我明天好运吧,再见!”她搁下话筒去开门。
敲门者是方八婶,她梳妆之后倒显得很标致。
乔燕:“来来,方八婶,请坐!”
方八婶在沙发上坐下:“乡下一到晚上就没什么玩的看的,我来陪你聊聊天。”
乔燕:“谢谢您!”她为方八婶沏茶。
方八婶:“今天你上茅草沟了吧?”
乔燕:“您怎么知道?”
方八婶:“我看见你了,干部陪着你就没叫你。”
乔燕:“您去那里……”
方八婶:“我就是茅草沟的人!”
乔燕:“那太好了,我正想找人了解了解情况哩!”
方八婶:“别,乔记者,别找我问这问那的,我可不愿惹一身是非。”
乔燕:“不会吧?”
方八婶:“你也就看看得了,回去再糊弄糊弄上边。就别忘了买点土特产,便宜!对了,还有件东西,也值!”
乔燕:“什么?”
方八婶没正面回答:“结婚了吗?”
乔燕:“结了,嘿嘿,又没结……”
方八婶:“你们城里人真逗!结了又没结,我知道,就是同居,试婚。”
乔燕:“你倒什么都知道。”
方八婶:“如今这女人,可以不要老公,不能不要孩子。”
乔燕:“为什么?”
方八婶:“老公十个有九个会花心,可孩子亲你一辈子,小时侯好玩,长大了孝顺。”
乔燕:“不要老公有了孩子,也不体面呀!”
方八婶:“不用自己怀自己生,太遭罪!现在不是提倡爱心嘛,领养一个啊!”
乔燕:“哈哈,方八婶,我明白了,您是来搞推销的。”
方八婶:“这不叫推销,我可以帮你介绍……”她突然不吭声了。
赵副乡长沉着脸,出现在门口。
方八婶:“乔记者,我先走了,下次再来看你。”她慌忙站起身离去。
乔燕十分疑惑。
赵副乡长:“乔记者,你可千万不能同这个人打交道。”
乔燕:“我是在车上认识的……”
赵副乡长:“她是个人贩子!”
乔燕惊怔。
赵副乡长:“二里铺乡的经济上去了,可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也不少啊!”
乔燕:“赵乡长,我再采访采访这方面的情况可以吗?”
赵副乡长满口应承:“可以!这样吧,明天我就要村里给你汇报汇报打击拐卖人口的成绩。”
33、于新发办公室(日,内)
于新发在几份单据上签完字交给齐辉。
齐辉转身向外走:“我马上去办。”他走到门边又返回来:“于总……”
于新发:“还有什么事?”
齐辉笑了笑,关切地问:“最近,你和宋丽晴有来往吗?”
于新发:“什么意思?”
齐辉:“没什么意思,只是觉得你应当把她请出来喝一次咖啡。”
于新发:“我和乔燕谈恋爱的时候,和宋丽晴的关系也不错,有时候也常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齐辉:“现在情况和那时不同了。要是你有啥想法,我可以提供帮助……”
于新发瞪了他一眼:“想法?想法多了,就是没你那样的想法。要是真有,我还用你帮助吗?笑话!”
齐辉陪笑说:“于总当然不用我帮助,我只不过是开个玩笑。不过,我认为你和乔燕的关系,还真得琢磨琢磨了。”
于新发:“你有什么高见?”
齐辉:“你看哪,这乔燕在结婚之日生生地就把你晾在那儿了,紧跟着又在报上把你给卖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她起二心不是一天两天了,工人闹事那只是导火索。”
于新发:“什么事一到你嘴里,就都像是一场阴谋。”
齐辉:“你是夸我,还是骂我?”
于新发:“不管是夸也好,骂也好,你刚才分析的还真有那么一点道理。”
齐辉:“哎呀,于总,男女之间这点事,不就是一层纸吗?要我看,这宋丽晴比乔燕还漂亮,其他条件都差不多,你要是打算换人,再正常不过了。况且,是乔燕‘越位’在先。”
于新发:“去去去,你这都是什么主意!哎,我跟你说啊,你这些邪门歪道的想法可不许往我身上用,我可没亏待过你。”
齐辉:“这你放心,谁对我好我还分不清吗?不管你想不想那挡子事,我看你都不妨来点半真半假的。别忘了,宋丽晴是劳动保障局的,眼下咱们最难过的就是这一关。”
于新发沉默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