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育才工程(2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4
春去冬来,夏雨秋风。转眼文富到了入学就读的年龄,三敬可是把这当成了大事:隆重的立祀祭祖,亲自教给儿子标准的磕头作揖诸般礼节,并大发请柬,广招宾客,就为一件事:请大家为自己的儿子推荐一位名师担任西席,束金不论,只要先生具备两个条件:名气要大;要有真才实学。
有位明白人领走了张员外非要塞给的赏金:十两雪丝银!这位明白人给张员外推荐的人大大有名!乃中国文坛第一人:方颐!
当然不是嘴里吐个名字就值十两白银,人家还悄悄提供了方颐现在的真实住址,这下张三敬非要出血本酬谢不可了,不然内心怎安?
按照大师指点的黄道吉日,张三敬领着儿子张文富,携带吓晕人的重礼,乘专舟出发了,此行将近千里,张三敬聘师之情可谓虔诚!三敬有信心:一代文豪大儒必将从张门诞生!
舟船上的十余天,张三敬给儿子开了人生第一课: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人上人!

七岁的张文富听不懂这些,不过水路每天都有新景致,老爸又是以讲故事的方式给文富讲述诸多诗书文人巧遇贵人、得以发达、最后光宗耀祖的稀罕事,所以倒也追根刨底问这问那,把个张员外乐得心中直夸:“那句学问话怎么说来着?孺子可教也!”
最后张三敬替儿子总结出了结论:只有读书人才是人上人!世上最伟大的两个人:一个姓孔,一个姓孟。那书本里藏着的金子比自家茶山上长出的茶叶还多。
至于书中自有颜如玉?孩子还太小,不能给他启蒙这个,这套本事一般是靠个人修养的内功而领会的。
“记住:以后说话上句多带‘者’,下句多带‘也’,实在想不起来了就多加‘乎’、‘哉’之类的货色,这样人家就会认为你有学问了!”
“谢谢阿爸者,文富想撒尿也,尿在河里行不行乎哉?”
张文富现场发挥,把个三敬乐得几乎合不拢嘴:“天才!不愧我张三敬的儿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