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疑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没有研究过,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就提到了茶上,不过看着姨夫那熟练的动作,还是很有观赏性的,要是姨夫知道我这么想会不会气的用茶杯砸我?呵呵!我没有回答姨夫,只是看着姨夫。
“呵呵,不明白也是正常的,现在除了那些世家大族之外已经很少有年轻人懂茶的了。”姨夫当然不会知道我的想法,看我默不作声肯定到我对茶没有什么研究。“不管是品茶,喝茶,评茶,都不能急,不要以为喝茶就是渴了要喝,那也急不得,急的话就容易喝到烫嘴。
正因为喝茶,品茶…都不能急,所以才衍生出了茶道,提起来也悲哀啊,咱们国家那么悠久的茶文化,现在世界上推广的竟然是日本的茶道,哎!
古代的神农尝茶的传说,陆羽煎茶的传说,黄山毛峰的传说…那么早就流传下来了,咱们国家却没有日本那个小地方研究茶的人多。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 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茶道也是唐宋时期,由日本的留学生从中国传人日本,就连茶道一词最早也见于唐代的《封氏见闻记》一书。南宋时期(1191年),被日本人尊为“茶祖”的禅师荣西,曾二度来到中国学佛,回国时带回了茶籽和种茶技术,后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广到民间,成为颇具特色的日本传统饮茶习俗。
茶文化在大唐盛世勃兴而发展,接下来的宋王朝更使其穷极精巧,走向极致。太祖赵匡胤在位仅十余年,太宗于976年继位,年号“太平兴国”,茶事亦在促“兴”之列,因为就在他即位后的第二年,即下诏要求向朝廷贡茶,并且贡茶的样式必须是“取象于龙凤,以别庶饮”,就是要贵贱有别,使喝茶体现天子龙威。
这相当于名人效应,跟现在的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代还在朝仪中加进了茶礼使饮茶的含义又引申开去。宋徽宗亲撰《大观茶论》,鼓吹壮举茶之妙,由此,斗茶之风盛极一时,达官显贵、平民百姓、文人墨客乐此不疲,成为宋代品茗特色。
这就是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就是广告后弄的妇孺皆知的地步,当然里面也有些效仿名人的一些,虽然喝的茶品质跟皇帝,还有那些有地位的人喝的不一样,但精神上还是差不多的。
将茶艺艺与书画诗文融为一体,使品茗提高到精神境界的,要数一批文化名人,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他们品茗、赋诗、作画,留下千古名作。李清照创茶令,即一人出题考另一人,答对者饮茶,输者只能闻得茶香。
宋、元时期茶肆、茶楼兴盛。南宋临安茶馆接纳天南地北来客,成为社交场所。另外,随着茶饮推广普及,自宋代起的国家茶政开始对茶叶实行国家专营,称榷茶。而在边境地区则以“茶马互市”(以茶换马)形式做贸易。这两项针对茶事的国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但是经过了那么久,现在的人们都很现实了,很少对这种精神上的东西有兴趣,也是茶文化被日本超过的原因。”
就这么半天,姨夫不停的说啊说,我也是听的晕晕的,哎!不过有时也是能体会到一些姨夫的用意的。
我们谁也没有说话,手里端着姨夫泡好的茶,茶杯很小,4杯差不多喝满一口,但是听了衣服给我讲的那么多茶文化的,我也不好意思牛饮,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品,除了能感觉出好喝外,我也喝不出什么!
就这么过了一会儿,我们都喝完了,姨夫看着窗外,不知道想些什么,我没有打搅他。闲着没有事,我想了想姨夫对我说的那些茶的东西,毕竟姨夫不至于没事跟我闲聊吧!
想了想,还是没有想出什么!
“呵呵,你能想到什么吗?”不知道姨夫什么时候回过神来,手里拿着一杯水,微笑着问我。
“没有,我没想出什么,姨夫,到底你说的什么意思?直接说出来不就完了,弄得要我想来想去!”我看到姨夫喝水,嘴里也是有点渴,拿起水杯,就倒了点水喝。
“哎!我是白讲了啊!你小子,也是真笨!”姨夫的脸上明显你很笨的样子。
我能说什么呢?只有呵呵傻笑几声,然后静静的看着姨夫,等待姨夫给我解惑。
“茶文化的发展跟一个企业是差不多的,都要有关键的人来发觉它的意义,那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它,发展它。”姨夫侧了侧身,坐着舒服点,看我还是一脸不解的样子,摇摇头,叹了口气。
“你也够笨的,咱们就说你的酒店吧,先不管别的,就你跟以前那些管理的人员可以把酒店做大,做好吗?”姨夫慢悠悠的不带一丝火气的问。

看来姨夫是好啊,一点不着急,虽然我以前都是别的工作,没有做过管理阶层的事情,但是我也有好好学习啊,可是在姨夫这,按姨夫的要求差的太大了。
“这样吧,干脆我给你讲讲煮茶吧,
煮茶需要,“水常先求,火亦不后”。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绞枳炭”,“绞织”是一种很坚硬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等的燃料。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古人还讲究火候。水煮得嫩,老与适中,加茶的时间与方法,煮茶的方式与“汤花”的好坏多少,其关键都看会不会掌握汤候。许明然在《茶疏》中这样叙述道:“水一入铫,便须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呈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茶经》中也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五三煮”)。这是煮水。”讲完了这些,我渐渐的明白了点,但是具体的还是不太清晰。
看着我在那想着,姨夫没说什么,又拿出了一套茶具,按照另一种方法泡茶,我是没看,看了也不明白,不过要是有个熟悉,研究茶文化的人来看肯定要吃一惊。姨夫用的手法是很久前的一种了,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茶道程序繁多,分为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
我想起姨夫第二次讲的水,火的事,觉得可能是姨夫提醒我有什么两种东西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我又想不到是什么。
正当苦苦铭思的时候,姨夫正好泡好了茶,给我倒了一杯,自己端起来品了一口,漫不经心的说:“日本茶道是一种综合文化艺术形式,是一种以饮茶为手段的礼仪规范,程序完善复杂。茶道涉及的学科很多,如哲学、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礼仪等,日本茶道的核心是“和、敬、清、寂”。
“和”指和平、祥和:“敬”指尊敬、互敬:“清”指清洁、清爽:“寂”指幽寂、苦寂。这种茶道精神一直是茶人追求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茶道的日益普及,茶道已走出日本狭窄的天地。
在世界许多国家扎根,其精神含义则更深更广,茶道的追求目标上升为——争取世界和平。茶这种植物除了其物质属性之外,它的精神属性应为“和”。朋友相聚要喝茶,喝茶时总有一种祥和、谦让的心境,如果大家都用这种心情待人接物,社会就会安定,战争就会远离生活。这便是茶道的精神所在。
做企业也是一样,为什么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比不上美国的企业,就是因为那是美国的企业都有那种悠久的企业文化,你要做企业就要学会利用中国5000年神秘的性质,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一个是能更加吸引人,还有就是可以塑造一个新的文化,只属于你的文化。”
随着姨夫的一点点解释,我也逐渐明白了,不过我对于我那么久才能理解也是非常不好意思。心里慢慢的把姨夫说的话总结,记忆下来,这些不光是说,对我以后在做酒店的时候一样可以用到的。
“为什么煮茶时要那么注意水还有火,你明白了吗?”姨夫趁热打铁的继续知道我。
“恩,不太明白。”我摇摇头,看了一眼姨夫,令我惊讶的是姨夫并没有任何惋惜的表情,只是略微的点了下头。
“恩,这个倒没什么,你回来自己好好理解一下吧,你要多体会下茶的意境,不要因为日本的不好而全盘否定,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从中国流传过去好多东西,可能我们中国都会失传吧!”姨夫有点感叹现在中国丢失的技艺很多了,很多技艺都没有得到现在人们相当的认识。
“恩,好的!”我答应了姨夫,顺手拿起姨夫刚给我倒的茶,刚喝了一口,“噢!”就把我嘴烫了。
姨夫笑了笑,“你啊,还是不行啊,平时没事也喝喝茶,不用品也会有一些体会的。”
我捂着被烫了的嘴,点了点头,想起不知道我们在这聊了多久,我就站起来冲外面比了比,意思是看看白晶小凌她们去,姨夫很坏的笑了笑,点点头,弄的我一阵发冷。
到了外面,没听到她们说话,正好看到了房厅桌子上宁姨给姨夫留的纸条,意思是宁姨带着她们俩出去买东西了,让我完事自己回家就好,我拿着纸条回到了书房,告诉了姨夫,然后跟姨夫到了再见,就自己回家了。
走在路上,我自己顿时感觉到一阵神清气爽,可能最近天气变冷,连带着空气也变好了吧。想一想,我已经有不少时候自己一个人走了,有点怀念以前自己一个人的日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