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军人的青春年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黄埔军校位于山恋起伏,四面环水的黄埔区长洲岛。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和苏联帮助下,“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培养军事干部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
校名曾多次变更,通称“黄埔军校”,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齐名,是世界著名四大军校之一。
关于学生来源,筹备委员会决定在全国19个省进行招考。
为切实作好招生工作,筹备委员会决定成立军校试验委员会,以蒋介石为委员长,王柏龄,邓演达,彭素民,严重,钱大钧,胡树森,张家瑞,宋荣昌,简作桢等9人为委员,经孙中山批准于3月21日成立。
因当时蒋介石离职,指定李济深为代理委员长。
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
军校初定设立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五部,由各筹备委员暂行分工主管。
5月3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校务工作。
5月9日,委任廖仲恺为军校的中国国民党代表。
随后,任命李济深为教练部主任,邓演达为副主任兼总队长,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
戴季陶为政治部主任,张申府为副主任。
11月,广东区委委员长周恩来接任政治部主任,林振雄为管理部主任,周骏彦,俞飞鹏为军需部正,副主任,宋荣昌,李其芳为军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战术总教官。11月29日,又增设教育长,由胡谦担任,后由王柏龄,何应钦,邓演达等担任。后又增设参谋处,以钱大钧为处长。
还聘请布留赫尔等苏联红军将领为军事顾问。
二.
黄埔军校招生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地有志青年报考十分踊跃。
尽管当时全国大多数省区尚在军阀统治之下,军校不能在这些地区公开招生,只能委托各地党组织及参加国民党“一大”的代表物色和介绍,但报考人数至3月27日已达1200余人,超过计划招生人数三倍多,其中粤籍学生最多,大大超过了原来的预计。

报考青年的文化水准也较高,约有1/3是中学或专门学校毕业生。
但也有一些人把报考军校作为追名逐利的捷径,想通过不正当办法进入军校。
为保证学生质量,军校试验委员会于4月7日在广州《民国日报》刊登公开启示,谢绝各方推荐函件,郑重声明坚决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新生。
但考试成绩达到录取标准的学生仍大大超过招生名额,故决定扩大招生。
5月初,第一期共录取正取生350人,备取生120人。
中国非常重视培训革命军事干部的工作,在黄埔军校招生期间,各地党组织积极动员和选送符合条件的员、青年团员和革命青年报考。
在第一期录取生中,约有员5060人,北京考生,进步青年陈辉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入学。
对于女兵争论很大,一直未有定论,她只好留在这里等待消息。
提起中国女兵,人们自然想到花木兰,杨门女将。
但是,在封建社会,花木兰是替父从军,只能女扮男装,而杨门女将却是背负着沉重的亡夫之灵操戈于沙场。
在汪洋大海般的封建纲常泥潭,陷女子于十八层地狱,旧军阀视妇女为玩物,根本不可能有女权思想,有的只能是军中随营妓女。
更何况有俗语云: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在封建时代,女子从军谈何容易,更别说是到军校中学习,深造成为女军官。
女子从军问题,引起了社会上的激烈争论。
有些人站在顽固的封建立场上,极力反对男女平等,曾一度社会渣滓泛滥四起。
即使有些曾赞成男女平等口号的人,也狭隘的认为倡导女同志军是仅仅去满足军营男子的而已,仍把革命军与旧军阀相论比。
他们不了解革命军的性质,不清楚革命军有铁的纪律,杞人忧天地认为“设不幸而我革命军中果然加入了一些女同志,则诚恐将来若和敌人战斗接触时,她们都还在鸳鸯床上甜睡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