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忘记危险存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国民党各派在南京召开了全国编遣部队的会议,冯军作为蒋,冯,阎,李四大军事集团中兵力最雄厚的一支而遭到蒋,阎的嫉视。
蒋介石,阎锡山合伙炮制了一个不利于冯玉祥的方案,冯玉祥因此称病不出席会议并秘密离开南京回到河南辉县百泉村。
于是,蒋,冯的矛盾公开化了。
还未及蒋介石与冯玉祥的直接冲突,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与蒋介石为争夺地盘而率先矛盾激化,蒋介石以行政院长和两湖地盘为条件,拉拢冯玉祥出兵14万相助。
1929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下令讨桂,组成“讨逆军”,由蒋介石兼任总司令,何应钦任参谋长,朱培德任前敌总指挥,分三路进攻。
第一路军由朱培德兼总指挥,率部由江西攻鄂南。
第二路由刘峙为总指挥,率部从安徽沿长江西攻武汉。
第三路军由韩复榘为总指挥,率西北军一部由河南信阳沿平汉线南攻武汉。
3月30日,蒋介石下达总攻令,蒋桂战争爆发。
在战争开始后,冯玉祥暗中应诺李宗仁“出兵三十万相助”,但他却在等待观望,既不出兵助桂,也不发兵助蒋,以期在蒋介石战败后再坐收渔人之利。
不料桂系因李明瑞部被蒋收买而很快溃败,冯玉祥投机不成,只得起兵助蒋讨伐李宗仁。
表面上他循着这条官场轨迹,经过10余年间的搏杀,踏着的累累白骨,喋血封疆,成为执一方牛耳的大军阀。
然而,南山有鸟,北山张网。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丽对于女人而言,无异于抱璧藏祸。
原本性情活泼的她已无多少羁绊,许多男同学倾慕那近乎完美的身材,媚态袭人的容颜,便纷纷与之交往。
日久生情,何玉枝和一位徐姓同学由此相恋了。
从未体验过爱情的如沐春风,无所顾忌。
她和恋人成双成对,出入舞厅,卿卿我我,海誓山盟,俨如一对恩爱夫妻。
事不机密,这些情况被他安插在上海的耳目侦知。
于是,怒火中烧的他便将何玉枝催回了县防区。
临别时,何玉枝与恋人抱头痛哭,柔肠寸断。
徐姓同学将一枚家传的戒指戴在了她手上,还拜托她帮助谋份差事。
就这样,何玉枝满脸洋溢着幸福,欢天喜地地回到唯县,并带回了恋人的照片。
更有甚者,俩人鸿雁传书,昭然行事,完全忘记了危险的存在。
他已得知何玉枝的个中隐情,他想方设法偷看了二人的信物后,便决计下毒手。

何玉枝全然不知,一次席间,居然央求杨森替这位陈姓同学谋个工作。
他一听,正中下怀,他将计就计,不露声色地说:这等小事有啥难的。
给你同学写信,我让他当县教育局长。
何玉枝一听,激动得从桌上一跃而起,喜形于色,当即便飞鸿传书,邀请恋人来到唯县。俩人就此踏上一条不归的黄泉路。
那位毫不知情的徐姓同学一跨入境内,行至一处名为别情桥的地方时,便被宪兵队设伏,用冷枪打死,暴尸荒野。
二.
陈辉眷恋起黄埔时期的革命战友和战斗生活。
想起在东征,在北伐的路上,军校学生一路高唱着:“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的校歌,日夜转战在江南地区。
他们每到一地,动员群众,宣传群众。
队伍中响亮地提出“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口号。
东征军严明的纪律,英勇的举动,深得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部队所到之处,战必胜,攻必克。
经过两个月的作战,打垮了陈炯明的主力,占领了大部分县城。
征战的路上,士兵们热爱他这个排长。
老乡们虽然言语不通,却看到了这位年轻的军官和和气气,他领导下的兵不拉,不打骂人,晚上睡在露天下。
老人翘起姆指称赞,妇女们称是“文明军”,儿童跟着他们学唱“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军歌。往事历历在目,令人怀恋。
他表面始终牢牢抓住同乡,亲党,戚族这根纽带,刻意经营,着力培养,形成以自己为首的牢不可破的军阀集团。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本军前途,即是大家的前途”。
这个集团地域观念十分浓厚,宛若一个组织严密的封建大家族。
他手下的军政官员,无一不是乡族人。
无怪乎,有人曾经十分形象地描述,陈辉发迹后,把老家能识字的人都拉出来做了官,在乡间要找个能写信的人都找不到了。
当时报章上曾出现“内政方针,有官皆乡梓,外交礼节,无酒不茅台”的对联,讽刺陈辉任人惟亲的现象。
陈辉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将军。
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活动空间最广,成为经历最复杂,寿命最长的一个人。
官越做越大,金钱越来越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