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不想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就在打了胜仗扩充了军力之后,董卓就骄纵了起来,本来他是要受皇甫嵩节制的,但这时他可不把皇甫嵩放在眼里,心说打胜仗全仗着自己的凉州兵,凭什么自己还要听皇甫嵩的。
皇甫嵩一看董卓这副嘴脸也无可奈何,只得回去向灵帝说明情况。
当皇甫嵩见到灵帝的时候,灵帝正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看着一幅找人搜罗来的春宫图。
他现在心里特别的舒畅,西园的军马已经暗地里全被自己控制住,那个没有死掉的龙健现在也开始花天酒地了。对内他已经在宦官与外戚之间取得了很恰当的平衡,对外,军报已传来,皇甫嵩和那个董卓也打了胜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所以现在正是仔细研究一下这幅春宫图,然后找个宫女好好玩玩的美好时光。
想到这里汉灵帝不觉欲念大起,同时也感到头有点晕,看来该再找御医要点药,不然还真应付不了那些女人,不能尽兴是小事,让她们认为自己不行了,那可是大事。话说回来,还是那些宫女好,听话,没有那么多要求,不像自己的何皇后,整天在自己耳边吹风,为她家里那个屠夫将军说好话,真是,要不是她的床上功夫好,早就废了她了。
正在汉灵帝看着那幅春宫图想入非非的时候,皇甫嵩来了。皇甫嵩义愤填膺地把董卓的事说了一遍,汉灵帝暗叫不好,想起身大骂远在凉州的董卓,刚站起来,只觉一阵眩晕,接着便支持不住倒了下去。皇甫嵩一见汉灵帝昏倒,吓得赶紧叫御医。不一会皇宫里乱作一团。
汉灵帝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他正在回想自己这是刚刚宠幸了哪个宫女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自己是昏倒的,并接着想到了皇甫嵩来见自己时说的话。于是赶紧让人叫来皇甫嵩。最后经过商议,汉灵帝给董卓下了一道旨,召董卓入朝出任少府,意在夺其兵权。
董卓见到汉灵帝的诏书之后大笑不止,因为皇帝的这一招他的女婿李儒早就料到了。于是按照李儒的建议,他给朝廷上书说他的军队钱粮还没有发放,赏赐的廪食已经断绝,军士妻子儿女饥寒交迫,他们纷纷拉住自己的车子,使他不能上路。又说羌胡心肠凶恶,性情如狗,自己不能禁止,只好马上抚顺安慰他们,如果他们有什么变动,他将再上奏。说了这么多总之一句话:不上你的当。
汉灵帝一看没有了办法,董卓骄纵抗旨,自己也不能去讨伐他,否则把他惹急了,他一联合作乱的韩遂,那么这天下就又乱了。
夜已深,但灵帝寝宫里的灯火依然明亮。照往常汉灵帝此时应该在不知是哪一个宫女的肚皮上施展自己皇帝的威风,但现在他在皱着眉头一个人静静地坐着。
他感到有点冷,于是用锦被裹了裹身体,可还是感受不到温暖。他知道他在害怕,记得当皇帝的那天,他是何等的威风,因为他知道天下属他最大,然而现在他确实在害怕,害怕人人都会害怕的东西,那种东西叫死亡。
本来他以为自己离死亡还很远,因为他现在只有33岁。然而他错了,今天御医给他看完病之后,就要告老还乡。当时他也没觉出什么就准了,然而等那个御医走后,他突然想起了前朝的一些事情,也想到了自己这几年来身体上的变化。他开始害怕了,他暗中派人把御医的徒弟带来,亲自审问了一下,结果那个怕死的徒弟说出了真相,他已命不久矣,原因很简单:纵欲过度。
他秘密处决了那个说真话的徒弟,连带着那个还没有走出京城的御医。他不能让人知道他的病情,不然大汉的江山就不保了。同时他也开始恨自己身边的那些太监,恨他们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但他却不能把这股恨意表现出来,因为他还需要他们的支持,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即将登位的太子。
看着面前那灼灼的灯火,汉灵帝突然有个无比荒唐的念头,他要是生在百姓之家多好,那样自己就能保住最宝贵的生命。而不是像这样年纪轻轻就死去。
汉灵帝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又开始做梦了。他觉得自己做了一辈子梦,无数次他都梦到自己把何进的兵权夺过来,成为一代威风凛凛的雄主。但醒来的现实却告诉他,他只能用宦官来牵制何进。因为他没有可以相信的人,包括那些太监,他与他们之间还不是在互相利用。而现在他也只能利用他们了。
自己死了并不要紧,但要保住大汉的江山。汉灵帝想到这里猛然地把裹在身上的锦被抛在了床上,然后大步地走出寝室。
然而还没走出屋子,他又昏倒了。
汉灵帝病重了,在病重期间他又给董卓下了封诏书,任命董卓为并州牧,他手下的凉州军交皇甫嵩统率。
州牧已经是掌管一个州的封疆大吏了,但董卓也没有上当。他知道自己仗持的就是自己手里的凉州兵马,要没有这些兵马,就算去了并州当了州牧,皇帝想撤自己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于是董卓上书说凉州兵马跟随他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产生了感情,不忍相弃,请求让自己带着他们去并州为皇帝效力。并且把军队带到了河北,静观其变。
汉灵帝没有办法了,人家已经把兵马拉到河东摆开架势了,再逼估计就要反叛直入京师了,于是只得就地任命董卓为河东太守。

董卓的事就这样了了,可汉灵帝还有一件心事,那就是太子的事。他有两个儿子,刘辨与刘协,前者为何皇后所生,后者为王美人所生,因为刘辨是长子,因此现在的太子是刘辨。但他不喜欢这个儿子,因为这个儿子像他那个杀猪的舅舅何进一样是个猪脑子。他更喜欢刘协,总觉得他小小年纪,颇有胆略。再加上王美人为何皇后所鸠杀,他心中对王美人一直感到愧疚,因此他早就想改立刘协为太子。
汉灵帝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太监们的支持,因为一旦何进当了国舅,他们就永无出头之日了。蹇硕对汉灵帝说道:如果要立太子协,那么得先杀了何进,不然立了也是白立。汉灵帝自然知道这一点,于是让人召何进进宫,说是商议自己的后事。
何进一听皇帝要召见自己商议后事,脸上忙摆出一副死了爹的样子,心里却欣喜若狂:他马上就是国舅了,而且现在皇帝还小,那不就是他的天下吗?这不就等于皇帝要将天下交与自己吗?
何进小心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便进了宫,刚到宫门却看到了蹇硕的司马潘隐。潘隐本来就是何进安在赛硕身边的眼睛,这时潘隐对他打了个暗号。何进马上惊觉,心知不妙,赶紧往回走。
那传旨的太监一见何进要跑,哪能让他跑,他跑了自己的命也就完了。于是想拦下何进,何进虽然不会什么武艺,但却是杀猪出身,力量倒有几分,几拳就把太监打在了地上,跑了回去。
回去之后,何进马上召集了手下的人,想要诛除宦官。当时曹操也在,他心说这样不就是叛君吗?而且这样一来,何进不就成了另一个王莽吗?于是想阻止何进,但何进哪里听他的。
正在这时潘隐来了,并且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汉灵帝驾崩了。宦官们秘不发丧,想再诏何进宫,潘隐的话刚说完,传何进进宫的使者就来了。那使者还没说话,何进就让人把他绑了。
曹操一看皇帝没了,那么便是宦官与外戚之间的争斗了。而目前最重要的是先立新帝,然后再除去何进与弄权的宦官们,于是说要带兵进宫,先立新君。同时袁绍也站了出来,说他想现在借何进的兵进宫讨贼。何进本来就对袁绍比较赏识,于是给了袁绍五千兵马。
蹇硕死了,不过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在平时与自己称兄道弟的太监郭胜手里。而郭胜也没有想到,他杀了蹇硕本以为能保住自己的命,却不想袁绍要何进把他们这群太监彻底消灭。
还是太监张让有主意,他去求了何皇后,因为何进这个人没什么主见,一定会听何皇后的。而张让在宫里也帮了何皇后不少忙,例如提醒汉灵帝去她那温柔乡里呆上一阵。
何皇后见张让来求自己,想到自己刚来宫里时,也是他们照应了自己,于是就为他们对何进求了情。何进一看妹子求情了,心想这些人也翻不起什么浪来了,也就罢手了。
不过有人可没有罢手,那就是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因为二皇子刘协就是她带着的。汉灵帝死后不久董太后就宣张让等入宫商议道:
“何进之妹,始初吾抬举他。今日他孩儿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权太重,吾将如何?”张让说道:“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董太后大喜。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预朝政。
何太后一见董太后专权,便于宫中设一宴,请董太后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曰:“吾等皆妇人也,参预朝政,非其所宜。昔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愿垂听焉。”
本来何太后这么说是好听的,其实她是在点董后,明摆着自己的兄长掌握着军权,这个京师是自己说了算,你再这么掺和不是自己找死吗?不过也许董后当太后太久了,受不了这份气,也许是她本来就没什么脑子,在这个时候翻起了何太后的旧帐,她怒道:“汝鸩死王美人,设心嫉妒。今倚汝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辄敢乱言!吾敕骠骑断汝兄首,如反掌耳!”
何后一听,她真不知道董后是怎么想的,她敕骠骑断自己兄长之首,还如反掌耳?她哪来的这个权力,哪来的这个能力。现在自己杀她就像踩死一只蚂蚁,没想到她先火了,于是不由大怒道:“吾以好言相劝,何反怒耶?”董后曰:“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接着两宫吵了起来,还是张让等各劝归宫。
是夜何后召何进入宫,把董后不知好歹的事说了一遍。何进出便去召三公共议。第二天设朝,便让廷臣奏董太后原系藩妃,(桓帝无子,灵帝为刘苌之子,董后是灵帝生母,刘苌之妻,故称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合仍迁于河间安置,限日下即出国门。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举哀,军士方散。
张让等人见董后一枝已废,赶紧以金珠玩好结勾何进弟何苗并其母舞阳君,令早晚入何太后处,善言遮蔽:因此这些太监们又保住了命而且还很受宠幸。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