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189年也就是中平五年4月,龙健一行人终于到达了青州。
龙健到达青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海。当他看到那浩瀚的碧蓝的大海时,他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他觉得这时的大海就像一无比纯洁的女人,只是在后世被人类所谓的文明一天一天的**着,直到她变得浑身异味却还拼命地卖弄着风情。
“啊-”龙健喊了起来,不知道是为大海与蓝天一色的美,还是为她今后的命运。
“啊-”最先受到感染的是张合,除了于凤的身体,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伟大的事物。
高顺与赵云两个人矜持的笑着,尽情地呼吸着那湿湿的空气。
至于张义,他给龙健安排住处去了。
按照龙健的意思,他并不想住在太守府里,只想要一处绿树环绕,并能看见海的地方。
最终龙健住在了临淄附近。再接下来,龙健开始为自己办了一套家具,他再也受不了这个时代的人的跪坐的习惯了,他要做一套桌椅,当然这些都是他亲手做的。
而当高顺等人看着龙健几天来只是做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而不去青州府上任的时候他们急了。先是高顺夺下了龙健手里的工具,问他到底在干什么,大丈夫当以大事为重,他怎么能做这些鄙事呢。赵云也问龙健难道忘了他的志向了吗?
龙健看着他们淡淡笑了笑,说他这几天睡不好觉,总梦见在那些死去的士兵哭着让自己为他们报仇。
龙健的话让高顺等人一愣,不知道龙健到底是什么意思。
龙健拿过被高顺抢了的工具,接着干活边干边说自己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件事,那就是自己是接了皇帝的诏令就立即出的洛阳,但是为什么何进和袁绍能赶在自己前面设伏,仿佛他们早就知道自己要在那一天走似的。
龙健的话说得很平淡,但是却让高顺等人心里一阵发寒。
众人都知道,皇帝的诏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就是让龙健立即出京。
“为什么?”张合忍不住问道。
众人都知道张合是问为什么皇帝要消灭自己等人。
“什么为什么?”龙健笑着问张合。
张合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这种事是不可以说出口的。
“我们没有证据。”龙健接着说道。
“陛下是个英明的人,他看到了我们对付何进的力量,也看到了我们对蹇大人示好。”龙健笑了笑最后莫名其妙地说道,“不能确定会不会伤到自己的宝剑,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毁掉,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默然。
“而且还要毁得不露痕迹。”张义咬着牙说道。他想起了那些死去的兄弟。
“那曹孟德?”赵云皱了皱眉头。
“他可能不知道内情,所以救了我们,但也可能是来为我们收尸的。如果是前者的话我相信他现在也明白了袁绍来消灭我们的真正原因。”龙健说着钉好了一个椅面。
“来,子龙帮我看看平不平,这两天睡不好,眼睛有点不好使了。”龙健把椅面递给赵云。
“大人这么做?”赵云疑惑地接过那个奇怪的木板。
“一把宝剑不想因为主人怕伤到自己而被毁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龙健问众人。
“什么?”张合问道。
“乖乖呆在鞘里永远也不要出来。”高顺默然地说道。
众人顿时明白了龙健这几天为什么这么做,一时间来青州的兴奋心情消失得无影无踪。
“哪有那么严重?”龙健看着大家的脸色笑道。
“来大家都来帮忙”龙健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木头,“大哥,把那块木头拿给我”
高顺把木头递给龙健,这时龙健说道:“大哥只说对了一半,是呆在鞘里,不过不是永远。至少剑的那个愚蠢的主人死了以后,那把剑就可以出鞘了。”
大家心中明白龙健口中那把剑的愚蠢的主人是谁,但一想到那个人的年龄,大家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而这时龙健似有意似无意的说了一句:“那一天不会太久,应该就在明年吧。”
众人心头一震,惊诧地看着龙健,而后者则浑然不觉地做着手里的活:“大家好好干,什么时候干完了,什么时候去上任。”

龙健上任是十天以后的事情,上任后,青州的那些官员都不太看好他,因为他们早就听说龙健来青州后所做的事情了,先是在海边疯喊了一阵,后来一头扎在家里做了十天的木工。这样的人来做太守,来做封疆大吏?他们哪里知道皇帝封龙健为青州太守时就没想到龙健会活着到青州。
龙健马马虎虎地处理了一些政务之后,便又去了海边。并弄了条小船,在大海上转了一圈,最后又匆匆地回到了家里,原来他突发奇想要建一个游泳池,他要学习游泳。游泳池建好之后,他又在全州开展了一项游泳比赛。游泳比赛完毕后,他又举行诗文比赛,诗文比赛之后他又举行喝酒比赛。喝酒比赛完毕这后他又进行选美比赛。
总之半年之内天下人都知道青州出了个不务正业的太守,联想起这个太守以前的威名,人们都以为这个太守是觉得自己功成名就了,所以才这么的享乐。
于是有人认为龙健这个太守是做不长了,可很令这些人失望,龙健的**在太守这个位置上稳稳地坐过了中平五年。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认为龙健不务正业,曹操就是其中一个。在送走龙健的军队的时候,曹操就已经感到事情不对劲了,而当他发现汉灵帝对自己那冷淡了许多的态度后,他终于恍悟了。不由暗怪自己做事太冲动,同时也为汉灵帝的手段惊诧不已。换了是自己,自己也会那么做。至于和龙健的结义之情,曹操并没有看得很重,毕竟自己是为大汉效力,为了大汉除去一个潜在的危险并没有什么。说到底,曹操对龙健效忠大汉的那份心意还是心有怀疑的。而对于龙健现在这一手,曹操是心知肚明,同时暗叫厉害,不过他可没有去提醒汉灵帝,毕竟现在在皇帝那里最得宠的是袁绍,他曹操说话是越来越没有份量了,现在去揭发龙健,那不有点小人争宠的嫌疑吗,而且还是靠着出卖自己的义弟争宠,他曹操打死也不会做那样的事情。
曹操正在自己府里与众人说着天下之事:中平三年凉州边章,韩遂乘黄巾起义之机割据金城,并率军以诛杀官宦为名向三辅(汉代将长安划分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个行政区,称为三辅)进攻,威胁园陵。朝廷先后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司空张温前去征讨,前者是无功免官回朝,后者是战败回朝,而中郎将董卓却在当兵十一月大败边章,韩遂的联合大军。虽然董卓在与黄巾军的作战中吃了败仗,但正如董卓向所言,那是那些军人不服从他命令的缘故。而一但让他率领起他的凉州军,他就是一只出笼的猛虎。董卓所言不虚,就在中平五年也就是今年,韩遂与凉州司马扶风马腾联合进攻三辅,董卓与已经降为左中郎将的皇甫嵩一同征讨,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而现在曹操等人正在讨论这个董卓。曹操也听闻过董卓的一些事迹:董卓年少时骁勇过人且素有豪爽之名,曾游羌地,善与人结交,有一次在家务农之时,有羌人朋友来访,当即杀掉家里唯一的一头耕牛款待他们,这样那些羌人大为感动,回去之后就以数百牛羊回敬了他。因于羌人关系十分的好,且又有武力,在打击羌人叛乱中不断高升。如今董卓已是前将军。
曹操听着手下的人大谈董卓的传奇威名不由想到了一个人,龙健。他总觉得这两个人有一点相似的地方。是的,他们两人的相似之处便是他们与自己手下兵马的关系。董卓之所以能用凉州兵连打胜仗,那说明这些凉州兵都十分服从他的指挥,就像龙健的兵马一样,敢以三千之众直面何进的三万大军,并且在受袭的时候,还保持着对龙健无比的信任,拼死抵抗。想到这一点曹操感到有点不安,如果那样的话,站在皇帝的角度而言,董卓的危险比龙健可要大多了。现在董卓打了胜仗,他的凉州兵团一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充。这时董卓完全就有了起不臣之心的资本。
“但愿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曹操不由地说了出来,让那些正在热烈讨论的人们不由不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