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战后余波(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这书您看着如果还过得去,请投票支持和向您的朋友推荐一下!谢谢!)
众人都被伍次友的言论给吓了一跳,康熙强自笑道:“先生,这不大可能吧,现下老百姓的日子比起以前来要好得多,就连包藏祸心的三藩也不敢轻动,这个李峪真的会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扯旗造反不成?”纳兰若尤其紧张,毕竟他和李峪关系是众人中最亲密的,这一刻他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以前他还对李峪的侠肝义胆赞不绝口,现在却只是巴不得从没认识这个人。伍次友看了他一眼,安慰他说:“纳兰弟,不必紧张,你虽然认识李峪,不过是承他的救命之恩,你已经回报过他了,当今皇上虽然年幼,却颇为英明,大有明君之象,纵使他知道你与李峪的关系,想必也不会因此牵连与你。再者说,我认为李峪要反也只是我片面的判断,他也不一定就造反,现下还当不得真。”他的一席话使纳兰若兄弟心下放宽不少,康熙也是心中赞同他的论断,不由向纳兰若说道:“呵呵,先生说得好,想当今天子又不是糊涂蛋,怎会牵连两位世兄啊!”纳兰兄弟这下才放下心思来,伍次友沉思的看了康熙一眼:“龙儿似乎对今上很了解啊?”康熙赶快掩饰道:“呵呵,当今圣上睿智英明,我哪有那福分了解啊,不过是因着家里的关系,见了两面而已。”伍次友也不追问,只是笑着说道:“伍某不过一介寒生,却在这里谈论家国大事,倒叫龙儿见笑了。”他一顿,又接着说道:“我说他要造反是有根据的,从纳兰弟口中可以得出,第一、这个人是心狠手辣之辈,从他在那些难民眼中是‘四小恶魔和四侠少’的称呼就可以看出,这人平时必定是心志坚韧之人,对敌从不手软,对自己人则照顾有加,这就决定了他在那些难民孤苦无依的时候最易成为他们心中的依靠,所以他才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使得万民归心,这从他对外不断抢掠而民众却从者如云可以看出来,要知道他们可是都只是一些农民,一生的要求就只是能吃口饱饭,现在却甘心跟他去做贼,那么他在这些人心中的分量就可想而知了;第二、刚刚龙儿说他还打败了荷兰人,并且抢掠了他们的巴达维雅城,据我家先辈在大明时期和少数的几个洋人接触的记载来看,这些洋鬼子哪一个不是心高气傲之辈,遭了如此惨败却只敢来大清讨个说法,那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是被打怕了,据我所知只有同八旗劲旅相当的战力才能使这些洋鬼子感到害怕,也就是说他的手中至少有一支战斗力极高的兵士在效忠于他,不过一年不倒啊,他竟然训练出如此强兵,各位还看不出他的兵是如何训练的吗?”
康熙也是被伍次友的分析给说出了一身冷汗,他呐呐的问:“先生是说他前段时间的抢掠不过是他练兵的一种手段?”伍次友淡定的说道:“龙儿说的没错,他就是让他的士兵出外烧杀抢掠,使他们手中见血,激发他们内心的凶悍之气,再加以训练,一支见过血的强军就形成了。但这只是其一;我猜他的第二个用意就是他们缺衣少食,故而不得不抢掠,但他这样做的话却使大众对他更是信服,大家请想,朝廷让这些人背井离乡,李峪却让他们丰衣足食,这高下立判,他们自然不会选择朝廷来依靠,民心自然也就归附于他了;第三个意思就是通过不断抢掠朝鲜,使朝鲜疲于奔命,为了应对他们只怕不得不加重赋税徭役,那时朝鲜民众生活苦不堪言,自然盼着明君降临来拯救朝鲜,这和我大清当初对付大明何其相似啊,他的手段果然高明呐,这样的人不能为大清所用,真是朝廷的一大损失啊!”

康熙此时已经相信李峪必定会和伍次友所说一样造反,他不由的问伍次友道:“那先生以为朝廷该如何应对他呢,是会派兵剿灭还是招安?”
伍次友看了众人一眼:“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大家以为朝廷对李峪该如何动作呢?”
众人自然知道皇上想听一听伍次友的意见,再说自己对这事也没伍次友看得透彻明白,也不想在皇帝面前丢丑,跟随前来的苏麻喇姑却是一双美目深情的注视着伍次友,一直陶醉在他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之中,直到众人突然不说话了,她才一惊回过味来,当下对伍次友说道:“伍先生,我家公子一心想听先生的精辟论断,先生就不要卖关子了,一并说出来,省得大家伙心痒痒!”
苏麻喇姑的话使几人间的那种气氛稍稍放开了些,伍次友也是呵呵笑着说:“不是伍某矫情,只不过半天都只是伍某在这说,似乎不大公平,想要几位世兄也是说说各自的看法,好纠正伍某的错误啊!”众人心中都大急,“天啊!只有你不知道皇上就在你面前坐着呢,你倒自在,我们可惨啦,皇上想听你说的,我们说了没的找不自在啊!”伍次友看众人还是不想说,就自己喝了口茶,径自说道:“那伍某就献丑了!伍某认为朝廷此次怕是拿李峪没辙,现在朝中鳌拜一党专权乱政,是不会给皇上机会出兵对付李峪的,因为那就等于把兵权拱手想让,他们绝不会答应;皇上也一样,肯定不能让鳌拜借这个因由大肆扩张势力;另外,三藩也不会闲着,肯定会盯紧了朝中的一举一动,只要朝中一出现乱子,恐怕三藩立刻就会起兵造反,那时大清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不过李峪他不会来动大清的一草一木,要不然就与他以前的行事不相符合了,我想他也不会来图谋中原,只会去图谋朝鲜,相信他很清楚现在的中原不是他能动的,所以朝廷最好的办法就是招安,不过估计朝廷得大出血了,至少也得封他个王爵才可了事,弄得不好还要下嫁个公主给他来稳住他,而朝鲜嘛恐怕是要完蛋了。”
康熙听完伍次友说的话,不由自主的猛的一拍桌子站起来,恨声说道:“都是鳌拜这厮误国,还有三藩……”他还没说完,苏麻喇姑赶紧轻轻的一扯他的衣袖,康熙这才醒悟过来,不可让伍次友知道自己的身份,否则很多奇谋妙计他就很难听到了,没有人会对君王推心置腹的,不是不愿,而是不敢。所以他感激的看了苏麻喇姑一眼,就同历史上一样,他看出了苏麻喇姑喜欢伍次友,就暗暗在心里打算时机一成熟就成全他们。于是他恭敬的向伍次友行了一礼:“龙儿今天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矣,今日天色已晚,恐怕家祖母挂念,现在就要回家去了,改日再来向先生讨教!”伍次友也是一礼正色说道:“龙儿,还请代为多多谢谢过你家老祖宗,要没她出手相助,伍某早已经落入鳌拜一党手中了。”
康熙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转宫中,在宫中自是彻夜难眠,眼看到三更了,还睡不着,就起身来到花园中散心,这时一个和蔼的声音传了过来“孙儿,都大半夜了为何还没歇息啊!我听宫中的太监说,你一回来就闷在房中,连饭也不吃,是不是碰上什么烦心事了,来跟老太婆说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