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小说硬伤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昨天一位读者的提到的太监称谓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其实,和很多作者一样,桃子开始写书以前,也是一位读者。桃子是学的理科专业的,但是说实在的,大学四年自己的本行并没有学好。为何?这就要提到桃子的两大嗜好了:围棋和历史。这两样都是生僻之物,却也都是一旦喜欢上了,便瘾头极大的。因此,这耗时无度之下,难免少务正业了。
围棋就不说了,一则会的人并不多,二则和本书关系不大,除非某一天桃子跑去开一本写围棋的小说。不过,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诸位大概会跑得七七八八吧!
那就说说历史。桃子初中时候就偶然得了一本《三国演义》,便把它放在抽屉里,课余的时候便拿出来看,不过很快就因为一位大嘴的告状而被没收了。
不过,这兴趣一起,就不会随着一本书的失去而消灭。后来,我就开始找着历史方面的书来看,当然,这里面不仅包括历史典籍还包括小说。不过,现在网络发达了,找就不用了,起点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平台啊,里面经典的小说不少。
但是,不少小说看的我还是崩溃了。原因无他,硬伤!
前些天看见一本小说,一开始就两个内侍在对话,说着说着,其中一位就用尊敬的语气说我们“刘太监”怎样怎样,桃子当场晕厥!太监是宫中职司,可用来称谓是很少的,即使称了,也是贬义。就好比某人是农民,说他人品好,会说“张农民这个人怎么样怎么样”吗?即使这样说了,能显示你的一片好心吗?又举个例子,有一个年轻人发达了,家中买了姬妾,不过由于根基浅,家中只有他一个男主人。某天,他回家了,仆人说道:“少爷回来了!”,你说这晕不晕?这大户人家的辈分是以族长(家长)为基准的。族长(家长)称“老爷”,比他高一辈的称“老太爷”,矮一辈的称“少爷”。现在一族中就一个男主人,那这人自然便是家长了,岂能因为年纪轻一些就叫“少爷”呢?

桃子既然是写的南唐,那就说说南唐。
南唐是早在大周的时候就开始向北方称臣的,因此国君只称“国主”,国君正妻只称“国后”。令桃子郁闷的是,南唐的小说里,“皇上”“皇后”之类的称呼居然比比皆是。关于南唐的京城问题,也有不少书出了纰漏。南唐的京城一直是金陵,这点没有疑问的。后来,李景迁都南昌,不过,很快就死在那边了。李煜还是在老京城金陵登基的,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扶了李景的灵柩回金陵安葬,尽管,李景生前曾有明旨说无颜见家乡父老,要安葬在南昌。其实,李煜此举的真是意义就在于,重新确立了金陵的京城地位,从而废南昌为“南都”。
这里,列举几个经常出现的历史硬伤,作为结尾吧。
一、秦始皇姓“赵”,不姓“嬴”,“嬴政”这个称呼令人郁闷。
二、古代女子的闺名可不能让丈夫以外的男人知道(妓家除外),所以结婚的“六礼”中,有“问名”一项,意思是让他知道了你的名字,然后就可以娶进门了。看见不少“闺名”满天飞的书,郁闷哪!
三、古代称文官,多称“相公”而不是“大人”。当然,有一些特殊的,比如唐代的知县称“明府”。不过,这“明府”到了清朝“升官”了,用来称知府了,知县称“大令”。(注意:不是达令!)
四、称呼人不能连名带姓称呼。连名带姓称呼就有骂人的意思了。当然,具体怎么称呼,很繁杂,要具体说,篇幅太大,还是留待有机会再说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