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响石的警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绍南原来就想过后面的指挥者应该是金陵大学的燕京老师和他的女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校医孟莉莉。燕京在指挥着担架队把伤员转移,孟莉莉在为伤员包扎着伤口。
燕京是金陵大学建筑系的教师,他是南京县人,地区是南京雨花石的主要产地,他从小就在南京的雨花石中长大,对地下的东西非常着迷,后自然就对建筑很感兴趣,在金陵大学攻读建筑科。毕业后因学习成绩优异留校当了教师,成为南京地区对本土建筑颇有研究的年轻建筑专家。从近年战事紧迫南京开始构筑防御工事以来,燕京就担任了城内的防空洞和城防工事的建筑顾问,楚绍南曾陪着他和顾问团成员视察过紫金山、乌龙山的工事构筑,解决遇到的问题。燕京在极度缺少钢筋的情况下提出了用坚竹和木材补充代替的权宜方案得到了司令部的采纳。
楚绍南和燕京的深入接触是在上个月末,他刚从上海撤回的第三天晚上,他想调整一下脑里紧张的战场状态让自己清醒些,便身着便服出门散步,信步行到夫子庙,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南京雨花石夜赏茶会。虽然战火临近,但这六朝古都的文化氛围依然未减,城内的秩序也很井然,历代的都城自有大家的风范。
进入会场后他没想到,遇到了他白天相陪检查防御工事的燕京老师,身边坐着性格活泼的孟莉莉。燕京见到楚绍南进来亦是十分惊喜,很大方地介绍孟莉莉是自己的女朋友。三人坐在一起,品茗论石谈兴顿起。
赏石茶会没有长篇大套的学术讲解,都是人们很随意地把自己珍藏的雨花石摆到大家面前,供大家欣赏并做以自己的见解说明。席间还有几名美国人和英国人。
关于雨花石,楚绍南所知不多,只知道雨花石是世界知名的观赏石,是从宋代苏东坡的《怪石供》一书始创了宋代以来的赏石之风。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这里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南京特产的晶莹如玉、图像天成的雨花石便成为了“天赐国宝”,引起了历代文人雅士的瞩目。文人墨客们赏石写石,促成了雨花石的文化热和交易热。民国以来,雨花石的收藏研究进入了新阶段,楚绍南经常在日本和法国遇到有人用雨花石做为从国内带来的馈赠品送给友人。但至于什么是高品雨花石,怎么欣赏雨花石他基本没有接触过。
众多雨花石收藏者纷纷把自己的珍藏小心翼翼地放到会场中心的观赏台上,先有一人把雨花石放到水中观赏,配以大约十分钟的精彩特色介绍,引来众人的赞叹和掌声。
燕京在下面轻声给楚绍南讲着怎样看雨花石:“好的雨花石凝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孕万物之风采,是不假斧凿、自然天成的。从石中可以看出三山五岳、天地花草、飞禽走兽和人物文字,如画如诗,灵气四溢。只有质、色、形、纹都很上乘的雨花石才算精品,不过寻找这样的精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楚绍南点着头:“看来这小小石头里寄托着人们诸多的理想和文化。不过为什么要放在水里欣赏呢?”
孟莉莉放下茶盅接过话说:“天然雨花石要放在水里来欣赏,这样石质会更加晶莹和亮丽现出本色,好像遇水方见知音——她从水中来,还洁水中去。”
楚绍南笑道:“说得好!孟小姐我还想知道,雨花石只南京有吗?”
孟莉莉看看燕京回答:“据我所知,只南京有吧。南京遍地雨花石,但它的产地又相对集中在三处,有县、雨花台和长江下游的仪征县。三处之中,又以为最,就是京京的家那里,对吧,京京。”燕京点着头。
楚绍南想了下说:“是不是因为长江到南京这里拐了个弯,又经过八卦洲的分流,加剧了江水的冲刷打磨和移动,才容易形成雨花石?”
燕京笑答:“楚兄就是喜欢动脑筋的人,不愧军中才子。雨花石的孕育到形成,要经过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这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也可谓是历尽沧桑方显风流。事实上正是由于长江流域经南京一带遇阻才折向东方,加剧了这千万年的流水搬迁,把含原生玛瑙的基性火岩磨砺成玛瑙砾石,就是雨花石。仪征地区多雨花石也是这个原因。”
这期间已有七、八位收藏者展示了自己的精品,让观者感受到了雨花石文化开阔的视野,迥异的风格,丰富的内容,高雅的品位。各位雨花石拥有者讲解得也很儒雅大气,一旁的几个外国人频频点头拍照。

有一人展示了释放蓝光的雨花石,燕京告诉楚绍南:“这是奇品!雨花石分为九品,上三品雨花石依次为绝品、珍品和奇品,绝品为最高。”这时旁边一个大个子美国人出价300美元购走。
又一人展示了内有菊花绽放的雨花石,孟莉莉悄悄告诉楚绍南:“这枚属于珍品了。对吧,京京。”一位英国女士出价500美元欲购,主人未卖。
这时有一位留着分头的穿着质地很好的长马褂的男人站了起来,眼睛很轻佻的总瞥着孟莉莉,他把手中的红木盒打开,从里面拿出个红绸包,用软布拿起一颗乳白色的雨花石放在展示皿中。他满脸得意的讲道:“我这颗珍品叫‘闺趣’,大家细看,一裸女娇倚象牙床,玉体横陈,胸前两道半月细线似其,如此处再加两点红蕊就好了。”
众人哄笑中楚绍南问燕京:“他这枚属哪类?”
燕京道:“属中三品幽、精、淑中的淑品,本来挺有意境美的,让他这么解释给入俗了。真是人有多深,石有多深啊。”
他转过头来对楚绍南说:“石品反映人品,人品决定石品。只有人石合一,才是藏石者最高的境界!”那个大个美国人出价200美元购走。
这时有几人过来问燕京:“燕老师今天可给我们展示什么绝品,让我们开开眼。”又有人问:“听说上次燕老师珍藏的四季图现世,可否一睹啊?”
燕京站起向大家拱拱手说:“今日因日间琐务繁乏,只想静观各位风采,以润养精神。不过未料我一好友在场,此乃保卫我们首都的精英才子,故随意展一石,还望楚兄莫怪。”
说着他走到前面,从怀里拿出一石,放在掌心让众人观看。看样去这块雨花石不太起眼,除了有晶莹的感觉并无精纹,一个戴着礼帽的人小心地说:“燕老弟,看上去常品一块啊。”孟莉莉悄悄告诉楚绍南:“常品是属于下三品了,下三品分净、常、庸三品。”
燕京淡笑一下说:“哈老板,请你再站后十步,对,借你礼帽一用,你把礼帽翻过来捧着。”那人依然而做。
只见燕京一抖手,手中雨花石发出啸声射入礼帽中。众人不约而同齐呼:“响石!”几名外国人站了起来不可思议的表情。这是一块千载难逢、绝无仅有的响石,轻摇如风起青萍,重摇如江涛裂岸!
众人纷纷要求燕京再展示一下。燕京说声好。然后他让茶馆老板把灶间的吹风竹筒拿过来。这竹筒有长有50公分,直径约有7、8公分。他让楚绍南走出来站在堂中,双手向前平伸水平端着竹筒。
燕京站到竹筒口10米开外,竹筒的另侧10米开外哈老板仍然捧着礼帽,三点成一线。这时燕京对大家说:“这块响石要有速度才能听出它的奇妙,大家注意响石穿过竹筒时的声音。”
楚绍南和几个外国人一样觉得不可思议,离这么远能把石头投准吗?而且要不偏不倚地穿过竹筒。众人都提着心看着这一幕,只有孟莉莉微笑不语站在一旁。
燕京调整下自己的位置,看了眼竹筒,抬手仍然是一抖,响石飞出。只听响石破空之声前10米之间悦耳之极似鹤啼似鸟鸣,刚劲而柔和与刚才一投大不相同。响石瞬间到了竹筒口,饶是楚绍南心理素质极强,双手也做不到纹丝不动,但响石仍准准地射入竹筒,声音大变,如隐隐风雷,瞬间响石出筒后10米仍带着滚滚余音落入礼帽。
众人一阵掌声,外国朋友的照相机闪个不停。而燕京此时却很诧异地站在那里,和众人说:“这声音不对啊,平时是更加高昂悦耳,今天这样低沉,是不祥之音啊。”
一听燕京说是不祥之音,全场石友一下子都从刚才的忘我愉悦中掉回现实。上海已经沦陷,战争在临近,是什么样的灾难降临到南京和自己头上呢。主办者匆匆结束茶会。
这时那个高壮的美国人走了过来,用流利的带有苏州侬语音调的汉语说他要出价1000美元购那块响石。燕京摇摇头,美国人以为他嫌少,举起了三个手指头,见燕京不语又变成了一巴掌。
燕京用流利的英语说:“谢谢您对雨花石的赏识,如果我们有缘下次见面,我会赠送您一枚珍品雨花石。但这枚我要保存,因为它成了一枚警石。它在警示我们,防范灾难的降临。”
那美国人点点头,表示了理解,然后递过一张名片,上书:“美国基督教青年会乔治?费奇先生”,同时向燕京伸出了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