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爆发(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大家刚才都把自身层面的准备情况说了。我听了,觉得很好。”秦浩清清嗓子,说:
“我现在把总体形势说一下。从革命形势来看,四川已经成燎原之势,短期内是镇压不下去的,清廷从各路抽调陆军,那么其他省的部队就相对空虚,各地新军的起义就是这么爆发的,我也接到命令,要求我们派兵,我考虑,现在混成协中还有外人,但不宜进行整编,别引起各方注意,明天让亮子带混成协北上,到曲靖武昌起义就已经开始了你就在宣威住下,那里有我们秘密整训的两个团,等待时机,到昆明起义开始组成四五两个旅,待命相助昆明或进驻贵州铁甲车会提前运抵宣威。
还有四天,武昌就将传来枪声;就滇、桂、黔的军力来看,总体数量不足,第25镇及两协在我们掌握中,19镇现在新旧对立严重,起义是必然的,我们一走他们更没有后顾之忧,我们的军力是保密的。待昆明乱后,我们特种旅,1、2旅就到位维护安定,进驻昆明,整编19镇。
如果我们顺利,我们会一次拿下三省,大部分同盟会成员会投向我们这边,他们之中不少人是真心革命,没有私心的;从整个力量对比看,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我们暂时没有对手,但不要引起人民反感,更关键的是,人民想更好的生存,这几年红河的发展有目共睹,我们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再加上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革命必定是会成功的!”
“对,一定成功!”众人齐声赞同。
“老大,我们什么时候动手,是不是11号就起兵响应?”陈亮兴奋地按耐不住了。
“不要性急,太早动手对我们不利,大家一定要克制住,等我命令,说开始才能开始!”秦浩很冷静,“虽然部队是肯定会跟着我们走,但如果阻力太过于强大,难免会军心动摇,只有等19镇有动静,我们再动,就比较容易成功。”
“那还要等多久呢?”
“等到等到19镇一动,我们就动,要等武昌起义的准确消息传来。”
“还要等一个月啊!”陈亮很失望,“我怕夜长梦多。”
“这一个月绝不是干等,我们可以再完善准备。首先,情报人员要全体出动搜集情报,其次,我们各家的家眷在武昌起义后要转移到安全地点;再次,我要通过‘人民之友’进行秘密串联,统一思想;复次,我亲自布置报纸的舆论宣传;最后,还要接待方方面面的人来访,这些人鼓动我革命的也有,要求我镇压的也有,还得和法国人打交道。”
“这么多事啊,我还是再把部队好好练练吧,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陈亮嘟囔着,一付无可奈何的样子。
“那趁着这个机会,弹药和军械还可以再多造一些,南华公司的钱也能再多一点,这些都是大有用处的。”
回到家,朱婷婷关切的问秦浩:
“复生,要打仗了吗?”
“是的,现在外面不太平,要有些日子的动荡。家里我都安排好了,不会有什么危险。”
“那你在外面还是要多加注意。”
第二天,陈亮带着新军混成协,一路向北开进。
该来的总是会来,为了镇压保路运动,端方从湖北抽调军队前往,这就加强了当地革命党人的紧迫感,共进社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联合成立了起义总指挥部,商量好了起义时间,后临时改期到11日起义。谁知,10月9日,革命党人孙武在武汉租界内制造炸弹不慎爆炸,俄国巡捕匆匆赶来,搜去了所有的旗帜、符号、名单,湖广总督瑞澂下令紧闭四城,飞调巡防营、守卫队、教练队分布街巷。武汉三镇,侦骑四出,大肆搜捕。
彭树藩、刘复基、杨宏胜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10日凌晨被杀害,成为武昌起义的第一批烈士,由于他们的坚贞不屈,至死也没有透露起义的具体计划,使得革命保留了成功的可能。清廷还在根据名册全力搜捕,新军中的革命事业面临着夭折危险,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下级士兵自发的起义了。当晚七时,炮队首先发难,到马房纵火,紧接着,工程第八营开了第一枪,四十多名士兵向楚望台军械库集中,准备夺取这个藏有大量枪枝弹药的地方,由于守卫士兵中革命党人的配合,起义军很顺利地占据了军械库。此时,其他标营望见城里的火光,听见了阵阵枪声,知道起义了,纷纷汇集起来向楚望台集中,炮兵在蛇山、凤凰山等地布置了炮兵阵地,炮口直指总督衙门。
晚上十点半,起义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城里的局面,各起义部队顺利武装并且开始围攻当地反动势力的大本营――湖广总督署,打得龟缩在里面的瑞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尤其是衙门旁边的房子起火后为炮兵提供了准确的轰击方位,不时有炮弹落在衙门里,瑞方眼看大势已去,在靠近城墙边的围墙那打了个洞,仓皇奔向江中的楚豫号军舰逃命去了。
一夜血战后,革命军肃清了城里的顽敌,一面醒目的十八星旗,在黄鹤楼头迎风招展,2天内,武汉三镇全部光复。

1911年9月25日四川省荣县宣布独立自治,为全川及全国的独立先导。
10月10日武昌打响第一枪,武昌起义的枪声,犹如一颗火星掉入了火药场,地火在运行、奔突,眼看就要喷薄而出了……辛亥革命大爆发。
11日革命党人宣布成立中华民**政府。黎元洪出任中华民**政府鄂军都督,发《致全国父老书》。
辛亥革命的爆发绝对不是偶然的,清王朝早就埋下了亡国的种子,区别只是在于何时、何地。当戊戌变法失败、预备立宪以骗局收场后,形势已经根本上不容挽救。“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语见托克维尔的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国的形势与法兰西革命前夕的局面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对旧世界的摧毁是他们共同的任务。
10月12日晨,革命党以黎元洪都督的名义通电全国,宣告武昌光复。同时致电上海,催促居正、黄兴、宋教仁到鄂,并请电转孙中山,促其速回国主持大计。“黎菩萨”也算福大之人,当年甲午海战,这家伙乘坐的“广甲”号不幸触礁,搁浅于茫茫大海。老黎随身带了件救生衣,在海中挣扎一番,漂泊了三个多小时,居然被海浪冲到了岸边,奇迹般地活了过来。由于他出过洋,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被任命为新军协统,以善于治军著称。平时,他注意笼络士兵,待人宽厚,故有“菩萨”称誉,而且老黎脸胖胖的,从外表来看确实是有几分菩萨样;铁路风潮中他是湖北铁路协会的军界代表,因此新军士兵普遍对他有好感。
由于起义前原定的起义首脑不是被迫流亡就是在搜捕中走散,剩余的威望又都不足,于是革命党只好用枪逼着黎元洪强迫他革命。革命党如此行事自然有他们的考虑:一来黎是当时名将,用他可以慑服清廷,增加革命军的声望;二是黎在湖北新军中得民心,可以号召部属附和革命;三是推举以前并非革命党人的“黎菩萨”做都督可以表现出革命党人并非贪慕权势之辈,可以增加革命凝聚力。
话这么说倒是不错,张振武等人用枪逼着他做了都督后,武汉到处传言:“原来黎协统都是革命党!”,残敌纷纷投降或逃窜。但这个都督他做的时候是不情愿的,面对既成事实,他真的做起了“黎菩萨”,任你怎么相逼就是不张口,甚至不吃不喝。这家伙鬼着呢,他心里在盘算:革命的声势是越来越大,看样子似乎有成功的可能,但现在还没有定局,不适合发表意见,万一将来清军反攻也能有个回旋余地,等时机成熟再摘桃子不迟。
立宪派汤化龙原本是谘议局议长,现在也像模像样地参加了临时政府,还担任了政事部部长,年初在请愿中还口口声声要求立宪的人现在转身一变,居然也是个“革命党”了,真是变得比谁都快;在他的“榜样作用”下,一大批旧官僚、立宪派进入了革命政府,真正的革命党人反而只有孙武一个担任了军务部长。
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上海望平街报馆门前,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的,大家纷纷打探湖北革命胜利发展的消息。大家都认为满清必败、革命必胜,一次报上登了汉口革命军败退的消息,居然遭到一千多人的围攻,认为是造谣,破坏民心(有时候中国人就只愿意一厢情愿地按自己想法来估计事情的发展,至于真实的情况究竟是如何反而很少有人关心了)。
远在北京城的载沣就算再糊涂现在也明白大事不妙,急忙召集内阁商议派兵镇压。此时全国已经编练成的新军共有14个镇、18个混成协(这些部队番号并非连续编号的)分布在全国各地,但在南方各省的大都不太可靠,能寄望的也就是北洋六镇了。12日,瑞澂被革职,允许戴罪立功,暂时署理湖广总督;同时命令在永平参加秋操的第四镇统制王遇甲率领第四镇、第三、第十一混成协编为第一军,并星夜赴湖北增援,令陆军大臣荫昌赶赴湖北,节制所有湖北军队及增援部队;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协同作战,主要军舰有甲午战争后新购买的“海容”、“海璞和“海筹”等;以第五镇、第五、第三十九混成协编组为第二军,由冯国璋率领,迅速筹备,听候调遣;将京城里的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编为第三军,有贝勒载涛督率,驻守京畿。应该说,这个调度还是很合理的,水路并进、两军依次开拔,梯度配置、形成钳形攻势,又有第三军保卫大本营(载沣难得做出正确决定,这次居然这么利索,如果不是高人指点想必也是危机关头的急中生智)。
突然间的武装起义,使全国形势陡然紧张了起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