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办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绪三十二年春节过后(1906年)。
王宏把在牛头山基地的,除机械、军工企业外的企业都要陆续搬迁到红河镇,现在红河镇的厂房正一批批的竣工,交付使用。工厂的扩建、搬迁一个接着一个,王宏要把那些设备要制造,那些要订购设备,安装、调试忙里忙外。修路的一些工具也在设计,还要跟着生产指导。严重缺乏技术人才……
滇南路政公司办完了所有的政府批文,根据协议负责南华公司的工程公司的秦伟,放下了其他工作,带着五个工程兵连和上万民工,上了红河到蔓耗的铁路建设工地。
而陈亮几人在带着部队强化练兵,对除夕夜偷袭他们的土匪杨友堂和李英豪全体官兵都记恨在心。三月初,秦浩几人研究后,陈亮悄悄的带着二连和特种兵去清剿杨友堂。二十多天后,胜利的消息传到了红河镇,陈亮带着大量胜利品和扩大的部队回到了红河镇。
三月,周羽在美国请来的专家和技工,陆续到了红河,总算让王宏松口气。200多机电专业的专家和技工,王宏的中华重工可以正式开业了,王宏有大量的设计图纸,在王宏的指导下,有部分就可以实现了。也因此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
但却让秦浩忙了起来。这次来的除了机电和筑路专业的人员外,还有15个专家学的是冶金、化工、农学、采矿、纺织、教育学。红河镇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企业,一定要留住这些人才。周晨的建议只好现在就采纳、实行。建立大学,开办中小学校。要积蓄人才,积蓄大量的人才。
红河镇的别墅已经盖好不少,不卖,先给专家住。把牛头山基地,义军操练,红河的规划和建设让这些客人看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秦浩又找他们把当前的情况告诉大家:“今后各种人才都会需要,而且大量需要,我们不怕人才多。就像我们已经纳入近期计划的10万纱锭2000台织机的纺织厂,6口40吨高产煤矿、一座锡矿、一座3000吨的精炼大锡厂,正在建设的轻轨铁路一通,即可正式投入生产。下半年计划建设1.5万千瓦的龙门峡水电站,40万吨钢铁厂,10万吨水泥厂。还有一些厂子在扩产和新建我们需要大量人才,各方面的人才。这些企业在国内是特大型的,在国外也是不小的。我们还会建设大量的企业。所以现在你们虽然还不能马上专业对口,但我们还是希望你们留下,给我们些时间,而且我们现在正准备建设一所真正的与世界接轨的大学,开我们能开的专业,培养我国急需的人才,我们会陆续再请老师,争取办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是精品的学校,你们看可以吗?”
这次回国的华侨,大多都有为国效力的准备,深有体会没有国家后盾的艰辛,只要条件许可会毫不犹豫的留在国内。通过几天的接触,这些华侨人才被秦浩他们的真诚感动的了。
在得到这些专家认同的同时,还从这次回国的华侨技工中选拔了八十二位精通外语的人才,英语都会,还有德、法、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语。并选拔体育教师15人。
家内的是搞定以后,秦浩亲自和朱朝英一起反复跑蒙自、昆明,现科举朝廷已停考,南方几省本就鼓励办学和出国留学,现南华公司私人办学,出资雄厚,总督衙门很快批准了申办南华大学的报告,帮助南华大学办完了应办的程序,私立南华大学成立了。
校园是秦伟设计和监造的园林式建筑。
校长秦伟担任副校长王宏校监朱朝英
设立:
土木工程系道桥、建筑、测绘三个专业;

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电力二专业;
矿业工程系采矿、冶炼二专业
化学工程系
纺织工程系
农林工程系
临床医学系
商学系财务会计专业(一年制)
外语系(留学预备班)英语、法语专业,定向:日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
(外语系的82位专职教师组成了一个翻译社,翻译各国文献资料。)
师范系一年半速成师范专业
三年师范专业(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体育等专业)
招生由秦浩亲自主持,动用了电脑彩色打印机,印制了精美的招生简章。并且明确提出如生活困难者,可由南华公司提供赞助。
云贵总督于振铎看了招生简章,在经过秦浩的介绍,非常高兴,学校全是技术专业,没有任何可能对朝廷不利的专业。于振铎本就和朱朝瑛很熟,而于振铎本身就是清末有名的贪官,过段时间也会因此被罢官。在秦浩的银弹攻击下,给朱朝英和秦浩很多方便。在于振铎的帮助下,由朱朝瑛出面,帮秦浩捐了个从三品游击将军,周国伟、陈涛、陈亮、杨江捐了个正四品的候补道台。
这次办学又是云南一个不小的政绩,很容易得到了总督的认可,朱朝英在云贵利用官府的力量进行招生;陈涛带着官府和朱朝英的介绍去了当时西式教育最好的两广;杨江去了长沙、汉口;秦浩去四川成都,除两江以外,这些地方教育水平最高,受西式教育的人数最多,有大量已经受过西式教育的学生。经过三个多月的招生,陆续招来了经过考试的640名学生340名要补学数、理、化设为预科班,300名可以直接上本科班。400名将获得南华公司的资助。军校的财务专业转到南华大学,这样南华大学超过了北洋大学的规模。
南华大学现有专、兼职教授68人,预科教师30人,外语专职教师82人,财务科留校8人
本科学制3年。
并开设附中、附小。
南华大学附属小学招生招收本地6~10岁学童,按西式教育,学制5年。
招聘了30名各科老师。
南华大学附属中学招收11~18岁的中式教育多年的学生正常招生的两个两年。今年只招一年预科班。
招聘了50名各科老师。
秦伟这几天把全体教师分成相近的专业,把自己几人编的教材和收集来的各国教材分类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了教学门类和第一学期教材。通过这次讨论,归国专家们,对秦浩他们的学识由衷的敬佩,教材特别是基础类、通用教材都使用秦浩他们编制的教材。秦浩要求教师们,细心审阅教材,希望提出修改意见,年底定稿印刷。
小学招生爆满,按6~10岁的入学年龄预计招500人,可最后年龄放到8~10岁还是招了600多人。
按照专家的商议,并与云南提学使吴鲁、蒙自师范、昆明两级师范的老师进行了协商,秦浩他们根据后世的经验争取,最后确定:
小学开设《语文》、《数学》、《应用文学》、《自然》、《英语》、音乐、美术、体育。
中学开设《语文》、《数学》、《应用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体育。
九年读完,外语过关可以直读国外的大学。
而大学的课程,由专业的教授,按国外的课程设置。有些必须的课程由秦浩他们提出,或讲授。同时也指点了他们的研究方向。
快到了光绪三十二年七月(1906年9月)份,才正式开课。
这时的红河镇到蔓耗、河口的铁路开通了,终于给红河的发展插上了一对翅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