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背诵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准备了几天,传说中的古诗文背诵大赛在多数人的热切祈祷和极个别人士的深切鄙视下“轰轰烈烈”地到来。看着周筱东奔西走,我百般无聊地打着哈欠。
“喂小然,‘拼诗会’你准备的怎么样了?”班长拿着一摞资料跑过来问我。“拼诗会”是我在吃饭的时候随口说得一个词语,经过伟大的周筱同学发扬光大以后变成我们班里对于这次比赛的专用代名词。“还好吧。”说完我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你怎么了,最近总是很累的样子,为了比赛准备得很晚吗?班里的荣誉固然重要,但是更要注意你的身体啊!”班长担忧地看着我。
“没事,谢谢关心。”我最近每天的确睡的很晚,但绝对不是为了这个罪恶的古诗文背诵大赛,而是因为家里某位尊贵的殿下大人。都不知道他是体质弱还是怎么的,说话倒是中气十足,可是体温一直都没有降下来。为了照顾病人我每天除了做作业就是陪他聊天,睡前他总要是絮絮叨叨地说上半天,而且还要霸占我的床,害得我每天晚上卷缩在沙发里过夜。沙发又小又不舒服,加上最近天气较温暖,潜伏了一整个冬天的蚊虫开始肆虐,更让我没法安心睡觉,让我每天顶着一身红包包和两只黑眼圈回校。
“快来看看比赛的流程!”周筱拉着我往宣传栏走去。
省略掉无数没用的词语,公告只有两条重要信息:一、比赛在星期五,也就是今天晚上7:30举行;二、比赛在学校礼堂举行。看来今天晚上又得在饭堂解决晚饭了。
打个电话回家告诉小鸡我今天怎样怎样不能回去让他“自行了断”,他在电话那头吱吱唔唔地说了半天就是不肯呆在家里非要过来看,我半哄半骗地说道:“乖啦,这么大的人了还要人陪啊,不要撒娇了,晚上我早点回去给你讲故事好吗?”
“真的,你不骗我?”电话那头的小鸡异常兴奋。
“嗯嗯嗯,我说话算话,你在家里好好养病——先挂了。”什么人嘛,长得牛高马大的还像个小孩子耍赖,我还真有意思,跟他呆久了越来越像个保姆了。
“穆然,”刚回头就看到廖闻风在一堆女生的簇拥下走过,他看到我,完全不顾旁边女生对我投来充满杀气的眼光。他微笑着说道,“要好好准备啊。我期待今天晚上能与你痛快地竞赛一场。先说好了,输了要接受惩罚不许哭鼻子啊!”
旁边的女生一听,马上换上胜利的笑容,有的还对我投来同情的眼光。
你个罪人,存心要害死我!

7:00。学校礼堂。
提前半小时就被周筱拉到礼堂说要熟悉地形,看着文学社的一帮人在忙着布置会场,尤其是廖闻风,像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这边刚处理好,又被那边的叫了去,指手画脚地指挥着,时不时还要跟指导老师商量。我盯着他忙活的身影,不禁奸笑。
7:20。陆续有学生进入会场,主持人在试音和调节屏幕,每个班的代表已经就位,正在商量比赛对策或者做最后的记忆。我们年级有十二个班,六个理科班六个文科班,我真想不明白为什么理科班竟然会接受这样的一个比赛,过去但凡有关于偏文的项目他们不是都自称很没优势不公平不愿意的吗,怎么这此竟然无人反对?纵观参赛队伍,所有理科班都是以女生为代表居多,理科班的男生愿意参加这种比赛的都是凤毛麟角,看看我们班,五个代表都是女生。我,周筱,王晨,林静儿还有班长。王晨从小就喜欢看书,因为父母的原因才报的理科,我觉得她要是报文科更有发展前途。林静儿,个子小小的,眼睛很大,小学四年级就给杂志投稿,是文学社的页面编辑。而班长苏峪则是为了班级荣誉挺身而出,为了比赛狂背古诗文,其执着程度令我深感佩服。
就快开始了。我回头看一眼观众席上黑压压的人头,心里不禁有点紧张。扫视全场,几乎每个年级的语文科组的老师都到了,老潘坐在我们班里的席位,小辛在旁边,高兴地对我挥手,用口型对我打气。
7:30。团支部书记到位,比赛开始。
开头惯例是主持人例行讲话,然后介绍比赛流程和规则。话说这个比赛分三部分,首先是“必答题”,参赛班级在二十套题目里面选择一套,每一套题目有十小题,每小题10分,答对了加上分数,答错不扣分;第二个环节是“抢分题”,分别有10分、20分和30分的题目,参赛班级任选一个分段进行抢分,每个分段有十二道题目,参赛班级挑选其中一道回答,答对加上相应的分数,答错了要扣掉相应的分数,这个环节按班级顺序分两轮进行,每一轮抢分结束后,按照分数由高到低排列淘汰掉位于后四名的班级,两轮抢分结束以后将有四个班级进入决胜阶段;第三环节是“决胜题”,在这个阶段里,由主持人宣布题限,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每个班级的选手进行任意抢答,背诵出带有题限中所规定的字的诗词,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答多者胜。
宣读完毕,比赛正式开始。
我看了一下我们的位置,最前面是一班,后面是二班,以此类推,我们班属于中间位置,在第二轮抢分的时候可以先参照一下前面的班级,看一下三种分段的题目难度状况再选择题目,这样比较保险。毕竟第二轮一错就要扣分,距离拉开了,就算不被淘汰,到后面要追上来也会比较困难。
胡思乱想间,已经轮到四班。廖闻风抽了个4号题,坐下前还对主持人微笑一下,弄得女主持脸都红了。在随后的答题过程中,廖闻风都是自信慢慢的样子,时不时起立回答问题,而且一直面带微笑,博得不少观众尤其是小女生的欢呼。当他回答完最后一道题目以后,还例外地有一片掌声。哼,好一个交际花!我盯着他的笑脸忖思,笑笑笑,什么时候都是笑,有什么好笑!
转眼五班回答完毕轮到我们班,我赶紧把注意力收回来。班长抽了个6号题,主持人宣读题目:“一、白居易的两篇有名的长诗是什么?”
“《长恨歌》和《琵琶行》!”周筱抢答,果断迅速。
“正确!二、请背诵出《过零丁洋》的后两句。”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是周筱,一马当先。
“正确!三、请问‘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上一句是什么?”
“溪云初起日沉阁。”周筱稍稍迟疑,林静儿起身回答。
“正确!四、请问《游山西村》的作者是谁以及是哪朝人?”
“陆游,南宋。”王晨不甘落后。
“正确!五、李清照在《醉花阴》里有名的自比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周筱不等题目宣读完毕起身抢答。
“正确!……”
在这一轮环节中,所有的题目均出自于课内,不过是些背诵上下联的题目,难度不算太大。整个过程我都是在看周筱,王晨和林静儿她们三个抢答,偶尔班长也回答一两道题,十道全对,拿到满分。我看一眼四班的分数,笑着带头使劲地鼓掌。
……
第一环节结束,统计分数。理科的六个班只有四班和我们班得到满分,其他的都或多或少地答错一两道题,一班更惨,只有70分。而六个文科班,只有十二班得90分,其余均为满分。
第二轮开始。一班为了争取追上分数首先选了个30分的题目,主持人宣读题目以后让全场都倒吸一口凉气,随后陷入喧闹的讨论场面,一班的代表面面相觑,最后只能忍痛放弃,扣掉30分。这样一来,一班连拿个优秀奖都完全没有希望。
周筱低声问我:“这个问题你知道答案吗?”
“说出‘初唐四杰’里面任意两杰及其的作品”我重复一下题目然后摇摇头,“我只知道骆宾王是其中一杰。”
“那我们怎么办?”
“先看看四班怎样!”
接下来到二班,二班代表也是选择30分题,背诵柳永的《戚氏》,同时也是全场皆惊。我看看周筱,正好对上其他四人疑惑的脸,我无奈地耸耸肩说道我只会背他的《望海潮》和《雨霖铃》,《戚氏》太长没背下。周筱叹气说道连你都不会的二班没指望了。我刚想说活,果见二班无奈放弃。

有了前面的教训,三班不敢再冒险,小心翼翼地选择20分的题目。我看了一下20分题,范围都是课内的,不过背诵的强度大一些,不再是简单的句子,而是整段整段的文言文,甚至还有几篇课文穿插抽背的模式。依照我们班的实际,选30分太冒险,选个20分保持一下方为上策。
轮到四班,代表们商量了一下,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选择20分题。“请背诵出《赤壁赋》中苏轼抒发人生感悟的文段。”题目一出,全场安静,等待四班的答案
四班代表们讨论了一下,由廖闻风出面回答问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廖闻风滔滔不绝地背诵下去,安静的会场只回旋着他低沉而清楚的声音,大家都在屏着呼吸,生怕一点儿声响会扰乱参赛者的思维。当廖闻风背完最后的一句长嘘一口气坐下,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的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而廖闻风则微笑着环视观众席,末了不忘往我这边看一下。
笑笑笑,笑死你!自大狂傲的家伙。
轮到我们班抽了20分题的二号题,题目很长,给出三段提示文字回答名言。第一是回答《论语》中老师应有的态度,林静儿回答是“学而不厌,悔人不倦”那一句,第二是问韩愈在《师说》中对师道的看法,王晨表达自己的答案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三问学生择师的原则,周筱考虑一下说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随后让我代表回答。我起立说出她们的答案后,主持人故弄玄虚地问我是否要再确定一下,我低头看看周筱,然后在第三问的答案上增加一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还要再确定一下吗?”主持人问道,观众一片安静。
我扫一眼咱班的四人,她们都是一副“听你的”表情,然后抬头碰上廖闻风审视的目光,我直接无视,坚定地说道:“不用问了,就是这个。”
“回答……正确!”全场爆发掌声,然后我被激动的周筱搂在怀里,我推开她说道:“急什么,等拿到冠军再搂”,话虽无情,可是我还是笑着回抱过去。
接下来的班级大多数都是选择20分的题目,文科班的九班、十班艺高人胆大选择30分并顺利得分而领先,十二班选择30分题也顺利追平免遭淘汰。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全场观众都养成一种默契:安静地听题目,屏着息等答案,回答完毕不论对错均送上掌声,回答正确还外加欢呼,会场气氛达到**。第二环节的第一轮结束,首先淘汰掉的是理科班的四个班级,只有四班和六班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开始,由于一、二、三班均被淘汰,四班首当其冲选择题目。周筱拽过四处张望的我一起商量对策。王晨耸耸肩说无所谓,班长皱着眉头说稳重第一选20分比较保险。周筱大剌剌地说现在首要任务是抢分,选30分题拼一下。林静儿想了想,说先看看四班的选择。周筱用胳膊碰碰我,我看着四班也是一片热烈讨论说道:“我们跟着四班,四班选30赢了我们务必跟着,他们输了再换20也不迟。”然后回头看看,四人均点头表示同意。
一阵讨论以后,四班选择30分题。题目一出,全场哗然。不是难,而是太简单。然后一片讨论声又起,主持人连忙要求安静。
“什么嘛,太好运了,竟然挑正课内的文段。”周筱撇撇嘴。
题目是背诵初中学过的文章,《诗经》里的《蒹葭》,这样当然难不倒文学社社长,四班轻松过关。“我们也选30分题!”班长受到鼓舞,兴奋地说道,“也不算太难,我们有小然在。”说完四人同时投来期盼的目光,我赶紧别过脸。
“好,六班也是选择30分题,这次没有那么幸运了。我来看看这个题目……什么,这个我也不懂耶!”主持人饶舌道,然后把题目递给女主持。女主持夸张地后退一步说道:“啊,这也……太难了吧……”
我冷冷地看着台上的两人耍宝,没由来地冷哼一声。
“好,这个题目是‘诗人王维曾有一首诗叫《渭城曲》,后来改编成有名的送别曲《阳关三叠》,而后辛弃疾也受此启发,写出了一首词叫《鹧鸪天•送人》’……”主持人扫视全场一圈,目光落在我们身上,“请背诵出这一诗一词。”
主持人话音一落,又掀起讨论的**。“怎么办,我不会。”周筱担忧地说道。
“嗯,让我想想,辛弃疾的我前段时间读过,回想一下应该能想起来。至于这个《阳关三叠》,去年的音乐课上不是学过吗,我只记得后面两句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大家想一想!”我说道,看着其他四人。
“前两天我还背过,怎么现在想不起来了?”班长皱着眉头说道,“糟糕,什么来着?”
“别紧张,想想总能想起来。”王晨安慰道。
“好像是什么‘客舍青青柳色青’吧?”林静儿说道,“还有一句是……渭城什么雨什么什么的?”
“倒是‘什么什么’啊”周筱催促道。
“要放弃吗,六班的同学?”主持人说道,“看来30分不好挣啊!”
“别吵,想到了!”周筱不耐烦的说道。
“我先回答吧,你们慢慢想。”然后我站起来背诵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尽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背诵完毕,主持人问道:“还有一首呢?”
“等一下!”周筱一把把我拽过去,然后班长对我耳语几句。我笑着重新站好继续背诵:“王维,《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班长只告诉我这一句,林静儿的第二句看似没错,但三个“青”字似乎不合规矩,容我考虑一下,“……客舍青青柳色新……”不管了,采用模糊读音,最后一个字蒙混过去再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背诵完毕,观众一片安静,等待主持人的答案。
“你说正确吗?”男主持问向女主持。
“好,让我看看正确答案……”女主持狡黠地看着我们,“……回答正确!加上30分!”
一片掌声,还听见竹竿带领的“六班粉丝团”大声欢呼。“Yes!过了过了!”周筱使劲鼓掌。
喧闹过后,继续看比赛。后面的班级受到鼓舞,都选择30分题。虽说是文科班,但背诵比赛这种东西除了要靠记忆,临场心态一样重要。首先要不怯场,一紧张起来什么都忘了,比如说七班,连上个学期学的《兰亭集序》都背不完;其实最大的也要看运气,天下之大,哪能所有的东西都能记住,选中自己记过的固然好事,但选到自己没看过的怨谁也没用,比如十班,第一轮分数领先,本想继续保持优势,却选到连全场观众都不知道的题目:背诵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这样一闹,本来领先的班级惨遭淘汰。慢慢地,有人开始埋怨题目很偏门,比的不是记忆积累而是运气。周筱倒不以为然地说道:“怨什么,没那样的资本别吹那么大的牛!想十二班那样稳重一点选个20分不就成了,输了也不至于太难看。”
第二轮环节结束,四班和六班150分,九班160分,十二班140分顺利进入决胜阶段。主持人又在饶舌:“没想到理科班也能进入决胜阶段啊,是在是太意外了。”
“对啊,”女主持结果话茬,“谁说理科班没有文学细胞?看我们的文学社社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话题一出,再次引起一片讨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