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烽火岁月(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老的情绪平复后,接着往下说:“听到那声巨响后,我们都落下了泪!虽然这是我们预料中的结果,可当它真的来时,还是让我们无法接受!我们忍着哀痛,继续转移!敌人很快就发现了我们,并且跟在后面追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传章节,千载中文网特此申明)我们十来位同志边打边撤,相继又有八位同志在后退中牺牲了,最后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位同志了。
我和那位同志又退了四五里地,到了一条湍急的河流旁,再无别的退路!我和那位同志对视了一眼,就相继跳入了河中,我顺着河流的方向往下游,先还能听到敌人的枪声,后就什么也听不到了。也不知游了多久,我全身无力,就好像飘浮在空中似的没有了着力点!我想我大概要葬身于水中了,后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就躺在了床上!原来是位老渔夫救起了我。老渔夫的儿子也投身革命去了,就只有老两口在家,他们靠打鱼为生。我拼命地问老渔夫有没有看到我的战友,可得到的回答总是否定的!
三个月后,我又回到了部队。后来,我参加过的大小战斗上百场,就好像子弹都长了眼睛,看了我就躲,倒是炮弹还不怎么躲我,有一次一颗炮弹在我身边两米远地方炸开了花,送了两块弹片给我!
战场是最能磨练人的意志,但更多的还是给人带来身体和心灵上的伤痛!”说完,罗老就沉默了。
赵松静静地听爷爷讲过去的那峥嵘岁月,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战火四起、硝烟弥漫的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一次能让男孩长成男子汉的心灵教育,还是一次对平凡生命的洗礼!
赵松被感动了,不只是情感的感动,更深层次的感动是与自己思想间的共鸣!他在心中想,自己不可能亲身经历这样的场面,现代人也不可能再经历这样的场面,这些场面不仅是历史,它更是提醒人要刚强的警钟!
罗老的脸又回归到一湖止水般的平静,这是一种深沉的境界,他关爱地说:“赵松,我跟你说这些,不是为了让你跟我忆苦思甜,也不是显摆我过去的那点经历!而是想让你明白,无论多么辉煌灿烂的日子,又无论多么艰难坎坷的岁月,这些都只不过是人生的经历!对于一个国家也是这个道理!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我们整天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可现在我却在这悠闲地烤着炭火!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总是会过去的,最忌讳的就是沉陷在经历中不能自拔,还有就是逃避经历,这些都是不应该的!对待人生经历,而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人生经历,理性地分析经历中的所得和所失,从所得中总结经验,从所失中总结教训!
这样才会在人生经历中成长,而不至于为了一段人生经历而葬送整个人生!孔子就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千载中文网这寥寥数语,就涵盖了圣人一生经历的所得!今人对圣人的‘三十而立’下了个狭隘的定义,说三十岁的人就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了,这把圣人的‘而立’功利化了,把它理解成坚定而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方向,这样更贴近圣人的原意或许有很多人会说,到三十岁才有人生目标和方向,是不是晚了点?一点都不晚!别看现在有很多人大把大把的捞钱,他们活着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更谈不上坚定了!他们或许会说自己的目标就是赚钱!细想来,怎么样才算赚钱,十万,百万,一亿,十亿,万亿,这哪有个尽头,所以说这算不了目标和方向!很多人到死都没有人生目标和方向!
人生没有目标和方向,也就不会产生人生的满足感,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幸福了!人生目标和方向不是一下子想出来的,而是在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所以人就该把以前的经历好好的审视、疏理、提炼、总结!
说这么多,就是不想看到你悲观地面对人生经历。当你谈到你的恋爱经历时表现出的悲观情绪,这种情绪是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说完,罗老就慈爱地看着赵松!
赵松听了爷爷话后,心中涌出一股暖暖的幸福,同时也感到豁然开朗,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理解!赵松眼中充满光风霁月般的亮堂,真诚地说:“爷爷,您的话就像太阳,把我的心照得通亮!谢谢爷爷!”说完,赵松一脸幸福地看着爷爷。
罗老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欣慰,他知道赵松已经理解并接受了自己的用意。罗老此刻心情有些复杂,看着赵松这么好的孩子,再想想自己那些亲孙辈们,真是让人寒心!
赵松想了一下,试探地问道:“爷爷,我能问您个问题吗?”
罗老看了下赵松,然后说:“可以!”
赵松听了后,说道:“现在战场上的士兵很容易患上战争后遗症,您们这些从战火中走来的老兵们也有吗?”
罗老不加思索地说:“有!但是不多,一般都不是很严重!或许有很严重的,反正我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传章节,千载中文网特此申明)”
赵松又接着问:“在那长年征战的岁月中,您们是怎样调节自己的心理,而不受其影响?”
罗老想了一下,说:“那时,也没有调节心理这个概念,最多也只是接受个政治教育。大概是客观条件在使然,因为我们很明确地知道为什么而战,在国难当头时,我们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为民族存亡而走上战场,这个现实就是我们心灵的支撑。屈辱让我们忘记了生死,压迫让我们积攒的力量爆发!可以说,我们是为正义而战,为生死存亡而战,为拯救国家民族而战,为死难的同胞和活着的同胞而战。我们有这样崇高的目标,还有加上我们对和平的渴望和信仰,而让我们的心灵变得强大,这就是最好的心理调节。
战场上那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的人,他们就容易患上战争后遗症。他们在战场上只是为战而战,这样就掉入恶性循环之中,从而不能自拔!还有些人完全是为了利益而去战场,这些人就更容易患上战争后遗症了。做人也是这样,如果有了崇高的目标和坚定的信仰,就不会被环境所左右而掉入的深渊,以及落入堕落的圈套。”说完,罗老就看了看赵松,看他是否明白这些话。

赵松听懂了这些话,他看着爷爷,脸上露出会心的一笑。
沉默了很久的孙叔,突然说:“又跟着老爷子到那**燃烧的岁月中走一回,真好似一下子又多活了好几岁!”说完,大家就笑了起来。
随后几天里,他们在忙着为迎接春节做准备,罗老还带着赵松去探访山里的贫困户。罗老在这一带山里居民心中的地位很高,因为罗老的到来,让他们提前好几年就用上了电灯和电话,还有罗老时常为山里人做些实事,例如他为山里修了一座学校,为看不起病的山里人花钱买药的事就不知其数了。
罗老带着赵松,到那些贫困的老人家里,给他们送些基本的年货,还给他们写春联。每到一户人家,主人们都是用鞭炮相迎,他们没有华丽的言语,有的只是一种质朴和一种感恩的眼神、以及一颗感恩的心。罗老的字真是没得说,那遒劲的笔画,又带着一种飘逸、潇洒,每个字都带着他丰富的人生内涵。
赵松深深地被这一幕幕所打动,这种感动是自己在钢筋混凝土丛林的城市中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城市的春节是那样的热闹,可热闹中却带着一种冷漠,这里的春节并不怎么热闹,却能让人感到温馨!
赵松每天都和罗老一起练拳,并在一起谈一些武术理论方面的问题。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拳的功夫有没有,一出手便知个十之。
赵松想了想,问道:“爷爷,内三合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究竟是什么意思?做到了这些,真的可以发挥出无穷的力量吗?”
罗老听了后,笑了笑,说道:“这个内三合其实就是招式动作形成的过程,咱们把它分解开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就好理解多了。心,照字面解释就是心脏,储存人思想感情的会是心脏吗?现代医学可以确定不是,储存人思想感情的是大脑,所以这个心指的就是大脑。
意,就是心愿、愿望、意念、想法,也就是想要做的事情。这是后天培养的感受,也是一种条件反射。
气,一种物质形态。它可以说成是自然界的空气,也可说成是物体的味道,又可说成是人的情绪和作风,还可说成是中医中的生发机能。这些都与武术没多大关系,那么这个气在武术中又是指什么呢?它其实就是指人的反应速度。
力,这里就是指人身体的发力。把这些结合到一起,内三合的功能就出来了。先使大脑与意念结合,再使意念与反应速度结合,最后使反应速度与身体发力结合,这就是内三合的通俗说法。至于可不可发挥出无穷的力量,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说来也简单,就人身体而言,不借助外力,是不可能发挥出无穷的力量!看看世界上那些顶级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就可见一斑,他们每提高一点成绩都不知付出多少汗水,有时还借助了新型材料。
不过,虽然人不可能发挥出无穷的力量,但也不可能做到最好!也就是说,人不可能做到最好,只有更好,从而人可以做到无数个更好!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个里面还有个境界问题!境界跟个人的天资、素养、以及心胸有很大的关系!看那些大师级的绝顶的高手,哪个不是天资出众、修养高深、心胸豁达!练武之人要想不为武而武,成为一个武奴,就得先修心,修德,讲武德,讲做人,讲处事,而后才能讲武。
境由心生,品由境生,品又修心,如此循环而进入高深之境!当练武之人处于化境之地时,武术的修为就自然而然地入境。”
赵松的心如坚冰遇到了烈焰般涣然而释,原来束缚自己提升的瓶颈在这里,以前把注意力都放在身上,而忽略了心境的修炼。
春节在即,孙叔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准备了很多特色食品,一来是为过春节,二来是为那些会来拜年的山里人准备的。
就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上午,市来了两个人,他们是来接罗老到城里去过年的。这两个人是罗老那些在城里名利场上打拼的儿女们派来的,罗老的那些儿女们就是年夜饭也在谋着名利。
罗老见到来的那两个人,脸上有些阴沉,没好气地说:“我是不会去的!我要的东西带来了吗?”
来的那两人中的其中一个说:“带来了,都在车上!”
罗老对着厨房喊道:“小孙啊,你和赵松跟着他们把那些东西搬来!”
孙叔边答应着边拿外套,带着赵松跟那两个人去车上搬东西!翻山穿沟,到了公路边的车子旁,车子上一车满满的东西,全是些老百姓的日常用品,有防寒用品,有常用药品,还有些城里的普通年货等。
原来,这是用那些送给罗老的高档礼品换的,给罗老送礼的都是他的老部下和他儿女们的部下。罗老爱收礼的习惯在他的圈子里是出了名的,而且大家总是满足他的这个习惯,他也总不客气,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他把收到的高档的礼品处理掉,再换成普通的货品送给山里的老百姓。
由于东西太多,那两个人也在帮着搬。搬到后,那两个人又向罗老爷子提到城里过年的事!
罗老听后,发火地说:“不去就是不去!你们回去告诉小兔崽子们,等他们从名利场中跳出来时,再谈这个问题。”
那两个人听后,灰溜溜地走了!
除夕夜,赵松和孙叔在屋外放了一大串鞭炮,这种感觉是以前在城市没有过的,那声音响彻山谷,久久回荡,这方停止,那方又起,山里的“邻居”就是用这种方式共享喜悦!
年夜饭的桌子上,中间的火锅里热气腾腾,周围摆满一桌的美食,赵松和罗老他们喜容满面、笑声连连!他们酒足饭饱后,就进入国人共同的年夜大餐——“春晚”。可是,就在这时,客厅的电话就响个不停,那拜年的是毫不逊于“春晚”的热线!罗老除了接两个重要的电话以外,其余的都是有劳孙叔了。
突然,孙叔移开话筒对罗老说:“这是媛媛的电话!”罗老听后,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