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论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威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目的达到了,看来宋教仁真把自己当成了香饽饽。
杨威抻了抻长衫,迈着四方步上前走了两步,施了个中国式拱手礼。
“敝人不才正是杨威,敢问先生可是宋教仁宋兄?”
“哈哈,没错没错,我就是宋教仁!”宋教仁爽朗的大笑,抓住了杨威的手上下打量,“没想到杨兄弟如此年轻,真是年少有为啊!里边请!里边请!”
“惭愧惭愧,宋先生才是年少有为,是我等之楷模。”
“行了,咱们也别客气了,我看了你的信,大有感触,今天咱们可得好好聊聊!”
说着两人携手而进,可就在宋教仁一转身的时候,杨威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在宋教仁身旁出现一个瘦小的中年人。
杨威心里顿时一惊,他现在功夫已经有些火候,两丈之内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可如今这中年人却悄无声息的来到宋教仁身旁,自己居然没发现,那只有一个解释,这个中年人的身手绝高!
这中年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也盯在了杨威的身上,同时他也发现了杨威是个高手。
高手之间的对视不同一般,一股气势在两人间陡然而起,谁也不肯让步居然就僵在了那里。
其实杨威心里也在叫苦,与对方交手自己一点把握都没有,但又不能退缩,否则在气势牵引之下,很可能立刻就面对对方的狂攻猛打,这是武者的自然反应,而且双方实力越接近出手越狠。
宋教仁拉着杨威的手使了两下劲儿杨威纹丝没动,他这才发现两人已经对上眼了。
宋教仁哈哈一笑,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我还没给两位介绍,这位是号称南北大侠、天下第一腿的杜心武杜前辈,这位是杨威杨兄弟,是一位才高八斗的志士。”
杨威闻言大惊,原来这就是杜心武,自己可是久闻大名了,这杜心武是自然门的第二代掌门,传说功力深不可测,身为孙中山的保镖挫败了无数次暗杀,更是青洪两帮的头面人物,辛亥革命中的主力军几乎都是他的帮内兄弟。
杨威忍不住一阵心潮澎湃,随着功夫越来越高,他越来越渴望与高手的切磋,只有通过不断的切磋才能更上一层楼。
“久仰杜前辈大名,今日一见,实乃三生有幸!”
“客气,客气。”杜心武拱了拱手,目光在杨威身下搜寻。
他的职责就是保护宋教仁,如今已经感受到了杨威的危险,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好在今天杨威是来拜访,身上没带兵刃,完全是一个书生打扮,所以他也没看出什么。
宋教仁奇怪:“难道杨兄弟还通晓武术不成,怎么一见面你们两个就凑到一块儿去了?”
杜心武微微一笑:“何止是通晓,恐怕这位杨兄弟还是内家高手!”
“呵呵,高手不敢当,只练过几天形意拳而已,如今见到杜前辈,心痒难耐,一待有空少不得要讨教几招,还望杜前辈不要怪罪。”
杜心武向前伸出大手握住杨威的手,一边摇一边说:“你和我一样,见到高手就忍不住要切磋一下,这对于我来说是常事,哈哈,常事!”
杨威就感觉杜心武的手像一把钢钳夹住了自己的手,而且还在不住加劲,那力量如排山倒海一般。
要是论力量论手劲儿,三个杨威也不是杜心武的对手,毕竟人家几十年的苦工不是白下的,如果杨威硬碰硬,下一秒这只手就别想要了。
幸亏杨威练的是内家功夫,而且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形意内功经上面,一双手已经练得要刚则刚,要柔则柔。
当下使了个小抖劲儿,手指四面一撑然后再一缩,手像游鱼一样抽了出来。
杜心武吃惊非小:“小小年纪已经练到形意第二层功夫?!了不起了不起!”
真是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只这么一下,杜心武就试出了杨威的功底。他说的形意第二层功夫是指的明劲儿、暗劲儿、化劲儿三层中的暗劲儿。
按照拳经说法,明劲儿是练精化气的功夫,起如钢锉,落如钩竿。未起如摘子,未落如坠子。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稍要和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胆上如风响,起落似箭钻。

暗劲儿是练气化神的功夫,起似伏龙升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钻不翻,一寸为先。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稍要和全,气连心意随时用,打破身式无遮拦。
化劲儿是练神还虚的功夫,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行止坐卧,随时而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一言一默,一举一动,或有人处,或无人处,无处不是用,处处皆是用。
如果是一般形意弟子,从明劲儿练到暗劲非得十几年的功夫不可,甚至有的一辈子都练不到,因为师父就是这么教的,一步一步走,基础打实了才能教下面的功夫。
可杨威不是,他上来就获得了“燕子飞”康九爷的所有功夫,入门就是最高深的形意内功经,因此他明劲儿、暗劲儿、化劲儿都懂,所以进步神速,只是这样弊端也很大,就是基础不扎实。杨威也知道这个缺点,但是没办法,事情一件一件逼得太急,只有以后多练习基本功了。
当下宋教仁一手拉着杨威,一手拉着杜心武,三人快步走进招待所。
这个招待所大是大了,似乎有五六层院子,但实在是简陋了些,房顶上的瓦片都长满了苔藓,不过好在宋教仁不在乎这些,住着也还舒服。
三人在客厅落座,宋教仁张嘴直奔主题:“杨兄弟,你的这个治国三策,第一个实在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责任内阁制、多党轮流执政正是我的梦想,如能实现如此共和政体,我中华将从此步入安康富强之路,可是实在太难,阻力太大啊!唉——”
“哦?阻力在什么地方?”杨威问道。
“不但袁大总统不愿意多党轮流执政,连孙先生都不赞同,孙先生的梦想是在我中华实行总统制,我们分歧不小啊。”宋教仁说着连连摇头。
“总统制?”
“是的,总统制,但是我怕一旦实行总统制,很容易就形成一人独裁的局面,于国于民都不利啊!”
“嗯——”杨威点头。
其实杨威不得不点头,他哪真的是什么才高八斗的志士?只不过根据后世的治国经验乱说了一通,如今宋教仁说的这些他也不很是清楚,反正后世实行总统制和责任内阁制的都有,好像利弊都有,都不是完美的制度。
宋教仁还以为杨威赞同自己的观点呢,惊喜的问道:“不知在成立政党方面,杨先生有何方以教我?”
杨威眼睛一努,闷了一口茶水咽下肚子,脑筋转的飞快想法子该怎么说。
宋教仁和杜心武看他紧锁眉头一言不发,还以为他真的在仔细思考什么立党良方,因此大气都不敢出。
杨威起身踱了两步,忽然转身开口说:“联合一派、分化一派、打击一派,建立联合阵线;联合孙先生为代表的革命派,分化以封建地主、地方富绅、各国列强为代表的中间派,打击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派!”
宋教仁呆坐半晌,突然猛拍脑门连声较好:“好!好一个联合阵线!我完全可以向孙先生做出让步,同意他总统制的构想,承认总统的实际权力,但也必须成立政党、设参众两院、争多数席位、以内阁执行政体——我可以以同盟会为核心,联合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派成立天下第一大党!——好啊杨兄弟!这就是权谋之术、阳谋之术啊!我宋教仁缺的就是这个!你真是我的张良张子房!”
杨威也有些受宠若惊,自己只不过把耳熟能详的联合阵线提出来罢了,没想到却给了宋教仁这样大的启发。
宋教仁激动的抓住杨威的肩膀直晃:“我马上就开始组建政党,不过这个政党的名字你得给我好好想想!”
“国——国民党?”杨威喏喏的说。
“国民党?嗯——以国为大,以民为重,好,就叫国民党!”
杨威端起茶杯咕咚咚猛灌,脸色通红,尴尬至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