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三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正是天下风云巨变的时刻,袁世凯更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顺利的当上大总统,但是双方在首都所在、内阁组成等等依然分歧太大。
宋教仁和汪精卫就是被同盟会派来和袁世凯谈判来的。
杨威第二天就到煤渣胡同拜访宋教仁,不是他不想把伤势养好,而是局势不给他这个时间,无论是“宗社党”还是汪精卫都不会放过他,只有找一个有力的靠山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目前在北京城,似乎只有袁世凯和宋教仁有这个能力让别人不敢妄动。而杨威当然选择的是宋教仁。
为了能够顺利见到宋教仁,杨威可是花了一番功夫,熬了大半夜琢磨出一套所谓的“治国方略”,这套东西只是他根据后世的经验总结出的一点东西,在他看来跟胡说八道没什么区别,但他也知道如今的革命党人就是缺乏一个前进的方向,自己的这个东西或许能给宋教仁一个震惊,这样就能顺利见到他了,最不济也能让宋教仁把自己当作个人才,最好能拉拢进同盟会。
可琢磨了大半天才发现自己不会写毛笔字,写出来的字跟蜘蛛爬一样,如果就这样给宋教仁看,很有可能让人轰出来了。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有硬笔,但都是在洋人的地盘上,远水不解近渴。
无奈,他只好把刘小米叫了来。
“大姐,不知您毛笔字写的如何?”杨威客客气气的问。
“呦!三爷要干吗?要写什么?毛笔字这年头谁不会啊?我虽然写的不好,但也勉强凑合。”
“呵呵,会就好,会就比我强的多!”
杨威亲自磨墨,然后口述一句让刘小米记录一句。
“大姐您开头就写:治国三策。”
“嘻嘻嘻——嘻嘻嘻——”刘小米花枝乱颤,笑的不亦乐乎。
“有什么好笑的?!”杨威有点挂不住,一张脸变得通红。
“没事没事,嘻嘻嘻——继续继续——嘻嘻嘻——”
也难怪刘小米笑,一个半傻不愣的家伙,一个一天书没读过连毛笔字都不会的傻三爷还什么“治国三策”?算了算了,就顺着他吧,准是傻劲儿又上来了。
杨威干咳了两声,别说刘小米,就是自己也觉得有些尴尬。
“当今天下,清廷退位,军阀割据,国中立国,一盘散沙,更有夷狄在外,虎视眈眈,国士不能不察,不能不忧也!”
杨威说完这句话,刘小米的笑声嘎然而止,心说这是傻三爷说出来的话么?怎么比老学究还老学究?
“国内群雄,以袁氏新军并革命党为最,然袁氏手握新式精兵,虎视天下,阴险狡诈;革命志士多乌合之众,人数虽多,但无组织、无协调、无武力、无方向,空有一腔热血也,袁氏必不肯与之共享天下。”
刘小米看着杨威一边踱步一边侃侃而谈,不由得痴了,此时的杨威竟有了几分大家风度,奇也怪哉!
“观袁氏之政策,必定裁军,裁天下之民军;精兵,精小站之新军;组阁,丰袁氏之羽翼,剪革命党之精华。名为联合组阁,实则安排亲信掌实权之部门,如内政、国防、经济、外交等部,推农林、水利、交通等部与革命党。此其深谋远虑也,待时机成熟,举天下刀兵,志士流血或可摇橹荡舟,革命破灭国陷独裁之境。”

刘小米可有些听不懂了,毕竟是个女人家家,会些琴棋书画能讨男人喜欢就够了,什么经济国防什么刀兵革命的,听起来就头疼,无奈只好说一字写一字。
“弟不才,资质鲁钝,唯有一腔热血以报国,特献治国三策,以供先生参考。
其一,成立政党,在国会获半数以上议席,进而在朝,可成一党之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监督政府,令他有所忌惮而不敢妄为,应为之举,亦令之有所忌惮而不敢不为。
其二,兴办实业,发展经济,在城市以重型工业为主,如机械、钢铁、矿山等等,注重引进洋人先进之科技;在农村首先当以政府为指导,分田地与农民,轻租减税,多者自有,可谓之‘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三,如诸策皆不能调理国之大疾,则需军事夺权,党政军一体,以农村为本,发动鱼水之情,一边发展生产一边运动作战;兼之成立现代军事院校,培养国之栋梁;成立特种作战之部队,行侦察、爆破、狙击、刺杀、快速反应、迂回兜击之奇效。待控制大部国土,袁氏不攻自败矣!
此三册,一为紧急之策,二为根本之策,三为最后杀手之策,忘兄慎虑之,切记!切记!
弟杨威拜上”
一口气说完,杨威端起茶杯咕咚咚灌了一杯茶,心说这种玩意儿真他妈费劲,可不是我这种大老粗玩儿的好的。
看看刘小米写的字,清秀端庄,一手正宗的颜真卿笔体,杨威话音儿刚刚一落,她就已经写完。
杨威把信小心奕奕装到信封里,贴身放好:“今儿个多谢姐姐了,改日我请你们去广和楼听戏。”
“不——不谢——唉?我说三爷,您啥时候有这本事了?说话都一套一套的,小女子虽然听不大懂,但也知道是国家大事,看来三爷也可称得上是名流高士啦!以后可不敢叫您傻三爷了!”
杨威呵呵笑着摆手:“哪里哪里,我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以后还是叫傻三爷的好,这一个傻字可是让我占尽了便宜。”
可不是,如果不是大家都把他当作大傻巴,他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杨威可不在乎什么面子不面子,能得到实惠是最重要的。
当下马上出发求见宋教仁。
在杨威的印象中,宋教仁是个有着崇高理想的纯粹的革命家,虽然他的做法难免有幼稚和不当的地方,但实在是一位令人不得不敬佩的志士仁人。
这种人物,最容易被光辉的理想、宏大的策略所打动,虽然有时候并不正确。
所以将信交给门房之后,杨威就安心在门口等候。
果不其然,只过了十分钟左右的样子,一个三十来岁的英俊人物小跑的冲了出来,手中挥舞着那封短短的信件。
“杨兄弟在哪里?杨威杨兄弟在哪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