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德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家屯命案只算是个小事,可它直接引起了杨威和一众朝廷大员们对土地政策的再思考,最后暂时确定了几条扶助农民的政策,最主要的就是承垦监督机构和农业扶助基金。
至于细节的事情,杨威就不用管了,细节问题自然有手下人去办理,处理完这里的事情之后,杨威等人继续一路前进,直到青岛海边。
这青岛可就是德国人控制的地盘了,虽然满眼都是中国人,但欧式建筑遍布,黄发碧眼的洋毛子也随处可见。
国家元首人物是很少到这地方来考察的,比如袁世凯就不来考察,其他大佬也从来不来考察,你说自己算干吗的?说是中国的领土,其实跟不是一样,自己说句话连个屁都不如,还不如索性不来。
杨威可就和那帮旧式军阀不一样了,他不在乎丢脸不丢脸,青岛是前辈人物割出去的,跟自己没关系,自己也不是来指导工作,而是来考察的,看看德国人是怎么治理地方的,也顺便从洋人那儿捞点儿好处。
德国驻山东领事托特曼老早就在火车站等候了,一排礼兵在火车站门口列队,杨威一出现立即鼓乐齐鸣。
而且杨威惊讶的发现,托特曼居然弄了一辆崭新的德国小轿车,托特曼似乎也非常得意,亲自给杨威拉开车门。
“杨副总统,这可是从德国用海轮运来的,本茨牌小轿车,怎么样?您没坐过吧?”
的确,杨威在这个年代还没坐过,这时候的官员都骑马或者坐马车,汽车还属于稀罕物。
不过杨威可在那个世界坐过,奔驰有什么稀奇的?满大街都是。
“呵呵,不就是本茨牌汽车么?坐过,不稀罕——”
这回可就轮到托特曼发愣了,他心里奇怪:“中国人也做过本茨小轿车?这可奇怪了哈!好像袁世凯都不坐汽车吧——倒是听说慈禧以前有一辆——”
看这托特曼似乎不信,杨威呵呵大笑:“怎么?你不信?我开车的技术还算不错呢,要不你让我试试,如果我能顺利的开走,你就把这辆车送给我怎么样?”
托特曼赶紧摇头:“不不不,不用您亲自开车,这辆车本来就是要送给您的,我自然相信您的话。”
杨威高兴的拍了拍车身:“如此多谢了!这股子机油味儿就是好闻,来人啊!”
一个秘书跑了过来,正是老头子韩世昌:“杨副总统,您有什么吩咐?”
“嗯,韩公,你和洋人司机师傅把这辆车弄到火车上去,马上运到北京送给袁大总统,就说这是我和德国朋友的一点儿心意!”
“是!”韩世昌眉开眼笑的乐着,还冲杨威偷偷翘了翘大拇指,他不仅仅是杨威的秘书那么简单,这老爷子也是上过山当过土匪的,见识非同一般,他怕的就是杨威仆一当上副总统忘乎所已,这可是年轻人的通病,因此他时刻跟随在杨威左右,准备随时提醒。
可经过这些日子,韩世昌是真的放心了,杨威比老头子还谨慎,就这一辆汽车,看起来事小,可杨威如果真的接受了,那坏处可就大了。
首先,连大总统都没有这么一辆名牌小轿车,你个副总统先有了算怎么回事?其次,这小轿车也就能坐下三个人,肯定是杨威和托特曼坐在后边,然后其它人坐马车或者骑马,你让梁启超、周自齐他们怎么想?人家也是老资格,嘴里不说心里肯定会骂人;再次,这德国人是什么好东西啊?狐狸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最好别收他们东西。
托特曼有点儿不高兴,连连摇头:“哦!这是我们德国送给您的,目前青岛就这么一辆,您要送给别人可就没有了,剩下只有摩托车和大货车。”
杨威哈哈大笑,毫不介意,洋人就是不懂中国官场的规矩:“咱们还是做马车的好,马车也不错嘛!”
托特曼也笑了:“你们中国人真有意思,有汽车不坐非得坐马车,哈哈——前些年,你们袁大总统给慈禧老佛爷贺寿送了辆美国图利亚小轿车,老佛爷居然问‘跑这么快,得吃不少草吧?’哈哈哈——真是笑死我了!”
杨威笑了笑没吭声,梁启超等人在一旁可就受不了了,他们骨子里是极为自尊的,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即便是嘲笑过世的老佛爷也是不行,梁启超怒气渐渐起来了,瞪着眼睛看着托特曼。
可托特曼毫不自觉,还在那儿说笑:“好不容易找到个会开车的中国人,却被大臣们告状,说这司机怎么可以坐在老佛爷的前面?于是把司机座位给锯了,让司机跪着开,这可不得了,开着开着把一小太监给撞死了,太后颇为不悦,那司机倒也聪明,用野草把油管给堵了,就说这车坏了,结果全国没一个人能修,于是那帮大臣就再也不敢提汽车的事儿了——哈哈哈,笑死我了——哈哈哈——”

这托特曼估计是在中国呆的时间太长了,不仅京话说得溜,也会开起玩笑来了,这在古板的德国人中间可不多见。
可他笑着笑着发现不对,就他一个人在那儿自顾自的笑,其他人都面色严肃,那脸就跟块铁板一样。
托特曼非常尴尬:“咳咳——我也是——听人说啊,听人说——”
杨威又好气有好笑:“这两帮人都有点儿毛病,这年代的人真他妈古怪——”
于是杨威谁都没理,直接踏上马车直奔领事馆。
双方在会议室落座,各有七八个代表,桌上摆了两国的国旗,气氛非常严肃。
双方客套一番,然后进入正题,杨威没有演讲稿,直接侃侃而谈。
“托特曼领事阁下,各位德国朋友,感谢你们如此热情的接待我们,相信在我们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德关系会更上一层楼。
这次我来青岛考察,主要关注几件事情:
第一,就是我曾经和托特曼先生说过的兵工厂搬迁事宜,我希望德方不要推托,这间兵工厂虽然是德国援建,但在法理上属于中国,所以我们有权力决定它的命运;
第二,我想提醒贵方,根据我们之前签订的借款协议,你们应该在第一年内派出至少十个专家团到中国工作,并且开工至少八个厂矿的建设,可如今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只见到了三个兵工厂、平顶山的一个煤矿、舞阳的一个钢厂、北京的一个发电厂和一个机床厂,你们可还没有完成目标,更别说第二年的计划了;
第三,我想和贵国政府洽谈一下人才引进计划,我已经和克虏伯公司、西门子公司有过联络,他们基本同意我的意见,如果贵国政府支持这个人才引进计划,我想就马上开始,委托贵国礼和洋行负责此项事宜。”
托特曼摸着下巴久久不语,这杨威说话太硬气了点儿,明明是有求于德国的事儿,语气却那么理直气壮,以前还没有中国人跟他这么牛过,可他又明确的得到了顶头上司迪克生的命令,说尽量配合杨威的工作,千万不要得罪他,还说这是首相大人亲自下的命令,这就奇怪了,托特曼怎么也琢磨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当然不明白,他怎么知道这中间牵涉着一战前各列强间错综复杂、极端敏感的神经呢!
“您的第一个要求,我已经请示过上司了,这个没有问题;第二个嘛,还请杨副总统多多谅解,我们国内事务也非常繁忙,能有这样的进度已经非常不错了,不过您放心,我们会尽全力加快进度的,至于第三可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不过我估计也没什么问题,因为克虏伯和西门子已经答应了,他们的话和政府的话差不多,就看你们中国怎样满足他们的胃口了。”
杨威松了一口气,将后背靠在椅子上,一只脚自然翘起二郎腿:“呵呵,我和他们自然是互利互惠的,也不妨告诉您个底细,克虏伯和西门子给我提供工程师,首要任务是武器装备的多样化、系统化定型生产和通讯设备的研制生产,而我呢,则给他们贴牌生产产品,头一年零利润只收回成本,第二年只收取百分之十的加工利润,第三年百分之三十,第四年百分之六十,第五年才回到正常贸易水准,我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啊!”
托特曼似乎有点儿明白了,眼睛也一下子亮了起来:“好!呵呵!好,这笔生意不错!”
梁启超他们就不懂了,这个代价可真是不小,为什么杨威要这么做呢?
杨威紧接着释疑了:“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我急需人才和技术,而你们德国面对老对手的压力日子也不好过,工厂超负荷运转百分之一百二十都不够,克虏伯和西门子不得不寻找新的产能——我希望托特曼阁下多在中间走动走动,争取顺利得到政府的批准。”
托特曼呵呵一笑:“恐怕这件事您自己更能使上力气。”
“哦?”
托特曼掏出一份文件:“我国政府正式邀请中华民国副总统杨威先生于近日到德国进行国事访问!”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