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业红娘子逼婚 受诬陷李公子遭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回
为大业红娘子逼婚受诬陷李公子遭难
却说众人力劝李公子挑起大旗,李信道;‘不可不可,先父名列逆案,至今毁谤不绝于耳。我毁家赈灾,绝无借机收买人心,图谋不轨之意。妻族也是王侯将相,朝廷忠良。我已中举,也是有功名的人,算是半个臣子了。以下犯上,乃是大逆不道之罪。李信宁愿今日死在此处,决然不敢从命。’
洪一绳劝道;‘公子赈灾义举,已得罪了狗官与那些个豪门.他们认为公子是故意羞辱他们,与饥民站在一起,同他们作对。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三五年内,天下必然易主,这一点谁都能看得出来。满人虎视眈眈,张献忠横行无忌,李自成刚狠过人,均非命世之主。十三家首领与皇太极我都见过,没有一人赶得上李公子的为人。李公子不要拘于小忠小信,而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拯万民于水火之中,方是豪杰所为.舍弃家财换几百石粮食,能救活几人?不过苟延残喘,迟早还得饿死。’
众人百般相劝,李公子就是不肯。袁时中无奈,只好领着众人退出再做道理。众首领轮班请李公子喝酒,还是苦苦相劝.一晃过了四五日,李公子全然不动心,众首领也就有些失望了。李公子不肯出头,乱民们都想各寻出路,人心不稳。十万人陆续散去,只剩下三四万没地方去的跟随了袁时中,也是人心惶惶。
红娘子对父亲道;‘李公子被我等掳来,狗官必然加害于他,不可放李公子回城.我想办法把他留在军中,大不了破了女儿身就是’。洪一绳早就知道女儿想这么做,也是想让袁时中断了那个念头。洪一绳是见过世面的人,不拘于世俗之见,也就支持女儿那么做。红娘子选了十名女兵把守着李公子的住处,不让他溜了出去。然后梳洗打扮一番,果然像个巾帼英雄穆桂英,就去李公子处逼亲了。
李信要了几本书,在那儿随便翻看,见到红娘子打扮得如同天仙一般,就已明白了她的意思。红娘子搬过椅子,就在李信对面坐下,上下打量了一番,对李公子道;‘我就是当今的穆桂英,公子就是杨忠保。咱俩的亲事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日后等你当上了皇帝,有了三宫六院,愿意找谁就找谁,我绝不拦你。’
李公子笑道;‘姑娘是看戏看多了,拿戏文当真事了。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还很难说,大破天门阵更是子乌虚有,不过是讲评书,说戏文,后人胡编的就是。男女成亲是两个人的事,没听说女方只要愿意,就能逼迫男方娶她,除了皇家谁也没那么大的权力。姑娘的好意我领了,家有贤妻,不须锦上添花。依姑娘的才貌,倾慕者定然不少。可另选佳偶,李某实在是愧不敢当。’
红娘子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她把眼睛一瞪道;‘我知道谁也劝不了你,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本姑娘说到的事就能办到,今夜咱俩就入洞房,明日再拜堂,我就不信治不了你。’李公子见这个野丫头难缠,便转过头去不再理睬她,只是看书。红娘子见李公子软硬不吃,有些个来气。这是她的初恋,她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红娘子换了口气柔声说道;‘公子是瞧不起本姑娘呀,本姑娘虽说是走江湖卖艺的,却是个女儿身,冰洁玉清的。哪个女子不想嫁个好男人?名份我并不计较,只要公子点头,我啥都答应。自从见了公子,我就下定决心跟公子一辈子了.哪怕当个侍女侍候公子,也绝无怨言。天下没有好男人,就剩下公子一个了。我也知道是吓着公子了,不这样又能怎么样?’
李信答道;‘在下只是个俗人,配不上姑娘。我夫妻相敬如宾,从未有过异念,我也没打算纳妾,也养活不起’。
红娘子道;‘此事由不得公子,数万人都知道你我今夜成亲,明日登坛点将共取天下。我现在就安排婚事,公子等着入洞房就是了。’
红娘子出去转了一圈,女兵们送上了酒宴,双喜红烛,入洞房的礼仪什么也没缺少。众女兵们不由分说,笑嘻嘻的硬拉着李公子与红娘子拜堂,十几只手将李公子按在地上拜天地,喝交杯酒,如同闹笑话一般。李公子哪里肯答应?一面挣扎着一面喊着‘休要胡来.’那些女兵们帮完了忙,笑嘻嘻的跑了出去,从外面锁上了门,都跑到窗户外面听动静,打闹嘻笑个不停。
红娘子戴上凤冠霞佩,坐在帐中,一连声的喊着让新郎官给她揭盖头,李信就是不理睬她。气得红娘子自己把盖头揭了下来,恨恨的对李信道;‘我就不信本姑娘长的不如你先娶的那口子,不就是个千金小姐么?跟你享福行,让她跟你过几年苦日子试试?啥样的女人我没见过,不见得比本姑娘强多少。别的不敢吹,行军布阵,指挥千军万马,辅佐公子平定天下,闺中之人就没有一个赶得上本姑娘的。’
红娘子自己连饮了三杯,让李信陪她喝李信不肯。红娘子来了野性,拿出绳子将李信捆在椅子上,往嘴里硬灌,李信咬紧牙关就是不肯喝。红娘子主动亲近李公子,李公子只是躲闪,连连说‘不可造次,别误了姑娘的终身’。红娘子拿出百般手段,比穆桂英还穆桂英,结果全不当用.李公子果然是坐怀不乱的君子。折腾了好一阵子,红娘子也累了,把窗外的女兵们一顿臭骂,都给骂跑了。然后把新郎官放开,帮他宽衣解带.李信紧紧把住裤带,就是不肯脱衣服,红娘子使出戏中的手段全不当用。红娘子气的不行,自去睡了.李信在椅子上坐了一夜,清晨时分,也歪在椅子上睡着了。
女兵们一涌而进,向新郎与新娘讨要喜钱.红娘子气愤的道;‘讨什么喜?他昨夜根本就不肯沾我,我还是个女儿身呢。想想自己也真是没劲,干嘛非嫁给他个书呆子?呆的发傻。送他回去吧,去陪他那个千金小姐,咱们穷人家的女儿他瞧不起。’说罢起身离去.女兵们嘻嘻哈哈的闹了半天,见李公子装睡,全然不理,只好退了出去分头去休息。
红娘子栽了一回,想一想也觉得自己挺好笑.就昨晚那个样子,男的吓也吓死了,还敢与这个母夜叉同床共枕?女人要温柔,要媚气,这些她不是不懂,只不过一来了性子就全都顾不得了。红娘子左思右想,还是不能放过这个好男人,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一生的幸福全都取决于这一两天,还得下一下功夫,想办法让李公子对自己产生兴趣。
李信睡醒之后,已是中午了.只见红娘子一身素服,婀娜多姿,楚楚动人,含笑对他说道;‘公子昨晚没睡好,贱妾先侍候公子洗把脸,吃一口饭,然后再好好睡一阵。’李信是个宽厚之人,明白红娘子想把自己留下来,主要是为了大局,对她并无反感。见红娘子以礼相待,李信也就洗了脸,吃了点东西,坐在红娘子对面与她说道;‘姑娘的苦心我已心领,非是在下不领情,实是出于无奈。姑娘设身处地为我想一下;若是我答应了大伙,天下将如何看待我李信?本意是为了救民,一从乱就成了收买人心。上愧对祖先,下愧对后人。即便成事,也为世人所轻.事之不成,将遗臭千古,留下伪君子的骂名。大户们说我是别有用心,散财刁买人心,图谋不轨,并非为的行善救人。我一从乱,正好证实了他们那些人的话,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人生如白驹过隙,不过一瞬之间。李某无力兼善天下,能做到独善其身,俯仰无愧于心,无愧于子孙后代,也就心满意足了。’
红娘子叹道;‘公子一番正论,出自肺腑,我也就不再勉强了。哪个女子都想找一个好男人,公子想必也能理解。我虽是个粗人,有些道理还是懂的。公子被官府豪门所妒,恐怕来得去不得,回城必受陷害。据传闻,公子早已被狗官与富户们举报上去了,一张天罗地网正向公子头上罩了过来,想躲也是躲不开的。实在不行,公子暂且离开杞县,到亲友处躲上一阵子,风声松了些再回杞县,也能安全一些。’

李信答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杞县数万饥民都在等米下锅,我还得回去劝赈。我并没有犯什么王法,劫狱抢粮我都没有参与,官府也安不到我头上。回去只说我也是被劫走的,饥民们索要钱粮,实在没有就放出来了。不管他们信还不信,反正就是那么回事。’
红娘子道;‘就是怕连累了李公子,才没有打进杞县,否则狗官现在连命都没有了。我就是替公子可惜,公子一呼百应,天下可传檄而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将来公子有后悔的那一天。’
二人坦诚相待,成为知己。红娘子与李信虽说未能成亲,却成了一对知心朋友。三日后,李信辞了众人,回到杞县。还没等喘上气来,公差已到.把铁链往脖子上一套,拉着就走。李公子高呼道;‘因何抓我,我所犯何罪’?差人答道;‘到官府自有人来问你,自己干了些什么自己不知道?’
李公子叫起了撞天屈道;‘我干什么了?不过被乱民掠去几日索要钱粮,看实在没有,就放我回来,我没犯任何王法’。人们见李公子被抓,都跟着来到了县衙。徐县令升堂,把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大声喝道;‘大胆李信,你知罪么?’
李公子直立不肯跪下,高声说道;‘在下并无什么罪过,不过被乱民掳走几日,勒索钱粮,实在没有也就放人了。’
徐县令大怒道;‘休要狡辩,鼓动抢粮的是你,鼓动劫狱的也是你,假充善人刁买人心,图谋不轨的还是你。你就是河南的李自成,张献忠,蛊惑人心蓄谋造反,本县早就有所觉察。如今证据确凿,你却不肯招认,不动大刑治不了你这样的乱臣贼子。’说罢就喝令用刑。
李公子抗辩道;‘在下有功名在身,不可用刑。’
徐县令冷笑道;‘本县现在就革去你的功名,给我重重的打。你与江湖卖艺的贱女子勾勾搭搭,当本县不知道?他父女二人一到杞县,就四处找你,可见原本就是同党。劫了大狱就是死罪,抢了官库军粮更是罪不容诛。别说本县给你用刑,就是把你治成死罪也不委屈了你。’一顿板子把李公子打得血肉横飞,昏死过去。徐县令命人将李信浇醒,恨恨的道;‘限你十日内补足被抢的官粮七百三十六石,少一粒也轻饶不了你。过一日就打你五十大板,过二日就打你一百大板,看不把你打烂了。你能拿出七八百石粮食收买人心,也就能拿出七八百石粮食补上军粮用于剿贼。怎么吃进去的怎么给我吐出来,少在本县这儿玩花活。’
李信叫屈道;‘谁不知我李信?将祖业都卖了赈救饥民,此心此情苍天可鉴。如今我贫困交加,一无所有,让我到哪儿去弄数百石粮食去?饥民久欲抢夺官绅,是我好言相劝,才强压了下来。官府不思解救饥民,反倒将我这竭力赈灾之人误抓了进来,非刑拷打,是何道理?’
徐县令冷笑道;‘你以为这是本县一个人与你为难?听好了,这是从朝廷发回来的旨意,专要整治尔等混水摸鱼,煽风点火之人。愚民懂得什么?蛊惑作乱的都是尔等念过几天书的贼坯,想替魏忠贤报仇,想翻逆案。朝廷早就注意上你了,你不知进退,不安安分分做人,反抛头露面,四处刁买人心。本县乡绅举报你散布妖言邪说;‘十八子,主神器’.究竟想要干什么?你想做皇帝,也不撒泡尿照照你那张嘴脸,像个当皇帝的料么?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几十万颗人头都砍了,还差你一个?拿出钱粮来,本县留你条活命.拿不出来,别怨本县不讲情面,按朝廷法度办理。你岳父家不是有钱么?给你十天活命时间,过了十日让老汤家给你这个李精白的狗崽子收尸来。’
李信叫道;‘此事与我妻族何干?休要妄加牵扯。大不了一条命交给你就是.有天无日,哪儿有说理之处?那些豪门世族联手整治于我,不就是因为劝赈之事么?数万饥民活活饿死,满仓稻谷一粒不舍,天下还有无公理?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我那样做是出于天性,而不是刁买什么人心。人不能没有人心,极端自私自利,可怜大明江山糜烂已极,无药可救了。’
李公子此时也明白了,整治他的是整个官僚政体的运行,非徐县令个人行为.就是想杀一警百,自己成了牺牲品,无论如何也难逃一死.回想起那些屈死的大小官员们,李信对朝廷充满了失望,这样**没落的王朝不值得留恋。这一顿打,把李信的迷梦打醒了,他看清了朝廷的真面目;冷酷,**,草菅人命,极端自私,心理阴暗扭曲,他对崇祯的最后一点幻想也被打没了。
李信被打得死去活来,扔进了死囚牢里。李牟,亢英前来探望,李信对二人道;‘狗官与劣绅们积愤非止一日,如今愚兄难逃一死,七八百石粮食到哪儿弄去?就是有了粮,也不能交给狗官,交给他也换不来我这一条性命。这个王朝我算看透了,就是个豺狼世界,恶人逞凶,好人遭难。关押在牢狱里的哪个不屈,哪个不冤?安分守已的进大牢,横行霸道的是英豪。张献忠烧了皇陵,招安之后高官照做。左良玉官匪同流合污,成为大将军,独霸一方。所杀百万流贼都是无辜百姓,饿死三千万饥民,朝廷就是不肯赈救,视民命如草芥。古人云;民为重,君为轻。民为主,君为客。如今天下不可为也.卢氏举人牛金星与我同榜,是莫逆之交。曾私入流贼处,为其当谋主.兵败潜逃回乡被人所举报,定为死罪,是我救了他一命。此人颇有谋略,兴许能想出个办法来。我并不怕死,这么死太窝囊,也便宜了那个狗官与土豪劣绅们。大明已经是没救了,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饿反了天下尚不知醒悟,还在那儿拼着命搜刮呢。’
经过这一场灾祸,李公子是把朝廷全都看透了。从皇帝到官吏,谁也没有把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自己就是再拼命又当得了什么用?还不如像李自成,张献忠那样,率领饥民打开大户们的粮仓,换一个新世界。民不患贫而患不均,朝廷要是真的对百姓负责,天下再闹灾也不会饿死一个人。李公子想起了梁山好汉,哪一个英雄豪杰,正人君子,不是被逼上梁山的?他有些后悔;不该自投罗网.明明知道官绅们早就设谋整治于他,此次定无活路。人没了活路就想开了,朱明王朝肯定是完蛋了,不管自己如何都改变不了。李公子做事做人,一向是凭着良心的.好人不得好报,这算是什么世道?
李牟与亢英连夜赶往卢氏,见到了牛金星,牛金星家中早就断顿了,正愁的不行。见二人前来,有些高兴.一听说李公子身陷牢狱,性命难保,牛金星也觉得恻然。李公子的为人他是清楚的;有些个愚腐,过于正经了。牛金星确实出去投过流贼,而且不是一伙。刘六,刘七聚集起了五六十万人,横行八省,牛金星在其军中当了两个多月谋主。见刘六,刘七胸无大志,只是农民见识,牛金星有些失望,就告辞回乡。他在外面用的也是假名,没想到回来之后,还是让人给举报了,险些送了命.是李公子托汤家走的门路,才保住了举人的功名,磨勘不准赴考。牛金星心眼很多,主意也多,是张良,韩信一类的人物。怀才不遇有些逆反心理,总想找机会施展抱负,这一次是个好机会。
牛金星想了一想,小动作恐怕没用,此次闹就闹他个天翻地覆,也断了李公子的念想,与饥民真正站在一起。除了李公子,没人有这个号召力,百万大军是不难聚集的。牛金星并非等闲之辈,自比诸葛亮,刘伯温,只是没有机会发挥才干。借李公子一案,索性把事情挑动起来,岂不大妙?牛金星胸有成竹,三言两语就使得二人茅塞顿开,有了拯救李公子的妙计。若知是何妙计?且容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