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之信毒杀杨文广 刘国轩智除铁柱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回
尚之信毒杀杨文广刘国轩智除铁柱僧
却说郑成功虽说被清廷称之为海寇,却与别股贼寇不同,军纪极其严明,动百姓一草一木者格杀勿论。清军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不是以仁德降伏人心,主要靠的是血与剑,是以杀伐立威的.十万满人二三年之内就横扫华夏九州,如同摧枯拉朽般的将朱明王朝二三百万大军打败,绝大多数不战而降.文职官员大部分归顺了新朝,雉发易服,成为大清的忠良.真正的乱民是那些草野之士,就是那些读书人与下层将士们.在官场之中鲜有君子,官员们早已腐化堕落,丧失了人性,没有了道德廉耻,改变五千年华夏衣冠已成为最后的道德底线,绝大多数的汉人选择了屈服,只要能够生存下去.
郑成功成为抗清的中心,是汉民族的希望所在,是不肯屈服的一群汉人.这是数十万不肯雉发易服的人们,被封锁于东南沿海的狭小地区,清廷实行了严厉的经济封锁,要将这些贼寇饿死饿散.兵源并不缺乏,最缺乏的就是大军的粮饷与海上的物资供应.铁器与铜器,修船造船必须使用的木料,皮革,油漆等等,都得由内地进行供应,需求量十分巨大.
郑军不靠掠夺百姓解决粮饷与物资供应,而靠的是海上经商。延平王的海上船队遍及东海,南海,与日本,安南,琉球,以及南海诸国均有贸易往来,形成了海上的供应线.海外诸国尚未与大清建立往来,就以延平王为朱明政权,继续承认天朝的共主地位.为了打探虚实,日本,琉球,安南,暹罗等天朝属国屡次以朝贡的名义拜见永历,鲁王等处,与延平王保持着政府之间的交往.
广东尚可喜与郑成功既是对头冤家在生意上又多有交往,杨于两之表兄苏立就是尚可喜进行海上商贸的主要干将,他与许隆,杨文广号称是南海财神,都有自己所掌握的商船队.他们进行的是海外走私,已历数代,在明朝时称之为海寇.有一阶段他们的海上贸易被郑芝龙抢夺过去,郑芝龙一降清,被软禁在北京城,这些昔日的海寇,如今的走私船就成了海上的财神,哪方面也不敢开罪于他们.他们的码头是在广东,是尚可喜的辖区,就按船只给尚可喜缴纳保护费,每船五百金.每日里进进出出百余艘船只,尚军财源滚滚,这些货物可卖到全国,利润数倍.尚可喜要是开罪他们三个,马上就断绝了供应.额兵不超三万,尚可喜拥兵自重,数十万私人大军清廷是不可能出钱粮帮他们养活的。
杨文广财大气粗,并不把尚可喜放在眼里.尚可喜是大清的亲王,杨文广却控制了全军的命脉。没有海上财神们的供应,尚军是难以支撑的,早就被郑军给打垮了.尚军水师不值一提,尽可能避免与郑军发生冲突.无论是吴三桂,还是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都想要割据称雄,日后逐鹿中原.他们的额兵都是万人,最多不许超过三万,每一位都养了十几万大军.
尚可喜的功名都是在马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所以对于子女们的教育不太重视,认为强者为王,有权有钱就有了一切.他的子女都像禽兽一般,横行无忌,拿杀人当做取乐.乱世无法,强权就是法,在广东尚家的话就是王法.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可不是他父亲,不讲什么江湖义气,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尚之信不与父亲商量,就图谋害死杨文广,夺了他的商船队.尚之信假做宴请杨文广,在酒里下了毒药将杨文广毒死,数千兵马向码头杀了过去.商船队都是吃海上这碗饭的,一见势头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船上拼命抵抗,扬帆出海,数百艘船只投奔了延平王.延平王大喜,为他们安排了新的码头,还是行走于海上,为他们提供海上保护,收取保护费.尚之信弄巧成拙,失去了南海财神.苏立,许隆扬言要去投靠延平王,与郑成功部拉上了关系。
尚可喜不想失去这两个财神,再三加以解说,尚之信也将责任推给了下面,杀了几个亲信以示清白.苏立与许隆脚踏两只船,行走于福建与广东.尚可喜将尚之信一顿臭骂,险些夺去他王世子的名份.尚可喜怕得罪了郑成功,海上线路就行不通了。郑成功战船已近千艘,将士十余万,广东水师船小兵少,根本就不是郑成功的对手。两下是既斗争又合作,都得吃海上这碗饭,需要海外市场。杨于两往来其间,穿针引线,尚可喜与郑成功在海上或是陆地上都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全是出于实际需要。
郑成功具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把满人赶出中原,恢复汉家江山。隆武已死他还是打着隆武年号,后来永历灭亡之后,台湾还是打着永历的年号,只是一种象征。郑成功与他的子孙们始终没有拥立其他的朱明皇帝,也没有想过要自己称帝,自立一国。从始至终是想恢复汉家江山,把满人鞑虏赶回关外去。
何楷看不上郑芝龙,郑鸿逵,在隆武时上疏弹劾二郑,连郑成功也也受到了抨击。郑家兄弟派人半路拦截,将其耳朵割了下来,何楷对郑家恨之入骨。何楷归降满清后,出任福建布政使,捉到郑军一律砍头,誓与郑家父子不共戴天。郑芝龙归降后,他把那股子邪乎气又撒在了郑成功的头上,还是捉住郑军就砍头,把郑成功气得总想杀了他全家。
何楷是位老儒,有些个文才,撰写过[周易订诂],天下有名。他的三儿子苦苦相劝,满面流泪的跪求道;‘父亲曾为明臣,郑成功为的恢复大明江山,父亲何必与其寻仇?两军交战,尚存礼仪,郑成功部属多是忠贞烈士。父亲捉到便杀,不遗余力,难道个人私忿就那么重要么?’
何楷大怒道;‘郑氏割了我的耳朵,我就让他断子绝孙。别看郑芝龙归降了大清,我也绝不饶过于他。天下人都归顺了大清,又不是光我一个人?割耳之仇可就是一个,那就是郑家父子。’何楷也是个老儒了,生性倔强,谁也劝不住。郑成功广招人才,天下剑侠勇士纷纷归附,足智多谋之人成百上千,都入延平王幕中。剑侠们割下了何楷的脑袋,把他家的几个儿子抓到厦门,听候延平王发落。郑成功知道三公子没少劝他的父亲,同病相怜,也没难为他。何家财产甚多,命令何家为军中打造一千二百付铁甲,就把何家子孙全都放了回去。先后抓过几次这类人物,军中打造铁甲上万付,刀枪不入,成为军中最强的武装力量。战船载着八千铁甲兵所向无敌,清军闻风丧胆。每一付铁甲重达一二百斤,穿铁甲的都是出众的武士。
郑成功训练了三千滚被兵,三千藤牌兵,是专门对付敌军枪炮的特种部队。每当敌军设置枪炮,滚被兵将棉被浇湿,往身上一裹,顷刻之间就滚到了敌军阵地,挥动钢刀大砍大杀。枪炮打不透湿棉被,滚被兵从来就没有打过败仗。藤牌兵是对付满人铁骑的,藤编盾牌用牛皮为底,也是滚动作战,手持板斧,专砍马腿,这两类特种兵都选择身材矮小行动灵活之人进行训练,平时居住于船上,以逸待劳。清军虽众,屡战屡败,只好用最优惠的条件与郑成功议和,割取漳,泉,潮,惠四州五十六县,加上舟山,厦门,金门,台湾,澎湖列岛,只要承认满清为正朔,雉发易服,郑氏就可以永镇东南,成为国中之国。

如此优厚的条件让有些将领喜之若狂,他们过去是些海寇,接受了朱明王朝的招安,为的不就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么?如今满人已坐了天下,天下俯首,四海归心,这是天命使然,非人力所为.黄梧等老将极力主张归降于大清,雉发易服又算得了什么?郑成功是个武士,决不接受屈辱性的招抚,对清朝使臣道;‘两下是敌国,我军并未战败,也不是接受招安,何言安抚?议和可以,议抚不可以,雉发易服更是万万不可。若是存明祚一线,可以议和。不雉发,不易服,不遵满人政令,仿朝鲜,安南例。否则只能拼个你死我活,再没有别的商量。’
日本武士战败后可以投降,但不能有辱武士的尊严。在自己的庄园领地里还是主人,幕府将军也必须给予相当的尊重。郑成功心里很清楚;反清复明已经是不可能,朱明王朝的**已丧失民心,东南一隅抵抗不了全国的清军,议和是个上策,但必须保住民族尊严。对于民族尊严黄梧等将领是不懂的,大多数将领都没有文化,考虑自身的利益多,民族的利益少。郑成功的长子名叫郑经,从小就灌输他民族大义,是郑成功夫妻的教育成果。郑经从六岁开始接受教育,他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外公董扬先。郑成功认为门风好的家庭微乎其微,将来还是在妻族中间选一个儿媳妇方才放心。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财势是暂时的,郑经肩上的担子得比他的父亲还要重。
铁柱僧练成了天魔**,刀枪不入,气功好生了得。屡建奇功,被延平王尊为国师。铁柱僧也当仁不让,位高权重,渐渐的就显出了虎狼之心。朱一冯希望成为新的监国皇帝,延平王只是待以客礼,并无拥立之意.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朱一冯就准备除掉延平王及其党羽,将郑军抓到自己的手里.吕四娘与朱一冯不共戴天,就留心朱一冯以及罗汉们的举动,朱一冯等也不敢轻易下手.郑军收留的朱明宗室很多,这些过去的藩王哪个都想做皇帝,延平王只是待以客礼,一视同仁.
延平王对待部下如同家人,从来没有君王的架子,把每一个人都当做亲兄弟,这也是延平王能受到众人推戴,对他忠心耿耿的原因所在。延平王对罗汉们非常优待,起初他们都很感激,心中奇怪延平王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好?后来他们恍然大悟;‘延平王怕咱们,所以才恩待我等。无论是降清还是谋反,郑成功都压不住咱们。’从那以后罗汉们横踢马槽,要酒要肉,将士们怠慢举手就打。对待延平王铁柱僧也是喧宾夺主,一切军务都得他说了算.铁柱僧迫使延平王让罗汉们都当上了总兵,与朱一冯等朱明宗室上下呼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郑成功是个坦荡君子,没有防人之心,没想到引狼入室,自己成了东郭先生了。想要除去恶僧又怕失手,自取其祸。找来旧将商量此事,刘国轩自告奋勇愿除去铁柱僧,如若失手自担后果,与延平王没有关系。刘国轩字观光,明崇祯二年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镇溪口村赖坑。北都沦丧,流贼与土寇遍地,刘国轩的村子也结寨自保,刘国轩只有十五岁.数千流贼杀向了溪口村,乡兵们都很害怕.刘国轩主张设伏于狭路,贼兵再多也难以突破,乡民们就按他的主意办.乡兵一战而胜,数千流贼绕路而行,村子就躲过了一劫.后来投奔了延平王,屡立战功,被提拔为守备。
刘国轩特意结交铁柱僧,拜其为师,极力奉承,把铁柱僧捧得晕晕乎乎的,不知道自己有多大份量了。交往一个多月后,刘国轩请国师到温泉里面泡澡,见到国师由于练功,下体壮伟,就与他开玩笑道;‘国师这个佛祖根性真是粗大,想是运丹田之气积年而成。我琢磨着国师虽说功力圆足,道行高深,若见了美色恐怕也是难于定性,得一泄元阳了。’
铁柱僧是个争胜好强之人,矢口否认道;‘老纳参禅多年,心如泥絮,不逐春风,区区色戒,能为魔障乎?’刘国轩故作不信道;‘国师也就是吹牛,明日我领你去一个地方,要是国师真的不动心,我才真的服了你。’二人打赌已罢,刘国轩自去安排。
第二日上午,刘国轩设宴[招贤馆],灯红酒绿,妙舞清歌,令人酣醉,令人**。美女盈前,铁柱僧全然不顾。刘国轩大讲古今艳史,风流笑话,把男女情事讲得丝丝入扣,维妙维肖,铁柱僧还是不太介意。如此众多的美女,铁柱僧不为之所动,刘国轩心里暗暗佩服.铁柱僧全身如铁,厚皮囊比牛皮还要坚硬,硬气功不散,刘国轩是奈何不了他的.
夜色已深,酒也喝得差不多了,刘国轩请国师到后堂观看活秘戏。进入密室后,只见绿光之下,地上铺的都是红毡,一对对俊男靓女,有的全裸,有的半裸,在那儿随意交合,帷幕后还奏着轻快的乐曲。几个裸露着身子的美女走了过来,莺声燕语的向铁柱僧讲解哪一对是怎么戏耍,都有名称,连男女**合的细微感受都讲解得一清二楚。火树银花之下,少男少女愈显精神。花貌玉体翻滚不休,处处都是色相。美女们的柔情曼态,让铁柱僧也有些动情了。他醉眼朦胧,有些个立脚不住,美女们扶着他在椅子上坐下了。
半裸着身子的美女们抚摸着铁柱僧的下体浪声说道;‘好大的家伙,让我们也开开眼。’不由分说,解开了他的腰带就把那个下体露了出来。美女一下骑在铁柱僧的腿上,就与其交合起来。和尚也是个凡人,见桃花粉面,红唇乱吻.鹤颈迷人,丰乳乱颤.下体一进入**中,妙趣横生,如入仙境.铁柱僧是个童男之身,从未品尝过如此乐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到了此时,神魂迷乱,按捺不住,不知不觉连换了四个美女.铁柱僧从未如此纵情畅意过,元神不由得散开,尽情享受着**带来的欢乐.足足过了一个时辰,铁柱僧气喘嘘嘘就泄出了元阳,数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刘国轩见他精气已散,从暗处抽剑一挥砍下了铁柱僧的头颅。这枚剑也是把宝剑,削铁如泥,是来自于日本.但在铁柱僧聚集精气时,刘国轩是不敢一试的。那些男女都是刘国轩从风流场所花重金请来的,就是为了对付铁柱僧。刘国轩得手之后拎着恶僧之头向延平王报功,罗汉们闻风而逃,分散天下,后来祸乱中原,都传有衣钵,此是后话。刘国轩立此奇功从守备提升为参将,后来成为郑军中的主要将领。朱一冯想要逃命,被吕四娘所杀,为姐姐报了仇.
内患已除,延平王决定展开一次大的军事行动,派使者前往永历,鲁王,定武等处进行联络.此时西北方面又传来了新的动向.欲知是何动向?且容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