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人法冯家遭难 何洛会宣化逞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回
逃人法冯家遭难何洛会宣化逞威
却说冯家关门读书,却祸从天降.被恶奴举报私匿逃人,触犯了大清的王法.满人一直是奴隶制,过去是入关掳获的汉人作为奴隶,不但要服各种劳役,主子死后,通常是将奴隶殉葬的.范文程做了谋主之后,劝说满人改掉了这个陋习,也不再大批量的杀俘虏.纳嘞氏苏纳,苏克萨哈父子不听命令,将察哈尔境内两三千户归降的汉人杀了四万余人,只留下了八千年青女子在军中淫暴,遭到了皇太极的严厉斥责,将其父子削职,以警效尤.八旗圈地之后,需要大量的旗奴用于耕种,放牧,战俘分了一些,数量不足.舍不得离开土地的汉人,自愿投充为旗奴的人为数不少.再就是罪人家属,这三类人组成了旗奴的主体.市井无赖主动投充,为虎作伥的是一些恶奴,并不下田劳作.
最为凄惨的就是年青的女奴们,满人个个身强力壮,以吃火烤牛羊肉为食,**旺盛.行军打仗时,一个满人勇士得三五个农妇方可足欲,奸死的不计其数.小脚女人们最怕的就是这个,自缢而死的何止百万?当了旗奴就更落进了火坑了,男人得在皮鞭,棍棒下劳作,女人不但要服各种劳役,还得忍受主子的淫暴.母亲,女儿同时被奸,姐妹同时被奸的比比皆是,满人是不讲究礼仪道德的,百无禁忌,只要欢喜就行.每家每户都难逃魔爪,主子**过后,就是那些恶奴们进行**.旗奴们生不如死,就大批量的逃亡,常年累月逃奴数量在四五万人之多.满族权贵制订了严苛的[逃人法],藏匿逃人的不拘何人,全家抄没.家财以及家眷赏与举报者一半,家主正法.这一来全国就乱了套,逃人法成了汉人最为可怕的王法.
冯锢侄女小红年方十三岁,让主人看见了,勒令其父母将其送进庄子欲行淫暴.父母将其藏在麻袋里面,混在运粮车里逃了出去,投靠了冯锢.冯锢二话没说,就把小红留了下来,不让她出门.没想到与冯小妹出去逛了一趟庙会,就被恶奴给发现了.
京城大盗李应试,乃是黑道中呼风唤雨之人.在天启年间就非常有名,刑部大牢三进三出,没伤及一根毫毛.逃人法一出,黑道人物就吃上了这碗饭,家破人亡的富户不下几千户.李应试专门让手下先投充旗庄作为旗奴,然后逃走,诬陷富户们藏匿逃人.有举报的,有认罪的,富户家的情况打探得一清二楚,令其有口难辩.逃人不过挨一百鞭子,使上了钱打的也不重.富户们一旦被咬上了,早上还是主子,晚上全家就成了奴隶,家产归了恶势力,妻妾子女也成了案板上的肉.李应试在各地都有江湖弟兄,太原的冯大猛曾在冯家做过三个月的仆人,因**吕一娘入浴,被打了一顿赶出冯家,怀恨在心,投靠了黑道.发现小红,摸清了来历,一经举报,官府不敢徇私,冯家就被围了起来,冯家男女老少都不许出门.
逃人法之凶恶赛过虎狼,助满人征服中原的三王之首耿仲明,就是犯了逃人法,为了保住全家,在吉安畏罪自杀了.他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大清藩王,官居极品,其它人更不用提了.冯小妹身份特殊,连忙奔往京城,求父亲搭救伯父一家.冯铨为难的说道;‘别的事情倒好说,这逃人法是摄政王与满八旗制订的,内院不好插手.朝廷事实上是黑内院掌握大权,汉人官员不过是摆设就是了.此事除非摄政王发话,别的人说话都不好使.爹爹正被小人们盯着呢,不敢有半点差错,让人抓住把柄.此事一出头,不但救不了你伯父一家,反而把咱们一家也栽了进去.’
见父亲不肯出头,冯小妹又气又恨,赌气赶往摄政王府要面见摄政王,替伯父一家求情.摄政王在皇宫里与孝庄皇太后缠绵一夜,刚好回府,见到了正在府前吵闹的冯小姐,眼前不禁一亮.摄政王上淫皇嫂,下淫弟媳,侄女,只要让他相中了,哪个也跑不掉.一打听原来是冯铨的爱女,摄政王大喜,答应不再追查冯家的隐匿逃人之罪.冯小妹兴高采烈的回了家,跟冯铨把事情一说,冯铨的脸色就沉了下来,心中暗叫不好.没等吃罢晚饭,摄政王已经打发人来迎冯小姐去王府一叙,冯小姐反倒不明白是为了何事?
冯铨心知肚明的,含着老泪对女儿说道;‘这就是命呀,为父的拦你不住,送入虎口.摄政王一言九鼎,他就是当今的皇帝.连皇太后也得下嫁给他,否则皇子的皇位就保不住.留你在涿州,去太原,都是为了避祸.如今全家的性命都在女儿手里,不顺从摄政王之意,为父的就有十个脑袋也得被砍掉了.’
冯小姐一下子明白了;自己没救了,连逃跑都办不到了.她最烦最恨的男人是亢英,现在她真希望能马上嫁给亢英,也不愿意进入王府.来人再三催促,冯铨及冯小妹的生母含泪送女儿上了轿,回屋痛哭不已.半夜时分,冯小姐被抬了回来,下体血流不止,难以救治.不到天亮就断了气,冯铨以急病而死通知了亲友.
在冯小妹被奸死的同时,太原也发生了件事;按逃人法,冯大猛带着一帮狐朋狗友们接管了冯家半数家产,当夜便逼着吕一娘陪其饮酒.吕一娘满脸含笑痛快的答应了,全家都知道一娘是要出手了.冯一娘从来没露过会武功,也很贤慧.但是冯家上下都认为她不但会武功,而且非同寻常.每当问及,吕一娘都笑而不答。阴柔功是内气功,静坐运气即可气运丹田,吕一娘可运气到十指。阴柔功聚气容易散气难,所以不轻易出手,出手就有。
吕一娘不但花容月貌,而且很大方,那几个无赖就忍不住调笑了起来。吕一娘含笑给这几位斟酒,听他们乱吹武功如何了得。吕一娘笑着说;‘我小时候也曾练过几日,咱们过上几招,也跟诸位学一学。’八名壮汉不由得大喜,争抢着要先来。他们可不是与吕四娘切磋武功,而是借着酒劲撒野.太原被他们这些**害的有个十几家,谁也惹不起。
冯大猛早就惦记上了吕一娘,两眼冒火,恨不能把这个美人一口吞下去。从前是奴才,转眼就了主子,这回冯大猛可要好好的整治整治冯家那些个酸秀才,让他们当瞪眼王八。冯大猛抢着要先来,他的功劳最大。吕一娘笑道;‘八个一起来吧,玩就玩个痛快。’话音未落,八个壮汉怪叫着一拥而上,就来剥吕一娘的衣裙。吕一娘轻移莲步,十指乱点,眨眼之间,八名壮汉都被一娘点倒在地,挣扎不起。亢英抡起大棒就要将恶奴们打死,被冯氏兄弟拦住.这八人都成了残废,连话都说不出来,只会在地上爬行,当下就爬出了冯家。
李应试闻讯大惊,冯大猛伤的最重,都是内伤,也是恶有恶报。黑道上的无赖们吓得都不敢招惹冯家,只要冯家一出头就乖乖的溜走了。李应试这才知道此乃吕长庚的长女,把下面的人好一顿埋怨,没事招惹冯家干啥?
官府也得到了上喻;对冯家一案不再追究,冯家居然平安无事.爱女惨死,冯铨打掉牙只能往肚子里咽,心里也是恨的要命.他没能力与满人斗,就把气撒在了摄政王的亲信身上,乃是与他同样卖身投靠的汉人大臣.立功最大,气焰熏天的洪承畴.最下贱,最无耻,率先向摄政王劝进的陈名夏.像条摇尾巴狗的陈之遴.
陈名夏,陈之遴都是进士出身,在崇祯朝官居显要.李自成进北京投降李自成,满人进北京投降满人,其谄媚丑态,令降臣们也觉得过份.冯铨,金之俊等汉人官员,归顺满清倒不假,可是保有士大夫的身份,不那么下贱.许多臣子都认为;民为主,君为客.明失其鹿,天下鼎革,有德者居于帝位.苟利于天下苍生,皇帝不一定非得汉人.做臣子的辅佐新朝,勤政爱民,也就俯仰无愧于心了.朱明王朝早就烂透了,无可救药.冯铨也是个有抱负的人,他希望自己的才华不被埋没,将来能够青史留名.

作为全军统帅,洪承畴折了二三十万兵马,丢了辽东,使满人随时可以进入山海关.崇祯皇帝在这边设坛祭奠其英灵,洪承畴在关外已降了满人,脸皮要多厚有多厚.贪生怕死也就罢了,又帮着满人进军中原,不遗余力的招降纳叛,现身说法.恩师打其嘴巴以求速死.老母持棒追打于他,连夜回闽.无数人写对子嘲讽于他,洪承畴全不知耻,反倒以功臣自居,洋洋自得.冯铨与他们这些人比起来,要强得多,起码还知道自己现在是干什么?冯铨没能力打主人,便打这些狗来出一口恶气.
洪承畴,陈名夏,陈之遴三人避开下人,在火神庙商议;如何向摄政王劝进?被冯铨给发现了.他不知道三人商议些什么?反正没有好事.按大清律;大臣们是不准私下交通的.也是鉴于前明的党争,防微杜渐.弹劾不须冯铨出面,他有自己的一帮人,相互照应.弹劾之词是猛烈的,认为这三个人是密谋叛逃到南方,与南明余孽共谋推翻大清.向摄政王劝进之事是说不出口的,三人就瞎编一通,企图蒙混过去.这三位大学士都官居卿相,无法自圆其说.陈名夏只能下跪痛哭流涕,哀告归降独早,举报不少逆党,忠于本朝,乞贷一死.陈之遴,洪承畴也瘫倒在地,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乞求活命.摄政王令三人自新,革职随班上朝.对于驭臣术,摄政王是烂熟于心的.使功不如使过,就是满人将领也是同样,屡立大功权势太重,就得有人出面弹劾他一下,将其削了兵权留着待用.对于洪承畴等人,摄政王早就有了这个打算,所以下面的弹劾一告就准.
风声过后,吕长庚等人又悄悄的回到了宣化.宣化乃是察哈尔的中心,张家口一战,满人得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才建立的后金,改为满清.宣化有王者之气,大悲皇帝就栖身于城东南的[立化寺].宣化有寺庙一百零八处,据说是晋王李克用为其母七十大寿所建.怀来也有一百零八座寺庙,十八罗汉,七十二菩萨与五十三参残余,都散落在各寺庙之内,等待时机,夺回朱明天下.在五台山期间,吕长庚与白莲教,大成教,混元教,无为教等都建立了联系,从蔚州山路可杀入京城,不必取道居庸关.延长王朱识峒在陕北,甘肃一带进行活动,已经与许多股回民武装取得了一致.
宣化乃是要紧之处,摄政王特别安排亲信何洛会在宣化镇守.何洛会是满人,却很诡诈阴险,敢做敢为.他本是肃亲王豪格的帐下爱将,追随多年,颇受信任.因摄政王**了肃亲王福晋,肃亲王形诸于色,何洛会密报了摄政王.屯齐等贝勒举报肃亲王欲图谋反,何洛会加以指证,肃亲王被幽禁终生,福晋进了摄政王府,何洛会也连连升迁,成为方镇主将.一到任,何洛会就发觉情况不对,白莲教,混元教等邪教随处可见,整村整镇的都成了教徒,许多江湖人物混迹其中.
前明说评书的柳敬亭,年纪虽老,却四处奔走大讲[水浒传],[武松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评书.一讲起来纵横撼动,声震屋瓦.俯仰离合,催人泪下.嘻笑怒骂,动人魂魄.所到之处人山人海.大清是最讨厌汉人结会聚社的,何洛会大刀阔斧的禁绝起来.查得柳敬亭曾在左良玉幕中,与复社,几社这些文人都有往来.何洛会将其秘密的抓了起来,割掉了他的舌头,让他再也说不出一句话.全面禁绝白莲教,无为教,混元教,大成教等邪教,发现一处砍头一处.杀二十万人可保大清二十年,就应该杀.杀二百万人能保大清二百年,就应该杀.在摄政王的全力支持下,邪教很快的禁绝了.在龙关,赤城,独石口等处都驻有重兵,居庸关,紫荆关乃是京城的咽喉所在.
满八旗每名将士备有三匹战马,粮饷是绿营的三倍,马料费也是不小的数字.八旗驻军所在,妓院,酒馆连成了一片,当地流传;‘破龙关,烂赤城.独石口,挨户进‘的民谣,娼妓遍地.亢英也秘密的回到了宣化,往返于大同,宣化之间,鼓动大同将士复衣冠,把满人赶出关外.姜瓖部下的将士们皆有反心,只是等待姜瓖做出最后的决定.
宣大总督乃是耿崞,过去不过是个生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秀才,姜瓖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明朝是按资格用人的,不是进士甲科出身,就是再有才干也是没用,官职都是凭资历一年年熬上去的.这些进士出身的政府,败在专门重用举人的流贼手里.而以举人作为主谋的流贼大军,又败给了专门重用生员的满清手里,不能说不是个绝大的讽刺.范文程,蒋赫德,沈文奎,马国柱,罗锦绣,丁文盛等秀才,正是满清崛起的主要谋士.汉人总督,巡抚等方镇大员,绝大多数都是秀才出身,是屡考不中的秀才.极度失望的秀才们看透了朱明的腐烂,决心借满人之手,再造一个理想社会,这就是他们投靠满人的出发点.所谓民族,只是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之间的差别.当年孔夫子也曾想进入蛮夷,推行[周礼],都源于对中原的失望,不得已而为之.
摄政王从来不让统军将领作为地方主要官员,也不用老资格有影响的人物,用的就是这些秀才们.平时养于文馆,出谋划策,平定中原的谋略,基本出自于这些秀才之手.秀才们没有野心,手里没兵,就用他们作为方镇大员.成为大清的总督,巡抚,辖治那些个武将们.打仗还得靠武将,正位绝不可安排给武将们,容易尾大不掉.摄政王的驭臣术,比曹操手段还要高明.姜氏乃是武将世家,功臣之后,大同一带都是姜氏子弟统领兵马.李自成动不了他,摄政王一时也动不了他.
自从上奏推戴朱鼎珊为新皇帝,受到斥责之后,姜瓖就知道满人对他十分戒备.当初是稀里糊涂归顺的吴三桂,又稀里糊涂的归降了满人,姜氏一门心里总是有些不舒服.过去没少跟蒙古人打仗,前些年也没少与满人交手,忽然之间成了满人的臣子,还得雉发易服,改换华夏五千年衣冠,这仗还没打怎么就输了?
姜瓖被迫送长子姜之升入京为质,感到奇耻大辱.姜家一直是大同数一数二的武将世家,连皇帝也得让姜氏三分,就因为有兵一二十万,乃是边防重镇.如今满人借口裁军,只准许大同留下三万额兵,粮饷按三万发放,姜瓖知道满人是要向他下手了.满人势力大,姜瓖只好忍耐.江西金声桓反正,广东李成栋反正,百万大军杀向了清军,清廷把全部兵力都压到了江南.此时不反更待何时?大悲皇帝只是个托词,朱明任何藩王,皇帝都是托词,不过借以号召便是了.满人在宣化一带布置了强兵,加强了戒备,姜瓖知道防的就是他.
这一段时间,摄政王突然对姜瓖格外亲热起来.经常赠送些礼物,许多过去拖着不办的公文都批复回来,饷银也补发了许多.越是这样,姜瓖心里越是害怕.江西,广东一平定,大同就是满人的目标了.姜氏一门失去了兵权,连脑袋都保不住,更不用提其它了.姜瓖想看一看清兵与明军胜败如何?再做决定,没想到局势一下转变成刻不容缓的地步.若知出现了什么变故?且容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