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镶心怀叵测 长庚袖里藏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回
姜镶心怀叵测长庚袖里藏金
却说双方正在相持不下,来了伙官军,都是骑兵.此处乃是宣化府与大同府交汇之处,府邻府,三百五,荒野之间忽然出现了一支部队,众人也是有些惊疑.只见来将黄袍黄甲,骑着一匹黄鬃马,端着九龙铳对众人喝道;‘都给我放下武器,不从命者枪火无情.’只见四五百将士将这十几个人团团围住,都端着枪铳,虎视眈眈,不由众人不放下武器.王辅臣功夫虽好,但要是面对枪炮,还是不敢不听从命令,也就扔下了钢刀.
清远镖局的人抢先向来将诉苦道;‘我们乃是宣化清远镖局,奉师傅之命,从化稍营押运银车前往张家口赶市,与蒙古人贸易,这位客商就是银子的主人.不知何处草寇前来打劫?还望将爷给我等作主.’
王辅臣大喝道;‘休要听尔等胡说,我等乃是皇宫大内御前侍卫,腰牌在此.奉摄政王之命,捉拿潜逃御前侍卫亢英,没收其贼赃,这些大胆狂徒竟敢抗拒王命,故而引发争斗.大同总兵姜镶已归顺本朝,接受了朝廷册封,尔等如今都是大清的臣子.请助我拿下反贼,也好及早向摄政王复命.’
来将说道;‘本将不知道大顺朝还是大清朝,我等将士只知道姜帅,只服从姜帅之令.此事交由姜帅处置,其它的本将一律不问.’说罢将手一挥,就把众人押解到了化稍营,分别关押起来.大同,宣化乃是边防重镇,边帅事权极重,姜镶虽说只是大同总兵,其实比吴三桂,东江三王权力还大,摄政王也得让他三分.长城关外就是鞑靼,乃是元朝后裔,明廷视其为外国,并非华夏藩属.徐达攻入北京,元帝逃到开平之后,多次派大将也速寇边,企图收复北京.每次进兵都有二三十万,大同,宣化首当其冲,想要进入紫荆关,居庸关,大同,宣化是咽喉要道.朱元璋命常遇春统领重兵主动出击,攻入了开平,活捉元朝藩王庆孙,平章鼎住,元帝逃往应昌.
元人集结重兵,大将王保保以定西为巢**,屡次大举入侵.大将军徐达,副将李文忠,冯胜,分兵出关,从大境门直捣应昌,大破元兵于骆驼山,元帝惊吓而死,元太子带数十人逃窜,王保保也被徐达在沈儿峪口打败,元兵衰弱不堪.朱元璋招抚元太子,元人不予理睬.明军多次出塞远征,元人各部降的降,走的走.明元相持了二百余年,继任的元人之主俗称小王子.小王子在长城之外纵横驰骋,大同,宣化,蔚州,花马池,陕西,榆林,处处烽火.最危险的就是宣化,只要攻下宣化,就可取道紫荆关,居庸关,京城处境危险.小王子曾多次攻入宣化,破城堡二三十处.元裔之后吉囊,俺答,各控弦十余万.土木之变,连明朝皇帝都被活捉,元人差一点攻入北京.幸亏元人内部争位,才使得大明转危为安,保住了江山社稷.明朝天下兵马额数七八十万,宣化就驻兵十万.增修四十八座城池,以宣府镇城为中心.奔大同之处乃是深井,顺胜东,顺胜西,广昌,黑石,蔚州,万金左,万金右,怀安,广信,柴沟堡,渡口,阳和等城池,都驻有满八旗,防备着大同.
大同与宣化邻界,可以取蔚州山路直达京城,也是要害之处.大同姜镶归顺满清,本来就有些个稀里糊涂的,各处镇守的将士们大多没有雉发易服.李自成率三百五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取道山西来到了大同.大同只有十万守兵,分守十几处,大同城内额兵不足二万,众人都主张迎降,姜镶就派人送出了降表,李自成心中大喜.无论满人还是李自成,张献忠,都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兵到即降的不杀一人,正常征收赋税,不许扰民害民.如果抵抗一日,城破之后官兵都杀.抵抗两日,城内百姓杀死一半.抵抗三日以上的城破之后鸡犬不留.姜氏乃是大同世家武职,其弟姜琳,侄姜有光,妹夫杨振威等都镇守雄关,姜氏一族盘根错节,大同一带乃是姜氏的势力范围.大明江山已是无望,为姜氏一族,归顺新朝还是利多弊少,姜镶就降了李自成.李自成心里也清楚;不让姜氏一族在大同保持过去的权势,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只留下了张天琳作为新朝代表,没有进入大同,姜镶这才放下心来.
大同一降,宣化随即出降.接下来居庸关守军,督师李建泰,京营九门提督,守城太监,紫禁城守军,都不战而降,崇祯吊死在煤山.大顺军四十多天就逃出了北京,吴三桂随后追杀.姜镶与吴三桂同朝为臣,都是世家武职,通家世好.吴三桂效秦庭之哭,请来了满人,为烈皇帝报仇,姜镶等人心中有愧,对于吴三桂很是佩服.见流贼溃败,吴三桂率部杀了过来,大同降军一齐反正,截杀溃逃流寇.张天琳被姜镶所杀,李自成绕道而走,姜镶与吴三桂相见执手而哭,姜镶亲自率军会同吴三桂追杀李自成残部.
在此之前,参将牛光天就密报姜镶;建文皇帝之后,十六代隐皇帝朱鼎珊应当正位北京,为社稷之主.姜氏一门本是开国元勋,乃是太祖高皇帝所封,当年差一点被满门抄斩,就因为姜氏祖上忠于建文皇帝,不肯随同燕王称兵作乱.胜者王侯败者寇,燕王取得了胜利,当上了皇帝,建文皇帝不知去向?姜氏满门抄没,就等着开刀问斩.
先前谷王就藩于宣化,削藩时避于大同,姜氏救了谷王.燕王装疯,躲过了杀身之祸.趁虚袭取南京,也是谷王说动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门,放入了靖难军,燕王才取得了成功.谷王全力营救,姜氏一门得以保全.但是新皇帝不放心谷王,怕他与姜氏联手谋夺皇位,将谷王藩封改为长沙,谷王大失所望.李景隆损失了五十万大军,建文皇帝还是委以重任,建文皇帝算一个地地道道的昏君了.这样险恶之人新皇帝可不敢用,大功不赏,大德不报,李景隆被投入大狱,治其死罪.
有这样的背景,吕长庚才敢鼓动姜镶反本正源,姜镶也有些动心.燕王之后鲜有明君,如今社稷无主,姜镶就倡议满人拥戴建文之后,十六代大悲隐皇帝朱鼎珊.姜镶并不知道满人的真正意图,就是北京的文武大臣们也不清楚满人真正的打算.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满人是吴三桂请来的援军,帮助朝廷剿除流寇平定天下的.历朝历代都有这种情况,流贼黄巢就是朝廷请来草原勇士将其彻底打垮的.
姜镶的倡议受到了斥责,满人送来了新的册封,把明廷的官印,诰封都收了回去,大同一带稀里糊涂就成了满清的臣民.不止是大同,整个山西,河南,顺天,山东等处都是这种情况.明朝臣子不知道怎么的,就都成了大清的臣民.在大同,雉发令并没有被认真执行,军民都有些想不通.姜镶不想做出头的椽子,就雉了发,也动员下面官员雉了发.姜镶与清廷心里都清楚,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妥协,姜氏一族正在伺机而动.

满人把小皇帝从关外弄进了北京,坐上了龙椅,逼迫汉人文武大臣跪拜新朝皇帝,这些文武大臣也是稀里糊涂的当上了满清的臣子.姜镶有兵十万,都是边关雄兵,满人并不想过早的招惹他.卧榻之旁,岂容老虎安睡?满人是没能力降服这只老虎,姜镶也不想自不量力把鸡蛋往石头上碰.汉军守城还可以,要是平原野战,十万汉军不敌满人一旅,此评论无半点差错.
接到下面的报告,姜镶也有些意外.通常满人是不会进入大同境界的,西征时也是事先打了招呼,姜镶率兵万人,协助清军攻破了榆林,立有大功.清廷表面上是赐婚于汉人镇将,姜镶长子姜之升也被迫进京当上了额驸.姜镶心里明明白白的;这是满人索要的人质,吴三桂,东江三王也都有人质掌握在满人手里.姜镶镇守大同,与陕西吴三桂的防区接壤.双方有一些默契,谁也不染指对方的势力范围.对于建文皇帝吴三桂是不感兴趣的,吴三桂祖上乃是助燕王靖难立下的大功才享有世爵,这一点与姜氏有所不同.吕长庚与甘州丁国栋,凉州米喇印,西安高有才都有联系,准备四月十八共同起事,将大悲皇帝送入北京,重建汉家天下.
听说双方搏斗,一方是宣化清远镖局吕长庚的徒弟,一方自称是大内御前侍卫,这两方面姜镶都不想得罪.听说押送的是银车,姜镶眼前一亮,密令将客商弄死,将银车送到大同,自己亲自处理.大清军队整编,大同只许留用三万将士,由兵部拨发饷银,也是釜底抽薪之意.姜镶以各种理由顶着不办,粮饷缺口甚大,到口的肥肉岂肯轻易放过?为了笼络蒙古人,大同,张家口在前明就一直开市,由朝廷高价收买蒙古马匹,每年糜费都在五六十万两银子上下.蒙古人需要茶叶,铁器,布帛,盐粮等物品,边境就相对平静一阵子.蒙古人把生下来的小马驹让其登山,登上去的自己留用,登到半截就不行的一律宰杀,一步也登不上去的留下来养大,与明廷换银子.一匹马得换三倍价值的银子,不满足**就发兵入关强掠,攻下几十处城池是常有之事.每当开市时,大同都设置关卡征收关税,这就是姜氏的私家收入,用于养活额度之外的将士.对此满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姜氏不与大清为敌,啥时候腾出手来再收拾他也不迟.
军令如山,亢英被秘密押解出去没了下落.清远镖局的人被训了一通,赶了出去.王辅臣眼睁睁的看着银车被解往大同,却无计可施.黄袍将领对王辅臣道;‘奉姜总兵之令,逃犯亢英已被处决,贼赃解往大同按律处置.汝等既是御前侍卫,不好好在皇宫大内护驾,跑到大同地界来干什么?莫非是想窥探我军军情不成?’事已至此,王辅臣只好答道;‘我等并不知道已经进入大同地界,还请多多拜上姜总兵,休要多心.银车解往大同还是解往北京,都是朝廷之事,我等就不须再操心了.据在下所知,清远镖局多曾与反贼进行往来,不可不防.我等也是上指下派,既然无事,回京复命就是.’王辅臣带着三十六人无功而返.
顺圣东,顺圣西都驻有满兵,大同兵马急急忙忙赶着银车,奔大同辖区化稍营而来.上山容易下山难,银车马匹收脚不住,飞驰下山,转瞬之间就没了踪影.五百名骑兵连忙追赶了上去,幸好无事,银车安然无恙.姜镶急令将银车直接送入了大同,果然银两为数不少.姜镶上奏朝廷,没收赃银一万两作为军饷,朝廷也没什么反应.摄政王得报之后气得大骂,却拿姜镶一点办法也没有.姜镶究竟截留下来多少银两?摄政王也不清楚,但至少是五十万两或是一百万两,藏银摄政王是知道的.他恼怒的是;姜镶擅自作主杀了财神,再想寻银可就难了.陕西镇守的乃是吴三桂,清廷想要搜寻李自成藏银也是一点头绪也没有.算起来知道藏银之处的就剩下宋献策了,宋献策善卜,李自成西运的藏银镇于哪个方位,宋矮子肯定清楚.摄政王命令王辅臣等御前侍卫查访宋献策,定要将李自成西运的藏银挖出来.
吕长庚久闯江湖,乃是五十三参之首,并非等闲之辈.那黄甲黄袍,骑黄膘马的将士不是别人,就是三娘的丈夫牛光天.牛光天接到密信之后,率领五百属下以巡哨的名义,对清远镖局的人暗加保护.一见到山上起了狼烟,就知道遇上了麻烦.所以及时出现,将亢英,王辅臣等人关押了起来.亢英并没有真正被处死,而是秘密转移到了太原冯家大院.一娘是冯锢长子冯效尧的妻子,吕四娘亲自护送亢英来到了太原,在冯家大院里隐居,不敢让外界所知.冯锢年纪五旬上下,有儒者之风,也是忠孝之家.三个公子效尧,效舜,效禹,都随乃父,淡泊名利,不肯考取大清的功名.
年岁一大了,就有些重视亲情.冯铨不好与哥哥见面,逢年过节就打发小女冯小妹,来太原进行探望.晚辈是没什么过错的.小妹每次前来,冯家都对她很好,就是不肯接受冯铨的礼物,乃是不食清粟之意.雉发令下来之后,冯锢身穿汉人服饰,躺在棺材里非要衣冠而死不可.一娘哭着劝道;‘天下有气节之人都死光了,岂不正合满人之意?寻死容易,光复汉家江山难.我吕家一个不死,忍辱负重,非要与满人见个高低不可.’三个公子也闹着与父亲同死,冯锢摸着年幼的小孙子不觉泪下,也就没能死成.冯锢知道吕长庚的真实身份,对这个亲家充满了敬意,吕长庚的事就是他的事.亢英是个神秘人物,冯家让他装扮成看家护院的,太原就没有人注意亢英的出现.
赶银车的也是清远镖局的人,惊马是有意安排的.吕长庚事先安排好了一辆同样的银车,等候在山下转弯之处,将银车掉了包.姜镶收到的确实是一万两,银子下面都是些砖茶,真像是想要到张家口赶市的客商.隐皇帝大悲,十八罗汉,五十三参,七十二菩萨都派人聚集到了京东,京西,非同小可,吕长庚不敢有半点差池.他希望能鼓动姜镶参与这次行动,成功的把握大一些.满人在京畿部署重兵,大悲皇帝的勤王义士还不是满人的对手.
顾炎武不同意拥戴大悲皇帝,主张打进京城,将明太子从刑部大牢里抢出来,还是奉崇祯烈皇帝之后为正朔.张家口邓鸣谦与顾炎武一个意思,两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浙江那边也不太顺利,余姚黄宗羲,黄宗炎,黄宗会三兄弟都不同意拥戴建文之后,认为那样一来,抗清义士更加无所适从,人心将要更乱了.湖南衡阳王夫之拉起抗清武装,进入了衡山,也主张立万历皇帝之后,按伦序应该是桂王.关在刑部大狱的明太子,清廷说是假的.没曾想就因为这个明太子,惹起了一场塌天大祸.若知是何大祸?且容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