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行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关宁系统为出不出兵,怎么出兵,由谁出兵相互拖沓推诿之时,努尔哈赤又一次下达了汗谕,命令八旗兵分路下达各自村堡,分路斩杀,对于辽东“无谷汉民”遇见即屠,剩余的汉人全部充实为旗人的奴隶。
整个后金统治区域内的辽东汉民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许多汉军的家人亲属也不能幸免于难,范围遍及辽东的汉民大暴动再次席卷整个后金。
与此同时,准备已久东江的军事系统已经开始疯狂地运转了起来,在宽甸一线,东江右协作为这次攻击主力,各个将领所属部队全部出击,而东江本部,在毛文龙本人的亲自率领之下,本部兵马沿海州,耀州一线对后金女真进行骚扰。
春日的气温已经渐渐转暖,小草刚刚发出了嫩芽,树枝上也泛起了绿点,不远处的山岗上,众树层层叠起,将山岗包围了起来,葱翠的树林中不时可以看见形色匆匆的人影。
一直弯曲蜒转的队伍正在树林中急急前行,队伍中的每人都是衣甲鲜明,焦黄的脸上带着疲惫,在队伍的周围,一个个由四五骑组成的小队由着山岗的小道在队伍间来回穿插着,不断地奔向山岗中的最高处。
几名关宁军官驾驭着马匹正停立在山岗的高处,注视着沿着山间小道蜿蜒盘转的队伍,李信从一名骑兵手中接过一纸书信,匆匆一瞥后立刻交与了身后几人。
几人轮流地交换看了一番,李信眼睛远远眺望着前方,面色深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声音低沉而又沙哑:“杜游击的一营人马在车山遭遇到了鞑子,现在战况不明。”
“车山?!”被李信一说,队伍中一人速速地拿起地图,反复看了几次,嘴里问道:“奴兵有多少?”
李信眼神转向陈睿,陈睿面无表情地说道:“大概也有三四千人。”
“三四千人?!”几名军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冥冥间又觉得似有不妥,在李信身后的一名千总往回望了望,口中语道:“不知道这时候回到宽奠是否来得及?”
“白痴!”
此人的话语一出,李信和其他两名千总都用看傻瓜一样的眼神盯着他,其中一名性急直接说道:“王千总,别忘了我们现在是东江的人马!”
就在几天前,到达永奠的关宁援军接到军令,要求李信等人的人马经由内墙一线支援宽甸战场,李信这些被关宁军派来送死的部队很显然已经暂时独立出关宁体系,完全接受东江军的调遣。
陈睿冷笑道:“大家明人不说暗话,既然被派了出来,如果避战而跑,可认为关宁中还有旧人肯保住王千总的向上人头?”
被陈睿这么一提醒,王千总登时醒悟了过来,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被派来送死,就是因为背后无人,如果逃跑回去,一旦出事,东江必定拿自己这些人开刀,到时候在没有上官肯保的情况下,罪责定然降到自己头上。
被陈睿这么一吓,王千总也没有地主意,脸色发青地望着其他几名千总。
“既然不能退,那么只能进了!”一名千总望着地图,悠悠说道:“我们这一部近四千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战还是可以一战的,但就怕统筹不易啊!”

“马千总说得是。”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另一名千总听马千总说话,意味深长地瞧着李信,接口说道:“我们这些人对于辽东战事一无所知,据说李千总奉命进辽东,一人仗枪奔袭几百里,活人数百,斩首数十,想必对于辽东战事比吾等要熟知许多,不如就让李兄弟带着大家走一回?”
几名千总的目光统一转到了李信身上,李信也知道自己的名气在关宁军中不低,但几名千总在这时候提到这事,不知道几人暗地里有什么打算。
李信转头看向说话的千总,此人姓陈,乃是从觉远派出来的,这一路上一直无话,想不到到这时候居然提议让自己统领关宁援军。
“那又有何不可?”陈睿笑道,在李信考虑之间把话说了出来。“不过既然几位千总大人想让我家大人,就不知是否能令行禁止?”
“那是当然!”几名千总一听陈睿发言,也不等李信表示反对,全都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陈睿一见几名千总答应,脸上露出了得逞的笑容,暗自向李信点头示意了一下,将地图用左手托着展示在几名千总面前,指着地图说道:“车山位于清河城北,而我军此刻才刚至璞阳堡周围,今杜游击与奴病接战,吾等疾行几日,战事也该了断。杜游击若胜,我等正好可以收拾战果!”
李信紧盯着地图,来回看着地图,见地图上的及个地名看起来很是熟悉,但一时想不出来,他身旁的陈千总追问道:“那若是杜游击败了呢?”
陈睿指着图上一条水道说道:“东江调令只要我关宁援军支援,并无令我攻伐
,杜游击若是不敌奴兵,必要退往太子河,沿边墙一线退往宽甸,若我等加速前行,于太子河南岸接应杜游击,纵使奴兵追来,正好以逸待劳,七千人马对阵三千奴兵,纵使不胜,至少可以接应东江军归来。”
陈睿说到这,脸上露出了一丝狡诈,说道:“不过一路上水密林稠,不适宜骑兵远行,几名千总大人皆是步卒,要比吾等骑兵要快的多,救兵如救火,所以在下建议几名千总大人先率所领属下步卒前往太子河畔接应东江军,我家大人随后便至!”
几名千总还在思虑间,李信却一口答应了下来,说道:“既然这样,那么几名千总先行接应,我骑营兵马随后就到。”
几人思虑的一番,觉得陈睿所说并无出错,何况这一去离宽甸也没有几天路程,几千人马就算出事,至少也能得以逃脱,在李信表态后也只好同意。
李信见几人还有犹豫,补充道:“既然说定,那几位大人便先走一步,等渡过这一阵,我骑营便会追上。”
几名千总相互巡视了一番,最后向李信同声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几人就在太子河等李大人的消息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