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火烧洛阳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若问起人,知道几个作过都城的城市,相信大多数人都能答出洛阳。不仅为当时的都城,洛阳可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是成为都城最多的城市。且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洛阳曾发生过多次重要战役,多次朝政更替也是以洛阳为结束。这么个接受过无数战火洗礼的城市,如今仍鼎立在大地上,可见其重要性。
今天,洛阳又再见证一场变故。
袁绍率领联军来到洛阳城下,却感不妥。静,太平静了。居然连一个人影都看不见,董卓军呢?城中的百姓呢?百官与皇帝呢?城门大开,就像一个大口,准备吞噬所有进入其中的生命。
究竟是进,还是不进?袁绍心中也没法拿定主意:进去,但这明显是个陷阱;不进,那又要怎样做?原以为来到就是战斗,谁知竟遇到这般难题,跟双方正在角力,有一方突然消失一样的难受。
赌徒分为两种:业余的和职业的。前者把赌博当作灰色人生的发泄以及赚钱的捷径;后者把它当作人生的挑战,将性命以及前程寄托于赌博,这类人一定很自信,很疯狂。
刘备在此刻选择了赌!只见他一马当先,回头对大家说:“我们今次出兵,是为了消灭董贼,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如今已来到洛阳,却因小小困难而举步不前,把个人得失至于天下公义之上,你们,还记得仁德吗?备虽不才,愿率先进城,以探凶险!”
洛阳城门,一骑独入,成了一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烈画面。
张飞、关羽随后跟上,“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本来或许是一时戏言,现在看来,这样的大哥值得追随!
若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刘备这样做,效果可能不大。但他现在可是当着全军面前败吕布的英雄,一个英雄以身作则,影响力是强大的。士兵们纷纷起哄,袁绍无法阻止,只得下令进城。
刘备进城后小心戒备,虽感觉到一股不寻常的气息,但却无法说出哪里不对劲。见关张跟来,身后的大军也开始入城,总算松了口气。之前虽然说得大义凛然,很得军心,已毋需担心名声问题,但这也得有命去享啊。
关张二人见此不由一笑,怎说此人呢,这时才知道怕啊。
大军进城后,可说步步为营每一个角落的仔细搜索,却不见任何人迹。
终于到达皇宫,见连这里都一片狼藉,任何财物都消失一空,仅仅留下一张引人遐想的龙椅。几位有野心的军阀艰难地控制住自己的**,把目光移开龙椅,均言龙椅一定有问题,需小心谨慎,不可轻碰。但一番检查下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把整个城池都翻遍了都没有发现奇特之处,但总有不对劲的感觉,整座城散发出诡异的气息。袁绍等人见状,只能认为董卓可能出现某些问题才退兵,大家多加小心就是。
深夜,袁术趁无人注意潜入皇宫,接近那张很多人觊觎的龙椅。细心地抚摸着,感受龙椅上独特的雕刻,犹如摸着情人的肌肤般专注。终于摸够了,慢慢地坐上去,想象着百官朝圣的情景,装作威仪地说了句:“众卿家,平身。”无比满足。
突然,椅子下陷,就像开启了某种机关,城中各处响起爆炸声。黑夜,也被红光照亮。
袁术怎会不知惹出大祸了,立即离开皇宫,装出一副无知而慌忙的模样,去到袁绍军处急问:“发生什么事了?”
虽然事出突然,但由于早就认为这里不妥当,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慌乱。袁绍责备道:“这种情况还用问吗?你刚才死去哪了?”袁绍有很多事需要处理,无暇理会袁术。
袁术见此可就放心,回自己军中整兵。
联军见火势不灭,反倒越来越大,只好退出洛阳城。
大家想起这次起兵讨董,败多于胜,便宜未得,最后还被洛阳大火弄得灰头土脸,已心生退意。只是没人提起,才勉强留下。

远处的贾诩看到火气,心中念道:爹、娘、小妹,请恕我无法为你们安葬,唯有以洛阳城为你们火葬一次,以尽孝道。希望你们在天之灵能保佑我早日成功报仇。然后,跪下叩了三个响头。
张绣见状,想转移贾诩注意力,就问:“这场火烧得真厉害啊。怎样做到的?”贾诩就一一为他解释。
须知这时代已出现火药的雏形,西汉末东汉初的炼丹书《三十六水法》中,有名为“硫黄水”、“雄黄水”、“雌黄水”的丹方,用硝石与硫黄、雄黄和雌黄在竹筒中以水法共炼。原来联军感到的那股诡异气息正是硫磺味!这个城之所以一片狼藉,除了是大迁移所致,还是为把三黄当垃圾摆放造成的。虽然这样的火药爆炸威力低下,但有个很重要的特征——易燃!再加上少量的油,使火灾能在短时间内蔓延。龙椅本身没有机关,但基座却有。只要有重物压在龙椅上,就会下陷。声响就如信号般传达给隐藏在洛阳城各个暗处的死士。火,就这样烧起来。
贾诩解释完后,让张绣把手上的东西交给孙坚,并嘱咐了几句话。
几天后,火势渐弱。孙坚建议众人入城灭火,但大家都没有这份闲心,一一推托。孙坚知这些都并非真正的爱国之士,只能带自己部属去灭火。
洛阳城已成一个废墟,只见满目黑土,曾经的繁华消失无踪,令人唏嘘不已。灭火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临近结束时,据传有一人要求见孙坚。
孙坚见此时有人来求见,顿觉奇怪,就宣见以观对方葫芦里卖什么药。
来者见到孙坚,就说:“此位就是孙大人吧?我叫何乃,奉我家主子之令把此物交由孙大人保管。”就把所持之物交给孙坚。
孙坚打开包裹,见到后,大惊:“你家主子是谁?为何托我保管?”
何乃答:“正是司徒王允大人。他亦有一言转告:‘既为忠义之士,又有能力保管此物者,唯君尔。请万勿推托。’”
本来孙坚还对此物来源有所怀疑,但听到王允之名,也就相信了。毕竟天下间没多少人会把玉玺交给别人的。孙坚托何乃传几句话给王允后,何乃就离开了。孙坚手捧玉玺,心想:王允大人还真是抛个大麻烦给我啊,如今如何是好呢?
当下召集心腹部将,对玉玺之事进行讨论。建议趁机自立为王的有,认为先秘密保管的有,意见无法统一。只有马上离开这,回江东这决定完全一致。
孙坚心乱如麻,别无他法。就找了个“出门许久,家中老母必担忧不已”这样毫无诚意的借口离开,气得袁绍想翻桌子,你是三岁孩童吗!但终没开口说这话。想留,也不知该怎样留。
袁绍无奈,唯有放行。
众人见此,纷纷告辞,借口千奇百怪,如妻子如虎,需及时喂饲这种男人听后都会会心一笑的话。令人不由不叹他们学识之广博。
张绣回去见贾诩,说:“任务轻而易举,只是不明白,玉玺这么珍贵,为何要给孙坚?他不是黄承彦支持的势力吗?”
“正因如此。你不要以为三智现在没有动静就表示他们没有动作。如不出我所料,孙坚平安回去后,江东不用多久就尽纳入其中,进而转战天下。”
张绣又不明白了:“既然如此,为何还把玉玺给他?不是更让他的行为顺理成章吗?”
贾诩一笑:“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如果把孙坚得玉玺的消息散布出去,他就算能平安回江东,也成了各路诸侯的眼中钉,从此永无休止之日啊。”
张绣不解地问:“那孙坚不知道这种情况吗?他为什么要收下?”
“因为他正直,因为他忠诚,亦因为他有野心!无论是为公为私,他都要收下。不然其他人拿到怎么办,有谁还会为汉室尽忠?再加上让你以王允的名义送他,他与王允惺惺相惜许久,他又怎能拒绝。”
谋士眼中无废棋,一言一行皆有其意义所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