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黑色炸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轲比能的大军中,第1兵团派去一批军官,他们的任务是仔细统计鲜卑人释放的汉人平民人数,共计14274人。他们返回曲梁后,第1兵团按照这个人数,挑选老弱病残,打发他们和运送粮食的鲜卑骑兵一起返回家乡。
接受训练的预备骑兵和司令部警卫师的骑兵训练完毕后,拿到了常山军官学校颁发的轻骑兵资格证书,回到各师。
紧接着,各军骑兵师接到了赵云签发的命令,要求第2军、第3军骑兵师选派750名骑兵,其它各军各选派500名骑兵参加重装骑兵训练,各军选派相应数量的步兵或弓兵参加轻骑兵培训,于10日内到曲梁骑兵训练营报到,这4000人中不能有弩兵。各军被授权自行招兵,补充步兵和弓兵。
第1期童子军中除了300文科学员外,其他2700人也奉命参加轻骑兵培训。训练用的马匹除了各师自带的以外,主要使用后勤部喂养的2000匹和第1军的后备马。
所有受训骑兵入营后,高顺、令狐翀带着精选的教官到达训练营。
针对在唐县之战中出现的箭只不足的问题,后勤部奉命制作三棱箭40万只,费用为20万贯。
为了解决箭在运送途中箭羽互相纠葛,既难以分开,又容易受损的问题,制造了2000口木箱,每个木箱分100个小格,每个小格只放1只箭。箭在兵工厂装箱,送到弩兵师装备营,临战之前再由装备营负责分发给弩兵。战后,装备营负责回收可以继续使用的箭留着下次再用,不可继续使用的箭也要一律回收,连同空木箱交回兵工厂。报废的箭在兵工厂进行修复,无法修复的也要取下箭头,重新装配。这样做,既能节约军费,又能防止泄密。
增加4000名重装骑兵已经提上日程,训练也开始了,虽然没有钱,但预算已经做出来了。
一个重装骑兵必须准备两匹马,后勤部现有2000,还差一半。去找轲比能买,得花8万贯。4000名重装骑兵的战锤、盾牌、单兵近战武器、马鞍,每套造价35贯钱,一共得14万贯。全套重铠4000,得40万贯。一共是62万贯。
后勤部负责的大开发项目也硕果累累。
浮桥各部件的标准化问题得到了解决,开始装备部队。为了实现部队的专业化,每个军新成立了舟桥团,专门负责浮桥的保养、运输、架设,所有舟桥团官兵集中到曲梁附近的滏阳河进行培训。
运兵车辆也开始陆续配备,牲畜和车辆的购置资金都出自后勤部预留的大开发资金。四轮马车的前轮转向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目前提供给各部队的车辆都是两轮车,牵引牲畜有牛、骡、驴。
玻璃厂吹出了1000个指南针玻璃,制成1000个指南针,配发到兵团连级以上单位和作战参谋等军官。
大量平板玻璃从新建的曲梁玻璃厂运到兵营和娱乐城,大校以上的高级军官的窗户上都镶上了玻璃。然后,后勤部在曲梁城内开了个商店,为当地富户定做窗玻璃。镶上玻璃这种神奇的东西之后,屋里明亮无比,有钱人追赶潮流,趋之若鹜。陈群按照制作成本,给玻璃定价为每平方米10贯钱,呈报王琦审定时,王琦坏笑着,又加上了一个零。由于运输不便,暂时只接受曲梁城里的订单。玻璃厂在八月份共承接了67户换玻璃的工程,预定出5000平方米玻璃,不但收了5万贯材料费,还收了20%的安装费计1万贯。
屯田里大面积种植的棉花即将收获,后勤部也织出了第一批棉布。同时,用从鲜卑人手里缴获的羊身上取下的羊毛,也织成了纯毛织品。第一批纯毛军常服和纯棉内衣开始配发给大校以上高级军官。
后勤部在曲梁开设了高级服装店,为大款定做纯毛服装。这次陈群学了乖,每件纯毛长袍直接定了个高价,每件2000贯钱。即使这么贵,在八月份,还是一共做了80件长袍,收入16万贯。其中不乏从房子、邺城等地专程赶来定做长袍的豪客。
随着五粮玉液的缺货,收入直线下降。整个八月,5个娱乐城共收入10万贯,还赶不上五粮玉液上市之前的收入。
加在一起,后勤部的赤字减少到55万贯。
后勤部造出了3个热气球,先后成功升空。不过,第2号热气球在空中着火坠毁,热气球上的3位试飞员不幸殉职。这3位中国航空先驱被葬在房子烈士公墓,追记一等功,并立碑纪念。接下来进行试飞的试飞员在升空时,都装备了王琦设计的降落伞。
火药作为最重要的战略项目,也取得了突破。
王琦作为一名化学家,完全有能力制作TNT、C4,甚至造出原子弹、氢弹,但是,如果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没有电脑里储存的海量数据,没有国际互联网随时提供的庞大资料库,所有的图纸、设计都是纸上谈兵。

在公元182年,虽然王琦充其量能够复原出中国古代的黑色火药,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能够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武器,足够改写这个时空的历史。
最早的火药,是以硝石、硫磺、木炭或其他可燃物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混合物,点火后能引起爆炸。硝石、硫磺等在古代都属于药物,因此这种混合物被称为火药。现代的黑色炸药,都是由古代的火药发展而来。
作为火药的主要成分,硝石、硫磺、木炭很早就被世人认识和使用。公元前120年前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对硫磺的记载。硝在古籍里又叫消石、火消、芒硝、苦硝、地霜、北帝玄珠等等,在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对于硝石、硫磺等矿物药物的的特点和药性已经有所记述。
从对硝、硫性质的基本认识到发现它们可以燃烧、爆炸的特性,再到制成炸药而应用于军事,仍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另一个时空里,由于王琦的贸然闯入,这一历史进程被人为地缩短了一千多年。
在22世纪,各种学科浩若烟海,况且术业有专攻,王琦虽然精通火药的制作原理,而且在实验室里亲手用甘油、碳酸钠、硝酸、硫酸合成过TNT,但毕竟是按照标准配方,用天平精确称量重量,在恒温恒湿的现代化实验室里进行的。至于这种在22世纪军事上早已弃用的黑色炸药,王琦根本不屑于研究,只知道个大概而已。如今又没法取得精确的比例数据,具体的成分比例、制作工艺等只能由后勤部的研究人员冒险试验,王琦无人能及的重要作用是提供思路。
天然硫磺要经过高温冶炼,才能成为制造火药的硫磺。王琦根据对于22世纪来说是古人,对于182年来说还是未来人物的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的论述,让研究人员建造熔炉分解硫磺,冷凝后得到的液体再凝固时,便制成了制造火药的硫磺。
王琦对研制火药的另一大贡献是他亲自起草了安全条例,前瞻性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出现,避免了研究人员的伤亡。条例明确规定:现场不得有任何火种,即使是冬天也不得取暖;硝石、硫磺、木炭要经过研磨,但任何情况下不得混合后再进行研磨;混合后要搅拌均匀,要使用非金属器械和容器;搅拌时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搅拌,但一定要向着同一方向;搅拌的速度一定要慢;千万不要振荡摇晃。
出于安全的考虑,研制火药的场所只能设在城外。于是,在第8军新建的兵营中心,建立了高度保密的后勤部火药局。专门设立的安全保卫人员除了负责研究场所的保密工作以外,同时负责按照安全条例的规定,逐项检查,彻底消灭安全隐患。尤其是现场以及警戒线内,由安全人员保证没有任何火种和未经严格管理的易燃物。火药局的保卫工作,则由第8军负责。
后勤部火药局不负众望,很快配制出可以燃烧和爆炸的黑色火药。但是,由于王琦并没有给出精确的配方,火药的爆炸威力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即使如此,对于火药局最危险岗位上的52名研究人员,一律记二等功一次,每人发奖金20贯钱。
在曲梁的各兵营和司令部、后勤部的主要长官的办公室之间,都铺设了电话线。这些电话线集中到后勤部的总机室里,由通信兵手工转接。兵营里的电话线安全当然没有问题,其它地方的电线也没有多大危险,毕竟那个时代还没人能窃听电话,也没有人盗割电缆。不过,为了预防万一,后勤部还是安排了巡逻兵沿线巡视。赵雨照例闹着要安装电话,但是所有人都怕她没事干打电话,异口同声地反对,赵雨也只好委屈地作罢。不过,王琦的电话也因此提高了使用率。好在没人收电话费,否则……
作者按:火药的来源已经无法考证,传说中为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葛洪(公元283—363)在炼丹时无意中发明。隋末唐初有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也是有名的炼丹家,著有《丹经》一书,也有史学家认为火药是他发明的。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其作者及成书时代尚无实证加以确定。在古代,托古之风盛行,人们尊古薄今,为了提高该书的地位,增强人们的信任感,作者借用神农遍尝百草,发现药物这妇孺皆知的传说,托名古代圣贤,定名为《神农本草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