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建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到了,至少在正月和二月,似乎天下太平了似的,朝野之中,一片平静。
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各路诸侯都在积累实力,等待下一轮变革的开始。
在兖州济阴郡,太守曹操以一个伟大战略家的眼光,也认识到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都会一片混乱,缠战不休。他不满足带到济阴郡的9万人马,继续招兵买马。但是,因为缺少足够的领地,他无法招到太多的士卒,况且过多的士卒也不是济阴郡能够负担得起的。
曹操把自己的大军扩充到10万之后,在济阴郡开展屯田。他的屯田和王琦不同,以军屯为主。曹操还努力和兖州牧刘岱搞好关系,尽量得到刘岱的资助。
在司州河东郡,乱世枭雄董卓也在思考如何乘着天下将乱,谋夺帝位。他虽然没有想到收编黄巾降卒和屯田,但河东郡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董卓没费太多的力气,就弄到了6万人的军队,开始了严格的训练。
在荆州长沙郡,孙坚心中也渐渐萌发了不臣之心,尽量避免和荆州黄巾军正面冲突,以保存自己的实力。
在徐州,徐州牧陶谦在曹豹等人的支持下,渐渐肃清了徐州境内的黄巾军。陶谦审时度势,认为自己无力争霸天下,因此,把精力放在收买民心上,他本人逐渐因为对百姓仁德而扬名天下。
袁绍虽然一直在洛阳任职,但是由于田丰和王琦之间的和平协议,袁绍从京城里弄到的钱财和暗地培养的实力,都源源不断地通过对勃海郡不设防的冀州其它郡,转移到勃海郡,继续积蓄力量。
在冀州、青州、幽州,王琦一边准备开始更具规模的基础建设,一边狠抓官兵的训练。
令狐翀被朝廷任命为雍州北地郡太守,虽然无法赴任,但是这个机会可不能浪费。在王琦的授意下,令狐翀再次进京,带着大批财物,拿雍州北地郡太守的职位换了个徐州东莱郡太守的任命。令狐翀本人负责训练新兵,当然不可能去当太守。于是,第7军奉命进驻徐州东莱郡。
为了建设海港和公路,三州的边境在二月初再次开放,允许有劳动能力的数万流民涌入三州。这些流民成为一支廉价劳动力大军,为三州的庞大工程提供了大批底层劳动者。
这些流民从事着最繁重的体力,财政部给他们的待遇只是每天吃饱肚子,每月外加40铜钱。虽然表面看来,这些劳工的薪金和待遇和列兵相似,但是,差距主要体现在伙食上,再有,就是他们没有晋升的机会。即使这样,流民毕竟可以吃饱,连带一家老小都不至于饿死,都纷纷报名参加工作。
看着这些流民为了菲薄的报酬拼命工作,王琦也有些不忍心,但是,再看看财政部捉襟见肘的预算,王琦只能狠下心来,继续对流民的剥削。
早些时候进入三州的流民则非常幸运,他们和三州的原住民一样,租种到官田,逐渐脱离了流民范畴,融合到当地居民中去,成为了农民。目前,流民和坐地户的区别,就是流民还没有力量建造房屋。
在冷兵器时代,要获得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土的面积和人口的数量。王琦现在不缺人,只要敞开边界,流民就会大量涌入,但是耕地是有限的,要想得到,只有武力扩张一途。
向南扩张,就要直接和曹操先开战,这是王琦目前尽力避免的。那么,只有向北方扩张,先把东北平原的千里沃野和鲜卑人控制的大草原拿到手再说。
王琦准备把新成立的幽州沃沮郡作为北扩的基地,因此,沃沮郡以及丸都的政令畅通至关重要。
在土地改革中,沃沮郡的政务已经由经过训练的沃沮族官员担任,应该说能够和王琦保持一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派正规军驻防丸都,担负起防卫沃沮郡和为公孙瓒提供支援的任务。
除了要保证北扩以外,在幽州的驻军不但要担负防范和柯比能大战的东部鲜卑大人素利、步度根进攻幽州,还要保证幽州境内大连港和玄菟郡境内矿山的建设。
为了完成这三项任务,幽州驻军进行了调整。王琦选择了为人坚忍,一丝不苟的萧锋带领第13军移防丸都。张飞率领第9军驻防玄菟郡沈阳,负责保证玄菟郡境内的矿山。第10军驻防辽东郡东杳县,负责保证大连港的建设。原来驻防燕京市的第11军、驻防无终县的第12军、驻防昌黎的第14军、驻防阳乐的第15军则共同担负起防御东部鲜卑的任务。
在北方,王琦有两支介于属下和盟军之间的特殊队伍,就是弹汗山的柯比能和占领了整个置沟娄的公孙瓒。

去年入冬前,王琦答应了分别给两人援助,让他们作为前锋,为王琦开疆拓土,现在,到了王琦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除了继续给公孙瓒提供大量粮草以外,一批老式武器和皮质铠甲也一起运到了公孙瓒的兵营。此外,韩国第2军的雇佣兵也被派往公孙瓒处,协助公孙瓒远征挹娄。王琦的构想是先征服东边的挹娄,再征服西边的夫馀,统一中国北方。
张郃、刘虞、萧锋一起到达了丸都,和沃沮三老商谈各项事宜。
因为第13军接管了沃沮郡的防务,临时担任沃沮郡防务的沃沮族武装力量必须进行改制。高顺、刘虞和三老商议,沃沮郡的日常政务还让他们三位掌管,太守也让沃沮三老推举其中一个担任。除了那1000名沃沮族官员以外,按照陆军军制另外选出2000人,充任沃沮郡卫戍部队。另外的大约5000名沃沮族步兵,参照韩国雇佣军的形式,由陆军支付军费,参与到讨伐挹娄的战斗中去。和韩国佣兵一样,沃沮佣兵也更换了由装备部提供的武器和防具。
自从归顺王琦以来,沃沮族实在是比被高句丽奴役时期好得多了。沃沮人可以和汉人平等地进行贸易,以本地特产换取汉人的粮食等物品,老百姓都觉得很满足。
屯田制当然也在沃沮郡开展了,但沃沮郡境内土地虽然肥沃,但有待于精心开垦,因此,沃沮郡屯田粮食产量不足,考虑到土地本身的问题,给予沃沮人一些优惠政策,适当提高了沃沮人的分成比例。这一政策虽然使陆军得利减少了,但收买了沃沮族的人心,利大于弊。现在,高顺和刘虞又代表王琦提出了雇佣沃沮人战士,沃沮三老都很满意,毕竟这样一来,可以得到大批现钱,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公孙瓒本来只剩下了5000多人马,要想继续北进实在是困难。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王琦居然自掏腰包,雇佣了大批战士来帮助他。虽然公孙瓒明白王琦的真实目的,但事已至此,也由不得公孙瓒不往前冲了。
韩国第2军一共3万人,其中25000人是韩国佣兵,5000名后勤兵是陆军战士。再加上5000名沃沮佣兵,公孙瓒又免费得到了3万名一线战士。另外,有了丸都作为后盾,公孙瓒再无后顾之忧。
刘虞还按照王琦的吩咐,在沃沮郡雇佣民工,扩建公孙瓒猫了一冬的原来置沟娄的都城。原来的置沟娄名字很是拗口,王琦亲自把这座城池命名为延吉。
至于柯比能和东部鲜卑大人素利、步度根之间的战争,王琦暂时不想派兵参与,只是提供给轲比能大批粮草、武器、防具,暗中支持柯比能。即使这样,本来就占据上风的柯比能更是如虎添翼,打得素利和步度根在草原上东躲西藏。
青州的情况没有幽州那么复杂,黄巾军势衰以后,安全得多,但是,新建的烟台港附近也要驻军保卫。徐庶奉命率领第6军进驻新成立的青州威海郡治所东牟。加上原有的5个军和徐州东莞郡的第7军,青州战区共有7个军。
前期工作布置下去后,高等级公路也开始了建设。
王琦找来郭嘉、程昱、刘和、马均、蒲元、李健和3个副官,给他们讲述未来的海港,让他们几人按照自己的描绘,绘制港口图样。马均、蒲元已经习惯了根据主公的构思解决实际问题,郭嘉也适应了王琦的奇异思维,另几位就困难一些了。但是,无论如何,海港的建设是目前的首要大事,大家必须按照王琦的思路进行超前两千年的规划。
足足有一个月的时间,郭嘉这伙人带领后勤部、装备部的技术人员,废寝忘食地画图,画了改,改完再画。王琦呢,基本上是甩手掌柜,除了删改以外,就是动嘴提意见。
到了三月,港口设计图终于定稿了,马均负责建设大连港,蒲元负责建设烟台港,李健负责建设青州境内的公路,田豫负责建设幽州境内的公路,郭嘉等人留在邺都市,负责向财政部要钱和提供后勤保障。
只要有钱,海港就可以建设了,但是,船在哪里?水手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对于王琦来说,才是最严重的问题,也是他到了东汉以来,最不知道如何解决的困难。
汉朝的大木船,只能在江河里行驶,根本无法执行王琦的远洋计划。要想建造巨轮,必须在动力、材料上都有划时代的突破。工业革命虽然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精力、财力都在严重制约着这项历史变革,因此,王琦虽然已经来到汉末好几年了,却一直无法进行,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