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陷阵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琦在田丰家里碰了满满一鼻子的黑灰,那是相当失望,但也无计可施,总不能绑上田丰带走吧。
不过,文臣虽然没有弄到手,武将不能不要,王琦很快走出失落,把目光看向下一个目标。
王琦回到客栈,士兵们都在伸着脖子等他回来。令狐翀按照王琦的吩咐,打听好高顺、李典的住处,等待王琦回来后一起出发。
午后,王琦带上20名披挂整齐的士兵,出发去找高顺。
在王琦来的那个时空中,高顺是吕布手下大将之首。吕布兵败,高顺被俘。高顺至,操问曰:“汝有何言?”顺不答。操怒,命斩之。
根据王琦对高顺的了解,高顺武艺高强,治军严谨,所率部队战斗力极高,为人正直,忠心耿耿,视死如归。虽然高顺投错了主子,因而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大名,但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
王琦边走边小声嘀咕:“高顺,高顺,高顺,高顺,我可是来救你的小命的,你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要‘视死如归’啊。”转念一想,高顺可没有自己这样的“未卜先知”之能,怎知以后死于谁手?可是,这个事情根本不能明言,王琦不禁又长叹一声。
用什么办法说动高顺呢?王琦心想:“用软的对付田丰没有成功,这次试试硬的吧。否则,以自己的身世和势力,怕是又要空手而回。”
到了高顺家门前,王琦先仔细打量了一番,见高顺家明显不是豪门大户,取得成功的希望又大了一些。唉,这些世家子弟确实棘手。
看到高顺家大门虚掩,门口没人把守,略一沉吟,王琦命令20个士兵列成4×5的方阵,也没有叩门,直接推开门,就走了进去。令狐翀带领20个士兵,步伐整齐地跟在身后。门房里只有一个看门的仆人,看来人似乎来者不善,吓得目瞪口呆。
院门虽然简单,院内的面积却不小。院门朝北,正南有几间上房对着大门。院子呈长方形,地面都垫着黄土,南北向较狭窄,东西向很长。西侧是一排厢房,雨搭下摆着兵器架,东侧是个马棚,养着几匹马。院子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
听到王琦这一帮人整齐的脚步声,一个大汉迅捷地从正房走出来,手握剑柄,站在台阶上,当门而立,充满戒备地盯着这些不速之客。
王琦仔细打量着这个大汉,见此人不到30岁的年纪,身材高挑,虎背熊腰,虽然处在高度戒备的状态,但目光中了无惧色,静静地站在门口,浑身上下,充满了凛冽的威势。
王琦在心中暗赞一声,抱拳当胸,道:“在下从常山来,姓王名琦,字崇德。久闻先生大名,心中甚为仰慕,今日特来拜访。”
高顺也察觉到王琦并无敌意,也抱拳道:“在下高顺,字得魁,不敢当先生谬赞。不知先生登门,何故不请自入?又何故如此声势?”说完一指王琦身后的方阵。
王琦见高顺言辞锋利,也不以为意,双眼直视高顺,分毫不让,道:“在下急于面见阁下,故未及通名抱姓,即先行闯入,还望阁下恕罪。至于这些人,乃在下所练兵卒,特地带来,请阁下检阅。”
高顺听了,也不推辞,走下台阶,来到士兵方阵处,绕了一圈,走到王琦对面站定,脸上不动声色。
两人默默对视良久,高顺道:“兵虽精,然区区之数,何用?”言简意赅。
王琦道:“兵虽精,然尚未练成。兵虽少,然天下之大,何处无兵?”也是直指重点。
高顺道:“既如此,先生来此,所为何事?”
王琦道:“百万雄兵易得,一将难求。”
高顺不语,半晌,抬手肃客,道:“先生请入室详谈。”
王琦也不客气,抬腿进屋。
两人落座后,王琦道:“阁下乃当世豪杰,当披甲执戈,纵横天下,阁下以为然否?”
高顺答道:“然。”又闭口不语。
王琦见高顺惜字如金,也不接话,只好自己接下话茬,介绍介绍自己。王琦道:“在下幼年游历四方,现海外归来已近半载,现居常山真定,招募兵卒千余人,以赵云、颜良为将,演练精兵,铸造铠甲,以图大计。”
高顺只是静听,一言不发。
王琦又道:“当今天子暗弱,朝廷宦官当道,忠臣良将皆不得势。长此以往,国力必衰,民穷则变。”
这番话说给田丰听时,田丰着实大吃了一惊,可是高顺听了,恍若不闻。

王琦见高顺不理,只好放出胜负手,道:“天下必将大乱,在下欲起一路雄兵,平定天下,治国安民。请阁下助我!”说罢,充满渴望地望着高顺。
高顺为人,沉默寡言,但阅历丰富,有识人之明。他见王琦闯门而入,气概非凡,所带兵卒,显见训练有素。又听王琦虽然只从海外归来半年不到,就招募到千余兵卒,可见此人实力非凡。赵云、颜良虽素未谋面,但早闻大名,神交已久,此二人既在王琦手下为将,想必此人必有过人之处。更重要的是,王琦言谈举止,光明磊落,而且和自己一样惜字如金,不言则已,言必直指要点,绝不废话,不禁大生相见恨晚的感慨。王琦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以及誓成大业的豪情,更是让高顺心折。高顺可不是个婆婆妈妈的人,和王琦一见之下,就觉得从未有过的那么投缘,遂下定决心,追随王琦左右。
高顺凝视着王琦求贤若渴的眼神,心中热血沸腾,再不犹豫,叩首有声,道:“顺愿为主公练一支精兵,为主公冲锋陷阵!”
王琦扶起高顺,朗声道:“甚好,这支队伍可以‘陷阵营’名之。”
高顺果然雷厉风行,说干就干,马上就要求王琦允许他试练外边的20名士兵,进一步了解王琦手下士兵的素质。
王琦当然没有意见,当下为士兵们引见了高顺高将军,命令士兵们听从高将军的命令。
接着,王琦站到上房的台阶上,看高顺练兵。
很快,高顺发现士兵们皮甲之内另有玄机,于是,在休息时,他向王琦询问。
王琦点手把令狐翀叫过来,让他脱下连环铠,呈给高顺研究。又让两名士兵脱下皮甲,只穿连环铠,互相劈刺,展示连环铠的防身能力。
高顺见到这超时代防具,威严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一丝惊讶。王琦看在眼里,不由在心里偷着乐,心想:“小样,总算吓到你了!”
高顺仔细研究着连环铠,真是看得爱不释手,看着看着,干脆穿在自己身上,拉出佩剑,在场中挥舞起来。剑若游龙,进退有仪,颇有大将之风。
舞罢,高顺气不长出,脱下连环铠,交还令狐翀,来到阶下,道:“请问主公,此甲何名?不知主公有多少?”
王琦道:“此甲名连环铠。我手下工匠正在加紧锻造,时间一长,可说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高顺闻言,大喜,道:“兵卒披此甲,于战阵之中,无后顾之忧,可添百倍之勇。不知如此神品,乃何人所创?”
王琦道:“此连环铠是我所创。现在,正在子龙庄院里冶炼精铁,大量锻造,以装备士卒。”
高顺实在没想到,王琦还有这样的本领,道:“主公大才,顺不胜景仰。”
王琦非常高兴,不由得笑出声来。
高顺又问:“顺有一事不明,请教主公。”
王琦道:“但讲无妨。”
高顺道:“顺观连环铠用料精良,但士卒所持之剑相比之下,差距甚大。既然主公自有工匠,何不造些刀剑?”
王琦道:“得魁有所不知,以现在的冶炼能力,精铁只能用来制甲,不足以再制兵器。这些士卒既然追随于我,我首先要想方设法保护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少受伤害,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如何杀敌。”
在那个时代,没有哪个统帅会把士兵的生命如此看重,将军们想的只是如何获得胜利,扬威天下,用战士的鲜血染红自己飞黄腾达的道路。这番理论,再次充分体现了王琦坚决奉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高顺身受感动,深深行了一礼。虽然高顺没说什么,但王琦感到了高顺对他深挚的敬意。
在场的20名士兵同样激动,在高顺的带领下,更加卖力地操练起来。
当晚,王琦就住在了高顺家中,20名卫兵也挤满了高顺家的西厢。
作者按:《英雄记》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