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空前的大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三万生力之军的疯狂围攻之下,已经疲惫不堪的湘军虽然在李续宾的指挥下竭尽全力的防守,但依然摆脱不了节节败退的命运。此时的李续宾终于开始后悔了,他后悔自己的轻敌冒进。仅仅几千人马就敢攻打拥有十万之众防守的九江,虽然他从来没有看得起太平军的战斗力。但是,这一次,实实在在的改变了他的看法。虽然太平军的单兵战斗能力还是比不上湘军士兵,但是此次前来进攻的太平军的士兵的战斗力已经和他手下的湘军所茶无几了。他此时才知道他白天的攻城就象一场闹剧,太平军的主力根本就没有出动,就打败了他的全力一击。而此时,报复来了。
他没有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白天还是他在给太平军施以疲兵之计,一求一战可城,没想到到了晚上就变成韦俊给他施以疲兵之计了,反倒要过来围歼他了。此时的湘军士兵们,在经历了前半夜的袭营后,一直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一夜未睡,战斗力打了极大的折扣,而太平军则是生力之兵,而且还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所以,湘军士兵在太平军的打击下节节败退,渐渐地被包围在了靠近湘军营地的一个小孤山上,如果没有援兵的话,他们的败亡也仅仅只是时间问题了。
此时的李续宾不由的对太平军的总指挥韦俊生出了一些敬佩之心。不愧是打败了我的老师的人物啊,果然有些本事,真是个好对手啊。虽然此时的韦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但是李续宾并没有放弃,好不容易碰到了一个如此高明的对手,他怎么也要竭尽全力的博一博。
而当岸上的喊杀声再此传来时,杨载福也被从睡梦中惊醒了,他才刚刚睡下。这一次岸上的喊杀声不由的让杨载福升出了一丝不祥之感。这次的喊杀声如此之大,怕不由数万人在厮杀吧,原来上半夜的进攻仅仅是佯攻而已,不知道这样规模的进攻,李续宾能挡得住吗?如果自己不去救援的话,李续宾恐怕得全军覆没吧。但是,他也仅仅是担心岸上的李续宾而已,毕竟,在水面上,太平军的水军是远远赶不上他所统带的湘军的。所以他决定带兵前去支援李续宾,再不济,也得把李续宾救下来。几千士兵,没了就没了,再招就行了,可一员大将,却不是那么好找的,所以他决定,必须救下李续宾。
正当他准备尽点所部前去求援岸上的李续宾部时,讨厌的太平军水军又如跗骨的苍蝇般杀了过来。他知道,他们的目的无非是缠住自己,不让自己去救援岸上的李续宾罢了。看来,太平军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全歼李续宾部了。
在经过短暂而痛苦的抉择之后,他终于决定,让自己的副将黄翼升统帅两千人马在此缠住太平军,而他自己,则亲帅三千人马上岸救援李续宾。
在快到岸边时,杨载福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这又令他急躁的心情更加烦躁不安。这是一股什么味呀,怎么这么难闻?他正在思索着,突然听见旁边的几个亲兵也正在讨论这个问题。其中一个道:“这好像是一种什么油味吧?”听到这里,杨载福心里突然“咯噔”的一声,就好像有什么不幸的事要发生了一样。这种预感随着船只离岸越近也越来越强烈,他知道,他对于危险的预感一向很准,这种预感帮助他数次摆脱了致命的险境。但是,越是急,越想不清楚。这不由的让他心慌不已。
只到他突然抬头,看见岸边竟然不知何时燃起了一排火箭时,他才突然反应了过来。“对,火攻,是火攻,太平军要用火攻。刚才闻到的味道就是油味。太平军的将领真毒呀,竟然在整个江面上撒油,想要烧死他的水军!”他本来以为太平军不过是想要全歼李续宾部的湘军陆师,对于他的水军是没有办法的。不想太平军的将领的胃口这么大,竟然想到了如此毒计,想将他的水军也一鼓聚歼。
想到了这里,杨载福不由冒出了一身冷汗,他慌忙大叫:“快转舵,快转舵,驶回去,驶回去。”船上的舵手和传令兵虽然对他的命令很奇怪,但是,看的出来,他在这些水兵中还是很有威信的,他刚一下令,船上的舵手便开始转舵了。而传令兵,也忙着和其他的船只进行旗语联络,向他们传达转舵的命令。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就在杨载福极力催促湘军水兵转舵时,岸边的太平军弓箭手们也在白宗盛的一声令下,千支火箭起发,落在了水上、湘军水师的船上。片刻间,冲天的大火便在江面上蔓延开来,引燃了大量的湘军战船。顿时,江面上响起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不时有身上起火的湘军士兵跳进水里,试图靠江水灭火。但是,太平军是把油倒在水里的,由于油比水轻,所以全都浮在水面上,因此,此时整个水面都布满了熊熊大火,所以跳进水里,不但不能灭火,反而烧的更大了。不一会儿,江面上遍布满了湘军士兵被烧的面目全非的尸体。而救援李续宾的目的,自然也就随火而灭了。
原来,这便是韦俊夸下海口,能尽歼李续宾、杨载福水路两军的原因之所在。通过脑海里韦俊的记忆,他早已对九江附近的地形烂熟于心。知道何处适合扎营,又知此处是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处,水流缓慢,将油倒入后不易流失的特点,有寻机歼灭湘军水师的可能。便因地用计,设下了这个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计谋。说起来看似计谋很庞大,但事实上,很多的灵感也仅仅是一念之间罢了。没想到机遇和运气都站到了他这边,居然真的成功了。

此时正在小孤山上指挥残余的湘军陆师士兵死守的李续宾也望见了水面上的这场大火。他不由的悲从心起,他知道,他唯一的援军也被韦俊击败了,甚至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想再得到援军,已经是雾中花,镜中月了。但是,他的斗志依然没有泯灭,他有着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信念,尽管太平军已经将这坐小孤山重重包围,败亡已经不可避免,但是他丝毫没有起过投降的心思。
“瓦罐难免井边摔,将军难免阵上亡”,就让我的鲜血洗刷这战败的耻辱吧。于是他毅然拔出佩剑,不顾手下亲兵的阻拦,向着山下的太平军发起了决死的冲锋。不得不说,李续宾的御兵之术还是不错的,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山上仅余的千余湘军,其中能动的大部分也还是跟随着李续宾一起向太平军发起了反冲锋。
俗话说,“哀兵必胜”,虽然由于兵力上的巨大差距,剩余的湘军已经没有了胜利的丝毫可能。但是他们在此时爆发的战斗力还是惊人的,近千湘军借着山势自上而下的一头扎进了太平军的阵势里,就像一把尖刀,迅速的就割破了太平军的两重围军。
“还有一重就要突破包围了,只要冲了过去,就有生还的希望了。大家跟着我冲呀。”作为一个战术修养十分丰富的将领,李续宾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鼓舞士气的机会。在他的鼓舞下,本来有些松懈的湘军士兵又奋起余勇,一头扎进了太平军的最后一层防御圈。
尽管湘军士兵在生的渴望下是那么的英勇,尽管李续宾已经做到了一个将领能够做到的一切。但俗话说:“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孥缟”。毕竟,经历了如此之久的战斗,剩余的湘军士兵们的体力已经耗尽了,他们已经没有可能再穿过这最后一道太平军的防线了。他们的攻势慢慢的缓了下来,又渐渐的变成了守势,最后,又逐渐被太平军分割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小群体,就犹如大海里的一个个暗礁,渐渐的被潮水所吞没。
不得不说,李续宾手下的亲兵比韦俊的亲兵更有战斗力,即使也和其他的士兵一样,几乎耗尽了体力,但他们还是一直紧跟着李续宾战斗在最激烈的地方,既能打破太平军的包围,又能保护李续宾不受到伤害。但是,太平军的人数毕竟太多了,尽管他们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太平军,还是不免被包围了起来。再经历了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战斗后,能站着的湘军就只剩下李续宾和他的两三个亲兵了。
此刻包围他们的正是韦俊的亲兵队长韦有强所率领的韦俊的亲兵部队,他们就是奉韦俊的命令来阻挡这支强悍的湘军突围小分队的。尽管他们最终还是把他们留了下来,但是他们却损失了更多的兄弟。甚至,就连韦有强也被垂死的李续宾的亲兵队长砍了一刀。这样,都让韦有强感到很恼火,要不是在来之前韦俊下达了抓活的的命令,韦有强早就命令手下一顿乱箭将他们全部消灭了。
但是,不行,他必须得先劝降。但是,回答他的却是剩余的三个亲兵的决死冲锋,当然,仅仅冲了几步,他们就被射成了刺猬。于是,就剩下李续宾一个人了。韦有强又率领亲兵们将包围缩的更小了,他继续忠实的执行着韦俊劝降的命令。
李续宾手拿着宝剑,听着韦有强劝降的声音,沉默了一会。突然,他笑了,笑着说:“我的部下都是好样的,他们都没给我丢脸。作为他们统领的我,你想,会投降吗?”韦有强不由一愣。然后又听见李续宾说:“告诉韦俊,他是个好对手,我败在他手,不冤。”说完,举起佩剑,在脖子上恨恨一抹,便直挺挺的躺下了。
随着李续宾的自杀身亡,岸上残余的湘军们纷纷放弃了抵抗,最终有五百余人被俘,其余人马,全部战死。而水面上,湘军水师也被大火烧死大半。但是,显然杨载福运气不错,由于他的座船最先转向,所以没有被大火波及,历尽波折,终于与黄翼升部汇合。但是,由于此时湘军水师实力已经去其大半,而且也被这一把大火带走了胆气,所以在太平军水军的猛攻下纷纷溃败,大部被歼,小部投降,杨载福则在黄翼升等几个将领和亲兵的簇拥下乘小船逃生。
惨烈的九江战役终于结束了,此一战中,太平军付出了超过两万人的伤亡代价,取得了全歼湘军水陆两军共计一万三千余人的战果,并且击毙了湘军又一员悍将李续宾,使得原来历史中的三河镇大捷提前上演。虽然从伤亡人数上看太平军损失还是要大于湘军,但是,与以前的战役相较,即使是太平军名将石达开亲自指挥的三败曾国藩的战役也相形见绌了,真可谓是空前的胜利。
经此一战,九江太平军上下都洋溢着一股欢快的气氛,前些日子因天京变乱而导致的士气低落的现象也一扫而空。而韦俊,也终于取得了他融合原来的韦俊和来自未来的上官明的思想后的首场胜利,实现了其尽歼李续宾、杨载福两部,为林绍章报仇的誓言,使他在九江太平军战士心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