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虚晃一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天后,韦俊所率领的大军便出现在了浙江淳安县的地面上。在离开皖南之前,韦俊除了依照约定将杨辅清、黄文金和剩余的两万余太平军降卒放出来并将整个皖南地区又重新交给了他们之后,还在皖南地区留下了一千余人的主力部队,负责指导和指挥皖南地区的农民斗争。指挥这支部队的人选是在最后一刻才定的,在皖南这个小地方不可能把我手下的几员大将留一个在那,危险性太高了。只能从再次一级的将领中选一个。本来反映出的第一个人物就是林虎,但是由于他和韦俊后世思想里比较敬佩的一个将领姓名相近、出生地相同,所以韦俊很是有些舍不得。但是,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呀,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以不把他放在这种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机会考验考验,怎么知道他是否能当大任呢?再说也没有其他人了,就是他了。
就这样,留在皖南的军事负责人就这样确定了,但是找谁作他的政委并负责皖南地区的党务工作呢?想了好久,还是总政委黄藩给推荐了一个人选,就是第一师的政委王孝杰的弟弟王孝武,他名字里虽然带个武字,可确实实在在是个文人,而且也比较有才华,为人稳重、谨慎,可以胜任。就这样,留在皖南地区的两个负责人就这样确定了。在走之前,韦俊还特意将老人家游击战的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驻我扰”传给了林虎和王孝武。希望他们能不负众望吧,从徽州离开的时候韦俊心里这样想。
淳安,按人口来说,是个小县,但是按地域来说,则是浙江境内的一个大县,只因其地盘内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新安江的水源千岛湖所覆盖,而且境内多山,所以人口不算多。但是由于其境内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确是踏青、游玩的好地方,所以附近多有来自杭州甚至江宁的富商大贾和官僚在此修建别墅,颐养天年。
因此,当韦俊带领民族自强军来到淳安后,这里的富商大贾和官僚们都纷纷逃散,并动用自己所能动用的一切关系向浙江巡抚和浙江提督施压,希望他们能迅速派兵将韦俊所部驱逐出境,还浙江以清平。
每当有乡绅名流前来巡抚衙门请求时,当时的浙江巡抚罗遵殿只好唯唯诺诺的赔话答应,但是却不敢派出一兵出城。开玩笑,这些乡绅地主老爷们那知道韦俊这逆贼的厉害呀。江北大营的大帅、朝廷的钦差大臣、悍勇的湘军,都在他手上吃过大亏,就凭浙江这点半吊子绿营和二世祖八旗兵,那里会是他的对手。还是紧守城池稳当点。
当地的乡绅们见每次巡抚大人都是只点头不办事,知道他靠不住,便也不再找他了。他们共同前往杭州将军巴清德的府邸前往求见巴清德。在他们的一阵神吹之下平时肚子里本来就没多少墨水的巴清德便被他们吹的头脑发热了,自以为天上少有,地下全无,什么韦俊、石达开、曾国藩在他眼里全都不值一提。再加上这些乡绅、愿意主动助饷的糖衣炮弹的吸引,他当即就拍了胸脯,就算他罗遵殿不同意出兵,我为了杭州城的各界父老,也是要出战的,怎能容得乱臣贼子扰乱这大好的清平世界?
果然,第二天巴清德便气势汹汹的跑到罗遵殿的巡抚衙门说要出城讨贼,罗遵殿见他那气势挺吓人的,自己一文臣犯不上和他一武将争执,他要出城就由他吧。因此罗遵殿便让巴清德全权做主了。
那真是一朝把权掌,便将令来行。刚一拿到兵权,巴清德第二天便带着两个副将领着五千八旗兵还有八千绿营兵出城出征去了。
且说杭州城里的绅士们正聚在一起幻想着巴清德能真的如他吹嘘的那样奋起神威,一鼓就能荡平反贼。没想到这天一早便听见满杭州城里都传开了,巴清德全军覆没,大败而回。全军一万三千人马,能活着回来的就他和他手下的一百多个亲兵,同时还将他们也才刚刚购买并装备的五百支新式洋枪给丢给了韦俊了。传闻说韦俊的叛军都生的青面獠牙,身长一仗,腰大十围,当真是犹如地狱里的恶魔,非人力可当呀。于是乎整个杭州城里就乱成一锅粥了,有钱的准备往京城、上海搬,钱少的准备往附近的小城里搬,至于没钱的,就只有坐着等死了。
幸好杭州城里除了那个心比天高,本事比鸡小的杭州将军巴清德外,还有一个有些本书的巡抚罗遵殿。他一面将巡抚衙门、知府衙门和县衙门的衙役全都派出去四处巡逻、维持治安;一面命令驻军紧守四门,没有他的命令,不许放任何人出入;一面又急忙遣使向江南大营的都统和春求救。经过他的诸多努力,总算是把杭州城给稳定下来了。

可左等右等,一直过了十几天,也没见到传说中马上就要打到杭州的叛军打到杭州来。罗遵殿忙派出探马出城打听,才知道此时韦俊带领的部队早已离开浙江,前往江西境内去了。听到这个消息,罗遵殿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才将一直提到嗓子眼的心重新放回了肚子里。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明明有拿下杭州的机会韦俊却一声不响的从浙江境内溜走了呢?
原来,此时突然从江西一带传来消息,说湘军也已探知韦俊于浙江桐庐一带全歼杭州将军巴清德所率领的八旗绿营联军,只有巴清德只身逃走,因此,杭州守军顿去其六成。湘军内部从上到下都认为韦俊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去占领浙江,如此,就是江南大营和他对峙了,就不关湘军和江西的事了。恰好,自天王洪秀全的表弟洪仁玕掌握天国大权之后,励精图治,天国也有了些新气象,所以安庆前线的太平军的士气也有了很大提高,连续向湘军发动了数次猛攻,导致湘军前线有些吃紧,考虑到此时江西已基本安定了,曾国藩便将曾国荃和张运兰等两部湘军调到了安庆前线和太平军作战,因此此时江西的防线也就出现了漏洞,正是进兵的好时机,于是韦俊便一面命令大造进攻杭州的声势,一面绕道建德,从千岛湖的南面再次西返,悄悄的潜到了浙赣边境的婺源县附近。
这天,韦俊正于中军帐中思考怎么才能不动生色的就将婺源给打下来而不让其他的湘军发现。想了很久,也没头绪,便正想出去走走。正在这时,他的亲兵队长韦有强却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一边跑,嘴里一边说道:“元首,元首,军师来了,军师来了。”
“军师,我的部队里现在只有参谋长没有军师了呀?是哪个军师来了?”韦俊不解的问道。
“是钱军师,钱东平先生来了。”
“哦,真的,真是钱东平先先生钱军师来了?”
“恩,没错,我看的清清楚楚,就是他。”
“哦,那快走,快带我去迎接钱先生。”
果真,一出大帐,便见附近正立着一个青衣文士,那份飘逸出尘的神仙姿态除了钱先生还能有谁?韦俊忙三步并两步的跑过去拉着钱江的手道:“军师,你可出现了,这几年你都去哪里了。你看没有你在的日子天国都成啥了,连我也不得不学翼王起兵自立了。”
“大厦将倾,非独木可支。天京将变时我屡次劝谏天王,让他多关心关心人事,不要尽沉迷于宗教,可他根本不听,终于导致了那场惨剧。从此我便知其非拨乱之主,终究难成大器。心灰意冷之下便不辞而别了。”
“哦,原来军师有如此先见之明,可笑我等愚昧之辈却一直看不清,对天王心存侥幸,一次次的打击后才终于死心了。既然军师不愿辅佐天王,如今我却也自称一方势力,军师可愿前来辅佐我吗?”
“呵呵”,钱江笑着说道:“阿俊你都成一方霸主了怎么还这么莽撞,这可不好呀。至于我辅不辅佐你,那你觉得我来是为了什么呢?”
“这么说军师是愿意前来助我了?”韦俊喜道。
“正是如此”,钱江道:“我虽归隐,但也并非不知世事。你这几年做的很不错呀,翼王走后又闯下了诺大名声。看的出来,你这几年成熟多了,也稳重多了,自有了一股威严之气了。”
“好了,却不聊许多闲话了。主公再上,请受某钱江一拜,钱某愿为主公的霸业殚精竭虑,在所不辞。”
韦俊闻言大惊道:“钱先生你这是何意,小子怎敢承受先生如许大礼?以后小子正要以师事先生,愿时刻听闻教诲,又怎敢受先生大礼?先生以后且没如此了。”
钱江闻言正色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礼不可废。纵使主公看重钱某,钱某也不能恃宠而骄,居功自傲。”
韦俊闻言,不耐烦的道:“算了,就不说这些无聊的了,小子正有许多疑惑,还望先生解答。”
说完,韦俊便一手搀着钱江,二人携手进了中军帐中。
注:正史里却没有钱江这一号人物,但是演义小说里有,而且也将他描绘成了诸葛亮、刘伯温一般的半仙人物,智计高超、算无遗策。想想我写的本来也只是小说而已嘛,没必要过于严谨,也就顺带着把他给写进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