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突出重围(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远处高地观战的韦俊和黄藩、侯文若等看到这一场简直可以称之为单方面屠杀的战斗,都不由的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看来前一段时间对军队的重组训练没有白废,部队战斗力不但没有因为军队体制的变革而出现结构性的下降,反而还有了很大的提高,仅仅三千人就能打的一万人落花流水,已经完全能够说明问题了。
“看来用不着第一套方案了,依太平军此时的士气状况来看,我看完全可以让李崇义、白宗盛二人带生力军趁势抢攻,必能一战而下黄山”。侯文若略带点兴奋的说道。
“我看可以,俗话说:将是兵的魂,兵是将的胆。现在对面的太平军正是将缺胆、兵少魂,已经几乎完全丧失战斗力了,可以说对我军完全没有威胁了。”黄藩也赞同的说道。
听了手下两位参谋长的话,韦俊便道:“既如此,那就依两位先生的吧。不过我看就不用李崇义、白宗盛两位将军的人马了,他们两部是我军的主力,少时和杨辅清打野战时还得多多仰仗他们,现在还是让他们多休息休息,保存体力,以待大战。至于此时攻城嘛,我看就让阿德带领第一师的部队就行了,反正他们也一直是预备队,打杨辅清时也不用先上,没什么影响;而且也不能老是让他们预备着,是军队就要打仗,只有经历过实战的部队才能成为精锐,不能让他们因为是我的亲军就养尊处优,忘了怎么打仗了。”
黄、侯二人听了感觉也对,反正也没什么危险了,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以韦以德一师之力再加上刘铭传的部队,实力完全足够了。见两位参谋长都没有表示反对,韦俊当即就下达了让一师趁机抢城的命令。
事实也正如几人所料,韦以德的一师和刘铭传的独立旅,趁机尾随着败退的太平军,轻易的夺取了黄山城的北门。以一个营的士兵控制着城门,更多的士兵源源不断的向黄山城的更深处攻了进去。
总的来说,攻城战还是比较顺利的,仅仅两个小时不到,韦以德的一师和刘铭传的独立旅就完全肃清了城内的抵抗份子,并派人迎接韦俊和黄、侯等人入城。不过在听完一个参谋念过战果和战损汇报后,韦俊还是有些略感意外,因为可以说几乎是顺水推舟的攻城战自强军的伤亡人数竟然比前面的那场野战还多。
今日一战,黄文金的两万余人马被消灭了大半,他仅仅只带着不到五千的太平军逃走了,其余的则都成了自强军的战果。其中,前面一场野战共毙伤俘敌愈五千,后面的攻城战则毙伤俘敌近万,还有千余人逃散。而自强军的损失则有两千余人,其中死亡五百,重伤三百,轻伤千余。总共两千余人的伤亡,竟然有近七成都是攻城战造成的。
如果仅仅从战果来看,战损和战果是成正比的,可仔细想想,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野战的时候,太平军可是士气正旺、战意高昂啊,而后来的攻城战则是痛打落水狗呀,还有如此之高的伤亡,那就有些不正常了。
仔细分析,才发现攻城战之所以损失惨重除了有城中还是有部分太平军抵抗意志强烈,据城固守,为尽快将其歼灭而强攻导致的伤亡较高的原因之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从战报上看,攻城战中一师的伤亡可比独立旅高多了,这很不正常,而且独立旅还是久战之师,一师则是新锐之师,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让韦俊等领导人进行深刻的反思。
最后,总结出的教训是部队的战斗力是从实战中锻炼出来的,无论是什么部队,还是要多参加激烈的战斗才能成长起来呀。就拿这个例子来说,一师的成员全是从全军中精选出来的骁勇之士,而独立旅则是由乌合之众组成,结果却是独立旅比一师更有战斗力,更加成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独立旅经常参加战斗因而应验丰富,而一师虽然看起来气势强悍但是因为参加的战斗较少所以经验、指挥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
经历了这次的教训,让一师上至韦以德、下至普通士兵都从“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心态中清醒了过来,他们知耻而后勇,后来多次积极要求参加激烈战斗,最终在战火的洗礼中真正成熟了起来,成为了韦俊所部最有战斗力的一支部队,真正符合了他们“第一师”的名号。后来,无论一师换了多少界领导,换了多少茬士兵,每当第一次他们来到一师这个团队时,最早受到的教育就是此次堪称耻辱的战斗经历,由此使得一师无论取得了多少成就和荣誉,都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一直都是自强军中的头等主力部队。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回过头来再说黄文金的经历,他自在城外野战当先逃跑时,就知道今天这仗他是彻底的输了,所以就头也不回的跑的飞快。没想到刚回到城里,还没有坐热,就听见亲兵来报,韦俊部“叛军”(太平军内部此时还并不承认韦俊部民族自强军的番号,而是将其视为叛军,杨、黄二部尤甚)已经跟着败军入城了,此时已经将北门牢牢的控制住了。听到这里,黄文金也不问问进来了多少人马,也不准备集结兵力抵抗,而是赶紧冲到还没有来得及牵到马厩里的座骑跟前,当即飞身上马,带着亲兵和附近的太平军就从南门撤走了。
经过一夜的没命狂奔,他终于在半路上遇见了准备前来与他会合,合击韦俊叛军的杨辅清部。杨辅清看到他此时的一副狼狈相,便知道大事不妙了。在听他讲完战斗的经历后,杨辅清本来积了一肚子的战斗也就“唿”的一下全都消失了。
他战战兢兢的问黄文金道:“老黄,依你之见,我这三万人再加上你的残部能打败韦俊这个小儿吗?”黄文金用不容置疑、斩钉截铁的口气严肃得说道:“要我说呀,不是我故意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就咱们这不到四万人马,要和韦俊的叛军主力硬碰,那是绝对的拿鸡蛋碰石头,自己找死。辅王你想想,我的一万人马,还是在士气正高的时候,连叛军的三千人都打不过。现在呢?一眼就能看出来我是打败仗了,咱们的士兵士气肯定不高,而韦俊叛军则是新胜之师,其势便有如猛虎下山一般,勇不可挡呀。依我之见,我们还是赶紧退回去,固守城池,死守不出,想必有三四万人守城,韦俊的叛军也就三万人马左右,应当攻不进来吧。”
听了黄文金的话,杨辅清心中仅存的一点侥幸心理也就烟消云散了,他沉吟片刻道:“好,就依你,咱们全军退回去,固守待援。”说完,便传令给身边待命的亲兵,让他们速速通报全军,前军便后队,后队作前锋,往回便退。
能让他们就这么轻易的就退回去吗?显然不能。虽然韦俊的主力此时还在黄山城中,但是他却也早早的就命令了黄元济带领他的师远远的跟在黄文金的后面,相机行事。
接到了韦俊的命令,使得本来想趁机邀击黄文金败军的黄元济只得压下心中全歼黄文金的念头,率领本部远远的跟着黄文金的败军。当黄文金和杨辅清会合的时候,已经有五更天了。见他们会合了之后,不但没有反攻回去的意思,反而有撤退的迹象,黄元济一下就着急了,让他们跑了可怎么办?
算算时间,此时全军主力也应该出发了,就二十来里的距离,急行军的话到中午的时候主力部队就到了。只要自己能在这里将他们拖到中午,那么他们肯定会被全歼,到时候不但能完成元首交给我的任务,还有可能能得个头功。可是,就我这几千人能拖住他们那么久吗?万一拖不住反而被包了饺子怎么办?
由于存在着这样的考虑,黄元济久久不能作出决定。看着杨、黄二人就要带着部队走远了,黄元济便一拍大腿道:“今天老子就拼了,就昨天他们的战斗力来看,老子的七千人完全能拖住他们的几万人。打仗那有不冒险的。”说完,更抬高声音接着道:“儿郎们,现在功劳就在眼前了,只要咱们能拖住他们,到时候元首的主力一到,就能把他们全歼了,那咱们就是头功。兄弟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取这头功呀?”
手下的士兵大声齐呼道。
“那好,那你们就跟着我一块上吧。”说完,他就拔出腰刀当先冲了下去。见到主将奋勇,士兵们自然也不甘落后,也一个个如同下山老虎一般的向着不远处的太平军冲了过去。
大家各取所需,各位看书我要票和收藏,还请各位多多支持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