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九江沦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兑现承诺,今天的第二章。大家看的爽别忘了推荐、收藏啊!)
在康禄对韦俊宣誓效忠后,韦俊当即就在军中下了一道命令,宣布在军中成立情报处,由康禄负责。各个军中只要是康禄看重的人选,只要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阻拦,必须放人;还宣布,情报处直属自己统领,任何人不得干涉阻碍,否则军法论处。同时还从攻破庐江所得到的五十多万两的白银中拿出十万两,交给康禄,作为成立情报处的启动费用。
由于有着韦俊的大力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所以康禄的情报处很快就将架子搭起来了。康禄将情报处分为以下几个部门,当然这些都是秘密的。首先是内卫组,主要负责对内情报的收集,掌握军队士气、思想的变化和将领的动向,以便随时向韦俊作出报告,及时制定对策;接着是情报组,负责在全国各地建立情报网,收集当地的地理、人口、经济等日常情报;接着是特务组,负责在敌对势力当中安插卧底,策反对方重要人物;最后是匕首组,这是康禄下辖的情报处的唯一的一支武力,负责刺杀敌将,暗杀内部或者敌对势力的一些有威胁的人物等等。四个组之间互不统属,互不联络,如有统一行动,则由康禄亲自协调指挥。平日里,摆在台面上的为人所知的其实就只有情报组一个组,其余的几个组,除了康禄和韦俊,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康禄的情报处就已经很有规模,开始运转起来了。庐江、安庆等地,都已经被康禄的情报人员所覆盖,而且,在韦俊的默许下,在军中,康禄也安插了近八十个情报人员,多是各军中的低级军官,以便随时掌握军队的动向。不得不说,正如韦俊所言,康禄是一个天生的情报专家,仅仅是初步尝试,就让脑袋里有着超前思想的韦俊赞叹不已了。
在积极组建自己的情报组织的同时,韦俊也没忘了向洪秀全上了一道劝谏的奏章,但是不出韦俊所料,洪秀全见到奏章之后,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还对韦俊大加斥责,并宣布对韦俊罚俸一年以示惩处。
在接到洪秀全的罚俸诏书后韦俊便顺水推舟的表示将要起兵自立,但是因为还有一些准备要做,所以只要洪秀全不先撕开面皮,便还要暂时蛰伏。虽然韦俊没有当即起事,但是既然他已经明确表示了要起兵自立,所以各位将领也就很配合的没有表示异议。
既然已经决定不再为洪秀全卖命了,那就没有必要再待在庐江固守了,在满清任命的钦差大臣胜保统领诸路大军齐聚庐江城后,仅仅略微接了几仗,韦俊便下令放弃庐江全军撤退。
能带走的物资都带走了,带不走的如粮食、辎重等,一部分韦俊将它们发放给了城中的平民,剩下的则派人通知了此时正在庐江附近的一个捻军首领龚得树,让他带人将其全部运走。
为了防止清军趁势追赶,在走之前,韦俊还联合龚得树部的捻军起兵,发动逆击,和清兵大战了一场。急于靠战功来戴罪立功的清廷原江南大营德兴阿部,则又一次的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韦俊所部强大的战斗力也在胜保等清军将领的脑海中刻上了深深的印记。
所以,直到韦俊和龚得树各自带领所部离开庐江一整天以后,城外的清军才战战兢兢的在胜保的带领下进了庐江城。进了城之后,胜保不但没有命令所部趁胜追击,反而下令禁闭四门,严防死守。
虽然胜保不敢领兵追击韦俊,但是他却敢写假战报来糊弄咸丰皇帝,反正他远在北京也不可能知道这里的详情。在战报中,胜保向咸丰皇帝大肆吹嘘,说在他的英明指挥下,广大清军士兵奋勇作战,和韦俊所部太平军大战数场,歼灭太平军数万,终于迫使韦俊不支而仓皇逃走,最终收复了庐江。同时,由于收到了德兴阿的好处,所以胜保不但帮他隐瞒战败的事实反而也在战报中将他也吹嘘了一番。
因此,咸丰皇帝在得到胜保的告捷奏章后大为高兴,当即宣布重赏有功众将,并且也大度的赦免了德兴阿扬州战败的罪责。
而洪秀全在接到庐江被清军再次攻克的消息之后,不但没有如常人想像的那样大惊失色,反而还面有得色。原来,自从得到韦俊的劝谏奏章后,他早就想收拾韦俊,但一直没什么把柄,现在倒好,一贯能征惯战的韦俊也打了败仗,丢了城池,自己终于找到机会了。于是他当即就下旨严词斥责韦俊,并打发他带领所部前往池州防守。
他想,此刻池州附近全是我太平军的控制区,你韦俊已经没有了再立战功的机会,而民众是善忘的,只要你不能再立新功,那么,民众就会将你渐渐遗忘,到那时我想怎么收拾你就怎么收拾你。
所以,虽然庐江也算重镇,但丢了它洪秀全并不怎么恼火,反而还微有得色。但是,庐江丢了也不能不管呀,所以在下达了对韦俊的斥责诏书之后,洪秀全也下达了另外一道诏书,命令陈玉成迅速带领所部前往皖北,命其从速收复庐江。而扬州附近的军务,鉴于清妖也是交于江南大营的和春统一指挥,洪秀全也就针锋相对的将两地的军务统一交由忠王李秀成指挥。
如果说庐江失守洪秀全还不怎么担心的话,那么太平军天京上游另外一个战略重镇的丢失便使得洪秀全大惊失色了。这个重镇是何处?便是九江是也。

原来,自从天京局势紧张后,洪秀全便将一直在江西境内作战的太平军陈玉成部和韦俊部纷纷调离了江西,导致江西战场太平军已无主力部队,只有林启荣指挥下的九江守军独力支撑。
幸好,石达开率部出走后又带领本部来到了江西。虽然他已经宣布脱离洪秀全的节制,但是还是对太平军将士怀有深厚的感情,因此,他不但自己拖住了大量的湘军主力部队,还几次帮助了陷入危局中的其他的太平军部队,这使得太平军在江西战场还一时无虑。
但是,随着石达开在吉安战败,杨辅清、黄文金等相继叛离,而洪秀全又于此时落井下石,大力斥责石达开,这使得石达开军中很多对天国还心怀愧疚的老兵军心大动,无奈之下,石达开只好率部离开江西,前往福建作战。
至此,江西战场除九江外,太平军已无重兵驻守,形势岌岌可危。湘军的总帅曾国藩也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个战绩,果断的命令全体各路湘军反攻江西,并亲自带领彭玉麟、杨载福等水军和曾国荃、曾国华、鲍超等几路陆师共数万人马围攻九江。
而此时的九江,仅仅只有林启荣部的万余太平军驻守,为太平军历史上九江的防守最为空虚的时刻。虽然经过韦俊的整改,林启荣部太平军的战斗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比之湘军,仍有所不及,况且,他还犯了分兵防守的兵家大忌,使得本来就略现薄弱的兵力更加分散。
九江的太平军守军,仅仅只有一万三千余人,但却被林启荣分成了三处。林启荣自帅七千余主力防守九江城池;他的副手白晖怀则率领三千人马防守江中据点梅家洲;另外一员副将汪世荣带领三千人防守鄱阳湖对岸的湖口。本来他打的主意是成犄角之势,互相配合,但由于此时太平军水师主力已不在九江,而湘军则倾其水师主力而来,所以整个长江水面都被湘军所控制,九江守军也被分割成了几个互无联系的孤立的三个部分。
鉴于如此形势,曾国藩在彭玉麟的建议下果断的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战略。先以一偏师监视九江城池,主力部队则猛攻梅家洲和湖口两个兵力相对薄弱的据点,虽然两个据点的太平军进行了激烈而顽强的抵抗,但由于兵力上的弱势还是先后被湘军所攻克。
两处战斗都极为惨烈,双方将士的鲜血几乎染红了整个江面,两地太平军全军覆灭,而湘军也损失近五千,其中还包括三个营官,就连曾国藩的爱将鲍超也负了伤。
在先后攻破梅家洲和湖口两个据点之后,九江城就被完全的孤立了起来,在数万湘军的日夜猛攻之下,全城的人都知道,城破已经仅仅是时间问题了。但是,九江的守将林启荣没有放弃,城中的太平军士兵也没放弃,甚至是城中的百姓也没放弃。
自公元1852年太平军攻克九江之后,九江城就一直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由于先后驻扎于此的石达开、韦俊、林启荣等部太平军的军纪都十分良好,军民关系融洽,所以城中民心都是心向太平军的。
因此,在九江城被完全孤立而城中守军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九江城的百姓自发的将自立的丈夫、儿子送上城墙,协助太平军防守。青壮上城防守,老弱妇孺也没闲着,他们帮助太平军洗衣做饭、救护伤员、运送城防物资等等。
在这一刻,城中的守军完全和百姓融为了一体,他们已经不在只单单是太平军了,更是九江城的守护神,所以,虽然已经断绝外援,但城中守军士气依然高涨,战斗意志甚为坚强。
即使是如此,但城中连百姓带士兵也不过五六万人,比城下的湘军多不了多少,所以在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殊死搏斗之后九江城还是沦陷了。
湘军虽然攻克了九江,但是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即使是仅仅攻克九江城池,湘军的伤亡就高达万人,再加上攻克梅家洲和湖口的伤亡,为了占领九江,湘军一共付出了死伤一万五千人左右的高昂代价。
这让虽然获得了胜利的湘军诸将惊惧不已。如果各地的太平军都象九江这样顽强,那么,仅凭湘军,能够胜任剿灭太平军的任务吗?即使是可以,那么三湘子弟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所以,为了发泄在攻城战中士兵们胸中堆积的瘀积之气,也为了瓦解太平军的战斗意志,曾国藩在久经考虑之后下达了屠城三天的命令。
本来军纪就不是太好的湘军在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完全疯狂了。他们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见房屋就烧就砸,见妇女就如恶狼般的扑上去......
三天后,就算是对九江非常熟悉的人也都认不出这是当年那个堪称繁华的九江了。满城的死寂,活着的,出了会打洞的老鼠,剩下的就只有湘军士兵了。满城的百姓五六万人,除了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幸运儿,已经一个都见不到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旬日之间湘军屠城的劣迹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曾剃头”之名也已经在各地传开了。其效果和“湘军”一样,已经能起到闻之而能止小儿啼哭的作用了。任你闹的在凶的小孩,只要一听到“曾剃头来了”,或是“湘军来了”,都立马停止哭闹,找地躲藏。
而在建立了情报机构之后,韦俊已经比洪秀全先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使得他脑海里仅有的一点对曾国藩的好感荡然无存,已恨不得食起骨、啖其肉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