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变动中的混乱局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韦俊所部在庐江取得了全歼麟瑞、击溃李孟群的巨大胜利,当消息在天京城中传开时,又在天京城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狂欢,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听得见议论此事的声音。太平天国又一次让支持它、向往它的人们充满了信心,而直接造成这一切的韦俊,也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其人气已经直逼当年的翼王石达开。
与天京城里的普通百姓不同,当天王洪秀全听到这一切时,其心情可谓是喜忧参半呀,个中滋味,非其本人,难以体会。他一方面对于韦俊能取得如许胜利,稳定了天京上游局势而高兴不已;但是同时又对如此大胜不是由自己的心腹而是由一向不怎么听话的韦俊取得而郁闷不已。
不过,他的这种心情没有维持太久,不久他就又沉浸在了更大的喜悦之中。他依为干城的既听话又能干的青年将领陈玉成,也在围城一个多月后终于攻克了扬州城池。其实,本来他是没这么容易攻下的,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运气不错,韦俊又在无意中给他创造了一个机会。
他是接替韦俊来出任围攻扬州的总指挥的,而且不但接手了韦俊的总指挥职位,还接收了原本属韦俊统辖的水军和数千精锐。虽然他在接手后为了向洪秀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洪秀全的眼光而发起了数次猛烈的进攻,但是都在德兴阿的殊死抵抗下退了回来。正当他无计可施,郁闷不已时机会就带到了。
他的机会就是从安徽战场上败退的李孟群部,经过十余天的长途跋涉,李孟群所统带的数千败军终于赶到了扬州附近,但是,很不幸,由于扬州一带皆为平原,所以他很早就被陈玉成的斥候给发现了。因此,给陈玉成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来对付他。
本来陈玉成正因为久攻扬州不下而郁闷不已,突然听闻清军有援军到了,刚一听闻,陈玉成还有些被吓到了。但是又闻来的皆是步兵,而且看上去还旌旗不整,面有菜色,不象援军,倒象败军。陈玉成一下就来了兴致,亲自带领数十个亲兵前去抵进侦察,这一看不要紧,陈玉成乐了,这不给我送菜来了吗?
于是他一回到大营便招来了捻军大首领张乐行和太平军骑兵将领吴如孝,命令他们迅速集结所部骑兵挥军掩杀此路援军,二人领命而出。
捻军骑兵和吴如孝的骑兵加起来有上万人,虽然他们训练的并不充分,而且装备也很落后,但是他们毕竟是骑兵呀。而且李孟群部还是败兵,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拒马和长枪、弓箭来抵御骑兵的进攻,再说了,他们的人数还没有人家多。
所以,当陈玉成麾下的骑兵如一阵风一样的向着李孟群刮过来时,仓皇抵抗的李孟群部根本就不是对手。虽然在冲到李孟群阵前的时候太平军损失了有好几百骑,但是,当太平军的骑兵冲进李孟群的阵中时,他们就如混乱的羊群,已经丝毫无力抵抗了。一个个的太平军骑士们一边“嗷嗷”的嚎叫着,一边狠狠的一刀砍下一个个清兵的脑袋,仅仅抵挡了片刻,本来就没有多少士气的清军就一哄而散,抱头鼠窜了。
李孟群的运气也真是够背的,屡战屡败,但是,好像他还没有背到家。即使是在优势骑兵的打击下,他还是领着两三千的败军毫发无伤的退进了扬州城池,这或许就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但这也仅仅是好像而已,他的噩运还没有结束,就在他率败兵退进扬州城的那天晚上,他领进城的那部分士兵就炸了营,他们在城内四处放火,并趁乱打开了扬州城门。好像早已等候多时的太平军们便如潮水般的涌进了扬州城中。
此时,就是傻子也该知道他中计了。是的,他中计了。说起来,这招还是陈玉成和韦俊学的呢,他也曾听说了韦俊在武昌城用过这一招,但没有成功,被胡林翼给识破了。不过他还是决定试一试,因为他不相信李孟群也有胡林翼的那种本事。他赌对了,李孟群没有,所以,他成功了。
德兴阿在听到太平军已经入城的消息后就知道扬州城守不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倒是很光棍,领着亲兵就往扬州北门败退。在撤退的路上他偶然遇见了李孟群,这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老子又今天的这场失败都是这小子害的,本来我在扬州城都守了一个多月了陈玉成那个小兔崽子愣是没把我怎么样。可他一来,就被陈玉成打败了,而且还影响了我的守军的士气,而且据说今天也是他的败兵先炸的营。

所以,德兴阿拔出刀就像往李孟群身上抡去,但是被亲兵给架住了。李孟群惊慌失措,忙问德兴阿这是何故?德兴阿便把对他的不满说了。李孟群一听,也确实是这样,羞愤难当之下他也不跑了,领着亲兵就返身朝太平军杀去,希望能用自己的鲜血洗刷自己的耻辱。德兴阿见了,初时一愣,但随即释然,反正他也没什么用,这样做还能为我的逃跑争取时间,就由他去吧。想完,头也不回的就径直跑了。
李孟群本就是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没两下便被一个太平军士卒给砍下了脑袋,鲜血溅的高高的,无头的尸体重重的落在了地上。随着他轰然倒下的身影,清王朝的江北大营,也就再一次的不复存在了。
“扬州城终于被我给攻下了。”陈玉成坐在扬州城里原本属于德兴阿的帅座上不由的开心的笑了。然后就坐在德兴阿的帅座上象洪秀全写起了告捷战报:阵斩清妖安徽布政使李孟群以下七千余人,俘获近两千;而自身的伤亡三千余人也被他给缩水到了三百余人。
洪秀全手中拿着陈玉成的战报,不由的反复读了好几遍。
开心的事还不仅止于此,在苏南战场的李秀成受此刺激也又在溧水、茅山镇一带再败清廷军务督办张国梁所率领的江南大营清军,斩获数千人。
而且还有好消息传来,原来跟随石达开一起出走的原东王杨秀清旧部杨辅清、黄文金等又重新率部归附了他洪秀全,并遣子侄为人质。
原来,这年(1857年)12月,石达开率领所部大军渡过赣江,大举进攻吉安、赣州一带,企图进入湘军的老巢湖南,逼湘军回援。但是,不想清军吉安守将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却也有一股愣劲,死守吉安不退。他将吉安城中的百姓全部集中起来,男子分发武器,和湘军一起上城防守;女子和老弱则负责休整、补充防守战具。并且还收缴城中存粮,统一配给,日夜加固城防。因此虽然石达开亲自指挥,猛攻了一月之久,但曾国荃防守下的吉安就象一颗稳固的钉子,岿然不动。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石达开依然没有拿下吉安。
还好,虽然吉安没有拿下,但是赣州却被攻了下来,所以石达开只好率部退往赣州,以图后举。
而就在此时,洪秀全领导下的太平军却频频取得胜利,先后在安徽、扬州、苏南等各处击败清军。只有石达开部,不但没胜,反而遭受了重大损失。因此,本来就非石达开本部的杨辅清、黄文金等就起了二心,想要脱离石达开,重新归附洪秀全。
恰好,石达开于此时命令他二日又率本部攻打瑞金、宁化一带,以为石达开的大军进入福建打开道路。杨、黄二人便乘机领军一去不返,归附了洪秀全。
连续得到了如许吉报,洪秀全不由大喜,便与公元1858年初重建了五军主将制度,升任封陈玉成为英王,任前军主将,忠王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秀成之族弟李世贤为右军主将,而韦俊则被任命为左军主将,蒙得恩为赞王,任中军主将兼正掌率,掌理朝政。五军主将中,只有功劳最大,本应封王的韦俊不曾封王。
而同时,洪秀全还下了另外一道旨意,升任重新归附于他的杨辅清为辅王、黄文金为堵王;又将石达开再次贬斥了一番,将其爵位由义王重新降为翼王,无论是事实上还是名义上都剥夺了石达开总理朝政的资格和权力。
与洪秀全此时的志得意满不同,此时的清政府则处于风雨飘摇的惨境之中。对内,太平军接连取得了数次大胜,清军在两江一带的军事实力遭受重大损失;对外,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就在1857年的12月,英法联军攻克两广首府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前景,已经一片暗淡了。
为了缓解当前国内尤其是两江地区的糜烂局势,清政府也连续作出了好几项人事调整:咸丰皇帝立即任命大学士胜保为钦差大臣,督办安徽军务,所有安徽境各军均归其节制。同时,又谕令湖广总督官文从沿长江东下的鄂军中分派劲旅,赴援庐州;谕令德兴阿率领江北大营残部,也前往庐州“协剿”,戴罪立功。清廷严令胜保及各路将领务必将庐州即日收复。同时,还决定撤消江北大营的建制,江北军务也统一交由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指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