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担任亭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县县衙后院的花园内,杨奉和杨彪叔侄二人正在谈论‘党锢令’对朝廷以及整个士族名流的影响,特别是杨家要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如何自保的问题
当内院管家将董昭和林昆到来的消息告知后,仍然在为京中形势担忧不已的杨奉一时没反应过来,反到是旁边的杨彪闪过一道奇异光彩,挥手示意管家下去,又将身边其他人赶开。
目视周围没有旁人后,杨彪才一脸平静的缓缓说道:“叔父,这是个机会!”
杨奉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的重复一句:“机会?文先,你把话说清楚,为何此是机会?”
“叔父难道没有留意?卫家和王匡的几次谋害,都是这个董昭和林昆在无意中化解,虽然他们本意不是帮助叔父,但事实上却为叔父解围,从此点来看这两人可为叔父的恩人,对我们杨家也有间接的恩惠,最为紧要的是他们和卫家乃至王匡都结下大怨。如今他们自己上门,对叔父岂不是个机会,只要叔父后退一步,也许这个河东就该卫家和王匡头痛了!”杨彪坐立不动,眼角却瞥了瞥。
他已经发现花丛中露出一角艳丽的红衣,不用想就知道是谁躲在那里。
杨奉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动作,反而开动脑筋思考起对方的话语。
当初他通过董昭,暗示他知道两人的所为后,对方的反应并不像屈服,以至他还以为自己得罪了二人,为了此事还闹了好一阵子心。如今这个足智多谋的侄子既然这么说,那是不是预示着自己其实想错了,对方并不想和自己闹僵?
从他的立场上来说,董昭和林昆做的事情事实上是在帮他,所以对二人并无多大反感,更何况从恒帝时期的党锢开始,宦官和士族的关系急剧恶化,不少名门都遭遇大难,为了自保,很多望族子弟都学他一样,私下和当地一些流民山匪联系,以在危急时刻做为某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比如现在河东闹的最凶的郭大,韩暹等人,就和他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而他鼓动他们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给王匡找麻烦,转移对方的注意力,这在如今是个司空见惯的手段。
当然,这些交往都是以私人名义,若出了事故,或者被人揭发,这个人就会被当作替罪羊,为家族所牺牲。名门望族,永远都是光冕堂皇,所谓阴私之事都只是个别人的所为。
反复思索片刻,杨奉终于有了决案,缓缓说道:“可是让我不要窥视那批粮草和财物以交好二人?”
“这还不够……”端起面前的水杯喝了一口,舒了一口气,“相比我们,他们对付卫家和王匡更有办法!”
看了他一眼,杨彪语气一变为严肃的说道:“阳司隶也被贬黜,段颎重为司隶,阉宦暂不可制!”
眼前突然一亮,杨奉终于醒悟过来,他此刻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卫家对他的陷害,而卫家陷害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杨彪在京城的所为已经让王甫感到严重威胁,所以想对付杨家。
至于这场党锢风暴,有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杨彪和司隶校尉阳球两人合谋诛杀王甫引起的。
不过现在杨彪去职,阳球被贬,如今担任司隶校尉的是征羌名将,有凉州三明之称的段颎,段纪明。他乃是当今威望卓著的名将,昔日征伐羌人叛乱,斩杀无数,让羌人闻名丧胆。不过他在朝野风评中极为恶劣,主要原因一是其在凉州对羌人的大屠杀,为时人嫌恶,二就是在朝廷争斗中,他站在宦官这边,甚至马踏太学,逮捕了数千太学生,这两件事让他声名狼籍,为士族名流所不齿。
如今他一力维护王甫,使得朝廷上下对王甫无可奈何,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统兵作战能力,也是王甫等人能在京城横行的原因。
杨彪的父亲司空杨赐就是看出京城事不可为,又担心杨奉这边出现岔子,让对方抓住把柄,所以才打发杨彪过来,其目的就是让他不要冲动,万事隐忍为上。
想明白这些,杨奉终于苦笑一声:“兄长到是好算计,只是对方咄咄逼人,就算我想让也无路可让……文先,你到是想的明白,我可是被你害苦了。”
“文先思虑不周,让阉人趁势反击,以至连累叔父,实在惭愧……”杨彪口里虽然道歉,但眼中却露出一丝不甘和愤懑,心中对没能扳倒王甫,反被他咬了一口极不甘心。
杨奉察觉到对方的这些变化,心中叹了口气:觉得族兄说的对,文先虽然聪慧灵动,但历练还不足够,遇事不够沉稳和忍耐,让他在这里打磨打磨性子也好。
“文先,我先去见见二人,听听他们的来意,过后我再来……”杨奉站起身,轻轻说了一句就离开后院。

“哥哥,哥哥……”
杨奉刚一走,一个红色小人儿就窜了出来,口里一连声的叫着,手里紧紧抓住一个大枣,满心欢喜的递给杨彪:“哥哥快吃……”
轻轻接过大枣,杨彪的眼中充满疼惜,宠溺的一把抱过她,拿掉她身上沾染的花草,口里却轻柔的说道:“妙儿今天乖不乖,有没有听哥哥的话?”
红人儿,也就是杨奉的小女儿杨妙儿一歪小脑袋,腻声说道:“妙儿今天很乖,跟娘学了女红才来找哥哥玩……哥哥陪我去玩好吗?”
欢喜渴望的眼神落在身上,让杨彪心中高兴,哄着她道:“好啊,哥哥今天就陪妙儿玩,不过等会还有事,所以只能玩一小会儿……”
杨妙儿那管那么多,听到最喜欢的杨彪哥哥愿意陪自己玩,高兴的眼睛都弯起来,抓住杨彪的手,清脆活泼的笑声仿若银铃,回荡在整个小院。
杨彪任凭她拉着自己奔向后花园,心中蓦然轻松起来,嘴角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杨奉在几个家仆的簇拥下来到县衙的待客厅,董昭和林昆正和韩浩有一句没一句的随意聊着,见到杨奉到来,董昭和林昆都礼貌的站起来迎接,态度不亢不卑,略带友好。
一番叙谈后,杨奉跪上主位,目光一下落到林昆身上,极为热情的说道:“奉上任以来,蒙公子恩惠甚多,一直想找机会答谢公子,只是被诸多杂事缠身,一直不得成行,实在是抱歉。近日听闻公子欲和县内善长仁翁马掌柜结亲,故想趁机见见公子,一来是祝贺,二来是道谢,所以我让公仁去请公子,今日公子能来,实在让奉由衷高兴。”他此刻想的很清楚,无论对方来意如何,先将姿态放低笼络住对方再说,至于些许争执,就当是误会烟消。
林昆和董昭听闻杨奉这么说,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角看到一抹惊异,不过此二人都非常人,董昭立即接话下去,笑着说道:“公宁之请昭岂敢怠慢,昨日林公子才回来,以至到今日才来拜会公宁,实在是昭之过!”
“是昆旅途劳困,加上昨日天色已晚,城门关闭,所以才延误至今,实在是惭愧……”
“公宁无须如此,林公子也客气了。”杨奉抚抚胡须,话锋突然一转:“我对公子的医术极为敬佩,听闻郡城闹起时疫,不知公子可有把握……”说完目光灼灼的看着林昆。
沉吟片刻,林昆才缓缓说道:“此事应该不难,不过时疫发病原因不一,加上小子德望皆低,若无大人的强力支持,只怕很难成事……”
杨奉眼皮一睁,大有深意的看了他片刻,爽朗的笑起来:“林公子年纪虽轻,但这医术却是奉所亲见,区区时疫当不在话下,奉过几日就修书王太守,若得允许,还请公子不辞辛劳,立下这天大善举。”
“一定,一定!”林昆的答复让杨奉越发笑容满脸。
双方都是聪明人,几句话的功夫都明白对方的意思,在杨奉来说,有林昆这个筹码在,和王匡交涉将会有利的多,而在林昆来说,得到杨奉的支持,足以让他在杨县内立足,这对他现在来说尤为重要。
董昭也趁机将林昆意图在杨县落户的事情说了出来,杨奉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就答应下来。甚至在考虑片刻后,做主让林昆担任城外枣亭的亭长,协助董昭安置城外的流民。
这到是个意外的任命,让董昭和林昆都有些莫名所以,不过能从流民身份变为官府中人,哪怕只是最小的亭长,也让林昆感到高兴,毕竟这意味自己迈出重要一步。
董昭想的比林昆要多一些,觉察到杨奉拉拢林昆的急迫心思。不过在闻知林昆将成为自己的助手后,心中也由衷的高兴,如今流民虽然有所减少,但事情仍然繁多,他一个人实在有些疲累,有了林昆帮手,想必要轻松不少。
杨奉见到二人的表情,心中也暗自得意,对自己灵机一动非常满意,有了这个任命,自己就能更好的接触控制林昆,有了一张对付卫家的好牌。
总而言之,在座三人都对这次见面十分满意,至于以前的不愉快,以及郡城粮草被劫一事,似乎完全忘个干净,从来都没发生过这事。
当一脸笑容的杨奉亲自将林昆和董昭送走后,韩浩再也忍不住的说了一句:“大人为何对此人如此看重?”
“他可是一块极好的挡箭牌……”杨奉得意之下露出口风,随即醒悟,连忙转口言道,“此事我自有打算,今后你可要好好和这个林昆相处!”
韩浩低头应是,杨奉微笑不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