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落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深谈,林昆惊异的发现,这个不过一时好心才答应收留的年轻人非常了不得,不仅思维清晰,言辞有力,在某些具体的事情上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往往一矢中的,直指核心
当林昆问起他的家世才有些恍然,原来对方也是官宦之后,先祖甚至在《史记》中留下名字,也算是名门之后。
不过到他这辈,家境就十分贫寒,父母早死,如今这位母亲还是他父亲在他幼年时娶的后母。
对后母还能如此孝顺,甚至不惜卖身为奴,此人品行到真是有可取之处。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个杜畿和自己的家庭经历相差不多,这也让林昆兴起一种同病相怜,和他谈的极为投机。
杜畿也通过这次交谈,有些了解这位林公子的本事,虽然在经史方面极为缺乏,甚至可说不通,但在其他方面却每有惊人之语,细思之下往往让人拍案叫绝,赞叹不已,极大的开阔思路和视野,让杜畿敬佩不已。
双方通过这种交谈,不知不觉中开始认可对方,彼此那种无形默契不经意间就在二人心中生下根,一直到多年后,两人谈起这次夜谈还觉得不可思议,为何一次谈话就能让当时还算陌生人的双方彼此信任?
两人一直商谈到深夜,才在兴奋的心情下结束交谈,道声晚安才彼此安歇。
第二日一早,城门刚一打开,他就看到董昭等人正押送着米粮走出来,跑了过去一把拉住董昭,在其他人惊讶的目光中将董昭扯到一边,低声说道:“我要见杨奉,你帮我安排下……”
“什么?”董昭失声看着他,久久无言。
“你为何要见他?”董昭收回目光,眉头皱了起来,随即又像解释似的说了一句,“听说杨县令的族侄,前京兆尹杨彪就在县衙内,若你去,只怕有所不便……”
京兆尹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市长,官职大小暂且不论,至少这背景影响是少不了的,董昭很担心林昆冲撞了他,造成某些他不想看到的局面。
“你放心,我不是来找麻烦的。”林昆笑着解释了一句,话锋一转,“听说杨县令上书司隶校尉状告王太守,不知可有此事?”
董昭下意识的看看周围,发现没旁人后才轻声说道:“此是传闻,杨公宁没有正面证实过……听说卫弘就要回来,照我估计他是想和王太守说和,故而采取的某种手段……党锢令一下,整个天下骚动,士族百姓不安,杨家身为当世望族,树大招风,一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四面竖敌,相比之下,王太守对杨县的压力远远超过卫家,若能在这个关键时刻说动王太守放手,杨县即可无忧……”
林昆听的眉毛一扬,这个董昭思虑清楚,智慧过人,能够从最小的情报去推演全局,看样子,他比自己看的更清楚。
心中无奈的苦笑一声,昨日心思清明,灵光一动才在偶然中对杨奉的行为有了清晰的认识,没想董昭也没闲着,已经将对方的目的和举动看的明明白白,谁说古人愚昧来着的?
现代人只不过在知识信息上比古人知道的更多,论及这种见微知著,古人绝不差今人……
“林公子,林公子……”董昭说完,见林昆不说话,奇怪的望过去,发现他又一幅神游天外的架势,顿时无奈摇头,这个林公子什么都好,就是这谈话时容易分心的毛病要不得。
回过神来的林昆惭惭看了一眼董昭,点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当初误会杨县令是要过河拆桥,现在看来对方是想掌控杨县以度过危机,失误了。”
董昭也赞同的点点头,他一向认为林昆的才智不下于他,既然他都能想明白,对方想必也清楚这些事情,连忙打铁趁热的说道:“此事不能全怪公子,当初党锢令一下,我失魂落魄,又听闻公宁的要挟,不及深思,故而才造成如此局面……既然明白,为何要现在去见他?依我之见,不如等上一段时间……”

林昆心中泛起一阵温暖,目光也充满暖意的看着董昭,这个人绝对是可交之辈,不仅品行高尚,不畏强权,而且对自己真诚,特别是不看重门第身份,仅仅只是数面之缘,就能对自己这个‘流民’如此关照,实在让人心里说不出来的舒服。
想及此处,语气越发柔和的说道:“董县丞不用担心,我既然来了,自然有让杨奉动心的东西,就算他羞恼于我,但此刻如此局面,只怕也是无心找我麻烦……此事你只管放心,嗯,若有可能,能否在杨县帮我落户?”
落户,也就是入户籍。历代封建王朝对户籍问题都很重视,东汉承袭西汉户籍制度。除了普通的编产户籍外,还有官籍,宗室籍,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七科谪。一般情况下外地人是不允许在当地落籍的,但光武中兴以来,兼并日重,流民众多的现实情况也让官府不得不考虑外地落籍的可能。
在汉和帝时期,天下流民几近百万,为了安置这些人,朝廷连下十五道诏书,责令地方政府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有资贷农耕,还有允许外地落籍的诏令。此事林昆已经打听清楚,按他的标准评个编产户籍是没问题,只是缺乏一个具体契机办理此事,此刻正当其时。
果然,董昭只是皱皱眉头,反问一句:“公子真的想好在杨县落户?”
“在杨县有你为友,何其乐哉!”
董昭一听笑起来:“我看你是佳人难舍才是。”想了想,突然说道,“此事不难解决,只是公子可在杨县购有田产房屋?若没有这些,只怕很难给公子评为上户……”
“我给你二十金,你帮我购买几片山林,至于房屋,我自己修建一个就是!”
董昭也似乎想明白过来,古怪的笑了笑:“我差点忘了公子现在家资豪富,评个上户绰绰有余。”编产齐民分为上,中,下三户,以财产多寡来划分,至少要达到中户标准才能被允许为官。董昭这么说,自然是在求官上给了林昆极大方便,看样子,他也想明白林昆见杨奉的目的。
将穆顺叫来,让他主持派放米粥的事宜,董昭亲自带林昆去见杨奉,沿途若有若无的提起一些杨奉的喜好,不过在路过一间大宅子的时候脸色蓦然变的有些古怪,带有几许无奈和悲愤的叹了一口气,见林昆望来,解释似的说了一句:“这是方悦的旧宅,短短时日,物是人非,让人感叹……”
林昆也望了过去,一栋落寞的大宅耸立在街道旁,大门紧闭,虽然还没有破败的痕迹,但已经散发出萧瑟冷清的味道。
不置可否的摇摇头,林昆没有说话,董昭也失去说话兴趣,一直到县衙见到杨奉带来的亲信大将,如今接替方悦担任西城县尉的韩浩才再度开口。
闻知林昆的来意后,韩浩皱起眉头打量了他片刻,不发一语的走进县衙后堂禀报。
走进后堂,得知杨奉正在内院和杨彪说话后,就让人去禀报,自己回县衙接待董昭和林昆。
女儿进儿科,老婆在产科,平凡两头跑,日夜不分,忙的不可开交,时间上抽不过来,小说多有断续,不仅数量少,情节上也缺乏推敲,实在对不起大家。等平凡忙过这几天再想法弥补,对不住诸位书友的支持,平凡愧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