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教育着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文钦
克林顿首任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希在他的《国家的任务——迎接二十一世纪》中谈到:“对于美国和全世界大多数儿童来说,正规教育给予的恰恰是与学习对立的东西。不是让他们自己构筑意义,而是将意义强加给他们。该学的东西,都被包装进了课程计划、讲座和课本之中。事实已被简化,乖顺的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就行了。有效的教育过程成了在生产线上安装零件般的知识灌输。”
此述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否有针对性,值得深思,值得研究。在21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的时候,审视教育体制,研究教育措施,改进教育方法,确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未来学家都对未来作了很多的预测描述,赖希同样认为,下一个世纪“每一个国家的重要财富将是其公民的技能”。被称之为重要财富的技能从何而来?毫无疑问,只有学习和培养。“学而优则仕”虽然从一个侧面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其中包含的功利主义思想,使学习者几千年来只知背圣贤书,讲求“齐一”和“大一统”的观念,不能不禁锢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的创新意识。现在的学生或学习者,虽然不在学习圣贤书了,依然脱离不开背诵这种模式,只要你的记忆好,就能获得及格,获得毕业。至于是否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否能越“雷池”而创新、能破旧规去求异,就只有天知道了。

究竟是传给你知识技能,还是给你一把打开知识定期的钥匙,许多人都会回答:要给一把打开知识宝藏的钥匙。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是事与愿违;古人认为教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只要告诉你“然”就行。其原因还是在于考核制度和方法上,没有一个教师愿意因此而失去“美好”的评价,自然也就不愿去标新立异了。再比如史丰收的速算法闻世已有相当年代了,实际推广如何呢?
因为特别注重知识的传授,所以减轻学生负担也仅是喊喊而已;因为特别注重知识的传授,哪一门课程都裁减不下来,而这每门课程无不过是从一个侧面讲述了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枝。学生整天伤累于那些作业之中,哪有时间与精力异想天开?教学人员怕完不成授课任务,哪敢再去给学生教授书本之外的东西?结果岂不是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而跨世纪的人才究竟是怎样的?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准备适应哪些变化?确实需要深入思考,要有切实的措施,更要有实际的行动。
要想提早做准备,就从改革教育着手吧!
1998.03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