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论语》的于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文钦
中央电视台办开创的《百家讲坛》,让我们在轻松中学习了历史,增长了知识。
于丹解读《论语》,可谓是一绝,她用诗一样的语言,给我们揭示了《论语》中的扑实而至真的道理,进一步昭示了《论语》只所以能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内在魅力。
于丹的风度、学识、谈吐,凡是看了讲解的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赏识,而且也有了许多文章进行肯定,应当承认于丹客观的,公正的为我们解读了《论语》。
曾几何时,《论语》被当作批判的对象,尤其是批林批孔的那个时期,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对《论语》的印象主要那个时期形成的,认为不能看《论语》,也不能学《论语》,它是禁锢在中国人头上的精神枷锁。
那个时候也不可能深思:既然是这么糟的东西,它何以历久不衰,几千年来,不仅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把它奉为经典,而且人民也把它视为至圣。
浅薄者如是。

《论语》的统治是信仰的统治,是灵魂的陶冶,是学识的提升,是人格的塑造,也是品德的修炼。它没有以权力作基石,最终却登上了权力的肩膀,独立于权力而存世。
以《论语》为基础形成的儒教,它也讲礼,但不像佛教、道教、天主教等有专门的仪式,甚至于以形式为上,刻意形式,以形式代替了内容。儒家重在内容,旨在心与,着在修身,明在养性。
帮我们解读《论语》的是教授,进行评批的也是教授,同是教授,何以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而且当年评批的劲头远胜于今日的解读。只能说,知识若被权力操控,那就是扭曲了的知识,也是扭曲了人格。
几千年来,中国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古文化宝藏,需要象于丹这样的人为我们重新解读,让我们能认识它们的本来面目,重放它们的瑰宝异彩,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我们民族素质之必需。
2006.11.26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