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说柳下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文钦
柳下惠因坐怀不乱而名传千古,都说柳公是道德的化身,其实我说这种道德标准于今意义不大。
柳公坐怀不乱的故事据说是因雨进庙,遇女脱衣则出,雨淋而不入。因此便有了坐怀不乱的说法,这在当时确是美德,得以流传,全是儒教礼数使然。
我们先不做种种猜测和假想,也不做种种推断来论证柳公何以会坐怀不乱,即使是真的,用这种道德作规范,以此来定取舍,现实意义不大。因有坐怀不乱之说,因而也有了男女授受不亲的说辞,也有了嫂溺叔不援的故事。男女授受不亲尚可说得过去,嫂溺叔不援是何等的残忍?
无棋先生在《坐怀不乱怎成了性无能》一文中除了大赞柳公的定力超凡而外,还举了一个鲁国人颜叔子的故事来说明柳公的高尚。说颜叔子:独居一室,邻居是位独处一室的寡妇,夜里暴风雨骤至,寡妇房屋被毁,前来寻找庇护,“鲁人闭户不纳。”并说了一摊子的大道理,言下之意你我非亲非故,有男女之嫌,你还是不要来了,我是不会开门的,你自己将就吧!这与嫂子溺了水,小叔子站在旁边观看却不援手施救,活活的要杀了你也是一样的。在这里我又想起了前几年曾经看到过的一个新闻:女澡堂煤气泄漏,一女工当即中毒倒地,其她的女工也是不同程度的中了毒,无力施救,这时过来一个男工要冲进去救人,却被一个傻大姐挡了下来,不要这男的进去。男女授受不亲啊,澡堂里那女的赤身**,你这个大爷儿们何以能去?所发生的结果可想而知了,傻大姐用这个道德标准为了保护这女工的“清白之身”,却白白的送走了她的青春年华。

孰悲孰喜,昭然若揭。一味的强调这种形而上的、教条主义的道德是害人的。真正的坐怀不乱不是柳公的回避,不是颜叔子的不纳,也不是嫂溺叔不援,应当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乱”的境界,是情势论定,事急从权的选择。所以说柳下惠的选择,不是我们的道德标准!
2007.01.11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