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章 中华男儿当以入祀南岳忠烈祠为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3年6月,中国,湖南,南岳衡山,一座格局与南京中山陵相仿的建筑群基本完工。该建筑群坐南朝北,左右对称,层次分明。中轴线上,按前低后高地形布局,依次为牌坊、七.七纪念碑、纪念堂、纪念亭和享堂,除纪念碑、纪念亭为纯石结构外,其余皆为石墙碧瓦,单檐翘角的中式古建筑。两侧石级之间的山坡,绿草如茵,草地上用大理石镶了“民族忠烈千古”6个大字,衬以邻近的苍松翠柏,更显得十分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正门是座拱形三门重檐牌楼,门匾由汉白玉制成,匾上有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将军题写的“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进门后就是“七.七”纪念塔。该塔造型如5颗巨型炮弹,中间的一颗最高,余下四颗均匀环绕分布,据说象征着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主塔的正面碑基上用汉白玉镶嵌了“七.七”,提醒国人莫忘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日。塔背有薛岳将军的题词:“寇犯卢沟,大波轩起。捐躯卫国,忠勇将士。正气浩然,彪炳青史。汉族复兴,永湔国史。”
沿中轴线铺就的石阶有9层,共276级,用以纪念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阵亡的276位中高级军官。四周山头上共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抗日阵亡的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将士长眠于此。在最大的一座陵墓中,国民革命军第37军10师2728名于湘北阵亡的将士正在休息。
南岳衡山素有“五岳独秀”之誉,交通非常便利。1939年,广州和武汉相继失守,处于大后方的湖南省成为武汉之后的抗战大本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会长的蒋介石先生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和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也出席了该次会议。会上,许多将领提到阵亡官兵多“暴尸战场”,不能掩埋,言者伤心,听者敛容。会后蒋介石先生请来了时任湖南省主席的陈诚和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薜岳,安排了修公墓的事。当陈诚调任四川省主席后,由薜岳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薜将军对此事非常关心,即使在战事不利之时,也顶住压力,坚持要修下去。

当得知南岳忠烈祠基本竣工的消息后,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薛岳将军发电报请蒋委员长为忠烈祠最主要的建筑——享堂神殿赐匾。数日后,薛将军收到了他需要的牌匾,发现虽然蒋委员长字写得好,但写错了——“忠烈祠”中的‘烈’字只写了三个点。恼火的薛将军正要发电指责蒋先生作业不认真时,突然放声大哭。从抗战至今,以身殉国的高级将领有35名,为国捐躯的中华儿女不计其数。蒋介石作为抗战最高指挥官,将匾中“烈”字少写一点,含义为“烈士少一点,胜利快一点”,薛将军明白了。
1943年7月7日,“七七”六周年纪念日,南岳忠烈祠,享堂(这个可容500人的大型建筑内呈“十”字形,大厅靠后墙正中为祭台。台后竖立巨碑,上刻“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第九战区司令薛岳将军主持落成大典,在忠烈神位前恭读祭文:“抗战以来,各忠烈将士,即日入祠,岁时奉祀”,宣布所有抗战殉国将士均可入祠祭祀,并定每年7月7日为公祭日。
第一批入祀者包括张自忠、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等38位将领。祭奠大典进行的时候,第10军方先觉部军官团全程参与,方先觉军长向第10军军官团道:
“大丈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杀身成仁,为国捐躯,以入祀南岳忠烈祠为荣!”
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历史真的会给他一个机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