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迎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喝醉了酒,本来睡在又香又暖和的被窝里,结果猛地又扎到冰冷的河水中,这一激,文征明生了场大病。回家也不敢说是为什么,只好说是喝多了酒失足掉河里了。祝枝山和唐伯虎心里过意不去,就去看文征明,帮他熬个药汤什么的。文征明的妈妈说:“下回可不能喝这么多酒啊,多危险啊?”
小祝小唐赶紧点头,唯唯诺诺。
等妈妈出了屋,文征明说:“不是不能喝酒,是不能叫女人了。我劝你们两个也别叫女人了,女人耽误多大事啊。”
祝枝山为难地说:“兄弟,这个要求太高了。你看哥哥我也老大不小的了。没女人我这就没有生活目标啊。你以后就知道了,这日子绝对不好熬,不好熬。”
“那你就成个亲么。”文征明说。
“咱不是得先考试么?考完试咱就成亲。”祝枝山指指唐伯虎,“你别光说我,你也说说他。”
文征明看了眼唐伯虎,说:“你就更不对了。都要娶媳妇儿的人了,还留恋烟花柳巷的。这不是大丈夫行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啊,把精力用在这些地方,玩物丧志。”
唐伯虎笑了,说:“柳树头,你这河水一激,不仅学会了游泳,还学会了讲道理了。那你倒是说说,为什么南京北京,贡院考场面对的,都是妓院呢?难道是大家考完试就去耍,不管国家么?”
这么一说,文征明还真愣住了。
原来那明朝时候,参加乡试会试的读书人,都是很辛苦的,看了多少年的书啊,眼睛花得连路都走不成了。所以商家看中大好时机,就在贡院考场外面设立妓院,憋着考生们交完卷子去狂欢呢。前文说过,这妓院放考场外头是皇帝朱元璋起的头,结果发现去的都是官,就给废了。但官妓虽废,私妓却兴旺发达,这阵地你不去抢,总是有人抢的。私妓的妓院,称作窑子,本来是不高级的意思,但现在形成秦淮风月,不仅高档,还成了文化标志。谁去南京不逛逛秦淮河啊?更别提那些考生了……要没这个,估计好多人都下不了决心进考场。
小唐这么一番抢白,倒把小文给噎着了,半天脑子转不过弯来,说不出话。
唐伯虎接着说:“其实呢,这个和咱们有志向不矛盾。人生那么短暂,有乐子就要享受,不能为了安天下,把自己的生活都给丢了啊。再说了,这也不光是为了女人,咱们是讲情调去了啊。情调高雅了,自身也受熏陶……这个诗文的水平也就高。”
又拽回那天晚上的话题去了。
一想起那天晚上,文征明就头疼牙疼腰疼,捂着脑门说:“你们快别提那天晚上了,一说我就不舒服了,别说了。你们回家吧。”
闹了个没趣,小唐小祝只好告辞出来。文征明在后面补了一句:“下次这种事情别再叫我了,你们玩你们的,我过我的。”
唐伯虎和祝枝山出来,互相看一眼。唐伯虎问:“咱把柳树头得罪了?”
祝枝山说:“不能相强么。我说,你这方面的造诣,好像已经超过我了啊。”
唐伯虎乐了,那当然了。
他问:“你去南京补考,那个秋香姐姐,是不是也能提高造诣啊?”
六十
说起秋香姐姐,祝枝山笑了,说:“你跟我来。”
唐伯虎跟着祝枝山去了他家。祝枝山住得不是很远,一个小院子,偏屋就是书房。进去了,从架子上摸出一把扇子给小唐看。这扇子就是传说中秋香送给祝枝山的,上面画的秋天的寺庙,微风徐来,杨柳枫叶摇曳,天上彩云飘过,很是好看,旁边题着一行小字:“金兰成林秋香远”。祝枝山说:“你看你看,真正才女吧?这画和字,都是她的。”
唐伯虎看了,也啧啧称奇,虽然称不上大师气魄,但一个女孩子画到这个地步,也相当不错了。
祝枝山说:“这次我准备把这柄扇子回赠给她,你看这儿——”他指着扇面的一个角落,那上面也是蝇头小楷题的诗,祝枝山的笔迹:晃玉摇金小扇图,五云楼阁女仙居。行间看过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书。
这是夸秋香字好画好,把她比成薛涛了。
唐伯虎看了说:“这诗不错,但还差点火候,就是追姑娘的火候。你得跟人家表白啊,不能光灌**汤。到时候了就得说。”
祝枝山乐了:“你又知道了。现在你教我泡妞了哈……怎么表白?”
唐伯虎翻了翻眼睛想了想,抓起毛笔来在扇子上写道: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祝枝山看了,问:“这写得还不如我呢,怎么表白的啊。”
唐伯虎大乐:“你横着看。”
祝枝山横着一看,这才看出门道来,这四句是藏头诗,分明是“我爱秋香”。
祝枝山大喜,笑嘻嘻地说:“太好了太好了,我过几天就托人把这扇子给她捎过去。”
唐伯虎说:“一定要闻到味道啊。”

小徐妹妹和唐伯虎隔离了,隔离是因为小徐妹妹就要过门来了。成亲之前,唐伯虎再老去人家那就不好了。好在小唐看着爹妈给自己张罗着东西,心里也暗自欢喜,等待是甜蜜的么。
唐广德给唐伯虎准备了一身新郎装。百姓家结婚,新郎可以穿个九品官服,戴个乌纱帽。不一样的是,衣服的颜色得是红的,纱帽上也不能光剩俩小翅膀,还得插花。按理说,娶亲这种事,一般得选择在冬天,不过唐广德和徐廷瑞商量,还是早娶早了,有个人监督小唐,这样他就可以认真读书不老在外头晃荡了。就这么着,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娶媳妇儿的日子了。
婚礼头三天,唐广德就带着丘阿姨去徐家了,送的是盖头、簪花和花扇,那意思就是快点打扮姑娘吧。然后徐廷瑞跟着他们回来,把给小唐准备的新衣服、新靴子送过来,当然还有嫁妆。都是老百姓,所以嫁妆也没啥贵的,主要是老徐给唐伯虎的文房四宝、新铺盖新枕头新被子,还有小徐妹妹日常要用的各种东西。除了礼尚往来,徐廷瑞又从家里提来一个崭新的大木桶来。这木桶是干啥的?是准备将来给小徐妹妹接生用的,所以又叫“子孙桶”。现在用不上,里面则放满了红鸡蛋和各种果子,意思就是送子嘛。里面还有个红纸信封,那是老徐给将来的外孙子起的名字,不过现在不能拆封,得到生了孩子以后才行。把这些放满了,木桶上再盖个盖子。
最后一项,就是要给新房铺个床。这是娘家人的权利。不过徐廷瑞一个老头子,当然不能上手,要找父母双全的女孩子才行……最后的人选是唐小妹。唐小妹铺床那叫一个认真,整整铺了半天,也不知道都铺进去啥了。
那天唐家小饭馆可是真热闹啊,敲锣打鼓放鞭炮。唐家根儿在山西,所以在苏州本地亲戚不多,但请了一些客人,比如沈周老师和周臣老师啊,比如老崔啊,比如小祝小文张灵杨循吉啊,等等等等。时辰还老早呢,唐伯虎就骑了匹小马,带着轿子轿夫,后面跟了一帮小哥们儿,热热闹闹奔小徐妹妹家迎亲去了。当时娶亲,倒也不是要赶上半天,去得早了只是个诚意,未必能早把新娘子接回来。那新娘子磨蹭啥呢?倒也没磨蹭,要在家听家长训话。
家长训话,基本上是教育闺女以后要勤劳,孝敬公婆之类。要搁一般人家里,说上几句也就完了。偏偏徐廷瑞这个老秀才,酷爱教育人,再一想起以后女儿嫁出去了,再想教育谁也没人听了,所以说起来滔滔不绝,没完没了。小徐妹妹穿着新娘的礼服,盖着盖头,站在爸爸面前,啥都看不见,就听他车骨碌话来回说,心里那叫一个烦,而且天气也热啊,听着听着就打晃了,嘴里也不敢争辩,毕竟是自己的爸爸么,心里就盼着,小唐赶紧来救自己,快点快点。
这唐伯虎刚开始还在外边傻等,眼看得日头就要偏西了,祝枝山那哥儿几个也打起了哈欠,心里着急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祝枝山笑话他:“好事多磨吧?娶媳妇儿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唐伯虎可没心思开玩笑了,对大伙说:“谁能告诉我啊,该怎么办?”
还是文征明有主意,说:“古人娶亲,要是遇到娘家磨蹭,一般都要新郎写催妆诗的。”
唐伯虎恍然大悟,说:“那赶紧吧,帮我找家伙。”
大家跑去找纸笔,笔找来了,纸却全是白的,觉得不合适。小唐想了想,干脆到轿子里,拿了那坐垫子出来,放在马背上,刷刷写了首词:
闺阁蛙声池塘晓,水面荷钱小,空庭暑气消。望断蓝桥,天远人难到。清露滴梧梢,怪林鸦,何事飞来早?
这含义是:我早来了,怎么人还不出来啊?
唐伯虎写这段,还在想。祝枝山说:“行了行了,别写了,一段差不多得了。”说完抢过那个红坐垫,隔着墙头就扔了过去。这徐廷瑞刚讲到为妇之道第八条,猛见脚下多了个垫子,捡起来念。小徐妹妹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赶紧说:“爹,人都在外面等半天了。”
徐廷瑞这才发现天快黑了,赶紧点头:“那我就不多说了,其他的问题……这个,等你回门的时候继续吧。”
就这样,徐家的大门才打开,小徐妹妹迈着小碎步走出来,走得袅袅婷婷的。外面的人一阵起哄,迎亲小唢呐一吹,老徐亲自把闺女搀到轿子里。唐伯虎这就上前向老徐伯伯行礼,徐廷瑞说:“好了好了,等我倒你家再细讲究吧……”说着赶紧回院子,端出早已经准备好的一盆水,往外面一泼……这时候,他倒比谁都着急了。
小唐笑眯眯地上了马,心中那是万分得意。骑着马围着轿子绕了三圈,啪嗒啪嗒往自己家跑去。他干吗要早回去啊?因为他得在轿子到达之前,做好准备,在自己家门口迎候小徐妹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